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23:3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3:45
一、经费困扰。文化站的业务经费普遍不足,国家专项经费被层层截流,每年财政经费得不到足额划拨,有的被长期拖欠。足额发放、部分发放和全部拖欠的约各占三分之一。
二、文化设施缺乏。大多数文化站设施设备十分简陋和落后,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站站址场地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房的被挤挪作他用,租赁或借用的面临被收回或拍卖,文化站名存实亡。
三、由于工资不保证,生活待遇极低,导致有的专干身在曹营心在汉,人心思走,无心“恋战”,严重影响工作。
四、有的文化站受当地*和县区文化部门的双重管理,致使有的专干“专职不专”,成为当地**的勤杂工,耽误业务开展。有时,还造成管理上的诸多不便。
五、某些领导对发展文化工作缺乏正确认识。认为经济指标才是硬的,文化建设没有指标,是“软”的,因此没有把文化建设列入议事日程。检查应付了事,大话承诺,过后拉到。
六、个别文化站专干素质较低,责任心不强,缺乏上进心和活力,工作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七、文化站,机构名称不统一乱象文化。有的叫文化站,有的叫综合文化站。综合文化站提法极不科学。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叫“综合”。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教育、科学、文艺等。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包括读写、行为、生活、运动、做工、网络交流等等一切文明化的事物。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文化站的所有业务都属于文化同一性质的事物,没有超出同一性质的事物范畴,职能强上调综合性可以,做为文化机构名称概念不应该再加“综合”二字。
上述问题便是影响文化机构形象和制约障碍文化事业发展的根本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