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物质范畴及其主要意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4:56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9:01
建议以后这样的问题到“人文社科”里提问!
物质范畴
物质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如何正确理解物质范畴对于人们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哲学界主要把物质理解为各种具体物质的共性和客观实在,但对具体物质的共性是什么、客观实在又是什么却没有说明。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各种具体物质的共性、客观实在加以说明,以便廓清一些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更臻完善。
一
(1)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是人们在探索世界本原问题中建立起来的。哲学上物质范畴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现行哲学(以现行哲学教科书为标志)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性的水、气、火、土等看成是世界的本原。17、18世纪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依据自然科学成果,认识到水、气、火、土等是可分的,它们可分为分子、原子等,他们提出了万物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不可分割、永恒不灭的。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通过科学实验发现原子仍可分为原子核和核电子等。这一实验成果打破了原子了原子不可分割的神话,给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致命打击。唯心主义乘机叫嚷“物质消失了”。
针对唯心主义对唯物主义物质概念的歪曲,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就明确指出:“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1)列宁在同唯心主义的斗争中又提出了“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2)的观点。目前的哲学教科书就是根据恩格斯、列宁的有关论述来说明什么是物质的,我们认为不能停留在这一水平上,应加深对物质的认识。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经历了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对物质概念的认识也是同样如此。人们最出把某一具体的实物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进而认识到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认识到这些实物仍是可分的,即可分为更根本的本质。例如,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可分为原子核、电子等。恩格斯所说的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不是实物外在特征的总和,而是各类实物内在本质的总和,即实物内在本质的本质。
物质是各种具体物质的共性,指的就是各种具体物质的共同本质。这里的共性与共同点是不同的。无论各种具体的物质,还是各种具体物质的本质,它们的共性是都是物质,而不是非物质。共同点是对具体物质的外在的直观的感性的特点的归纳,而共性则深入到事物的本质,由事物的一级本质深入到二级本质,由二级本质深入到*本质,直到最根本的本质。物质作为各种具体物质的共性指的就是具有终极意义的事物最根本的本质。人们知道哲学范畴与科学概念最初是没有区别的,二者常常混用,自然科学也在对自然界的本质进行探索,按照近代物理学对物质结构的认识,物质的最小构成单元不再是分子、原子,而是夸克和轻子。但自然科学所揭示的世界的本质,并非哲学上所说的世界的本质。自然科学是对具体物质的本质的认识,无论这种物质多么小,它还是具体的物质,因而它也就不可能成为哲学上所说具有终极意义的世界的根本本质。
总之,当我们把物质理解为具体物质的共性,不应把物质理解为物理学中所说的世界的本质、世界的共性。否则,我们必将重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覆辙。
(2)19世纪末的原子可分的实验,打破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不可分的观点。它告诉人们任何实物都可以无限地分割下去。对于物质的无限可分目前有两种认识:第一种观点认为,具体物质可以一半一半地无限分下去。《庄子·天下篇》中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种分割的无限性不加论证人们也能理解,它就是从量的方面把物质无限地分割下去。第二种观点认为,物质的无限可分不是量的无限可分,而是质的无限可分。由分子分割为原子,原子分割为原子核、电子,这样的分割就属于质的分割。任何实物都是由不同层次的质构成的,所谓无限可分,也就是分割实物无限层次的质。(3)质的无限可分突破了机械的量的无限可分,它使人对物质范畴的认识又深入一个层次。
自从贝塔朗菲创立系统论以来,人们对“世界图景”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变革。由静态的“实物中心”转变为动态的“系统中心”,它完全改变了世界是由“世界之砖”构成的认识。(4)系统论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系统是由子系统或要素有机结合、相互联系形成的(原子作为系统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等子系统或要素构成的)。子系统或要素又由更小子系统或要素构成。系统有无限的层次,每一层次都有其自身的质。低级层次的质有机结合、相互联系形成高级层次的质,以此类推,直致形成大千世界中千姿百态的事物,按照逻辑推理,世界中存在的万事万物都是在最初的那个层次,即最初的那个系统基础上产生的,最初的那个系统决定了世界的多样性。这最基础的层次系统便是我们哲学上所探讨的世界的本质和共性——物质。
我们认为精神能动性来源于物质能动性,那么物质能动性又来源于何处呢?当我们把物质理解为系统时,那就非常容易回答这个问题。系统论告诉我们,系统是靠自身的自组织运动发展的(5),也就是说物质作为系统是靠自身的自组织性运动发展的,即物质的能动性来源于它自身的自组织性。
当我们从系统的角度理解物质范畴时,我们会发现物质是作为世界的原因出现的。物质决定了世界万事万物的产生,决定了世界的多样性。由此可见,物质作为一个一般的、共性的概念,指的是世界的共同本质和原因。
(3)如果说物质是世界的根本原因,那就等于承认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目前有人认为联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我们认为把联系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是错误的。
首先,把联系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无法说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统一于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在反对唯心主义观点中建立起来的。唯心主义颠倒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根本原因,精神派生了整个世界。唯物主义彻底批驳了唯心主义观点,认为物质第一、精神第二,精神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世界除了物质的不存在非物质的。把联系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何以能批驳唯心主义对精神和物质的颠倒,何以能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由此可见,由联系是无法说明世界统一于物质。
其次,把联系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无法说明世界的多样性。“世界的多样性在于它的物质性”(6),这一点已为自然科学所证实。杜林却认为世界统一于存在,存在是世界的根本原因——存在决定了世界的多样性。存在的东西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说世界既可以统一于物质也可以统一于精神。这种观点是与物质一元论观点相矛盾的,我们反对这种观点。把联系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又与世界统一于存在——存在是世界的根本原因又有何不同呢?因而,把联系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无法说明世界的多样性。
第三,由联系的观点推导出“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的终极原因”(7)也是不正确的。这一问题涉及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关系问题。唯物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向前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内在动力。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矛盾而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向前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非常明显,物质与矛盾都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物质与矛盾发生了冲突。那么物质与矛盾究竟谁才是世界的最根本原因呢?我们认为物质才是世界向前不断发展的最根本原因,矛盾是从物质发展而来的。物质具有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物质通过自我否定产生了矛盾的另一方,也即矛盾双方都是通过物质而产生。所以,我们认为矛盾不是世界的终极原因,物质才是世界向前不断发展的最根本原因。“全体支配部分,物质支配精神……就这种意义来说,我们可以把物质世界看作是第一原因,看成是天地的创造者。”(8)
总之,把联系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既不能说明世界统一于物质,也不能说明世界的多样性,更不能说明世界的发展性。只有把物质作为世界的根本原因,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才能说明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的多样性和世界的发展性。我们在理解物质时,不应仅把物质理解为客观实在,应把物质理解为世界的共同本质,理解为世界的根本原因。
二
什么是客观实在?这是一个看起来简单,而实际上却是让人难以回答的问题。目前国内哲学界关于客观实在的研究已由实体实在深入到了关系实在。
20世纪初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他的狭义相对论否定了经典物理学中的以太观念,认为空间无需充满以太媒质便可传递物理作用。这说明空间是实在的,这种实在就是场。由此爱因斯坦认为实物和场是物质的两种基本形态。人们根据爱因斯坦的这个结论对何谓物质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一种观点认为“爱因斯坦所用的术语‘实在’、‘物理实在’与辩证唯物主义所用的‘实在’、‘客观实在’概念的意义有所不同。前者的意思是说,凡能进行相互作用的,都叫‘实在’。以此推论,既然空间没有物质媒介本身就能对物质发生作用,所以空间象物质一样也是实在。而辩证唯物主义说的是指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而存在的实体”(9)。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客观实在是实体实在,即那种占具空间,具有重量和质量的具体物质的实在;场不是实体,所以场不是物质的一种物质形态,场是从属于实体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对机械论实体观的一次沉重打击。
首先,相对论否定了作为一种普遍基质的以太,而把场确定为本质上不同于实物的‘独立实在’。作为一种新型的物质形态,场具有能量和动量,却没有静止质量。它不再能够被看成是由许多机械运动的质点组成了。相对论不仅明确了实物和场的本质区别,同时也证实了这两种物理学的物质基本形态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在这里,是能量的概念,而不是质量的概念起着更为基本的作用。
质量和能量在物理世界图景中的地位的根本改变,除了和十九世纪下半页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确立有重要关系以外,相对论的质速关系和质能关系的发展,对于促成这种改变有着直接的、决定必的作用。
质速关系表明,质量作为速度的函数,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就有着不同的值。如果一个粒子的速度接近光速,那么,它的质量也将趋于无限。质能关系式则进一步把物体的静止质量看成是其内能的量度,以至于一些物理学家得出‘质量完全是由一种特殊形成的能量组成而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劳厄)的结论。场论的发展,导致人们把对感官表现为实物的东西,视为空间中能量集中的区域。在广义相对论中,作为引力场的‘源’,已不再是‘质量’而是‘能量’了(严格地说,是所谓‘能—动量张量’)。微观领域中普遍存在的正反粒子对的湮灭和产生的现象,表明实物可以转化为辐射,实物(如电子)的质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光子的能量。这些科学上的发现和进展,不仅使质量是‘物质的量’的旧观念早已失去意义,而且动摇了把质量视为物体本身固有属性的观念,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对实体问题的看法。如果说,实体还有的话,那它也不再能同不变的质量相联系,而倒不如同作为恒量的能量相联系了”(10)。这种观点认为实物的质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场的能量,也就是说实物与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即实物与场不是主从关系,而是转化关系。所以,这种观点认为实物和场都是客观实在,都是物质,只不过前者是实体实在,后者是关系实在。
“关系实在论来自量子物理实在观变革的启示。关系实在论认为实在并不是指孤立的有形的个体固有属性的总和,而是把关系作为实在来看待。”(11)所谓关系,指的就是实体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例如,在自然界中的引力相互作用、弱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人类社会中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经济关系等。关系实在论认为上述种种关系都是实在的。对于实体实在与关系实在,目前哲学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张华夏认为实体是第一位的,是关系的载体,因而坚持以实体为根本实在的‘实体实在论’。罗嘉昌、胡新和则认为关系是第一位的,实体是由关系生成的,因而坚持以关系为根本实在的‘关系实在论’。”韩民青则认为“实体与关系是不可分离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实体与关系不仅都是实在,而且是相互并存的实在,是谁也离不开谁的实在”(12)。我们认为实体和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客观实在。关系实在的提出加深了人们对客观实在的认识和理解,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三
当我们探讨了具体物质的共性、客观实在是什么这个问题之后,回头重温前文有关对精神、物质的论述,就会发现我们所说的精神便是由人的实体器官相互联系、有机结合形成的系统整体。物质——世界的根本原因也是作为系统理解的。(13)这样我们便会得出精神是系统,物质也是系统的结论。“关系内在于系统整体而成为其结构要素,它们不是附加于它们相关联的东西,而是构成了其总体实在。”(14)因此,当我们引入关系实在论时,精神作为系统便也是客观实在,只不过是一种关系实在。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包括实体实在和关系实在两大类。精神是一种关系实在,但客观实在并不是精神,客观实在与精神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作为客观实在的精神是与实体实在根本不同的,它不具有实体实在的广延性、重量、质量等特征。因而,对于精神是物质这一命题的理解,要求我们必须抛弃机械的实体物质观,把精神理解为实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好精神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9:01
物质,是指一种客观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