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四季老母的文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6:0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0:39
宗教信仰由来已久,其属性通过仪式得到体现。仪式的过程以及参与人员的行为模式则体现信众的心理状态。本文考察的是北方某个村落每年必行的几场稍具规模的公共祭祀。
所考察的村落位于鲁中地区,四百户人家,共计一千五百人。方圆十公里的风俗习惯、神灵信仰基本上属于同一模式。因此,考察该村落的公共祭祀仪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可以说,每一场祭祀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都与人们的愿望密不可分。在信众的眼里,神鬼是他们生产、生活的保障。
公共祭祀包括祭神和祀鬼两种仪式,以祭神为多,祀鬼为少。所谓“公共”,指的是祭祀的目的是为整个村庄消灾祈福,是为村里的每一个人进行祷告;同时,也是由村里的人自愿参与并“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也就是说,这种祭祀是为“公共利益”而进行的。
从春节算起,该村每年固定的祭祀包括以下几个项目:正月初九玉皇诞;正月十五祭路神;二月二土地尊神诞;二月二十二麦姑诞;三月三王母诞;六月六祭山神;六月二十六祭庄;七月十五祀鬼;十月初一祀鬼;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均选择一个吉祥日子“发四季保安钱粮”。另外不固定的包括祈龙降雨等;有时某个地区发生灾难,他们也会举行祭祀,祈福消灾。比如说,今年夏天,该村的香客便举行了一次大的祭祀,为汶川祈祷,并且规模较大,“是六张桌的”(香客语)。
每次祭祀前几天甚至十几天,主持香火祭祀事物的香客(其实无固定组织)便会划定相关区域挨家挨户“攒钱”。这些香客会去人家家里,说明来意以及祭祀的性质。这香火钱拿也可,不拿也可,拿多也可,拿少也可,都是自由的。但绝大部分的人们都会出资,并且他们会问一下,其余人家都拿了多少钱,水平基本保持一致,不至于距离拉的太大。除此,在香火日,他们总能获得过往车辆司机的资助。祭神通常在村前路边的空地上举行。这样一来,许多过往的车辆便会留下几块钱或者几盒烟,以为“行好”。
攒钱完成后,香客们会找一个“文书”,用红纸张榜公示香火资金收入的情况,上面写明户主的名字,以及所出的资金。而后用募集的资金购买相关的祭祀用品。祭祀结束后,在张榜公示所花去的资金,以便让群众们了解基本的“财务收支”。祭祀日,除了用募集的资金购买的供品外,前去参与的香客大部分自己还会额外带着供品,包括馒头、水果、糖果、酒、香、纸,等等。祭祀所需物资就是这样募集而来。
每一个祭祀项目所奉请的神灵、念诵的佛经以及供品的种类都是不同的。下面一一介绍。
玉皇诞
正月初九的玉皇诞是规模最大的祭神活动。与发四季钱粮的直接目的为祈福消灾不同。庆祝玉皇大帝生日为庆贺性质的香火仪式,一般会有上百人甚至更多的人参加。
玉皇诞一般摆设九副香案,也即九张桌,请的神灵也比较全,天上地下、山中水中众多神灵都会受到邀请。一般情况下,九副香案中,有两副是摆设素食供品的,也就是为持斋的神灵特定准备的。除了一般的烟酒糖茶纸香等供品外,香客们还特地为老子爷(即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和玉皇各做一身神袍,老子爷的为红色,玉皇的为*,敬献给两位天界至尊的神灵。另外,玉皇圣诞日香客们扎制的纸马花样繁多,包括九层的聚宝盆,“枝繁叶茂”的摇钱树,等等。
玉皇诞庆祝仪式要上六次香后焚化纸马才能送神。仪式结束后,聚众的香客则三五成群去到某人家中或者附近的空地上,跳大神,扭秧歌,举行一些列娱乐活动,直到天黑。
祭路神
玉皇诞过后的几天便是上元节。上元节之日,乡村的人们要在桥头路口祭祀路神路仙,以求路神路仙保佑过往的车辆安全,减少交通事故。
祭祀路神规模不大,因为人们都分散在各个桥头路口举行,每个地方十几个人,设置一副或两副香案,时间也以上三次香计。
祭祀路神所请的神仙也很古怪:大路老爷,路边仙,车头老爷,路仙姑,黄袍姑,小姐,黄仙,白仙,盘龙仙,桥头仙,桥梁使者,崖头仙,河头仙,等等。凡是与交通相关的神仙通通召请应供。
祭祀路神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上香、献供、念佛、发纸马、送神,这些完成后,就算结束,并没有其它方面的娱乐活动。
土地诞
乡村往往在村头建一土地庙,供奉土地爷爷和土地奶奶或者土地爷爷、判官、小鬼,以为丧事报浆之用。土地庙不设固定的香火日,其神待遇很低,除了有丧事时接受二到三天的供养外,其余日子没人来上香。因此,二月二土地诞对于土地庙来说就是一件盛事。
是日,信众带着相关供品来此庆寿。但与其它祭祀相比,土地诞参与的人相对较少。许多人因为此处与丧事相关而感到恐惧,故不来庆寿。
香客们将按照祭祀的程序完成庆贺仪式。他们也会在每年给土地公公做一身衣服,敬献给他,以求他保佑村中的安全,让他把本村的鬼怪管理好,不要外出作怪。因此,香客往往还用高粱杆、布条等物品给土地神做几柄大刀、一条铁链、一副拐杖,以利杀鬼捉鬼之用。
麦姑诞
麦姑在民间又称麦姑娘娘、麦仙姑,是主司五姑之神,为民间信众所创造,并传其二月二十二生日。是日,乡村中的香客亦要如期举行庆寿仪式。但该仪式相对来说也比较简单,内容也不多。在供品上,除了烟酒糖茶等以外,还要陈设五谷杂粮。他们准备几个大碗。每个碗中放上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粮食,展示给麦姑等神仙看,以为报答。同时,是日麦姑也可以获得一身衣服。
王母诞
较之于玉皇诞,王母诞的祭祀也是一个很有规模的仪式。参加人数极多,通常设置八副香案,邀请全神应供。除了祭祀的普遍逻辑外,是日众多信众平常手工做的神袍、神鞋、神靴、神帐、轿子、马车、拐杖等等与生活相关的物品都会呈现在祭祀现场。神袍用一根绳索全部一件一件全部刮起,神鞋也一双双摆在地上,其它的物品同样一类类的摆放整齐,展示给神仙们看。而后,全部烧化。
民间信众认为,王母娘娘在天上就像家庭中的母亲,负责分发日常生活用品。因此,在其圣诞日众神集会庆寿之期,将所做的衣食住行等用品一并献上,王母娘娘会一件件得分发给有所需要的神仙们。
仪式结束后,阳春三月,天气温和,信众们同样三五成群的聚集到一起,搞些娱乐活动。
祭山神
民间传说,六月六为山神圣诞,需要祭祀,以保平安。祭祀山神通常在山下举行,顺便祭祀河神,通常为三副香案。参与人员当中,有部分人群比较特殊,即为放牛、放养人家。这些人们往往在山中放牛、放羊,更希望能够得到山神的庇佑。祭祀山神的特色是,信众往往用布条等做很多项圈,以为山神拴狗之用。人们认为,山中的狼是山神的看门狗,要用链子拴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狼不出来伤害人畜。祭祀山神的另一个目的就是祈求山神保佑处在山中的人们不要受到魑魅魍魉、夜魔鬼怪的侵袭。是日,山神与水神也能得到信众们敬献的神袍。
祭 庄
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六要举行盛大的祭庄仪式,规模较大,参与人员较多,设置久副香案,并且通常在夜间举行。
祭庄奉请天地全神和民间所谓的村头仙、护庄仙、保庄仙以及各位在群众家庭当中受供的神仙。其目的是,让众位神仙各安方位、尽守职责,保佑村庄安全,不要无事生非。
其特色为:第一,香客们会轧制很多纸房、纸楼、纸亭、纸轿等“建筑物”,送给没有家舍的那些仙、鬼之类的;第二,他们会在香案前设一水缸,请神仙赐予圣水,然后用一容器端着全村“撒净”,以圣水的力量驱逐邪魔鬼祟,以求村庄安宁。
祀 鬼
七月十五,民间称为鬼节,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均为超拨冤魂之日。乡村香客也有他们的超度方式。他们往往在河边摆放几张桌子,上面放上很多供品,并且还要放上一盆“浆水”(用面粉、米等熬成的汤),以此救济那些无依无靠的冤魂。他们还会用秸秆、纸等物品扎一大船,船头朝西,供养完毕后火化,亦即“冤魂乘着*船去往西南方了”。
十月初一祀鬼与七月十五差不多,只不过不扎发船,而是用纸黏贴很多衣服,赠送没有家口的冤魂,以防受寒。
祀鬼的首要目的是,让这些冤魂们有吃有穿,不要到村里捣鬼做乱。
祈 雨
天旱时节,人们便要祈龙降雨。祈雨也是“声势浩大”的祭祀项目。香客们通常在村中找出一帮属龙的人组成仪仗队,通常由二十人组成。是日,香客们将提前做好的彩旗拿出,将扎制的两顶轿子抬出,仪仗队执旗,分于轿子前后,然后锣鼓喧天的前往村后潭边的龙王庙请龙神应供。龙王上轿后,不走原路,而改走大路,前往村前河边,再请白龙爷爷上轿,而后将龙神请到设置香案处,享受供养。
仪式结束后,分为两班人马,一路抬着龙王送回庙宇,一路抬着白龙爷爷送回河边,所有的纸扎物品就地火化。
四季保安钱粮
四季保安钱粮就是在春夏秋冬四季祭祀某几位神灵,以求得他们的保佑。四季保安钱粮在每个季度的初期选择某个吉祥的日子举行。奉请的神灵主要是“母神”,也就是以前民间秘密宗教借助上古神话以及佛道二教所创造的女神,主要以“老母”和“母娘”称。四季保安钱粮供奉的神灵一共二十位:女娲娘娘,无极老母,两仪老母,无生老母,观音老母,地藏老母,文殊老母,普贤老母,白衣老母,青身老母,大悲老母,歹莲老母,鱼蓝老母,势至老母,太阳老母,太阴老母,地宫老母,清凉老母,泰山老母,骊山老母。二十位老母当中,以四季老母—即春季观音老母、夏季地藏老母、秋季文殊老母、冬季普贤老母—为主,其他的为陪祀。
春季保安钱粮的祭祀不请天神,只请此二十位老母。是日,人们在村前设置两副香案,每副香案上均为一副香炉、十双筷子、十个茶碗、十个盘。两幅香案中一副香案摆上十个酒盅,并且一副只用素食品,另一副有酒盅的则荤素兼有。香客们认为,有的老母是持斋的,所以要如此摆设。
香案设置好后,就要请老母,香客们没有正统宗教中的*,但都有自己请神送圣、祈福消灾的唱词。老母请完后,再宣茶倒酒,并逐步摆上相关供品。香客们则有人折扎纸钱,有人在香案前念佛诵经。上三次香后,才能发纸马。所谓的纸马,是香客们用黄纸以及金银色纸、画纸折的大元宝、聚宝盆之类。
发四季保安钱粮每次只折一个聚宝盆送给本季主神,即:春送观音,夏送地藏,秋送文殊,冬送普贤。其与的则只能分得大元宝。这个表示每次祭祀都是有所侧重的。发完纸马后,送老母回宫,一次祭神仪式就算完成。
以上所述的即为一个村庄为“公共利益”而举行的几场“公共祭祀”。
对于祭祀这件事,我个人的观点是,虽然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愚昧性,但不能因此将其一笔否定。每一件事都有它的功能,无论是潜在的,还是隐含的。就像开篇所说,在信众的眼里,祭神拜祖是他们生产、生活的保障。即使这仅仅是一种心理状态。当然,也不能否定,祭祀也会浪费一些钱财。但在农村来说,这笔钱愿意出资的家庭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他们都认为,这样做是有好处的。
宗教信仰由来已久,其属性通过仪式得到体现。仪式的过程以及参与人员的行为模式则体现信众的心理状态。本文考察的是北方某个村落每年必行的几场稍具规模的公共祭祀。
所考察的村落位于鲁中地区,四百户人家,共计一千五百人。方圆十公里的风俗习惯、神灵信仰基本上属于同一模式。因此,考察该村落的公共祭祀仪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可以说,每一场祭祀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都与人们的愿望密不可分。在信众的眼里,神鬼是他们生产、生活的保障。
公共祭祀包括祭神和祀鬼两种仪式,以祭神为多,祀鬼为少。所谓“公共”,指的是祭祀的目的是为整个村庄消灾祈福,是为村里的每一个人进行祷告;同时,也是由村里的人自愿参与并“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也就是说,这种祭祀是为“公共利益”而进行的。
从春节算起,该村每年固定的祭祀包括以下几个项目:正月初九玉皇诞;正月十五祭路神;二月二土地尊神诞;二月二十二麦姑诞;三月三王母诞;六月六祭山神;六月二十六祭庄;七月十五祀鬼;十月初一祀鬼;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均选择一个吉祥日子“发四季保安钱粮”。另外不固定的包括祈龙降雨等;有时某个地区发生灾难,他们也会举行祭祀,祈福消灾。比如说,今年夏天,该村的香客便举行了一次大的祭祀,为汶川祈祷,并且规模较大,“是六张桌的”(香客语)。
每次祭祀前几天甚至十几天,主持香火祭祀事物的香客(其实无固定组织)便会划定相关区域挨家挨户“攒钱”。这些香客会去人家家里,说明来意以及祭祀的性质。这香火钱拿也可,不拿也可,拿多也可,拿少也可,都是自由的。但绝大部分的人们都会出资,并且他们会问一下,其余人家都拿了多少钱,水平基本保持一致,不至于距离拉的太大。除此,在香火日,他们总能获得过往车辆司机的资助。祭神通常在村前路边的空地上举行。这样一来,许多过往的车辆便会留下几块钱或者几盒烟,以为“行好”。
攒钱完成后,香客们会找一个“文书”,用红纸张榜公示香火资金收入的情况,上面写明户主的名字,以及所出的资金。而后用募集的资金购买相关的祭祀用品。祭祀结束后,在张榜公示所花去的资金,以便让群众们了解基本的“财务收支”。祭祀日,除了用募集的资金购买的供品外,前去参与的香客大部分自己还会额外带着供品,包括馒头、水果、糖果、酒、香、纸,等等。祭祀所需物资就是这样募集而来。
每一个祭祀项目所奉请的神灵、念诵的佛经以及供品的种类都是不同的。下面一一介绍。
玉皇诞
正月初九的玉皇诞是规模最大的祭神活动。与发四季钱粮的直接目的为祈福消灾不同。庆祝玉皇大帝生日为庆贺性质的香火仪式,一般会有上百人甚至更多的人参加。
玉皇诞一般摆设九副香案,也即九张桌,请的神灵也比较全,天上地下、山中水中众多神灵都会受到邀请。一般情况下,九副香案中,有两副是摆设素食供品的,也就是为持斋的神灵特定准备的。除了一般的烟酒糖茶纸香等供品外,香客们还特地为老子爷(即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和玉皇各做一身神袍,老子爷的为红色,玉皇的为*,敬献给两位天界至尊的神灵。另外,玉皇圣诞日香客们扎制的纸马花样繁多,包括九层的聚宝盆,“枝繁叶茂”的摇钱树,等等。
玉皇诞庆祝仪式要上六次香后焚化纸马才能送神。仪式结束后,聚众的香客则三五成群去到某人家中或者附近的空地上,跳大神,扭秧歌,举行一些列娱乐活动,直到天黑。
祭路神
玉皇诞过后的几天便是上元节。上元节之日,乡村的人们要在桥头路口祭祀路神路仙,以求路神路仙保佑过往的车辆安全,减少交通事故。
祭祀路神规模不大,因为人们都分散在各个桥头路口举行,每个地方十几个人,设置一副或两副香案,时间也以上三次香计。
祭祀路神所请的神仙也很古怪:大路老爷,路边仙,车头老爷,路仙姑,黄袍姑,小姐,黄仙,白仙,盘龙仙,桥头仙,桥梁使者,崖头仙,河头仙,等等。凡是与交通相关的神仙通通召请应供。
祭祀路神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上香、献供、念佛、发纸马、送神,这些完成后,就算结束,并没有其它方面的娱乐活动。
土地诞
乡村往往在村头建一土地庙,供奉土地爷爷和土地奶奶或者土地爷爷、判官、小鬼,以为丧事报浆之用。土地庙不设固定的香火日,其神待遇很低,除了有丧事时接受二到三天的供养外,其余日子没人来上香。因此,二月二土地诞对于土地庙来说就是一件盛事。
是日,信众带着相关供品来此庆寿。但与其它祭祀相比,土地诞参与的人相对较少。许多人因为此处与丧事相关而感到恐惧,故不来庆寿。
香客们将按照祭祀的程序完成庆贺仪式。他们也会在每年给土地公公做一身衣服,敬献给他,以求他保佑村中的安全,让他把本村的鬼怪管理好,不要外出作怪。因此,香客往往还用高粱杆、布条等物品给土地神做几柄大刀、一条铁链、一副拐杖,以利杀鬼捉鬼之用。
麦姑诞
麦姑在民间又称麦姑娘娘、麦仙姑,是主司五姑之神,为民间信众所创造,并传其二月二十二生日。是日,乡村中的香客亦要如期举行庆寿仪式。但该仪式相对来说也比较简单,内容也不多。在供品上,除了烟酒糖茶等以外,还要陈设五谷杂粮。他们准备几个大碗。每个碗中放上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粮食,展示给麦姑等神仙看,以为报答。同时,是日麦姑也可以获得一身衣服。
王母诞
较之于玉皇诞,王母诞的祭祀也是一个很有规模的仪式。参加人数极多,通常设置八副香案,邀请全神应供。除了祭祀的普遍逻辑外,是日众多信众平常手工做的神袍、神鞋、神靴、神帐、轿子、马车、拐杖等等与生活相关的物品都会呈现在祭祀现场。神袍用一根绳索全部一件一件全部刮起,神鞋也一双双摆在地上,其它的物品同样一类类的摆放整齐,展示给神仙们看。而后,全部烧化。
民间信众认为,王母娘娘在天上就像家庭中的母亲,负责分发日常生活用品。因此,在其圣诞日众神集会庆寿之期,将所做的衣食住行等用品一并献上,王母娘娘会一件件得分发给有所需要的神仙们。
仪式结束后,阳春三月,天气温和,信众们同样三五成群的聚集到一起,搞些娱乐活动。
祭山神
民间传说,六月六为山神圣诞,需要祭祀,以保平安。祭祀山神通常在山下举行,顺便祭祀河神,通常为三副香案。参与人员当中,有部分人群比较特殊,即为放牛、放养人家。这些人们往往在山中放牛、放羊,更希望能够得到山神的庇佑。祭祀山神的特色是,信众往往用布条等做很多项圈,以为山神拴狗之用。人们认为,山中的狼是山神的看门狗,要用链子拴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狼不出来伤害人畜。祭祀山神的另一个目的就是祈求山神保佑处在山中的人们不要受到魑魅魍魉、夜魔鬼怪的侵袭。是日,山神与水神也能得到信众们敬献的神袍。
祭 庄
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六要举行盛大的祭庄仪式,规模较大,参与人员较多,设置久副香案,并且通常在夜间举行。
祭庄奉请天地全神和民间所谓的村头仙、护庄仙、保庄仙以及各位在群众家庭当中受供的神仙。其目的是,让众位神仙各安方位、尽守职责,保佑村庄安全,不要无事生非。
其特色为:第一,香客们会轧制很多纸房、纸楼、纸亭、纸轿等“建筑物”,送给没有家舍的那些仙、鬼之类的;第二,他们会在香案前设一水缸,请神仙赐予圣水,然后用一容器端着全村“撒净”,以圣水的力量驱逐邪魔鬼祟,以求村庄安宁。
祀 鬼
七月十五,民间称为鬼节,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均为超拨冤魂之日。乡村香客也有他们的超度方式。他们往往在河边摆放几张桌子,上面放上很多供品,并且还要放上一盆“浆水”(用面粉、米等熬成的汤),以此救济那些无依无靠的冤魂。他们还会用秸秆、纸等物品扎一大船,船头朝西,供养完毕后火化,亦即“冤魂乘着*船去往西南方了”。
十月初一祀鬼与七月十五差不多,只不过不扎发船,而是用纸黏贴很多衣服,赠送没有家口的冤魂,以防受寒。
祀鬼的首要目的是,让这些冤魂们有吃有穿,不要到村里捣鬼做乱。
祈 雨
天旱时节,人们便要祈龙降雨。祈雨也是“声势浩大”的祭祀项目。香客们通常在村中找出一帮属龙的人组成仪仗队,通常由二十人组成。是日,香客们将提前做好的彩旗拿出,将扎制的两顶轿子抬出,仪仗队执旗,分于轿子前后,然后锣鼓喧天的前往村后潭边的龙王庙请龙神应供。龙王上轿后,不走原路,而改走大路,前往村前河边,再请白龙爷爷上轿,而后将龙神请到设置香案处,享受供养。
仪式结束后,分为两班人马,一路抬着龙王送回庙宇,一路抬着白龙爷爷送回河边,所有的纸扎物品就地火化。
四季保安钱粮
四季保安钱粮就是在春夏秋冬四季祭祀某几位神灵,以求得他们的保佑。四季保安钱粮在每个季度的初期选择某个吉祥的日子举行。奉请的神灵主要是“母神”,也就是以前民间秘密宗教借助上古神话以及佛道二教所创造的女神,主要以“老母”和“母娘”称。四季保安钱粮供奉的神灵一共二十位:女娲娘娘,无极老母,两仪老母,无生老母,观音老母,地藏老母,文殊老母,普贤老母,白衣老母,青身老母,大悲老母,歹莲老母,鱼蓝老母,势至老母,太阳老母,太阴老母,地宫老母,清凉老母,泰山老母,骊山老母。二十位老母当中,以四季老母—即春季观音老母、夏季地藏老母、秋季文殊老母、冬季普贤老母—为主,其他的为陪祀。
春季保安钱粮的祭祀不请天神,只请此二十位老母。是日,人们在村前设置两副香案,每副香案上均为一副香炉、十双筷子、十个茶碗、十个盘。两幅香案中一副香案摆上十个酒盅,并且一副只用素食品,另一副有酒盅的则荤素兼有。香客们认为,有的老母是持斋的,所以要如此摆设。
香案设置好后,就要请老母,香客们没有正统宗教中的*,但都有自己请神送圣、祈福消灾的唱词。老母请完后,再宣茶倒酒,并逐步摆上相关供品。香客们则有人折扎纸钱,有人在香案前念佛诵经。上三次香后,才能发纸马。所谓的纸马,是香客们用黄纸以及金银色纸、画纸折的大元宝、聚宝盆之类。
发四季保安钱粮每次只折一个聚宝盆送给本季主神,即:春送观音,夏送地藏,秋送文殊,冬送普贤。其与的则只能分得大元宝。这个表示每次祭祀都是有所侧重的。发完纸马后,送老母回宫,一次祭神仪式就算完成。
以上所述的即为一个村庄为“公共利益”而举行的几场“公共祭祀”。
对于祭祀这件事,我个人的观点是,虽然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愚昧性,但不能因此将其一笔否定。每一件事都有它的功能,无论是潜在的,还是隐含的。就像开篇所说,在信众的眼里,祭神拜祖是他们生产、生活的保障。即使这仅仅是一种心理状态。当然,也不能否定,祭祀也会浪费一些钱财。但在农村来说,这笔钱愿意出资的家庭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他们都认为,这样做是有好处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0:39
请老师给写一个四季老母文书好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