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3:5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9:41
按照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工业由做大到做强,平均的年增长率为7.5%。这个目标,将使处于市场机制起主导作用的工业再度强化重化工业的发展,进而将对能源、原材料提出更多的需求。而我国现有的资源条件,面对这样需求是难以适应的。根据国土资源部对45种矿产可供储量保证程度的预测,其中15种支柱性矿产,到2020年有3种可以保证(见表5-1):
表5-1 15种支柱性矿产可供储量保证程度表
我国需要的大宗矿种(除煤矿外)严重供给不足,对外依存度很高,且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这对国内矿产资源的勘查和评价来说是巨大的压力。
我国煤炭产量、消费量快速增长,供需基本平衡。2008年,煤炭产量达27.16亿吨,比上年增长7.1%,实际消费量估计为27.11亿吨,比上年增长7.0%,是2001年消费量的2.15倍。煤炭的主要问题是地区分布不平衡,南方缺煤,具有资源潜力,亟待加强地质调查。
我国石油产量增幅不大,消费增量增加显著。2008年我国原油产量为1.90亿吨,比上年增长1.1%;石油消费量为3.87亿吨,比上年增长5.2%,是2001年消费量的1.8倍。进口量1.96亿吨,对外依存度50.9%。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和消费国,对铁矿石的需求持续增长。2008年我国铁矿石产量达8.24亿吨(原矿量),同比增长16.5%;消费量估计为17.12亿吨(折算国内原矿量),同比增长16.3%,是2001年的4.2倍;进口量为4.4亿吨,折算国内原矿量为8.8亿吨,对外依存度达51.8%。
我国铜消费量增长迅速,供应压力大。2008年精炼铜产量为377.9万吨,同比增长8.1%;精炼铜消费量估计为506.6万吨,同比增长12%,是2001年的2.2倍。目前国内铜矿原料供应严重不足,大量依赖进口。2008年我国铜精矿预计产量为110万吨,进口量为519万吨,对外依存度达82.5%。
我国原铝的产量和消费量逐年增加,产量增长速度大于消费增长速度,2008年原铝产量为1317.7万吨,同比增长4.9%;实际消费量估计为1263.3万吨,同比增长2.3%,是2001年的3.6倍。其中部分产能完全建立在利用国外铝土矿的基础上,我国铝土矿进口依存度为43%。
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表现在各个地区上。
中南地区能源及重要固体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严峻,矿产勘查工作滞后。由于对铁、锰、铜、铝、铅锌等大宗支柱性固体矿产勘查有效投入的减少,相当一批资源可供性下降,供需缺口近年持续扩大,可开发后备基地严重缺乏;石油天然气供不应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但东南沿海及南方海相碳酸盐地区有较大油气资源潜力,必须加大勘查力度,以缓解我国油气资源短缺局面;煤炭资源远景潜力较大,但煤炭产能建设和勘查储量增长跟不上开发需求;中南地区曾经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一大批老矿山资源形势非常严峻,可采储量和矿石品位急剧下降,矿产资源的供需失衡和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但中南地区钨、锡、铁、铜、铝、铅、锌、金等有较大资源潜力,特别隐伏矿床的勘查潜力巨大,迫切要求加强资源勘查,以增强紧缺、大宗矿产资源的有效供给,满足区域经济高速、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要求。
湘西鄂西成矿带是我国铅、锌、锑、金、铜、铁、锰等金属矿产资源重要的储备和生产基地,其采、选、冶及深加工正为中南部地区的经济复苏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业已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湘西鄂西地区已探明和初步控制的铅锌资源量达800万吨以上,近年来层控-改造型铅锌矿的大面积发现,显示出巨大的区域找矿潜力,其远景储量在1500万吨以上。因此,加强湘西鄂西地区铅锌、铜、铁、锰等金属矿产的评价力度很有必要,有利于提升我国相关矿种的保障力度,为国家资源安全作出其应有的贡献。
东北地区根据振兴老基地需要提出五项要求:一是能源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严峻,急需勘查补充新的资源储量或矿产地;二是非能源重要矿产后备基地严重不足,需要勘查补充;三是优势矿产潜力巨大,但勘查程度低,需要地质调查工作的支撑;四是随着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会逐步完善,东北亚地区的矿产资源也会成为东北工业基地需求的重要补给,这就需要提前了解与东北相近的境外矿产资源基本情况;五是*行使矿政管理需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成果资料支撑。
华东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方面对矿产资源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地表矿、浅部矿的长期开发,出现了后备资源、后备勘查基地严重不足等问题,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找矿视野已转向更广的地域、更深的空间。大调查以来的实践表明,在工作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实施深部找矿是存在科学依据和现实可能的。区内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武夷山成矿带、南岭成矿带(东段)均列入全国16个重点成矿带,钦杭结合带有望成为新的重要成矿带,均具有巨大的矿产资源潜力。因此,扩大资源潜力,增强资源保障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资源基础,应作为“十二五”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