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石历史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5:57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21:38
太湖石的开采历史至少可以上溯至唐代。据《清异录》载,五代后晋时代开始有人玩赏,到唐代开始特别盛行。唐吴融的《太湖石歌》生动描述了太湖水石的成因和采取方法:“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万古生幽石,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得识。”白居易曾写有《太湖石》、《太湖石记》,描绘了太湖石的成因、形状特点等。到了宋代藏石赏石更趋风行,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得到较快的发展,如大文学家苏东坡“石文而丑”的赏石观,并开以石供佛的先例;杜绾的《云林石谱》体现了宋代文人赏石观的精髓;而发生在北宋末期的“花石纲”也与太湖石有关。明代林有麟著《素园石谱》记载:“平江(今苏州)太湖工人取大材,或高一二丈者,先雕置于急水中冲撞之,久之如天成,或以熏烟,或染之色”。
名人石趣:牛僧孺牛僧孺在洛阳城东和城南分别购置了一所宅邸和别墅,他“治家无珍产,奉身无长物”,在各地任职的朋友都知道他有石癖,便千方百计搜奇献瑰,“公于此物独不廉让,东第、南墅,列而致之……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视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
牛僧孺所爱蓄藏之石多为苏州太湖石。一次,他在苏州任地方官的朋友李某辗转搞来几座“奇状绝伦”的太湖石峰,“池塘初展见,金玉身凡轻。侧眩魂犹悚,周观意渐平。似逢三益友,如对十年兄。旺兴添魔力,消烦破宿酲。”牛僧孺激赏之余,写成一首40句的五言长诗,寄奉同好白居易和刘禹锡,白、刘二人前往观瞻后,也大为称奇,各自奉和了一首。白居易称赞其“在世为尤物,如人负逸才”,自叹虽曾为苏州刺史,却无缘得此奇石,“共嗟无此分,虚管太湖来”。刘禹锡在诗中也提到:“有获人争贺,欢遥众共听。一州惊阅宝,千里远扬舲。”读来令人想见其风采。牛僧孺的石与诗作及与友唱和的名篇《李苏州遗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奉呈梦得乐天》、《奉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见示寄李苏州》已成为我国石苑的千古绝唱。
名人石趣:李德裕与牛僧孺癖石相较,亦曾官至宰相的李德裕有过之而无不及。李德裕在洛阳城郊置有平泉山庄,“采天下珍木怪石为园池之玩”,成为当地的一大景观。搜采自各地的奇石太湖石、泰山石、巫山石、罗浮山石等,被精心布成名山大川之状。在搜集、鉴赏美石的同时,李德裕还写下了多篇咏石诗文,如《题奇石》、《似鹿石》、《海上石笋》、《叠石》、《泰山石》、《巫山石》、《重忆山居六首?罗浮山》、《钓石》以及《忆平泉树石杂咏》等。他在《题罗浮石》一诗中写道:“名山何必去,此地有群峰。”颇引以为傲。李德裕对这些奇石异木十分珍爱,曾为后代立下训诫:“鬻平泉者,非吾子孙也;以平泉一树一石与人者,非佳子弟也!”每获一奇石,李德裕都予以品题,并在石表镌刻“有道”两字,大概是表示“此中有真意”之义吧。
宋人刘克庄云:“牛李势如冰炭,惟爱石如一人。”诚哉斯言!牛僧孺、李德裕两人在晚唐都曾官居宰相的高位,他们之间在政见上相互敌对排斥达40年之久,是晚唐政局中有名的“牛李党争”的两派主要代表人物,但是两人却有着共同的奇石癖好,并掀起了中唐时期收集、鉴赏奇石的风潮。据《邵氏闻后》卷二十七记载:“牛僧孺、李德裕相仇,不同国也,其明则每同。今洛阳公卿园圃中石,刻奇章者,僧孺故物,调平泉者,德裕故物,相半也。”
牛僧孺与李德裕同为唐朝著名的藏石大家,在赏石苑中又结为同好,为千古石坛传为佳话。
名人石趣:白居易白居易诗存3000多首,其中有《双石》、《太湖石》、《莲石》、《问友琴石》等诸多诗篇,以及文论《太湖石记》等。晚年辞官,闲居洛阳,与石为友。唐太和九年(公元835年),有一山客送他一块大磐石,他坐在上面甚感凉爽,高兴异常,遂撰写铭文,令刻工于石上。他收藏奇石种类颇多,曾说:“罢杭州得天竺石一、太湖石五于家中。”从他的赏石诗文中得知,他还藏有三角云石、太湖双石、灵璧磬石、白莲石、紫菱石、蓝田青石、罗浮石等数种。
作为诗人的白居易,在赏玩各种奇石时,不但知晓石头的产地、出处、个性特征以及如何清理使用等外在因素,更注入了自己的联想与精神寄托,从赏石中引发出种种对人生的感悟。他的石诗、石记,对后人的赏石与审石方式均影响深远。如《咏双石》一诗将两块石头的来历、形状、整理过程和功用写得淋漓尽致。全诗最重要的两句,为早期中华赏石理论的建构所不可忽视,一是“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至今,有的赏石文化研究者常误以为“怪且丑”的赏石标准(即所谓丑石观)是由苏东坡(宋)和郑板桥(清)分别提出的。殊不知,苏东坡“怪石供”和郑板桥的“丑而雄,丑而秀”的思想很可能均源于此句。另一句“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也早于牛僧孺“与石为伍”、宋人米芾“拜石为兄”、“为丈”之说而首先提出,可见其对后人“以石为友”、“以石为媒”、“石不能言最可人”等种种赏石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最坚者石,最灵者人”,白居易与“双石”结为“三友”,以石寄情的内心感悟不知感动了多少人。
白居易爱石却不藏石,虽为避“牛李党争”而出于无奈,并借此明志,即他自己所说的“久宦苏州,不置太湖石一片。”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21:38
太湖石,是一种包涵着历史文化的东东。中国古代就开发利用太湖石很早,太湖石为典型的传统供石,太湖石是早在1千多年前的唐朝闻名于世的,以造型取胜,"瘦、皱、漏、透"是其主要审美特征,多玲珑剔透、重峦叠嶂之姿,宜作园林石等。
太湖园林石是中华赏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太湖石是皇家园林的布景石材,是园林石的一种.是大自然巧夺天工。还有一种广义上的太湖石,即把各地产的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千姿百态、玲珑剔透的碳酸盐岩统称为广义太湖石。
什么是太湖石?
太湖石,是一种包涵着历史文化的东东。中国古代就开发利用太湖石很早,太湖石为典型的传统供石,太湖石是早在1千多年前的唐朝闻名于世的,以造型取胜,"瘦、皱、漏、透"是其主要审美特征,多玲珑剔透、重峦叠嶂之姿,宜作园林石等。2、太湖园林石是中华赏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
太湖石名石是什么?
宋徽宗赵佶在京城建造艮岳(又称万寿山,在今河南开封城内东北隅;宋徽宗政和年间在汴京东北隅堆土为山,广集天下奇花异石、珍禽怪兽、佳果文竹于此处)时,令下面的官吏收集各种太湖石上贡,运太湖石时,曾以十只船组成一“纲”,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花石纲”。除了故宫等地的皇家花园中布置有...
太湖石历史是什么?
太湖石的开采历史至少可以上溯至唐代。据《清异录》载,五代后晋时代开始有人玩赏,到唐代开始特别盛行。唐吴融的《太湖石歌》生动描述了太湖水石的成因和采取方法:“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万古生幽石,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得识。”白居易曾写有《太湖石》、《太湖石记》,描绘了太湖石的成因、...
太湖石是什么?如何鉴定太湖石?
太湖石是中国石文化中的传统名石之一,它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和人工打造。太湖石主要产自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太湖一带的湿地环境中。据考古学家研究推断,太湖石形成的时间可以追溯到约2.5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当时,太湖一带的地质构造发生了巨大变化,地壳活动使大量的珊瑚、贝壳、海藻等底栖生物死...
江苏太湖石的历史
故,古代地质造地运动遗留下了丰富的石材。太湖号称:三万六千顷,周围八百里。而实际面积受泥沙淤积和人为围湖造田等因素的影响,大大缩减,湖底潜出,因此石材料虽然丰富。湖地处江南水网的中心,即使其石使用便捷,由于环保而适当限制开采。太湖石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用的石料,或单独摆设,或叠为假山。...
太湖石有什么寓意吗?
总之,太湖石,是一种包涵着历史文化的东东。中国古代就开发利用太湖石很早,太湖石为典型的传统供石,太湖石是早在1千多年前的唐朝闻名于世的,以造型取胜,“瘦、皱、漏、透”是其主要审美特征,多玲珑剔透、重峦迭嶂之姿,宜作园林石等。太湖园林石是中华赏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
故宫现在有太湖石吗
这堆秀山“太湖石”的历史比皇宫古老。是在北宋的都城开封一座用太湖石堆成叫“艮岳”的山,建好后不久,北宋就被金朝灭亡了,艮岳山也毁了。到明朝初年修建紫禁城时,就把这些石头运到这儿,堆成了我们眼前的堆秀山。所以这些太湖石有近1000年的历史了。故宫宁寿宫花园中有两块太湖石,一东一西,石...
太湖石的资料简介
太湖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唐代白居易在《太湖石记》中提及太湖石的盛名。宋代宋徽宗对太湖石的喜爱更是达到了收集“花石纲”的程度。明清时期,藏石风气盛行,许多名人如赵孟頫、倪云林、曹知白等都收集了太湖石于私家园林中。太湖石的成因主要是风浪和时间的侵蚀,其质地坚硬而润泽,颜色有白、...
太湖石是出自太湖吗?如果不是,那出自那里?
太湖石是一种包涵着历史文化的东东。中国古代就开发利用太湖石很早,太湖石为典型的传统供石,太湖石是早在1千多年前的唐朝闻名于世的,以造型取胜,“瘦、皱、漏、透”是其主要审美特征,多玲珑剔透、重峦迭嶂之姿,宜作园林石等。太湖园林石是中华赏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太湖石的历史记载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著名太湖石有苏州留园的“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等园林名石。太湖石分为水石和干石两种。 除天然形成的以外,太湖石也有匠人参与加工的。据明代林有麟著《素园石谱》记载:“平江(今苏州)太湖工人取大材,或高一二丈者,先雕置于急水中舂撞之,久之如天成,或以熏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