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22:3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09:30
故事一:
清末向、黄两族打官司,起因是为玩雀儿(画眉鸟儿)打架。北岸河边的黄二老爷带雀儿到南岸向家打架,打赢了。向家的人飞奔进村报告给向永原(相当于族长)说“打输了!”。向永原放出口风说:“雀儿打输了,人也打输了么?!”。下人得令撵上去,打了黄家的人,踩了黄家的雀儿。黄家跑到县衙里告了向家的状,县里也认为向家作恶,愿为黄家撑腰。于是黄家请了“五子”高人,即胡老二的趟子(跑得快)、向鹏南的肚子(有文化会写状子)、向显义的胆子(敢杀人)、向启乡的钳子(嘴巴子会说)、□□的银子(有钱),破了向永原。可见向鹏南当数景阳“智囊团”聪明人之一,在当地具有相当的社会影响。
故事二:
旧社会,若有儿子赶娘杀父的事发生,首先是县官戴罪,轿子头上要用诸式链锁住,县衙大堂要赶牛耕,以示处罚。曾经,有个儿子扇了妈两耳屎,将牙打落两颗。族间起事告上县衙,俗话说:反眼望娘天也轰。岂敢动手打娘!儿子见大势不好,忙请向鹏南为已开脱。向说,鸡不叫狗咬时你到我后屋檐窗眼儿上来教两句(面授机宜)。待那儿子半夜三更凑到向鹏南窗眼时,向咬了那儿子两口,并嚷嚷道:哎哟,我并非打母亲,由于母亲娇养,我挤兑母亲(与母亲顶嘴),母亲咬我耳朵,我一摆头,将母亲牙齿带落两颗。后来,到了县衙,那儿子如此这般重演一遍,县官验过那儿子耳朵上的齿痕,心想这个部位非自己能咬得到的,于是打着哈哈对母亲说,哪个牛儿不惊母哟,谁叫你母亲养骄儿?
故事三:
有两 公媳为家务吵架,媳妇一怒之下拖起菜拨刀将公公砍伤。公公的族间出阵向县衙起诉,县衙要来捉人。媳妇吓得忙请向鹏南写答辩状。向鹏南叫媳妇如此这般等老爷问过三遍之后再回答。果然,到了堂前,老爷一问不答,二问不答,“叭!”惊堂尺一响,老爷怒斥:堂下小女,本老爷三问你,倒是答是不答?媳妇忙做魂不附体状:大老爷熄怒,小女子说得害羞,不说含冤,他……媳妇左顾右盼,羞羞答答,掩面泣道。于是公公当堂打成“烧火佬儿”被赶下堂去。
故事四:
清江流域之人,一次江上放排被向家人所抢,告上官司。诉讼状上,向鹏南将“上”字稍加一改成了个“中”字。状纸递上,成“江中被抢”与向家人无干,状没告中,官司败述,向鹏南轻而易举得了钱。后来,因为向鹏南喜欢动笔使计作假,县衙下了文,写了诫词:凡向鹏南诉讼状不得受理,这样就断了他的财路。
这类故事的主人公大多是有一定文化的土家人,他们粗通文墨,聪明过人,具有理想化色彩,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土家族劳动人民机智、聪明。他看起来好像不是在主持“正义”,而是喜欢动笔使计作假。我们估且不说这些人不像民间故事中的大人物和英雄人物那样处处痴恶如仇,表现出对统治者的仇恨,但他们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平息宗族矛盾、协调人际关系,是基层社会不可缺少的人物,他们的言行往往富于积极意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09:31
下面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年夜饭的一个故事。
在我国江南一带,每到吃年夜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关起大门,不能大声说话,不能敲击碗筷。吃完年夜饭的碗筷收拾干净后,再打开大门。这叫做闭门生财,开门大吉。
相传,这种做法是为了哄骗铁拐李。
据说到了每年的最后一天,玉皇大帝都要了解民间的生活状况,于是就派铁拐李下凡查看民情。铁拐李为八仙之一,是个跛脚叫化仙,因此便在人间吃年夜饭的时候,提着要饭的篮子跛着脚沿街到各处各家乞讨。
讨完饭后,铁拐李把讨来的东西带给玉帝老爷子看,谁家穷。谁家富,一看就知道了。据此,玉帝老爷子就让富人一年遭几次灾,不要太富;穷的则让他发几次财,不要太穷了。
这事儿慢慢传到了人世间,一个精明的商人知道了这个情况后,很快就想到了应对办法。到吃年夜饭的时候,这户人家把大门关的严严紧紧,家人谁也不许大声说话。等铁拐李来讨饭时,打开门,桌上什么也没有。
铁拐李一看,认为这户人家穷得连年夜饭都吃不起,于是就大发慈悲,悄悄在这户人家的门口放上几个金元宝就走了。就这样,这家人越来越有钱了。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别家也看到了他家发财的原因,便都纷纷跟着学起来。后来,铁拐李见家家户户都关着门吃年夜饭,便知自己下凡探察之事已被人们觉察,就不再到人间来讨饭察*了。
但是,关起大门吃年夜饭的习惯,却据此流传了下来并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