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23: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5:29
在中国有一副很有名的对联,上联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下联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上联讲的是“越王勾践破吴归”的故事,下联讲的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故事,好故事,好寓意使得这幅对联广为人知。蒲松龄落第后的这副自勉联也成就了越王勾践在历史上励志典范的正面形象。
但是,历史永远都是带有双面性的,在人们看到它的某一个面时,它必定也隐藏了另一个鲜为人知的面。就如越王勾践这样的励志典范,他同时也是一个卸磨杀驴、过河拆桥的老手。他在灭吴兴越后,立刻对两位曾经辅佐他图谋大业的肱股重臣范蠡与文种大起杀心,结果文种死于非命,范蠡逍遥江湖。
这其中的逻辑其实并不复杂,但我们所谓的不复杂是因为我们都是事后诸葛亮。凡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站在几千年后的圈子外,自然能把这一切洞悉。也正因为如此,范蠡作为一个当局者,能够时刻保持清醒,做出最合适自己的选择,才显得格外的难能可贵。
我们当下还有一句话“有学历不等于有文化,有文化不等于有修养”,把这句话稍加延伸一下,就是“成就高的人不一定是真聪明,聪明的人不一定有智慧”,今天就借着范蠡这个人,和大家探讨一下什么是真正的聪明?什么是真正的智慧?
越王勾践为何要杀功臣范蠡与文种?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在中国实在是太耳熟能详了,所以也就不详细介绍了。本文就主要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成功之后的人物心态,解释一下为什么勾践在每日靠着装疯卖傻、卧薪尝胆的忍辱负重之后,终于借机会“咸鱼翻身”灭掉吴国,得以复国兴越而为一方称霸,就迫不及待地要对自己的左膀右臂动手?
众所周知,越王勾践之所以能完成这样的历史大逆转,除了勾践本人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之外,主要还是得益于两位重要臣子的辅佐,一个是为后人尊为“商圣”的范蠡,另一个是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文种。这种“铁三角”关系突然之间分崩离析,除了让人在感情和道德上有点无所适从之外,其实它背后的逻辑一直是赤裸裸而又硬生生的。
先大概地归结一下事情表面的直接原因吧,大致有三点:
1、其实就是后世韩信被刘邦软禁时的无限感慨——“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2、其实就是后世所说的“刺猬哲学”,刺猬是不能靠得太近了,用比较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因为你知道得太多了”。《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提到:“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也就是文种和范蠡都是越王勾践当初身边最亲近的人,那些别人有可能不知道的并且让勾践自己觉得很没面子的事情,他们都知道。比如,勾践夫妇在吴国给人拉马牵车、背柴生火、做饭洗衣、尝粪品病......越王勾践有强烈的杀人灭口动机。
3、其实还是可以套用当下的一句人间感慨“夫妻很多时候只能共患难难以同富贵”,君臣很多时候也是如此。用范蠡对勾践评价的原话来说就是“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享乐。”
结合如上三点,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古往今来,帝王杀害功臣的逻辑一般都不是很复杂。至少勾践想杀范蠡和文种的这三点原因,就是很通俗、很浅显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勾践这种心理和逻辑是大多数人的人性基因,屡见不鲜。
为了不把人性说得过于丑陋,我就只针对性地上述三点作一个简单的人性剖析吧:
第一点其实讲的就是一个“分享”的概念。人最难和人分享的东西是什么?绝对是自己在乎的东西,比如我们的财富、地位、感情!最愿意和人分享的东西是什么?是那些自己根本不在乎的东西或者自己在乎但还不曾拥有的东西。“苟富贵,勿相忘”这样的承诺,重点就在于一个“苟”字上,因为这是一个人没有富贵时做出的承诺,是不能被当真的。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不要去过于相信那些纯真的誓言,纯真的誓言只有变成现实才显得美好。婚姻誓言中的第一句为什么是“无论贫穷与富贵”,这是有道理的。所以,奉劝大家多把对人世间“有色眼镜”怨恨的精力转移到对生活中“善始善终”的感恩上去吧!勾践是一个坚定的复仇者,一个心里长期装满仇恨的人是不会真正感恩的,他追求的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快感,权力和地位恰恰是他最在乎的东西,所以,压根就不能指望这样的人会和你分享荣华富贵。
第二点其实讲的就是一个“面子”的问题。我们这个社会时时刻刻都在讲要追求内心安宁,要做到波澜不惊,但是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好面子的。不在乎面子的人只有两种:一种是生活的困境让他没办法讲面子;一种是真正内心富足,面子无处不在的人。这两种极端的人中间,都是为了面子、虚荣而蝇营狗苟的人。所以,我们都喜欢宣扬自己的高尚、掩盖自己的丑陋;都喜欢炫耀自己的富足、遗忘自己的贫穷;都喜欢装扮自己的见识、忽略自己的短见……大多数穿新衣服的人是为了美给别人看的,大多数人想隐瞒自己伤痛的人也并不是因为真正遗忘。勾践一旦从一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失败者华丽转身成了一个锦衣玉食高高在上的霸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强迫自己和别人“遗忘”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典型的暴发户逻辑。
第三点其实讲的就是一个“利害”的方式。这一点虽然跟每个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勾践就是一个生性薄凉的人。但是从社会和人性的普遍层面来看,这是人性之中的“趋利避害”天性。随便举几个例子吧,唐朝李世民那一家子,为什么在一统天下之前,能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一到要过好日子的时候,就非得你死我活?我们现实生活中,一个草创公司的合伙人或者同事关系是不是比一个上市公司的合伙人或同事关系更融洽、更有凝聚力?勾践在“卧薪尝胆”的时候,他需要范蠡和文种来陪伴、帮助他奔赴梦想,而文种和范蠡也需要通过他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和价值,他们有共同的利益关系。但是,当勾践真正成为了霸主,他们原本的利益关系变成了一种矛盾冲突。勾践认为杀了他们是最直接有效的平衡“利害关系”方式。
综上所述,其实深谙人性的人对于勾践为什么要杀文种和范蠡这个问题,是会一点也不奇怪的。
为什么文种必死范蠡能活?
范蠡和文种都是因为在楚国得不到重用,才投奔越王勾践的。他们通过几十年的隐忍与谋划、坚韧与奋发,最后帮助勾践反败为胜、一举成名。可以说,勾践的逆袭不仅仅是勾践和越国的成功,某种程度上更是文种和范蠡的自我证明。事实证明,他们不光是所谓的聪明人,还是有真才实学的人。
但是,两个同样聪明又才能的人,为什么最后会命运迥异呢?为什么会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归宿呢?归根到底还是在于两个人对于人性的理解和把握不同,也是两个人在“大智慧”的认知上的差距所致。
先来看看文种是怎么死的吧!文种(?—公元前472年),与范蠡一起辅佐勾践成就霸业的著名*家、谋略家,文种曾教勾践“破吴七术”(东汉袁康编纂《越绝书》又说为“九术”):
一曰捐货币以悦其君臣;二曰贵籴粟囊,以虚其积聚;三曰遗美女,以惑其心志;四曰遗之巧工良材,使作宫室以罄其财;五曰遗之谀臣以乱其谋;六曰疆其谏臣使自杀以弱其辅;七曰积财练兵,以承其弊。
文种献策越王勾践的”破吴七术“究竟有多厉害?据说勾践只用了其中的三招就成功复仇了,用勾践的原话来说则是:“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
也就是说,文种是一个十分牛的人。但是,一个牛人身上永远都是自带双刃剑的,因为你既然助人成功,又是一种威胁。这种威胁对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成功人士是无法容忍的,所以,勾践上位之后,便火急火燎地把文种往死里*。
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
生活和历史都是这样的,干坏事从来都是不需要理由的,因为随随便便都能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也正因为如此,那些善人、善举才显得那么弥足珍贵,因为他们都是经过心理斗争、经过理智确认的。总之,文种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弄死了。
文种死得冤不冤呢?冤!毕竟他有功于国家,有恩于勾践,这是一个道德和正义的问题!也不冤,毕竟他自己并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对手,这是一个人性和智慧的问题。
相反,范蠡一看情况不对,该丢的东西立刻就丢,该跑的时候立刻就跑,不留恋、不犹豫,在通透和洒脱方面就显得比文种高明多了。我们在看历史的时候,那些在逃命的时候为了跑得快点,不惜把身上有重量的财宝全部扔掉的人,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相反,那些明明要逃命了,还舍不得身边的大包小包的人,最后往往难成气候。
其实范蠡在归隐山林之际,也曾写信劝谏过文种,告诉他勾践不是什么好人,荣华富贵再重要也没有自己的命重要,赶紧走吧!但是任何金玉良言都敌不过一句“我不信”,文种觉得他勾践凭什么?军功章上的功劳有他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而且我又没犯什么错,凭什么就要剥夺我享受胜利果实的权利?他不相信勾践是完全不讲道理的人,依然选择继续留下来在越王勾践身边为相。
结果就是我们最后所看到的,文种死不瞑目,范蠡继续逍遥。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范蠡和文种两个人对于生活和人性的理解不同,选择不同,最后导致命运不同。范蠡知道什么是“有舍才有得”,而文种却“重得而不舍”。
范蠡的大智慧究竟是什么?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在帮助勾践成就霸业后,因功高而封上将军,正当他的*前途眼见可以光泽耀世之际,却突然放下眼前的万般好事而急流勇退,直接请辞越王勾践,回归江湖并改名易姓“鸱夷子皮”,然后,过上了与“日月为朋,山川为友”,逍遥自在的闲散日子,常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在这段日子里,其间,范蠡三次因为做生意皆成为巨富,可等每次富起来名声大噪之后,他曾三次散尽家财与知友乡邻为善。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资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於是自谓陶朱公。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
这段话言简意赅地介绍了范蠡丰富多彩的一生,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范蠡深不可测的生活大智慧。这并不是一种过度解读,历史上能深得范蠡智慧之精髓的其实也不过张良等寥寥数人。那么,范蠡的大智慧究竟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限于篇幅,本文只选取几个最主要的点进行阐述。
第一、自知。这两字十分简单明了,但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弄明白。其实并不是很多人不明白这两个字的重要性,而是很难理性地坚持这两个字。很多人或许都知道自己要什么,比如文种和勾践都是这样的人,但这种人还不是真正自知的人。一个人不光要知道自己要什么,还要在某些十字路口懂得选择、懂得取舍,这才是真正的自知。强行占有和眷念并不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可以拥有的东西,其实所谓的得到也是一种失去。范蠡最能难能可贵地就是任何时候都知道自己的位置、环境和能力,所以总能做出相匹配的正确选择。比如,齐国慕其名而聘其为相时,他就说:“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
第二、自如。很多道理其实并不复杂,想到、想清的人也不会很少,但往往能活得潇洒自如的人并不多。不是他们想不到,而是他们做不到。中国历史历朝历代都是一个人口样本众多的社会,从来不会缺少所谓的聪明人,只是有些聪明人沉溺在他的聪明和成功之中,再也走不出来了。比如文种,他就不见得聪明才干不如范蠡,但是他有过多的执念,他做不到笑看云卷云舒、闲听花开花落,他和范蠡其实都是追求的都是“得”,但他却只能看到“得”,而范蠡在“舍”与“得”之间做到了真正的游刃有余,最后反而能够真正地“大得”。这就是所谓的“一张一弛,文武之道”,道理很简单,张弛有度而已,但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很多人做不到而已。
第三、自足。这个词就更好理解了,因为当下有很多人都把“知足常乐”挂在嘴边上。但是,我们稍微用心一点就可以发现这个词很多时候已经变味了,有时候是成功者用来释放自己的云淡风轻,有时候是失败者用来安慰自己的举步维艰。真正的知足是什么?是范蠡这样,我首先证明了我自己能当官,但我不会为了当官而当官;我也证明了自己能经商,但是我经商不是为了纯粹积聚财富;这种自足是要有自强的能力为基础的,也是要有自信的精神为支撑,更要有一种自乐的情怀为保障的。能心安理得地把每一种生活都过好的人才是真正的知足者,知足不等于安于现状,更不等于逃避现实。
其实,关于范蠡身上的生活智慧还有很多,讲得过多其实也并没有什么用,因为能够理解它的人是可以触类旁通的。不能够理解它的人,我就是事无巨细地列举出来,也是于事无补的。后世人对范蠡赞誉为“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我认为范蠡是当之无愧的。
“大名之下难久居”和“久受尊名不祥”这两句范蠡说的话,也值得我们反复咀嚼、细致回味。大道至简,很多生活的智慧不光存在于范蠡这些历史名人的话语之中,也存在我们生活的一些细小环节之中,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去正视它、去思考它。
范蠡给我们带来的大智慧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环境模糊了我们的思绪,而是要保持清醒和理智去面对环境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