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27 06: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7 05:09
培养中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教学吸引、积极反馈、合作学习、科学归因。
(1)教学吸引
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引发学生思考与好奇;加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帮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保持核心教学内容不变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情况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为学生创设思考与提问的环境,让他在积极的探索与讨论中收获知识,在享受学习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积极反馈
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式,这里的反馈包括作业的正误、考试成绩的好坏以及学生日常应用知识的成效等。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及时、具体、频繁、正向的反馈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优化学习过程。
(3)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中,除了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之外,还应该积极调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个体的互动方式主要包括相互对抗、相互促进和相互独立三种形式,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的互动方式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能够在学习活动中满足学生同伴交往的客观需求,还能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在合作学习的组织过程中,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需要注意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分配到合理的任务,做到集体奖励与个人责任相结合,防止责任分散以及“搭便车”的情况出现;还要保持适度的竞争以保持学生学习的张力。
(4)科学归因
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应引导学生将学习的成功归结为内部、可控、稳定因素,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业成就感,并促使其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付出更多的努力;还要避免学生出现习得性无助的现象,增强其自我效能感。
拓展资料
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的动力”。它并不是某种单一的结构。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整个系统所引起的。其心理因素包括:学习的需要,对学习的必要性的认识及信念;学习兴趣、爱好或习惯等。
从事学习活动,除要有学习的需要外,还要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学习目标。由于学习目标指引着学习的方向,可把它称为学习的诱因。学习目标同学生的需要一起,成为学习动机的重要构成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