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21:3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20:25
——独家专访世界高血压联盟*刘力生教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芒,特别是在卫生事业方面。其中有一位优秀女性非常德高望重,那就是世界高血压联盟*刘力生教授。
刘力生教授身为中国女性,却能在高血压这个西医领域中做世界带头人,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要求一个人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人品,都要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才能做到!
刘教授从1958年便同老一辈心血管医疗工作者开始了高血压的调查研究工作,至今已近50年,是我国高血压研究工作的元老级人物。从她的一生,可以看到新中国成立以来高血压研究工作的发展史! 刘教授1954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后在北京协和医院、北京阜外医院任主治医师;1980年赴美国伯明翰阿拉巴马大学从事心血管病博士后研究,1981年回国,先后任阜外医院副院长、内科主任、教授的职务。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老一辈的医学工作者就预见到随着国家的安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这个疾病在我国必然会大幅度增加,于是1959年,在西安召开了 “全国第一次心血管会议”,提出了进行全国高血压普查,普查结果是高血压患病率为5.5%。
后来,随着时局的发展,医学科学院的吴英恺、何观请、高润泉三位教授和刘教授联合开始招收学生,第一批招了四个人:分别是吴苏(安贞医院副院长)、姚崇华、王海燕、赖声汉(从事统计学研究),从此,我国开始了“中国流行病有组织的培养人才”,心血管工作研究队伍开始逐渐成长! 一:农村患高血压人数逐渐赶上城市,这说明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非常快!同时也看出了老一辈医学工作者很有远见,很早就开始了重视高血压的研究防治工作。
二:人口老龄化也是导致高血压人群急速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发病日趋年轻化,尤其是35到40岁这一人群,发病率上升得特别快!这是因为这一人群负担重、压力大、而且又不太注意身体健康,有很多不良生活习惯引起。 高血压损害心脑肾 三分之二患者不知道
记者:高血压有哪些致命的并发症?该如何有效预防这些危险情况的发生?
刘力生:一直以来,高血压被医学界称为“无声杀手”。这是由于高血压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尤其早期往往无任何感觉,仅有少数人会出现头痛、头昏、胸闷等症状,且这些症状也不是高血压所特有。但长时间的高血压则会悄无声息地损害着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直到出现脑卒中,如脑出血、脑血栓;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威胁人的生命。
预防这些致命并发症的发生,最重要的就是及早发现高血压这个危险因素,将它控制到正常范围,即140/90mmhg以内。但大部分患者却麻痹大意、不主动控制诱发高血压的各种危险因素,放任血压“高高在上”。
还有很多人并不知道高血压的厉害,特别是农民,有90%的人不了解高血压,对于其带来的危害更是知之甚少。在我国,得了高血压不吃药,不控制血压的人相当多。高血压患者中,服药治疗率为28 .2%,而控制率仅为8.1%。基本上是三分之二的高血压患者不吃药,90%的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
而控制血压最关键的两点就是控制体重、不要抽烟,同时要注意低盐饮食和药物治疗。
记者:您说到抽烟对控制血压很重要,但也有的人不理解,反驳说身边有人抽烟很多,但照样好好的并没患高血压,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刘力生:我也曾认识一位先生,他就说他们的*经常抽烟,却没有高血压,他并不相信抽烟对高血压有防治的作用。但我们要看到这只是个别现象,不能以某一个别现象论全局,抽烟导致心血管事件这个结论是在千千万万的人群中经过科学统计出来的,我们要相信科学。
越是那些受教育程度高,重视健康的人,越能健康长寿;而那些受教育程度低,又不重视健康,有长期抽烟、过量喝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的人,生命就会短一些。 记者:您在高血压领域研究这么多年,能说说预防高血压一些独特的心得、经验吗?
刘力生:第一就是要了解自己的血压,尽量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内,合并靶器官损害或糖尿病,要控制在130/80 mmhg以内;合并肾功能不全,同样也要控制在130/80 mmhg以内。当然如果你是120/80mmhg左右的理想血压那就更好了。
第二就是做好健康教育,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高血压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健康教育要从儿童做起,比如教育他们不要吃高热量的垃圾食品、避免过度肥胖等。2007年会有新的口号出台,将以预防科学为主。
关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总结起来就是“少盐少脂多运动、戒烟限酒减压力,谨遵医嘱按时服药”。
1、 有效控制体重。减肥、控制体重最控制高血压的关键!
2、戒烟。戒烟在防治高血压中也很重要,烟中含有尼古丁,能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3、 低盐饮食。高血压病患者每天摄入盐量应少于6克,大约小汤匙每天半匙,尤其对盐敏感的患者要更少。
4、限酒。大量饮酒,尤其是烈性酒,可使血压升高,有些患者即使饮酒后当时血压不高,但过后几天仍可呈现血压高于平常的现象。
5、保证合理膳食。高血压患者饮食应*脂肪摄入,少吃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糕点、甜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鱼、低脂奶制品等。
6、适量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减肥和维持正常体重,对高血压患者很有帮助。散步、慢跑、快走、游泳、骑自行车、体操、太极拳等活动都可以,每次活动一般以30到60分钟为宜,强度因人而异。其中我尤其推荐散步,既简便易行,又非常有效!
7、注意心理因素。高血压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过于紧张。
8、如果通过3至6个月的非药物治疗,血压控制良好,可继续维持。如无效,则应加改用降压药物治疗,不能因为年轻或无明显症状而不用药。
记者:血压指标中,高压(收缩压)与低压(舒张压),哪个升高对生命危险更大?脉压差越大越代表什么?
刘力生:随着高血压研究的发展,发现收缩压升高危险性更大,其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更高!脉压差越大,代表动脉硬化越明显。 记者:高血压一旦患病就要长期服药吗?
刘力生:我们主张多观察几次再下结论。有的人因为一些特殊事情,如要见某一个重要的人、出席一个重要的场合、还有一些年轻的孩子考试的时精神紧张等,这些情况引起的“高血压”是一过假性高血压,等事情过去血压就恢复正常了,不要某人量了一两次血压有升高现象就给他扣上一个高血压的帽子!
一些轻微的高血压只要通过控制体重、低盐饮食、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就可以降下来的,通过这些方法降不下来了再吃药。
记者:您在高血压用药方面有什么指导吗?
刘力生:这要看患者的具体情况,多数轻型高血压只要一种降压药就可以控制;如果一种药控制不下来,再考虑两种或复方用药;现在临床上医生们比较喜欢低剂量、固定复方用药,因为这样副作用比较少,对人体损伤也就会减少,这也是以后高血压的用药趋势吧! 记者:在您从事高血压工作这几十年中,有没有给您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的病人?
刘力生:有的,记得那是文化大*刚过,我们下放到首都钢铁公司做基层医疗工作,有几位工人师傅给我留下了深刻象!
其中一个叫张师傅,是一位劳动模范,还有一个我记不清姓名了,但知道他是位车间主任。他们的血压高到连舒张压都有130至140mmhg(正常是90mmhg以下),本来像这种情况不能劳累,但他们一点也不知道,而且当时的工作条件也不好,他们照常上班,工厂的大喇叭里天天广播他们的先进事迹,我们那时也住在工厂,就看着他们下班时在工地上喝着酒……
当时才刚开始做高血压方面的研究工作,工作没做到家。于是不久后,本来身体强壮的他们却早早地“去”了,这件事情现在想起来还非常痛心和遗憾!
还有就是几个患肾源性高血压的女孩,她们都才十多岁,因为肾动脉狭窄导致肾萎缩而引起高血压,有的不得不切掉萎缩的肾来维持生命。其中有一个是清华大学的女大学生,她两边的肾动脉都狭窄,最后导致肾功能衰竭,年纪轻轻像花朵一样就离开人世,非常可怜!
这种肾动脉炎导致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在北京阜外医院有好几百例,这种病好发于亚洲国家人群,欧洲国家很少见,目前其治疗在国际上都还是一个难题! 刘教授平时的生活作息很有规律,一般10点左右睡觉,早上6点半左右起床。喜欢看CCTV的“探索发现”节目和“世纪战争”节目。因为“探索发现”让她探求新知的*得到“满足”,而“世纪战争”里面讲述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格局、新中国的诞生……等历史,能影响一个人的心态,对看待、分析事物很有帮助,让人有更宽更广的眼界。
刘教授还说现在有些年轻人觉得前途很渺茫,其实只要他们了解一下历史,就知道新中国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就算有一些缺点也是能宽容的。
我问刘教授是否喜欢“褒”时下的一些流行电视剧,刘教授则说她比较喜欢看“蹉跎岁月”、“今晚有暴风雪”等知青题材的影片,因为它们有血有肉,真实反应了当时知青们的生活状态。 刘教授早几年前就已身为世界高血压联盟副*,最近又成为世界高血压联盟*,走上国际舞台。那她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刘教授说:做一件事,坚持就是胜利!她和许多老一辈心血管医学工作者一样,在高血压这个领域,一干就是几十年,只要选准了事业,就要一往无前,中途肯定会有很多挫折,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件事会一帆风顺的,遇到挫折就退缩,到头来一事无成。
刘教授还说,这其实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共同奋斗的结果。比如广东心血管病医院的冯建章教授及其同仁,一直都跟刘教授她们是协作关系,帮了很多的忙。 记者:您同陈冯富珍一样,都站到国际卫生组织的舞台上,您认为自己做好事业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刘力生:随着中国的发展,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站到国际舞台上,这既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又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所应该负起的责任。
做好事业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尊重包容的心态,与大家合作,依靠团队才能成功!
记得小时候我们毕业时将同学录给老师写留言,老师就写着:一个人的成功,是依靠大家的!这句话到现在我还记得很清楚。人的确要互相尊重,因为每个人都不容易,只有多宽容、多尊重,别人才会愿意和你合作,你的事业也才会越做越大,这是我的一个感受。
记者:“能力”和“心态”两个因素在事业中都很重要,但相比之下,您觉得哪个更重要呢?
刘力生:我觉得能力肯定要有,但好的心态比能力更重要!有能力的人很多,但他能不能团结很多人呢?一个人再聪明,再能干,如果不能团结大家,那终究是有限的;如果团结大家,将大家的聪明才智都能发挥出来,那才是无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