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区可否种植荔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01:0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21:59
荔枝是热带*带水果,云南是个出产荔枝的大省.荔枝主要种植在南北纬18°??30°热带*带地区。我国荔枝主要种植在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台湾等省区。目前广西种植面积约在310万亩左右,主要分布在钦州、玉林、贵港、梧州、南地等。
一、 荔枝生长发育对温度条件的要求
荔枝根在地温23??26℃时生长最快。树梢生长的最低温度为16??18.5℃,而以24??29℃生长最快。花芽分化以最低温度0??2℃为宜,最低气温低于-2℃花器易被冻死。当气温稳定通过13℃时,荔枝开始开花,20??24℃时花粉萌发率最高,开花最盛;高于26??27℃时,花芽分化、萌芽受抑制。
二、荔枝对水分条件的要求
在年降雨量1000??1800毫米的地区生长良好。枝梢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如每5??7天降雨一次或有充足的水源灌溉,则抽梢迅速,枝条生长旺盛,有利于形成成熟结果母枝。花芽分化期要求相对干燥天气。但杂花穗抽出后,则需要适当的水分以利花穗生长;果实膨大期需要水分最多,但暴雨或连续阴雨会引起果实霜霉病,造成大量落果。
三、荔枝对日照条件的要求
荔枝枝条生长和花芽分化需要一定的日照,但光照过强,水分蒸发大,易引起花丝凋萎,柱头固结,受粉困难。果实成熟期则需要充足的日照才能增进果实色、味。 四、开花结果的不利天气类型
1、 低温阴雨型。持续5??10天以上低温阴雨(日平均气温低于16℃,日雨量2??10毫米)。雄花花药不开裂散粉,花粉丧失发芽能力,蜜蜂等昆虫也由于低温阴雨停止活动。
2、 阵雨急剧降温型。有5??10米/秒东北风,中到大雨,甚至暴雨,气温下降在5℃以上,雌花大量脱落
3、 大风干冷型。出现6??7级大风,气温骤降5℃以上,相对湿度小于60%,则会造成大量落花。
五、鲜果贮藏与气象条件关系
荔枝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成熟,水分多,糖分高,采收后不耐长途运输与贮藏,在28℃的室温条件下,一般一周左右即全部变质腐烂。采取冷藏方法或自发气体贮藏方法可以保鲜防烂。一般多采取自发气体保鲜贮藏,即荔枝装袋后密封装箱,在1??5℃低温条件下,利用荔枝本身的呼吸作用,造成自发保藏的低氧和高二氧化碳的贮藏环境,可保鲜30??40天。
荔枝、龙眼等热带*带水果的北界确定
划分指标:年极端最低气温≤0℃的出现频率≤20%来划分广西荔枝龙眼栽培的北界。
北界划分:容县??平南??武宣??忻城南部??都安南部??田东北部??百色北部??西林南部。此界线以南地区越冬条件好,是荔枝、龙眼适宜栽培区。此界线以北的各县市越冬条件较差,荔枝、龙眼受害机率大,风险大,一般不宜大面积种植。我区梧州、岑溪、藤县三县市是我区荔枝龙眼产区之一,但是地区越冬条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其东面是粤西山地,东南面有云开大山阻挡,寒潮过后的晴夜形成的冷径流下沉到河谷、低洼地,很难排出去,是历年来桂南荔枝、龙眼受冻害最严重地区。
影响荔枝产量的关键因子
1、 越冬期相对低温??有利抑制冬梢的发生
具体指标:
(1) 在不受冻害前提下,冬季日平均气温低于10℃的低温寒积量在50??120℃之间为丰产年;≤25℃为欠产年。
(2) 在不受冻害前提下,冬季日平均气温低于10℃的最大一次低温寒量在40??72℃之间为丰产年;≤20℃为欠产年。
(3) 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为0.5??2.0℃时,多为丰产年;≤-2.5℃或≥4.5℃多为欠产年。
2、4??5月份阴雨寡照、暴雨、大风等
荔枝果树花芽分化、开花、受粉时对水分和光照条件特别敏感,如果4??5月份无长时间阴雨寡照或者长时间高温干旱,气温正常偏高,日照充足,则有利于荔枝果树的开花、受粉,提高座果率。反之不仅不利于果树开花、受粉和座果率的提高,而且也极容易造成大量的生理落花落果。此外,冰雹、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出现也容易造成花穗和幼果机械损伤,从而导致落花落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22:00
云南气候湿热,适合种植.主要产地
[编辑本段]
广东省茂名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世界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全市水果种植面积达430多万亩,其中荔枝面积176.57万亩,是世界第二大荔枝生产国印度的荔枝面积(84.3万亩)的两倍多,约等于中国以外世界各国荔枝面积的总和,荔枝年总产量占全国25%,占全球20%。
茂名种植荔枝的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唐朝,茂名荔枝已成为朝廷贡品,高州根子镇柏桥村有一个老荔枝园叫贡园,唐朝进贡给杨贵妃的荔枝就出自该园。除了贡园外,茂名地区还有不少上百年的荔枝林,而且不少的村庄自古以来就以“荔枝”命名,如化州合江的荔枝垌村,化州中垌的荔枝根村和荔枝塘村,化州林尘的荔枝埒村,信宜镇隆的荔枝村和新堡的荔枝垌村,高州分界的荔枝山村和长坡的荔枝坡村,电白林头的荔枝山村等。
栽培 传统的繁殖方法采用高枝压条或高接。20世纪70年代后多用 1~2年生干径粗约0.8厘米以上的实生苗进行片芽接或合接,方法较简易且可节省接穗。采穗前先将母枝环剥,有利于积聚养分,提高成活率。幼苗定植时尽可能带土,减少伤根。春植以2~5月、秋植以9~10月为宜。株行距一般为 5~6米。在主栽品种中配植5~10%花期相近的授粉树,可提高座果率。除一般肥水管理外,采果前后需重施一次以有机肥为主的混合肥料。冬季进行一次园区犁耙,有利于根系更新和抑制冬梢萌发。修剪时期一般在采果后一个月内进行,以通风透光为度。采果时须对结果母枝和结果枝交界处的芽眼妥加保护,以促进春梢萌发。主要病虫害有疫霉病、炭疽病、荔枝蝽和爻纹细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