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废除丞相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0:10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6 21:01
1.积极影响:集中皇权,巩固了朱姓王朝.相权与君权合而为一,明朝皇帝大权独揽
2.消极影响:由于国家事务繁多,皇帝无法处理,洪武十五年九月罢四辅官,仿宋殿阁制设内阁。设立了内阁制度使得明自朱棣(明成祖)之后,呈现出君主*则衰落,内阁掌权则复兴的特点。使得皇帝不管政事反而国家能发展的很好(如 嘉靖、隆庆、万历 三朝),但是皇帝一旦勤政,国家反而会衰落(如崇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6 21:01
宰相在我国封建社会*集权制度内部可发挥双重作用:既可以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君权,因而形成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固然可解决君相矛盾,但必然导致皇帝负担加重,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个人裁决,难免偏颇,草率.
皇帝独操权柄,固然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加强统治,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是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社稷的兴衰维系于皇帝个人素质,也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古代篡夺皇位的人,基本是当朝的权臣,重臣,如王莽,司马炎,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杨坚,朱温,赵匡胤等人.鉴于这些历史教训,明朝开国后,朱元璋对功臣和权臣狠下毒手.在废相问题上有两次重要的行动,一次是诛杀胡惟庸案,另一次是诛杀李善长案. 胡惟庸案:朱元璋称帝后,先后任命过四员丞相.其中胡惟庸在中书省主政时间最长,权最重.再加上他和当时被朱元璋谴责的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密相往来,朝廷*首脑和军事贵族结合在一起,使朱元璋有所警觉.而胡惟庸由于权势日盛,骄横跋扈,不知节制,这正好给朱元璋以把柄.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杀了胡惟庸,趁机取消了中书省,并立下法度,以后不许再设丞相一职.朱元璋还利用胡案,将凡是心怀积怨,行为跋扈,对皇家统治有危险的文武*,大族地主,都陆续列为胡党,处死抄家.其中最为惨烈的就是洪武二十三年,处死已经退休多年,77岁高龄的太师,韩国公李善长及其家七十余人.因胡案被诛死或已死被追夺封爵的功臣共计有21侯,株连而死者共达3万余人.丞相废除后,其事由六部分理,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6 21:02
积极影响(2):将封建制度发展到巅峰 皇权得到空前集中 巩固封建统治
消极影响(4):不利于民主*建设 不利于 民间资本主义发展 阻碍了萌芽的资本主义发展 阻碍了社会进步 进一步 在*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6 21:02
给我说,这个影响的短暂的,优劣大家都说得很详细了
我补充一下,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集大权于一身,但这个影响是短暂的
因为不是每个皇帝都勤奋、刻苦;这样权利就逐渐转移到大臣手中,形成新的宰相集团,这就是明朝的内阁,正式这样,所以像嘉靖、万历这样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明朝国家机器照样运转,国家基本朝良好方向走,明朝经济水平在万历年达到顶峰,这是因为行政权力落到内阁手中
汉武帝削弱丞相权力,把权力集中自己手中,有内朝尚书、中书、侍中、侍郎辅助;但到了唐朝,丞相的实际权力便由原来的丞相转到现在的尚书、中书手中,由尚书省、中书省担任了丞相的实际权力;明朝废除宰相,到明朝末年,宰相的权利落后内阁大臣手中,他们虽然没有丞相之名,但行使丞相实际权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6 21:03
只是丞相的名号没了 实际还存在 像内阁首辅是外相 司礼监掌印太监是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