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5:4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3:40
黄鹤楼一共有五层。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
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重建的黄鹤楼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五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
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
扩展资料
黄鹤楼门票优惠*:
景区对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现役军人、伤残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残疾人、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儿童实行免费。
对60周岁至65周岁老年人,6周岁(不含6周岁)-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实行半票。
对履行社团票价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优惠,优惠幅度最高不得突破20%。
黄鹤楼公园实行两次验票(进园入楼两次验票),门票当日有效,可供入园及进楼一次,不得退换,遗失不补。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黄鹤楼官网-黄鹤楼概况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黄鹤楼官网-门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3:40
黄鹤楼一共有5层。黄鹤楼重修于1985年6月落成,飞檐5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筑城为守,建楼以嘹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扩展资料
黄鹤楼名字由来
黄鹤楼的得名有“因山”和“因仙”两种说法。“因山”是因为黄鹤楼建在黄鹄山上而取的。古代的“鹄” 与“鹤”二字一音之转,互为通用,故名为“黄鹤楼”。
“因仙”是指曾有道士在此地辛氏酒店的墙上画了一只会跳舞的黄鹤,店家生意因此大为兴隆。十年后道士重来,用笛声招下黄鹤,乘鹤飞去,辛氏遂出资建楼。
参考资料来源:黄鹤楼官网-黄鹤楼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黄鹤楼官网-名字由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3:41
黄鹤楼总共有5层,整个楼的高度是51.4米。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地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为武汉市地标建筑;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重建于1985年;因唐代诗人崔颢登楼所题《黄鹤楼》一诗而名扬四海。
自古有“天下绝景”之美誉,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与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武汉十大景”之首、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天下江山第一楼"。
黄鹤楼主楼为四边套八边形体、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飞檐五层,攒尖楼顶,顶覆金色琉璃瓦,由72根圆柱支撑,楼上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楼外有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建筑环绕,整楼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檐下四面悬挂匾额,正面悬书法家舒同题“黄鹤楼”三字金匾。
1987年11月28日,经全国评审委员会审定,中国建筑业联合会授予黄鹤楼首届建筑工程鲁班奖。1991年,国家旅游局授予武汉市黄鹤楼公园“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称号。2007年,武汉市黄鹤楼公园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旅游景区。2008年9月,武汉市黄鹤楼公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和建设部公布为国家重点公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3:41
黄鹤楼,中国历史上三大名楼之一,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齐名 ,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之一。是武汉市的标志。自古享有"天下绝景"、"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称,闻名古今,驰誉中外。古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 (公元223年)。因原建在蛇山黄鹤矶头,故得名。在历史的长河中,黄鹤楼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3:42
黄鹤楼主楼高49米,共五层,攒尖顶,层层飞檐,四望如一。底层外檐柱对径为30米,中部大厅正面墙上设大片浮雕,表现历代有关黄鹤楼的神话传说;三层设夹层回廊,陈列有关诗词书画;二、三、四层外有四面回廊,可供游人远眺;五层为瞭望厅,可在此观赏大江景色。附属建筑有仙枣亭、石照亭、黄鹤归来小景等。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3:40
黄鹤楼一共有五层。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
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重建的黄鹤楼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五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
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
扩展资料
黄鹤楼门票优惠*:
景区对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现役军人、伤残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残疾人、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儿童实行免费。
对60周岁至65周岁老年人,6周岁(不含6周岁)-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实行半票。
对履行社团票价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优惠,优惠幅度最高不得突破20%。
黄鹤楼公园实行两次验票(进园入楼两次验票),门票当日有效,可供入园及进楼一次,不得退换,遗失不补。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黄鹤楼官网-黄鹤楼概况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黄鹤楼官网-门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3:40
黄鹤楼一共有5层。黄鹤楼重修于1985年6月落成,飞檐5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筑城为守,建楼以嘹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扩展资料
黄鹤楼名字由来
黄鹤楼的得名有“因山”和“因仙”两种说法。“因山”是因为黄鹤楼建在黄鹄山上而取的。古代的“鹄” 与“鹤”二字一音之转,互为通用,故名为“黄鹤楼”。
“因仙”是指曾有道士在此地辛氏酒店的墙上画了一只会跳舞的黄鹤,店家生意因此大为兴隆。十年后道士重来,用笛声招下黄鹤,乘鹤飞去,辛氏遂出资建楼。
参考资料来源:黄鹤楼官网-黄鹤楼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黄鹤楼官网-名字由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3:41
黄鹤楼总共有5层,整个楼的高度是51.4米。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地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为武汉市地标建筑;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重建于1985年;因唐代诗人崔颢登楼所题《黄鹤楼》一诗而名扬四海。
自古有“天下绝景”之美誉,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与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武汉十大景”之首、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天下江山第一楼"。
黄鹤楼主楼为四边套八边形体、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飞檐五层,攒尖楼顶,顶覆金色琉璃瓦,由72根圆柱支撑,楼上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楼外有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建筑环绕,整楼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檐下四面悬挂匾额,正面悬书法家舒同题“黄鹤楼”三字金匾。
1987年11月28日,经全国评审委员会审定,中国建筑业联合会授予黄鹤楼首届建筑工程鲁班奖。1991年,国家旅游局授予武汉市黄鹤楼公园“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称号。2007年,武汉市黄鹤楼公园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旅游景区。2008年9月,武汉市黄鹤楼公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和建设部公布为国家重点公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3:41
黄鹤楼,中国历史上三大名楼之一,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齐名 ,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之一。是武汉市的标志。自古享有"天下绝景"、"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称,闻名古今,驰誉中外。古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 (公元223年)。因原建在蛇山黄鹤矶头,故得名。在历史的长河中,黄鹤楼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3:42
黄鹤楼主楼高49米,共五层,攒尖顶,层层飞檐,四望如一。底层外檐柱对径为30米,中部大厅正面墙上设大片浮雕,表现历代有关黄鹤楼的神话传说;三层设夹层回廊,陈列有关诗词书画;二、三、四层外有四面回廊,可供游人远眺;五层为瞭望厅,可在此观赏大江景色。附属建筑有仙枣亭、石照亭、黄鹤归来小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