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鱼玄机的一个问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4:22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7:24
什么问题啊?是她的介绍吗?
鱼玄机是女道士,具才名。红拂是“风尘三侠”之一。
鱼玄机,原名幼薇,字慧兰,“玄机”是其出家后的道号。唐武宗会昌二年生于长安城郊一落拓士人之家。鱼父饱读诗书,却一生功名未成。她幼年得调教,5岁便能诵诗数百首,7岁开始作诗,十一二岁时,她的习作就已在长安文人中传诵开来,成为人人称道的诗童。
鱼玄机15岁入道观,其风流绝世,狐媚多情,且能诗善韵。她的诗作中有“殷勤不得语,红泪一双流”、“云情自郁争同梦,仙貌长芳又胜花”等佳句,一时在妓家及士林中传为美言。由此,鱼玄机开始结交温庭筠、李郢等知名人士,艳名远播。
温庭筠曾专程寻访过鱼玄机。这时鱼父业已谢世,鱼家母女只能靠给平康里附近青楼娼家作些针线和浆洗的活儿来勉强维持生活。温庭筠以“江边柳”为题请不满13岁的鱼玄机即兴赋诗一首,鱼玄机略作沉思后,便写下了“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根老藏鱼窟,枝底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诗句。
不久,温庭筠离开长安,到襄阳做刺史徐简的幕僚去了。鱼玄机写下一首五言律诗《遥寄飞卿》为之送行:“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雾清;月中邻乐响,楼上远日明。枕簟凉风著,谣琴寄恨生;稽君懒书礼,底物慰秋情?”后来又写出一首名曰《冬夜寄温飞卿》的诗:“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疏散未闻终随愿,盛衰空见本来心;幽栖莫定梧桐树,暮雀啾啾空绕林”,以示怀念。
两年后温庭筠回到长安。一天,师生二人相偕游览崇贞观,正遇一群新科进土争相在观壁上题诗留名,鱼玄机恨自己生为女儿,空有满腹才情,却无法与须眉男子一争长短,于是挥笔留下了这首无可奈何,却气概喷薄的诗:“云峰满月放春睛,历历银钩指下生;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而此时,任左补阙官职的贵公子李亿初到长安也恰在此一游,心中大为仰慕。于是便请温庭筠从中撮合,不久便结识了鱼玄机,并做了李的偏房。但李的原配裴氏却对鱼玄机百般挑剔,李亿只得写下一纸休书,将她扫地出门。这桩婚姻仅仅维持了三个月。李亿表面上与之一刀两断,暗地里却派人在曲江一带找到一处避静的道观———咸宜观,出资予以修茸,又捐出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香油钱,然后把她悄悄送进观中,由此便取了“玄机”的道号。鱼玄机在云房中思念着昔日的丈夫,写下了一首著名的思念诗《寄子安》:“醉别千扈不浣愁,离肠百结解无由;蕙兰销歇归在圃,杨柳东西伴客舟。聚散已悲云不定,思情须学水长流;有花时节知难遇,来肯恹恹醉玉楼。”虽朝思暮想,却了无音讯,只有把痴情寄付诗中,于是她又写了一首《寄李子安》的诗:“饮冰食药老无功,晋水壶关在梦中;秦镜欲分愁坠鹊,舜琴得弄怨飞鸣。井边桐叶鸣秋雨,窗下银灯暗晓风;书信茫茫何处向,持竿尽日碧江空。”诗成后,无法捎寄,只有把诗笺抛入曲江,任凭幽情随水空流。
当她听说李郎早已携妻远赴扬州上任时,觉得被人抛弃了,为此痛不欲生,秉烛写下了一首传诵千古的《赠邻女》诗:“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她也由此一改过去洁身自爱的态度,看破红尘,索性放纵起来。从她的一首《道怀诗》中,也能体现出其此时的生活景况:“闲散身无事,风光且乐游;断云江上月,解缆海中舟。琴弄萧梁专,诗吟庚亮楼;丛篁堪作伴,片石好为筹。燕雀徒为贵,金银志不求;满怀春绿酒,对月夜琴幽。绕砌皆清趣,抽簪映细流;卧床书删遍,半醉起梳头。”
在众多交往者中,鱼玄机对乐师陈韪有了一段异乎寻常的往来。有诗为证:“恨寄朱弦上,含情意不任;早知云雨会,未起蕙兰心。灼灼桃兼李,无妨国士寻;苍苍松与桂,仍羡士人钦。月色庭阶净,歌声竹院深;门前红叶地,不扫待知音。”一次,鱼玄机怀疑其贴身侍婢绿翘与情夫陈韪有染,竟将其笞杀后埋于后院的紫藤花下。某夜,有人发现苍蝇聚于花下浮土,暗召官衙勘查,事情因而败露。鱼玄机被带到公堂,审问她的竟是旧日追求她而遭拒绝的裴澄。终因罪行恶劣,被处以斩刑。这年她26岁。
鱼玄机的诗清浅婉丽,富有情致,可与唐代另一女诗人薛涛媲美。《全唐诗》收有她的48首诗。她的故事不见正史,只是在《北梦琐言》、《唐才子传》里零零散散记有她的一点蛛丝马迹。
《虬髯客传》
隋扬帝之幸江都,命司空杨素守西京。素骄贵,又以时乱,天下之权重望崇者,莫我若也,奢贵自奉,礼异人臣。每公卿入言,宾客上谒,未尝不踞床而见,令美人捧出,侍婢罗列,颇僭于上。未年愈甚,无复知所负荷,有扶危持颠之心。�
一日,卫国公李靖以布衣上谒,献奇策。素亦踞见。公前揖曰:“天下方乱,英雄竟起。公为帝室重臣,须以收罗豪杰为心,不宜踞见宾客。”素敛容而起,谢公,与语,大悦,收其策而退。
当公之骋辩也,一伎有殊色,执红拂,立于前,独目公。公既去,而执拂者监轩指吏曰:“问去者处士第几?住何处?”公具以对。伎诵而去。�
公归逆旅。其夜五更初,忽闻叩门而声低者,公起问焉,乃紫衣戴帽人,杖一囊。公问谁?曰:“妾,杨家之红拂伎也。”公遽延入,*去帽,乃十*佳丽人也。素面画衣而拜。公惊答拜。曰:“妾恃杨司空久,阅天下之人多矣,无如公者。丝萝非独生,愿托乔木,故来奔耳。”公曰:“杨司空权重京师,如何?”曰:“彼尸居余气,不足畏也。诸妓知其无成,去者甚众矣。彼亦不甚逐也,计之详矣。幸元疑焉。”问其姓,曰:“张。”问其伯仲之次。曰:“最长。”观其肌肤、仪状、言词、气语,真天人也。公不自意获之,愈喜愈惧,瞬息万虑不安。而窥户者无停履。数日,亦闻追讨之声,意亦非峻。乃雄服乘马,排闼而去,将归太原。�
行次灵右旅舍,既设床,炉中烹肉且熟,张氏以发长委地,立梳床前。公方刷马。忽有一人,中形,赤髯如虬,乘蹇驴而来。投革囊于炉前,取枕欹卧,看张梳头。公怒甚,未决,犹亲刷马。
张熟视其面,一手映身摇示公,令勿怒。急急梳头毕,敛衽前问其姓,卧客答曰:“姓张。”对曰:“妾亦姓张。合是妹。”遽拜之。问第几。曰:“第三。”因问:“妹第几?”曰:“最长。”遂喜曰:“今夕幸逢一妹。”张氏遥呼:“李郎且来见三兄!”公骤拜之。遂环坐。曰:“煮者何肉?”曰:“羊肉,计已熟矣。”客曰:“饥。”公出市胡饼,客抽腰间匕首,切肉共食。食竟,余肉乱切送驴前,食之甚速。客曰:“观李郎之行,贫士也。何以致斯异人?”曰:“靖虽贫,亦有心者焉。他人见问,固不言。兄之问,则不隐耳。”具言其由。曰:“然则将何之?”曰:“将避地太原。”曰:“然故非君所致也。”曰:“有酒乎?”曰:“主人西,则酒肆也。”公取酒一斗。
既巡,客曰:“吾有少下酒物,李郎能同之乎?”曰:“不敢,”于是开革囊,取出一人首并心肝。却头囊中,以匕首切心肝,共食之。曰:“此人乃天下负心者也,衔之十年,今始获之。吾憾释矣。”又曰:“观李郎仪容气宇,真丈夫也。抑知太原有异人乎?”靖曰:“尝见一人,愚谓之真人。其余,将相而已。”“其人何姓?”曰:“靖之同姓。”“年几何?”曰:“年仅二十。”“今何为?”曰:“州将之子。”曰:“似矣。亦须见之。李郎能致我见否?”曰:“靖之友刘文静者,与之狎。因文静见之可也。兄欲何为?”曰:“望气者言太原有奇气,吾将访之。李郎何日到太原?”靖计之,某日当到。曰:“达之日,方曙,我于汾阳桥待耳。”言讫,乘驴而去,其行若飞,回顾已远。靖与张氏且惊且喜,久之曰:“烈士不欺人,固无伤也。”但速鞭而行。�
及期,入太原候之,相见大喜,同诣刘氏。诈谓文静曰:“有善相者思见郎君。”文静方与客议论匡辅,一旦闻客有知人者,其心喜之,遂致酒延焉,既而,太宗至,不衫不履,神采扬扬,貌与常异。虬髯默居坐未,见之心死。饮数巡,起招靖曰:“真天子也!”靖以告刘,刘益喜,自负。
既出,虬髯曰:“吾见之十得*。亦须道兄决之。李郎宜与一妹复人京,某日午时,访我于马行东酒楼下,下有此驴及一瘦骡,即我与道兄俱在其所也。”�
靖到,果见二乘,揽衣登楼,即虬髯与一道士方对饮,见靖惊喜,召坐,环饮十数巡,曰:“楼下柜中有钱十万,择一深稳处,驻一妹毕,某日复会我于汾阳桥。”如期至桥,道士、虬髯已先在矣。同访文静。时方弈棋,揖起而语。少焉,文静飞书召文皇看棋。道士对文静弈,虬髯与靖傍立而视,俄而文皇来,长揖就坐。神清气朗,满坐风生,顾盼炜如也。道士一见惨然,敛棋子曰:“此局全输矣。于此失却局哉,救无路矣。”罢奔请去。既出,谓虬髯曰:“此世界非公世界也。他方可勉图之,勿以为念。”因共入京。虬髯路语靖曰:“计李郎之程,某日方到。到之明日,可与一妹同诣某坊小宅,为李郎往复相从,一妹悬然如磬。欲令新妇祗谒,兼议从容。无令前却。”言毕,吁嗟而去。�
靖亦驰马速征。俄即到京,与张氏同往,至一小版门,叩之,有应者出,拜曰:“三郎令候李郎、一娘子久矣。”延人重门,门益壮丽,奴婢三十余人,罗列庭前。青衣二十人,引靖人东厅。厅之陈设,穷极珍异,巾箱妆奁冠镜首饰之盛,非人间之物。巾栉妆饰毕备,请*,衣又珍奇。
甫毕,传云:“三郎来!”乃虬髯也,纱帽紫衫,趋走有龙虎之状,相见欢然。命妻出拜,亦天人也。遂延中堂,陈设盘筵之盛,虽王公亦不侔也。四人对坐,陈馔,次出女乐二十人,旅奏于庭,似从天降,非人间之曲度。食毕,行酒。有苍头自西堂异出二十床、各覆以锦帕,既列,尽去其帕,乃文簿钥匙之类。虬髯举杯告靖曰:“此皆珍宝货帛之数。吾之所有,悉有充赠。何者?某本欲于此世界求事,当或龙战二三十年,建少功业。今既有主,住亦何为?太原李氏,真英主也。三五年内,即当太平。李郎以英特之才,辅清平之主,竭心尽力,必极人臣。一妹以天人之姿,蕴不世之艺,从夫之贵,荣及轩裳,非一妹不能识李郎,非李郎不能遇一妹。圣贤起陆之渐,际会如期,虎啸风生,龙腾云合,固非偶然也。将余之赠,以佐真主,施功立业,勉之,勉之!此后十余年,东南数千里外有异事,是吾得意之秋也。一妹与李郎可沥酒相贺。”复回命家童列拜,曰:“李郎、一妹,是汝主也。可善事之!”言讫,与其妻戎服乘马,一奴从后,数步遂不复见。�
靖据其宅,遂为豪家,得以助文皇缔构之资,遂匡大业。贞观中,公以左仆射平章事。适南蛮奏曰:“有海船千艘,甲兵数十万,入扶苏国,杀其主自立,国已定矣。”靖知虬髯成功也。归告张氏,共沥酒向东南拜而贺之。乃知真人之兴非英雄所冀。况非英雄者乎!人臣之谬思乱者,乃螳臂之拒走轮耳。我皇家垂福万叶,岂虚然哉。或曰:“卫国公之兵法,半是虬髯所传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7:24
鱼玄机(844——955),唐末五代诗人,长安人,女,初名鱼幼薇,字蕙兰。生于唐武宗会昌四年,少孤贫力学,才敏过人,为人疏旷不拘,任性自用。
大中十二年春(858)游长安崇真观南楼观看进士榜[1],得识当时头名进士李亿。
咸通初(860)嫁与李亿为妾。
咸通四年(863),曾在昭义节度使、检校礼部尚书、太原尹、北都留守刘潼府中当差[2]。
咸通七年(866)刘潼代李福为西川节度使,遂辞职回到家中,后因与李亿妻不和被送至长安咸宜观出家。
咸通九年(868)在咸宜观中更名为鱼玄机,后因“戕婢”事件被捕入狱。获救出狱后,改名虞有贤或鱼又玄,隐居虢州(今河南省灵宝市地区)苦读诗书。
乾符五年(878),长安应试不利,更名为韦庄。广明元年(880)应举不第。适逢黄巢军入长安,迁居洛阳[3]。中和三年(883)入镇海军节度使周宝府中任职[4]。
光启元年(885)为赴宝鸡“迎驾”卜居衢州[5],次年出发前往宝鸡[6],听闻僖宗已到兴元(今陕西汉中),亦尾随而至[7]。接驾行动失败后,她为寻找李亿先后游历汧阳(今陕西千阳),安定(今宁夏固原)。十分遗憾的是,寻找李亿无果[8]。
韦庄西行图 http://blog.sina.com.cn/u/1146479357
此后沿渭、黄河而返,在孟津上岸[9],原计划由许昌东南方向经安徽直达润州,不料七月间(桂花时)秦宗权攻占许州(今许昌),杀节度使鹿晏弘。看来此路不通,韦庄改变了计划沿黄河东去开封,打算从开封南下返回润州(河南开封)[10]。不幸此时润州周宝后院起火,手下大将张郁醉酒后叛乱。在这种情形下,不宜返回浙西,只好又回到孟津[11]。
大约在光启三年(887)正月,许昌战事已毕,韦庄再一次来到许昌,打算按原计划由许昌走陆路返浙[12]。又得知润州周宝因府中将领刘浩叛乱,逃往常州。据之,周宝已经不能再行依附,润州之事也无所牵挂,韦庄决定就此向北游历。她先来到河清县(今济源)[13],又到泌阳小住[14]。
韦庄豫晋行:http://blog.sina.com.cn/u/1146479357
韦庄由泌阳出发,登上太行山,直达山西境内的天井关(今山西晋城县南太行山顶)[15]。
约光启三年三月份路过太行山貂黄岭[16],从壶关[17]开始向东行走。大约在四月份,途经林、辉州之间,打算从内黄县[18]出发经山东返回浙西。不想在此得知江南硝烟又起。韦庄索性由此向北,一路来到了正定(今石家庄)[19]。再向北,又到古北口(今北京密云县)长城[20]。离开古北口,沿着长城一路向东,直达榆关(今山海关)[21]。她以山海关为北游的拐点向西返回,至蓟(今京)杭(杭州)大运河乘船返回南方。
约光启三年秋,途经清河县[22],在此上岸后得知,江南战事已毕,决定就此返回浙西,遂经山东境内,直达徐州。在徐州稍作停留[23]。
韦庄北上南返图:http://blog.sina.com.cn/u/1146479357
光启四年春,乘船沿中运河到达扬州,在此上岸稍歇。在客栈遇见一个见面熟的“饯客”,韦庄与他聊的很投机,从他的口中将扬州之战做了详细的了解[24],得知江南局势仍然不稳,就打算向南躲避。她打算[25]先到石头城(南京)暂避一时。在石头城[26]小住期间,游览了上元县,即今南京市区台城、蒋帝庙、长干里等地[27]。后又沿江南下,经当涂县[28],向东到了苏州[29]。再南下到湖州[30],继续南下至富春[31],经桐庐县[32],折向东到了绍兴[33],再向东到宁波[34]。由此向西,又到西施故里暨阳县[35],再往西到了东阳[36]。再往西,到婺州(今浙东金华)[37]小住,由此返回卜居地衢州[38]。
韦庄避越路线图:http://blog.sina.com.cn/u/1146479357
龙纪元年(889)冬,她从衢州出发到江西,在边界处拜访了居士楚公[39],下一站到了信州(今饶州)[40]。此后又沿信江逆流而上到了饶州(今鄱阳县)[41],由此再向西北斜穿鄱阳湖[42]到九江[43],寻访至庐山东林寺[44]。接下又来到了南昌[45],由南昌再向南到抚州[46],从抚州向西行再到宜春[47]。在此,韦庄取消了向西北方向到长沙的行程,转而向正西方向直接到了湘中即今湖南邵阳、娄底的交界处[48]。此后又转向东南到了耒阳[49],由耒阳再向东向南到了赣州[50],由赣州准备返回[51]。接下来,从赣州往东到西江(今会昌)[52],再由此北上到建昌(今南城县)[53]。
大顺二年(891)秋,由建昌经信州(今上饶县)[54]返回衢州。
韦庄湘鄂行:http://blog.sina.com.cn/u/1146479357
景福元年(892)秋,五十岁的韦庄[55]准备长安应试。她从衢州出发,经江西信州、鄱阳、九江到湖北境内。先到达黄石[56],第二站到了齐安郡(今黄冈县西北)[57]。又经鄂州[58]到夏口(今武汉)[59]。
景福二年(893)正月,到了商南(今陕西商南县)境内[60]。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长安。不幸的是这次她又落榜了。韦庄听从黄滔的建议,立刻动身去河东道去找郑尚书。她出了潼关,乘船顺黄河向东,在垣县上岸[61],直奔绛州(今新绛)[62]。又由此继续北上到了平陵(今文水县东二十五里)[63],再渡过黄河到绥州(今陕西绥德)[64]。离开绥州,韦庄乘船沿黄河边向南直到潼关,返回长安。
韦庄陕晋行:http://blog.sina.com.cn/u/1146479357
乾宁元年(894)韦庄终于得中进士[65],被朝廷任命为“草诏”的校书郎[66],开始了她的仕途生涯。由于对时局中兴的期望值不高,韦庄又开始为“著身”而早做打算。
乾宁三年(896)春,先来到童年时居住过的下邽(今陕西渭南)[67],随后北上来到鄜州(今陕西富县)[68],辗转来到了宜君县[69]。在此得到皇上诏令,才骑马匆匆相别而去。原来,西川王建与东川顾彦晖相互攻击,皇帝命令韦庄为判官,配合谏议大夫李询奉使入蜀,前往劝说西川节度使王建与东川节度使顾彦晖和解。到蜀后,王建并不理会皇上的诏书,仍然大战大败顾彦晖,占据了两川之地。对于韦庄来说,此次入蜀,却得到了王建的赏识。王建很希望韦庄能在他手下“工作”,可韦庄并没有立即答应,仍在静观时局的变化。
光化二年(899),韦庄除左补阙。在此期间主要干了与政局无关,却与历史文化传承相关的两件事。其一,在历史文化遗存上,与兄弟韦蔼合作编著《又玄集》,集中收录了“才子一百五十人,名诗三百首。”其中有妇女诗十九家,不但为诗集收录女子诗开了先例,也给妇女对中华文化事业的奉献作了充分的肯定;其二,是为虽未通过或参加科考,但其作品和能力都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历史人物,如李贺、贾岛、温庭筠、陆龟蒙等十人奏请,追赠为进士名誉或赠官。在这个问题上的重要意义有三:首先是体现了韦庄对当时科举中重试卷,轻能力弊病的纠正;其次是将选才仅以评判试卷为标准,扩大到与文化人能力相关的作品(当然包括质量两方面)及社会影响上;其三,从选才目的上,由单方面为朝政负责,转向兼顾为考生个人发展着想。
光化三年(900)十一月,宦官发动了宫廷政变,囚禁昭宗,假拟圣旨,立太子裕为帝。听到这个消息后,韦庄真的绝望了。其《赠云阳裴明府》:“已闻陈胜心降汉,谁为田横国号齐。”(田横,秦末起义首领,不肯称臣于汉)证明她已下了投靠王建的决心。王建非常高兴,当即命她为掌*。据《唐诗纪事》载:朝庭“寻召为起居舍人,(王)建表留之。”
韦庄入蜀后,以保地方平安为已任。抚民方面,在任掌*(相当于现在的*主任)期间,有一个县令扰民,韦庄上书于王建说:目前“正当凋瘵(病)之秋,好安凋瘵;勿使疮痍之后,复作疮痍。”即不要使百姓生活雪上加霜的意思。在此兵荒马乱的年月,难得还有人为民着想,一时间被传为美谈。王建就此而任用韦庄为起居舍人。
在避免内战方面,韦庄又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阻止了蜀皇以“思为祖上报仇”为名征讨朱全忠,避免了发自于蜀内部的主动战争。如天佑元年(904)8月,昭宗被朱全忠所杀,“高祖(王建)颇内怀兴复”,韦庄遂“以兵者大事,不可仓卒而行”进行劝阻。天佑三年(906)韦庄被任以西蜀安抚使。
二是识破了朱全忠欲吞并蜀的诡计,避免了来自外部藩镇的被动战争。“梁(朱全忠)复通好高祖(王建),推高祖为兄”韦庄笑着说:“此神尧骄李密之意也(指李密投降李渊,后为李渊所杀一事)。”
天佑四年(907)三月,唐王朝正式寿终正寝,哀帝*将皇位“禅让”给朱全忠,建国号梁,改元开平,以开封为国都,史称后梁。韦庄闻讯后,本着维护一方安宁的原则,与诸位将领共同劝进王建说:“大王虽忠于唐,唐已亡矣,此所谓天与不取也。”于是,率官吏民众大哭三天后,拥戴王建即皇帝位。韦庄从此晋升左散骑侍,判中书门下事等官。据《十国春秋》蜀国:“凡开国制度,号令,刑政,礼乐,皆由庄所定。”这一系列举措使得蜀地在最小程度上减轻了战乱之患,可谓功不可没。次年韦庄被委任为宰相。
开平元四年(910)韦庄身退归隐[70]。
约开平五年(911),她暂名为“多情”,意欲去泉州,途经桃林场,得识韩偓[71]。此后,又游寓了桃林蓬壶[72],离开泉州,“多情”迫不及待地赶到婺州李氏园去寻找李亿[73],当“多情”得知李亿已去了洋川一带,又急匆匆向洋川(今陕西洋县)赶去,在此与李亿破镜重圆[74]。
乾化二年(912)春天,后梁太祖朱晃(全忠)派遣光禄卿卢玭等出使蜀,为调停蜀岐战事来到洋川。卢玭拿出地图选择入蜀路线,正好被路经此处的多情看见[75]。
乾化三年(912)多情处理了贯休的后事后,就打算去洛阳再次应试。此时朱友珪杀死后梁太祖朱晃,假造诏即皇帝位。朝庭发生变故,*形势动荡,多情就先来到岐山(今陕西岐山)暂避一时[76]。又来到了“醴泉”(今陕西麟游)[77],离开醴泉院,多情再一次回到长安,来到从前曾经住过的咸宜观旧址[78]。
后梁末帝乾化四年(914),她改名和凝,又一次明经及第。二年后,再登进士第。后梁郓州节度使贺瑰了解到和凝与自己是同乡时,便聘她为府中从事。和凝在郓州府中从事时,正赶上后梁末帝贞明四年(918)胡柳陂(今山东濮县西南)一战,和凝所在部贺瑰也加入了战斗序列。后梁军受到前后两面夹击后随即大溃。贺瑰在护兵的保护下冲出重围逃跑,晋军在后面追赶,就在快要逃到濮州(今山东鄄城)时,跟随贺瑰的士兵全都跑光了,只剩下和凝一人紧跟不舍,后竟射中敌兵救了贺瑰一命。贺瑰逝世后,和凝不负贺瑰重托,带着贺瑰的女儿,在此后的几年里又历任邓(今河南邓州市)、洋(今陕西洋县)二府从事。
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四月,晋王李存勖即皇帝宝位。约在同光二年(924)春,和凝进入后唐宫中[79]。大概在唐庄宗四年(926)和凝入为翰林学士。一日编撰诗集,将旧作录于诗卷上时,想起咸通“戕婢”旧事,百感交集,遂写《思录旧诗于卷上,凄然有感,因成一章》[80]。
天成三年(928)和凝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刑部员外郎。与儿子一起编撰《疑狱集》。书中收集了许多情节复杂、争讼难决最终获得了正确处理的案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法学著作,对古今相关人员办案有很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并为宋慈著《洗冤集录》创造了条件。此后,和凝又被转主客郎中兼权知贡举,春闱开科取士放榜时,一反其他人以往“设棘于门及闭院门,以防下第不逞者。”的做法,遂使得“彻棘启门,是日寂无喧者”。即由于她所主持的科举考试,公开、公正、公平,所以,没有一个人在贡院门前*。当时人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得人”,即称当时所录才名之士都是德才兼备的人。在此年所录进士中,和凝最看中了一个名叫范质的人,认为他有宰相之才,将来一定会继承自己而当宰相。后人称之为“传衣钵”。
后晋初(天福二年)和凝以翰林学士、工部侍郎和凝为礼部侍郎,依前充职,六月份又晋升礼部侍郎和凝改端明殿学士。十二月,和凝又被改任尚书户部侍郎,照常为朝中做一些案头之事。
天福六年(941)九月,和凝又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和凝不负众望,巧平安从进谋反。《旧五代史·和凝传》记曰:“安从进‘以至于败,由凝之力也。’”
天福十二年(947)参于恒州驱契丹事件。
后周显德二年(955)秋,和凝(鱼玄机)以背疽卒于其第,享年一百一十一岁。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董乡哲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7:24
鱼玄机研究的最新成果:
http://ke.baidu.com/view/19844.htm
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19844.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7:25
前面的真有研究,专业户,高!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7:24
什么问题啊?是她的介绍吗?
鱼玄机是女道士,具才名。红拂是“风尘三侠”之一。
鱼玄机,原名幼薇,字慧兰,“玄机”是其出家后的道号。唐武宗会昌二年生于长安城郊一落拓士人之家。鱼父饱读诗书,却一生功名未成。她幼年得调教,5岁便能诵诗数百首,7岁开始作诗,十一二岁时,她的习作就已在长安文人中传诵开来,成为人人称道的诗童。
鱼玄机15岁入道观,其风流绝世,狐媚多情,且能诗善韵。她的诗作中有“殷勤不得语,红泪一双流”、“云情自郁争同梦,仙貌长芳又胜花”等佳句,一时在妓家及士林中传为美言。由此,鱼玄机开始结交温庭筠、李郢等知名人士,艳名远播。
温庭筠曾专程寻访过鱼玄机。这时鱼父业已谢世,鱼家母女只能靠给平康里附近青楼娼家作些针线和浆洗的活儿来勉强维持生活。温庭筠以“江边柳”为题请不满13岁的鱼玄机即兴赋诗一首,鱼玄机略作沉思后,便写下了“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根老藏鱼窟,枝底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诗句。
不久,温庭筠离开长安,到襄阳做刺史徐简的幕僚去了。鱼玄机写下一首五言律诗《遥寄飞卿》为之送行:“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雾清;月中邻乐响,楼上远日明。枕簟凉风著,谣琴寄恨生;稽君懒书礼,底物慰秋情?”后来又写出一首名曰《冬夜寄温飞卿》的诗:“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疏散未闻终随愿,盛衰空见本来心;幽栖莫定梧桐树,暮雀啾啾空绕林”,以示怀念。
两年后温庭筠回到长安。一天,师生二人相偕游览崇贞观,正遇一群新科进土争相在观壁上题诗留名,鱼玄机恨自己生为女儿,空有满腹才情,却无法与须眉男子一争长短,于是挥笔留下了这首无可奈何,却气概喷薄的诗:“云峰满月放春睛,历历银钩指下生;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而此时,任左补阙官职的贵公子李亿初到长安也恰在此一游,心中大为仰慕。于是便请温庭筠从中撮合,不久便结识了鱼玄机,并做了李的偏房。但李的原配裴氏却对鱼玄机百般挑剔,李亿只得写下一纸休书,将她扫地出门。这桩婚姻仅仅维持了三个月。李亿表面上与之一刀两断,暗地里却派人在曲江一带找到一处避静的道观———咸宜观,出资予以修茸,又捐出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香油钱,然后把她悄悄送进观中,由此便取了“玄机”的道号。鱼玄机在云房中思念着昔日的丈夫,写下了一首著名的思念诗《寄子安》:“醉别千扈不浣愁,离肠百结解无由;蕙兰销歇归在圃,杨柳东西伴客舟。聚散已悲云不定,思情须学水长流;有花时节知难遇,来肯恹恹醉玉楼。”虽朝思暮想,却了无音讯,只有把痴情寄付诗中,于是她又写了一首《寄李子安》的诗:“饮冰食药老无功,晋水壶关在梦中;秦镜欲分愁坠鹊,舜琴得弄怨飞鸣。井边桐叶鸣秋雨,窗下银灯暗晓风;书信茫茫何处向,持竿尽日碧江空。”诗成后,无法捎寄,只有把诗笺抛入曲江,任凭幽情随水空流。
当她听说李郎早已携妻远赴扬州上任时,觉得被人抛弃了,为此痛不欲生,秉烛写下了一首传诵千古的《赠邻女》诗:“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她也由此一改过去洁身自爱的态度,看破红尘,索性放纵起来。从她的一首《道怀诗》中,也能体现出其此时的生活景况:“闲散身无事,风光且乐游;断云江上月,解缆海中舟。琴弄萧梁专,诗吟庚亮楼;丛篁堪作伴,片石好为筹。燕雀徒为贵,金银志不求;满怀春绿酒,对月夜琴幽。绕砌皆清趣,抽簪映细流;卧床书删遍,半醉起梳头。”
在众多交往者中,鱼玄机对乐师陈韪有了一段异乎寻常的往来。有诗为证:“恨寄朱弦上,含情意不任;早知云雨会,未起蕙兰心。灼灼桃兼李,无妨国士寻;苍苍松与桂,仍羡士人钦。月色庭阶净,歌声竹院深;门前红叶地,不扫待知音。”一次,鱼玄机怀疑其贴身侍婢绿翘与情夫陈韪有染,竟将其笞杀后埋于后院的紫藤花下。某夜,有人发现苍蝇聚于花下浮土,暗召官衙勘查,事情因而败露。鱼玄机被带到公堂,审问她的竟是旧日追求她而遭拒绝的裴澄。终因罪行恶劣,被处以斩刑。这年她26岁。
鱼玄机的诗清浅婉丽,富有情致,可与唐代另一女诗人薛涛媲美。《全唐诗》收有她的48首诗。她的故事不见正史,只是在《北梦琐言》、《唐才子传》里零零散散记有她的一点蛛丝马迹。
《虬髯客传》
隋扬帝之幸江都,命司空杨素守西京。素骄贵,又以时乱,天下之权重望崇者,莫我若也,奢贵自奉,礼异人臣。每公卿入言,宾客上谒,未尝不踞床而见,令美人捧出,侍婢罗列,颇僭于上。未年愈甚,无复知所负荷,有扶危持颠之心。�
一日,卫国公李靖以布衣上谒,献奇策。素亦踞见。公前揖曰:“天下方乱,英雄竟起。公为帝室重臣,须以收罗豪杰为心,不宜踞见宾客。”素敛容而起,谢公,与语,大悦,收其策而退。
当公之骋辩也,一伎有殊色,执红拂,立于前,独目公。公既去,而执拂者监轩指吏曰:“问去者处士第几?住何处?”公具以对。伎诵而去。�
公归逆旅。其夜五更初,忽闻叩门而声低者,公起问焉,乃紫衣戴帽人,杖一囊。公问谁?曰:“妾,杨家之红拂伎也。”公遽延入,*去帽,乃十*佳丽人也。素面画衣而拜。公惊答拜。曰:“妾恃杨司空久,阅天下之人多矣,无如公者。丝萝非独生,愿托乔木,故来奔耳。”公曰:“杨司空权重京师,如何?”曰:“彼尸居余气,不足畏也。诸妓知其无成,去者甚众矣。彼亦不甚逐也,计之详矣。幸元疑焉。”问其姓,曰:“张。”问其伯仲之次。曰:“最长。”观其肌肤、仪状、言词、气语,真天人也。公不自意获之,愈喜愈惧,瞬息万虑不安。而窥户者无停履。数日,亦闻追讨之声,意亦非峻。乃雄服乘马,排闼而去,将归太原。�
行次灵右旅舍,既设床,炉中烹肉且熟,张氏以发长委地,立梳床前。公方刷马。忽有一人,中形,赤髯如虬,乘蹇驴而来。投革囊于炉前,取枕欹卧,看张梳头。公怒甚,未决,犹亲刷马。
张熟视其面,一手映身摇示公,令勿怒。急急梳头毕,敛衽前问其姓,卧客答曰:“姓张。”对曰:“妾亦姓张。合是妹。”遽拜之。问第几。曰:“第三。”因问:“妹第几?”曰:“最长。”遂喜曰:“今夕幸逢一妹。”张氏遥呼:“李郎且来见三兄!”公骤拜之。遂环坐。曰:“煮者何肉?”曰:“羊肉,计已熟矣。”客曰:“饥。”公出市胡饼,客抽腰间匕首,切肉共食。食竟,余肉乱切送驴前,食之甚速。客曰:“观李郎之行,贫士也。何以致斯异人?”曰:“靖虽贫,亦有心者焉。他人见问,固不言。兄之问,则不隐耳。”具言其由。曰:“然则将何之?”曰:“将避地太原。”曰:“然故非君所致也。”曰:“有酒乎?”曰:“主人西,则酒肆也。”公取酒一斗。
既巡,客曰:“吾有少下酒物,李郎能同之乎?”曰:“不敢,”于是开革囊,取出一人首并心肝。却头囊中,以匕首切心肝,共食之。曰:“此人乃天下负心者也,衔之十年,今始获之。吾憾释矣。”又曰:“观李郎仪容气宇,真丈夫也。抑知太原有异人乎?”靖曰:“尝见一人,愚谓之真人。其余,将相而已。”“其人何姓?”曰:“靖之同姓。”“年几何?”曰:“年仅二十。”“今何为?”曰:“州将之子。”曰:“似矣。亦须见之。李郎能致我见否?”曰:“靖之友刘文静者,与之狎。因文静见之可也。兄欲何为?”曰:“望气者言太原有奇气,吾将访之。李郎何日到太原?”靖计之,某日当到。曰:“达之日,方曙,我于汾阳桥待耳。”言讫,乘驴而去,其行若飞,回顾已远。靖与张氏且惊且喜,久之曰:“烈士不欺人,固无伤也。”但速鞭而行。�
及期,入太原候之,相见大喜,同诣刘氏。诈谓文静曰:“有善相者思见郎君。”文静方与客议论匡辅,一旦闻客有知人者,其心喜之,遂致酒延焉,既而,太宗至,不衫不履,神采扬扬,貌与常异。虬髯默居坐未,见之心死。饮数巡,起招靖曰:“真天子也!”靖以告刘,刘益喜,自负。
既出,虬髯曰:“吾见之十得*。亦须道兄决之。李郎宜与一妹复人京,某日午时,访我于马行东酒楼下,下有此驴及一瘦骡,即我与道兄俱在其所也。”�
靖到,果见二乘,揽衣登楼,即虬髯与一道士方对饮,见靖惊喜,召坐,环饮十数巡,曰:“楼下柜中有钱十万,择一深稳处,驻一妹毕,某日复会我于汾阳桥。”如期至桥,道士、虬髯已先在矣。同访文静。时方弈棋,揖起而语。少焉,文静飞书召文皇看棋。道士对文静弈,虬髯与靖傍立而视,俄而文皇来,长揖就坐。神清气朗,满坐风生,顾盼炜如也。道士一见惨然,敛棋子曰:“此局全输矣。于此失却局哉,救无路矣。”罢奔请去。既出,谓虬髯曰:“此世界非公世界也。他方可勉图之,勿以为念。”因共入京。虬髯路语靖曰:“计李郎之程,某日方到。到之明日,可与一妹同诣某坊小宅,为李郎往复相从,一妹悬然如磬。欲令新妇祗谒,兼议从容。无令前却。”言毕,吁嗟而去。�
靖亦驰马速征。俄即到京,与张氏同往,至一小版门,叩之,有应者出,拜曰:“三郎令候李郎、一娘子久矣。”延人重门,门益壮丽,奴婢三十余人,罗列庭前。青衣二十人,引靖人东厅。厅之陈设,穷极珍异,巾箱妆奁冠镜首饰之盛,非人间之物。巾栉妆饰毕备,请*,衣又珍奇。
甫毕,传云:“三郎来!”乃虬髯也,纱帽紫衫,趋走有龙虎之状,相见欢然。命妻出拜,亦天人也。遂延中堂,陈设盘筵之盛,虽王公亦不侔也。四人对坐,陈馔,次出女乐二十人,旅奏于庭,似从天降,非人间之曲度。食毕,行酒。有苍头自西堂异出二十床、各覆以锦帕,既列,尽去其帕,乃文簿钥匙之类。虬髯举杯告靖曰:“此皆珍宝货帛之数。吾之所有,悉有充赠。何者?某本欲于此世界求事,当或龙战二三十年,建少功业。今既有主,住亦何为?太原李氏,真英主也。三五年内,即当太平。李郎以英特之才,辅清平之主,竭心尽力,必极人臣。一妹以天人之姿,蕴不世之艺,从夫之贵,荣及轩裳,非一妹不能识李郎,非李郎不能遇一妹。圣贤起陆之渐,际会如期,虎啸风生,龙腾云合,固非偶然也。将余之赠,以佐真主,施功立业,勉之,勉之!此后十余年,东南数千里外有异事,是吾得意之秋也。一妹与李郎可沥酒相贺。”复回命家童列拜,曰:“李郎、一妹,是汝主也。可善事之!”言讫,与其妻戎服乘马,一奴从后,数步遂不复见。�
靖据其宅,遂为豪家,得以助文皇缔构之资,遂匡大业。贞观中,公以左仆射平章事。适南蛮奏曰:“有海船千艘,甲兵数十万,入扶苏国,杀其主自立,国已定矣。”靖知虬髯成功也。归告张氏,共沥酒向东南拜而贺之。乃知真人之兴非英雄所冀。况非英雄者乎!人臣之谬思乱者,乃螳臂之拒走轮耳。我皇家垂福万叶,岂虚然哉。或曰:“卫国公之兵法,半是虬髯所传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7:24
鱼玄机(844——955),唐末五代诗人,长安人,女,初名鱼幼薇,字蕙兰。生于唐武宗会昌四年,少孤贫力学,才敏过人,为人疏旷不拘,任性自用。
大中十二年春(858)游长安崇真观南楼观看进士榜[1],得识当时头名进士李亿。
咸通初(860)嫁与李亿为妾。
咸通四年(863),曾在昭义节度使、检校礼部尚书、太原尹、北都留守刘潼府中当差[2]。
咸通七年(866)刘潼代李福为西川节度使,遂辞职回到家中,后因与李亿妻不和被送至长安咸宜观出家。
咸通九年(868)在咸宜观中更名为鱼玄机,后因“戕婢”事件被捕入狱。获救出狱后,改名虞有贤或鱼又玄,隐居虢州(今河南省灵宝市地区)苦读诗书。
乾符五年(878),长安应试不利,更名为韦庄。广明元年(880)应举不第。适逢黄巢军入长安,迁居洛阳[3]。中和三年(883)入镇海军节度使周宝府中任职[4]。
光启元年(885)为赴宝鸡“迎驾”卜居衢州[5],次年出发前往宝鸡[6],听闻僖宗已到兴元(今陕西汉中),亦尾随而至[7]。接驾行动失败后,她为寻找李亿先后游历汧阳(今陕西千阳),安定(今宁夏固原)。十分遗憾的是,寻找李亿无果[8]。
韦庄西行图 http://blog.sina.com.cn/u/1146479357
此后沿渭、黄河而返,在孟津上岸[9],原计划由许昌东南方向经安徽直达润州,不料七月间(桂花时)秦宗权攻占许州(今许昌),杀节度使鹿晏弘。看来此路不通,韦庄改变了计划沿黄河东去开封,打算从开封南下返回润州(河南开封)[10]。不幸此时润州周宝后院起火,手下大将张郁醉酒后叛乱。在这种情形下,不宜返回浙西,只好又回到孟津[11]。
大约在光启三年(887)正月,许昌战事已毕,韦庄再一次来到许昌,打算按原计划由许昌走陆路返浙[12]。又得知润州周宝因府中将领刘浩叛乱,逃往常州。据之,周宝已经不能再行依附,润州之事也无所牵挂,韦庄决定就此向北游历。她先来到河清县(今济源)[13],又到泌阳小住[14]。
韦庄豫晋行:http://blog.sina.com.cn/u/1146479357
韦庄由泌阳出发,登上太行山,直达山西境内的天井关(今山西晋城县南太行山顶)[15]。
约光启三年三月份路过太行山貂黄岭[16],从壶关[17]开始向东行走。大约在四月份,途经林、辉州之间,打算从内黄县[18]出发经山东返回浙西。不想在此得知江南硝烟又起。韦庄索性由此向北,一路来到了正定(今石家庄)[19]。再向北,又到古北口(今北京密云县)长城[20]。离开古北口,沿着长城一路向东,直达榆关(今山海关)[21]。她以山海关为北游的拐点向西返回,至蓟(今京)杭(杭州)大运河乘船返回南方。
约光启三年秋,途经清河县[22],在此上岸后得知,江南战事已毕,决定就此返回浙西,遂经山东境内,直达徐州。在徐州稍作停留[23]。
韦庄北上南返图:http://blog.sina.com.cn/u/1146479357
光启四年春,乘船沿中运河到达扬州,在此上岸稍歇。在客栈遇见一个见面熟的“饯客”,韦庄与他聊的很投机,从他的口中将扬州之战做了详细的了解[24],得知江南局势仍然不稳,就打算向南躲避。她打算[25]先到石头城(南京)暂避一时。在石头城[26]小住期间,游览了上元县,即今南京市区台城、蒋帝庙、长干里等地[27]。后又沿江南下,经当涂县[28],向东到了苏州[29]。再南下到湖州[30],继续南下至富春[31],经桐庐县[32],折向东到了绍兴[33],再向东到宁波[34]。由此向西,又到西施故里暨阳县[35],再往西到了东阳[36]。再往西,到婺州(今浙东金华)[37]小住,由此返回卜居地衢州[38]。
韦庄避越路线图:http://blog.sina.com.cn/u/1146479357
龙纪元年(889)冬,她从衢州出发到江西,在边界处拜访了居士楚公[39],下一站到了信州(今饶州)[40]。此后又沿信江逆流而上到了饶州(今鄱阳县)[41],由此再向西北斜穿鄱阳湖[42]到九江[43],寻访至庐山东林寺[44]。接下又来到了南昌[45],由南昌再向南到抚州[46],从抚州向西行再到宜春[47]。在此,韦庄取消了向西北方向到长沙的行程,转而向正西方向直接到了湘中即今湖南邵阳、娄底的交界处[48]。此后又转向东南到了耒阳[49],由耒阳再向东向南到了赣州[50],由赣州准备返回[51]。接下来,从赣州往东到西江(今会昌)[52],再由此北上到建昌(今南城县)[53]。
大顺二年(891)秋,由建昌经信州(今上饶县)[54]返回衢州。
韦庄湘鄂行:http://blog.sina.com.cn/u/1146479357
景福元年(892)秋,五十岁的韦庄[55]准备长安应试。她从衢州出发,经江西信州、鄱阳、九江到湖北境内。先到达黄石[56],第二站到了齐安郡(今黄冈县西北)[57]。又经鄂州[58]到夏口(今武汉)[59]。
景福二年(893)正月,到了商南(今陕西商南县)境内[60]。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长安。不幸的是这次她又落榜了。韦庄听从黄滔的建议,立刻动身去河东道去找郑尚书。她出了潼关,乘船顺黄河向东,在垣县上岸[61],直奔绛州(今新绛)[62]。又由此继续北上到了平陵(今文水县东二十五里)[63],再渡过黄河到绥州(今陕西绥德)[64]。离开绥州,韦庄乘船沿黄河边向南直到潼关,返回长安。
韦庄陕晋行:http://blog.sina.com.cn/u/1146479357
乾宁元年(894)韦庄终于得中进士[65],被朝廷任命为“草诏”的校书郎[66],开始了她的仕途生涯。由于对时局中兴的期望值不高,韦庄又开始为“著身”而早做打算。
乾宁三年(896)春,先来到童年时居住过的下邽(今陕西渭南)[67],随后北上来到鄜州(今陕西富县)[68],辗转来到了宜君县[69]。在此得到皇上诏令,才骑马匆匆相别而去。原来,西川王建与东川顾彦晖相互攻击,皇帝命令韦庄为判官,配合谏议大夫李询奉使入蜀,前往劝说西川节度使王建与东川节度使顾彦晖和解。到蜀后,王建并不理会皇上的诏书,仍然大战大败顾彦晖,占据了两川之地。对于韦庄来说,此次入蜀,却得到了王建的赏识。王建很希望韦庄能在他手下“工作”,可韦庄并没有立即答应,仍在静观时局的变化。
光化二年(899),韦庄除左补阙。在此期间主要干了与政局无关,却与历史文化传承相关的两件事。其一,在历史文化遗存上,与兄弟韦蔼合作编著《又玄集》,集中收录了“才子一百五十人,名诗三百首。”其中有妇女诗十九家,不但为诗集收录女子诗开了先例,也给妇女对中华文化事业的奉献作了充分的肯定;其二,是为虽未通过或参加科考,但其作品和能力都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历史人物,如李贺、贾岛、温庭筠、陆龟蒙等十人奏请,追赠为进士名誉或赠官。在这个问题上的重要意义有三:首先是体现了韦庄对当时科举中重试卷,轻能力弊病的纠正;其次是将选才仅以评判试卷为标准,扩大到与文化人能力相关的作品(当然包括质量两方面)及社会影响上;其三,从选才目的上,由单方面为朝政负责,转向兼顾为考生个人发展着想。
光化三年(900)十一月,宦官发动了宫廷政变,囚禁昭宗,假拟圣旨,立太子裕为帝。听到这个消息后,韦庄真的绝望了。其《赠云阳裴明府》:“已闻陈胜心降汉,谁为田横国号齐。”(田横,秦末起义首领,不肯称臣于汉)证明她已下了投靠王建的决心。王建非常高兴,当即命她为掌*。据《唐诗纪事》载:朝庭“寻召为起居舍人,(王)建表留之。”
韦庄入蜀后,以保地方平安为已任。抚民方面,在任掌*(相当于现在的*主任)期间,有一个县令扰民,韦庄上书于王建说:目前“正当凋瘵(病)之秋,好安凋瘵;勿使疮痍之后,复作疮痍。”即不要使百姓生活雪上加霜的意思。在此兵荒马乱的年月,难得还有人为民着想,一时间被传为美谈。王建就此而任用韦庄为起居舍人。
在避免内战方面,韦庄又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阻止了蜀皇以“思为祖上报仇”为名征讨朱全忠,避免了发自于蜀内部的主动战争。如天佑元年(904)8月,昭宗被朱全忠所杀,“高祖(王建)颇内怀兴复”,韦庄遂“以兵者大事,不可仓卒而行”进行劝阻。天佑三年(906)韦庄被任以西蜀安抚使。
二是识破了朱全忠欲吞并蜀的诡计,避免了来自外部藩镇的被动战争。“梁(朱全忠)复通好高祖(王建),推高祖为兄”韦庄笑着说:“此神尧骄李密之意也(指李密投降李渊,后为李渊所杀一事)。”
天佑四年(907)三月,唐王朝正式寿终正寝,哀帝*将皇位“禅让”给朱全忠,建国号梁,改元开平,以开封为国都,史称后梁。韦庄闻讯后,本着维护一方安宁的原则,与诸位将领共同劝进王建说:“大王虽忠于唐,唐已亡矣,此所谓天与不取也。”于是,率官吏民众大哭三天后,拥戴王建即皇帝位。韦庄从此晋升左散骑侍,判中书门下事等官。据《十国春秋》蜀国:“凡开国制度,号令,刑政,礼乐,皆由庄所定。”这一系列举措使得蜀地在最小程度上减轻了战乱之患,可谓功不可没。次年韦庄被委任为宰相。
开平元四年(910)韦庄身退归隐[70]。
约开平五年(911),她暂名为“多情”,意欲去泉州,途经桃林场,得识韩偓[71]。此后,又游寓了桃林蓬壶[72],离开泉州,“多情”迫不及待地赶到婺州李氏园去寻找李亿[73],当“多情”得知李亿已去了洋川一带,又急匆匆向洋川(今陕西洋县)赶去,在此与李亿破镜重圆[74]。
乾化二年(912)春天,后梁太祖朱晃(全忠)派遣光禄卿卢玭等出使蜀,为调停蜀岐战事来到洋川。卢玭拿出地图选择入蜀路线,正好被路经此处的多情看见[75]。
乾化三年(912)多情处理了贯休的后事后,就打算去洛阳再次应试。此时朱友珪杀死后梁太祖朱晃,假造诏即皇帝位。朝庭发生变故,*形势动荡,多情就先来到岐山(今陕西岐山)暂避一时[76]。又来到了“醴泉”(今陕西麟游)[77],离开醴泉院,多情再一次回到长安,来到从前曾经住过的咸宜观旧址[78]。
后梁末帝乾化四年(914),她改名和凝,又一次明经及第。二年后,再登进士第。后梁郓州节度使贺瑰了解到和凝与自己是同乡时,便聘她为府中从事。和凝在郓州府中从事时,正赶上后梁末帝贞明四年(918)胡柳陂(今山东濮县西南)一战,和凝所在部贺瑰也加入了战斗序列。后梁军受到前后两面夹击后随即大溃。贺瑰在护兵的保护下冲出重围逃跑,晋军在后面追赶,就在快要逃到濮州(今山东鄄城)时,跟随贺瑰的士兵全都跑光了,只剩下和凝一人紧跟不舍,后竟射中敌兵救了贺瑰一命。贺瑰逝世后,和凝不负贺瑰重托,带着贺瑰的女儿,在此后的几年里又历任邓(今河南邓州市)、洋(今陕西洋县)二府从事。
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四月,晋王李存勖即皇帝宝位。约在同光二年(924)春,和凝进入后唐宫中[79]。大概在唐庄宗四年(926)和凝入为翰林学士。一日编撰诗集,将旧作录于诗卷上时,想起咸通“戕婢”旧事,百感交集,遂写《思录旧诗于卷上,凄然有感,因成一章》[80]。
天成三年(928)和凝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刑部员外郎。与儿子一起编撰《疑狱集》。书中收集了许多情节复杂、争讼难决最终获得了正确处理的案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法学著作,对古今相关人员办案有很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并为宋慈著《洗冤集录》创造了条件。此后,和凝又被转主客郎中兼权知贡举,春闱开科取士放榜时,一反其他人以往“设棘于门及闭院门,以防下第不逞者。”的做法,遂使得“彻棘启门,是日寂无喧者”。即由于她所主持的科举考试,公开、公正、公平,所以,没有一个人在贡院门前*。当时人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得人”,即称当时所录才名之士都是德才兼备的人。在此年所录进士中,和凝最看中了一个名叫范质的人,认为他有宰相之才,将来一定会继承自己而当宰相。后人称之为“传衣钵”。
后晋初(天福二年)和凝以翰林学士、工部侍郎和凝为礼部侍郎,依前充职,六月份又晋升礼部侍郎和凝改端明殿学士。十二月,和凝又被改任尚书户部侍郎,照常为朝中做一些案头之事。
天福六年(941)九月,和凝又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和凝不负众望,巧平安从进谋反。《旧五代史·和凝传》记曰:“安从进‘以至于败,由凝之力也。’”
天福十二年(947)参于恒州驱契丹事件。
后周显德二年(955)秋,和凝(鱼玄机)以背疽卒于其第,享年一百一十一岁。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董乡哲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7:24
鱼玄机研究的最新成果:
http://ke.baidu.com/view/19844.htm
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19844.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7:25
前面的真有研究,专业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