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2:34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2:24
1 中国文化,亦叫中华文化、华夏文化[1] 或华夏文明[2] ,是以中国境内56个民族为基础,充分整合全国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被称为“汉文化圈”,特指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反映。从旧石器时代的发明创造,到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无一不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2 中华文化不但对韩国和日本,还对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东南亚、南亚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中国很多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技术首先应用于航海,才导致了人类所谓蓝色文明和环太平洋文化圈的形成(李二和《中国水运史》);郑和七下西洋更加深了这种文化的传播和辐射。并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认的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国包括亚洲、欧洲在内的一些国家都对中华文化给予了高度的认同和重视3 中国文化精髓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礼”乃中国文化的精髓。古代的“礼射”不仅贯穿与融合了华夏数千年璀璨的历史文明,而且深度影响了世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为维系和发展优良的社会秩序与生态和谐而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礼”和“射”分别为中国古代六艺之一,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古代中国的《礼记·射义》思想传入日本,孕育了日本射箭中的“文射”仪礼。日本现代的弓道正是将《礼记·射义》和江户时代的《射法训》一道儿奉为国之经典的。所谓文射,也叫礼射。《礼记·射义》中对射礼的性质、目的、做法之规定,就是以文射为指导思想的。 “射者,所以观盛德也”;“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就是告诉射手调心静气,从身心两方磨练来提高技艺,而不是怨恨超过自己的强手。这样,对手就不再是仇敌,而是推动自己长进的“另一只手。 《射义》还引用《论语·八佾》的一段话,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有所争,一定是比箭。当射箭的时候,相互揖礼而后登高;射毕走下堂来,再作揖饮酒。强弓精箭,曾是渔猎为生的古代日本人最具杀伤力的兵器。但当这样一个颇具杀伤力的利器遭遇中国的《礼记·射义》之后,日本却出现了不以杀伐为目的的“文射”,射箭从此而演绎成了张弓搭箭、竞射饮酒的娱乐文化,日本的社会从此诞生了君臣之义、长幼之序。中华古代礼仪与《礼记》对世界的影响不胜枚举。“礼”乃中华文明与传统思想的精髓。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2:25
(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a.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等诸方面。b.所谓同化力,是指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中国化,融入中国文化而成为其一部分。c. 所谓融合力,是指中国文化并非单纯的汉民族文化或黄河流域的文化,而是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善于有机地吸收中国境内各民族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如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等,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文化。d.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还表现在它具有历久弥坚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具体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2:25
西方相对于东方文化起步比较晚,但在他们内部之间,比如:南欧和北欧,西欧和东欧,就是英国,德国内部也有着异处,然而体现着本质差异的无疑还是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 龙和凤在中国,龙是图腾的形象,在图腾发展的进一步神圣化之后,形成了龙,凤等具有多种动物特征的综合性图腾形象, 在我国古代传说中,龙是一种能兴云降雨神异的动物。因而,在我国龙凤指才能优异的人,龙虎比喻豪杰志士。“龙”在成语中也被广泛的利用,如、“龙飞凤舞、藏龙卧虎”等。汉民族素以“龙的传人”自称,以“龙的子孙”自豪。我国的传说中,凤凰是一种神异的动物,与龙、龟、麒麟合称四灵。凤在中国还指优良女子,还有太平昌盛之意,旧时,凤也为圣德。“凤毛麟角“指珍贵而不可多得用来比喻有圣德的人。 在西方龙和凤完全不是这个意思, 在西方,龙是罪恶和*的代表,西方的凤,是再生复活的意思.在西方传说神话中,龙是一种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 ,能够从嘴中喷火 。到了中世纪,龙演化为罪恶的象征,要不Diablo(西方的著名电脑游戏)中的魔鬼diablo是个长得很像龙的怪物, 在英语中,龙所引起的联想与“龙”在中文中所引起的联想完全不同。要是对西方人表示赞美千万不可用龙凤等。 中华民族是一个渴望安定祥和的民族,因此,就想象龙、凤是一种福音。从文化的角度上看,西方长期受宗教的影响,我国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受封建思想的统治。西方人信仰上帝,与上帝作对就是过错,就是罪恶;而我国人民信仰上天,佛祖,祈求上天能给我们带来好运,神把龙作为自身的代表降到人间,是至高无上的象征。 东西思维方式的冲突 在欧洲工作生活了26年,现在是中国驻德国大使的卢秋田老师说一个德国人和一个法国人在临死以前,你问法国人,你死前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法国人的回答是我想喝一杯最好的香槟酒。又问德国人,你死前有什么愿望?他说如果我还有力气的话,我想再作一次报告。这就是德国人,喜欢作报告。我想这也许就是思维的不同,这还只是在西方内部,要说到东西方的差异,我想就更大了. 对于思维方式的特点,主要有四点:第一,思维的广泛性.我曾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 一个美国人给中国人写信,中国人看美国人的信,一看就发火,因为美国人在信的开头,将自己的要求放在最前面,开门见山,后面才讲些客套话。中国人为了保持心理平衡, 把美国人的来信先看后面。而美国人*人的信,开始越看越糊涂,不知道对方要说明什么问题,到信的末尾有几句才是他要说的问题,前面说的都是客套话等等。 美国人读中国人的信也是倒过来看。这种不同的写法反映出不同的思维方式。 第二,民族思维方式形成以后,有相对的稳定性。一个人,不论他是东或西方人,形成一种思维后相对比较稳定。 一个德国人,一个日本人,一个中国人,三个人坐火车从德国的法兰克福去巴黎,这三个人坐在一个车厢里。突然上来一位客人,因为车厢有4个位子。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2:26
中国的文化严肃古老带有寓意。可惜没有办法传承下去,因为这些转化不成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