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上官绾儿简介3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28 01:27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08:02
您要的是上官婉儿吧?!介绍她得从武则天说起
武则天凭借着时势和能力登上帝位,像铁桶一样统治中国几十年。而上官婉儿,14岁开始给武则天当“秘书”,从19岁起草拟“圣旨”等重要文件,百官奏章都由她先行过目,并加上拟办意见,武则天只要在上面批一个字就颁行天下,成为除武则天以外朝内最具权柄的女人。她追随武氏27年,对武氏个人以及武氏国策的影响很大。她可谓为女皇御前的“巾帼首相”。
上官婉儿是陕州陕县人,是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的孙女。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后所杀,家族籍没。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被赶进掖庭宫充为宫婢。婉儿在掖庭宫狭窄的蓝天下长大。
婉儿的母亲郑十三娘是太常少卿郑休远的姐姐,有文学素养,母亲是她第一个老师。婉儿虽身份为奴,但所有的人包括武氏在内,对上官仪的冤狱心知肚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朝廷把聪明颖悟的婉儿送到后宫内文学馆学习。婉儿“天性聪明,善文章”,内廷文学馆宦官老师非常喜欢她,器重她。
宫廷老师讲课以武则天的发展为榜样,大讲特讲武则天的伟大、非凡,使少年婉儿内心无限钦佩。
婉儿把武则天的故事讲给母亲听,郑夫人落下泪来。婉儿不了解身世,把梦想寄托在敌人的身上,“认贼作父”。她又不愿破碎女儿的梦想。她深知婉儿的成长需要有梦想支撑。她不能让女儿怀恨武后,女儿一旦知情而且怀恨,性命便危在旦夕了。她只有自己偷偷流泪。
婉儿渐渐长大,出落得妖冶艳丽,秀美轻盈,一颦一笑,自成风度,加上天生聪秀,过目成诵,文采过人,下笔千言。因为老师的举荐,婉儿14岁时,终于得到武皇后的召见。武则天当场命题,让其依题著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珠圆玉润,调叶声和,尤其她的书法秀媚,格仿簪花。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命。此后,武则天所下制诰,多出自上官婉儿的手笔。
婉儿从掖庭宫走入朝廷,从此跟随这个伟大、非凡的皇后。于是,婉儿的感情和*、权力紧紧牵系在了一起。
有人说,上官婉儿能成为“巾帼首相”是天生的。传说上官婉儿的母亲郑十三娘身怀婉儿时,梦见有人送自己一杆大秤,解梦者说:“当生贵子,手握天下大权。”新旧唐书的《后妃列传·上官昭容》上也有类似的记载。《新唐书》还记载了一个细节:郑十三娘怀孕时梦见巨人拿着大秤说“拿着这秤可以称量天下”。
当然,婉儿的成长固然有天才的因素,但是真正造就婉儿的,却是武则天,是武则天给了他千载难逢的机遇。她是金子,是武则天让她闪光。她从一个罪臣孤儿到称量天下,她的成长得自于天赋,得自于环境,更得自于武则天。
对武则天,她是矛盾的。这种矛盾伴随了她一生。武则天是她的“杀父仇人”,她注定要恨她;武则天又是她的“教母”,她身边惟一值得效仿的高贵的女皇,又是真正懂她赏识她喜欢她的人。
她14岁成为武则天的“秘书”,几乎是和皇子们一道长大。美丽可人的婉儿,先后被李贤、李显和李旦所爱,但是对婉儿来说,*永远大于爱情,爱情为*服务。青春美丽成为婉儿*的诱饵。以后的岁月,她同武三思、崔湜,同中宗的关系,都谈不上爱情。她也不再眷恋那堪称真爱的关系,都是逢场作戏而已。
女皇开始她辉煌的帝业。婉儿则开始了实际上的“巾帼首相”生涯,但她仍是武则天一个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近侍奴婢。这年女皇62岁,婉儿26岁。和谐甚至美好的君臣关系却因一个失宠的男宠起了波折,婉儿被黥面——在脸上刺字即毁容。
原来,武则天的男宠薛怀义被主厌弃。薛怀义深感失恋之苦,大失所望。有一天他沿着宫中的一条密道想求见女皇,婉儿不与通报,将这失宠的“床榻上的君王”拒之门外。薛怀义一气之下,一把惊天大火亲手烧了他为女皇建造的明堂。武则天知道后大怒,认为是婉儿*薛怀义放火,结果是“忤旨当诛,后惜其才,止黥而不杀也”。以后,上官婉儿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则天欢心。从圣历元年开始,又让其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权势日盛。
公元695年,武则天称女皇的第5年,她重任委派侄子武三思、上官婉儿修周史,为其*。婉儿凭借聪明和多学,在修史的过程中为武三思提供了大量的帮助,让武三思感激涕零,并对这个女人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很深的感情;婉儿敏锐地看到了武氏一族的势力正因女皇而迅速发展,越来越大,势不可挡。她在武三思那里找到了安全感。后来武则天把武三思配给上官婉儿,上官婉儿这年已经35岁。
后来中宗复位以后,大权在握,此时的婉儿已不知何为感情、何为廉耻,她逢迎所有喜欢她、需要她的男人,她又重新恢复了和中宗的亲密关系。她运用自己学自“教母”武则天卓越的控制能力成为中宗的“患难之友”,她自己也在这种给予中获得了“未来”。她不但没有被“一朝天子一朝臣”废弃,反而成了“不倒翁”。中宗封婉儿为昭容,封婉儿母亲郑氏为沛国夫人,又令婉儿专掌起草诏令。
婉儿成为武氏集团的“领袖”。武则天死后,在婉儿和韦后的帮助下,武三思摇身一变,成为了堂堂李唐王朝的司空,三公之一,名副其实的大唐首相;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也进拜司徒,亦为三公。除太尉之外,三公中便有两席被武家强占了去,而且都是实权岗位。
事实上,这时中宗已被皇室的女人们架空。这两个女人就是婉儿和韦后。
婉儿处处争取自己的势力。她不断向韦后进言提高妇女在社会和*中的地位,为韦后未来成为女皇铺平道路。婉儿将韦皇后称霸的野心点燃。婉儿还不断请求提高公主们的地位,这既取悦了韦后,又笼络住诸公主的心。婉儿让安乐公主坚信她是能够继承皇位的,尽管中宗还有李重俊、李重茂两位皇子,但他们并非韦后所生,这给韦后所生的安乐公主成为皇太女提供了极大的可能。
在婉儿的帮助下,宫里的权势女人各自拉拢了一批朝官并形成了她们自己的势力。她还心怀叵测贬抑排斥太子李重俊,推举以武三思为首的武氏一族,成功地在朝堂制造吁请废黜太子的*。年轻的太子再也不能忍受,公元707年7月,李重俊与左羽林军大将军李多祚等,“矫诏”发羽林军三百余人,当夜突袭了武三思的王府,杀掉了武三思及其子武崇训。当时,婉儿正在中宗的大殿中与韦后、安乐公主一道陪着圣上博戏。见状,中宗和韦氏大怒,不肯依太子的索要交出婉儿。中宗带上婉儿和他的妻女们匆匆登上了玄武门,以避兵锋。他首先派右羽林军大将军刘景仁速调两千羽林兵士屯于太极殿前,闭门自守。当叛军来到宣武门下,他便依照婉儿的指令,向门下的叛军高声劝降。叛乱的羽林军当场倒戈,并将太子杀死。
此后,上官婉儿又经常劝说中宗,大量设置昭文馆学士,广召当朝词学之臣,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上官婉儿每次都同时代替中宗、韦后和安乐公主,数首并作,诗句优美,时*多传诵唱和。对大臣所作之诗,中宗又令上官婉儿进行评定,名列第一者,常赏赐金爵,贵重无比。因此,朝廷内外,吟诗作赋,蔚然成风。中宗又派人在上官婉儿居地穷极雕饰,常引大臣宴乐其中。当时,宫禁宽疏,允许宫内*任意出入。上官婉儿遂与一些宫官在宫外购筑宅第,经常同一些纨绔子弟鬼混其间,有的人因此而求得*要职。中书侍郎崔湜就是因为与上官婉儿在外宅有染,后被引以为相的。不久,崔湜在主持铨选时,多有违失,被御史李尚隐*,被贬外州司马;而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为其申理,仍官复原职。
太平公主与她们虚以委蛇,一方面以一代公主的身份牵制、滞缓她们势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暗中帮助她的侄儿李隆基。李隆基本来就一直在姚崇、宋理等名相的扶助下,羽翼渐丰,现再得太平公主的支持。唐景龙四年(公元710年),李隆基(后为玄宗)发动政变,起兵诛讨韦皇后及其党羽,上官婉儿与韦后一并处斩,上官婉儿年仅46岁。开元初(公元713年),唐玄宗李隆基又褒扬她的文章,指令收集上官婉儿的著作,编录文集20卷,叫大手笔燕国公张说(悦)为其题篇作序。序中称上官婉儿“风雅之声,流于来叶”,对其文其人评价很高。
尽管上官婉儿也曾一度享尽荣华与权力,但她仍要仰皇上、皇后、公主的鼻息,仍要曲意逢迎,这个中甘苦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用自己的才能智慧和高超的*手腕,在权力场中纵横捭阖,在危机四伏的宫廷争斗中保持着艰难的“平衡”。这是很多男人和女人都做不到的。但她仍未逃脱厄运,成为皇权争斗的牺牲品。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08:02
上官婉儿是陕州陕县人,是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的孙女。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后所杀,家族籍没。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被赶进掖庭宫充为宫婢。婉儿在掖庭宫狭窄的蓝天下长大。
婉儿的母亲郑十三娘是太常少卿郑休远的姐姐,有文学素养,母亲是她第一个老师。婉儿虽身份为奴,但所有的人包括武氏在内,对上官仪的冤狱心知肚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朝廷把聪明颖悟的婉儿送到后宫内文学馆学习。婉儿“天性聪明,善文章”,内廷文学馆宦官老师非常喜欢她,器重她。
宫廷老师讲课以武则天的发展为榜样,大讲特讲武则天的伟大、非凡,使少年婉儿内心无限钦佩。
婉儿把武则天的故事讲给母亲听,郑夫人落下泪来。婉儿不了解身世,把梦想寄托在敌人的身上,“认贼作父”。她又不愿破碎女儿的梦想。她深知婉儿的成长需要有梦想支撑。她不能让女儿怀恨武后,女儿一旦知情而且怀恨,性命便危在旦夕了。她只有自己偷偷流泪。
婉儿渐渐长大,出落得妖冶艳丽,秀美轻盈,一颦一笑,自成风度,加上天生聪秀,过目成诵,文采过人,下笔千言。因为老师的举荐,婉儿14岁时,终于得到武皇后的召见。武则天当场命题,让其依题著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珠圆玉润,调叶声和,尤其她的书法秀媚,格仿簪花。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命。此后,武则天所下制诰,多出自上官婉儿的手笔。
婉儿从掖庭宫走入朝廷,从此跟随这个伟大、非凡的皇后。于是,婉儿的感情和*、权力紧紧牵系在了一起。
有人说,上官婉儿能成为“巾帼首相”是天生的。传说上官婉儿的母亲郑十三娘身怀婉儿时,梦见有人送自己一杆大秤,解梦者说:“当生贵子,手握天下大权。”新旧唐书的《后妃列传·上官昭容》上也有类似的记载。《新唐书》还记载了一个细节:郑十三娘怀孕时梦见巨人拿着大秤说“拿着这秤可以称量天下”。
当然,婉儿的成长固然有天才的因素,但是真正造就婉儿的,却是武则天,是武则天给了他千载难逢的机遇。她是金子,是武则天让她闪光。她从一个罪臣孤儿到称量天下,她的成长得自于天赋,得自于环境,更得自于武则天。
对武则天,她是矛盾的。这种矛盾伴随了她一生。武则天是她的“杀父仇人”,她注定要恨她;武则天又是她的“教母”,她身边惟一值得效仿的高贵的女皇,又是真正懂她赏识她喜欢她的人。
她14岁成为武则天的“秘书”,几乎是和皇子们一道长大。美丽可人的婉儿,先后被李贤、李显和李旦所爱,但是对婉儿来说,*永远大于爱情,爱情为*服务。青春美丽成为婉儿*的诱饵。以后的岁月,她同武三思、崔湜,同中宗的关系,都谈不上爱情。她也不再眷恋那堪称真爱的关系,都是逢场作戏而已。
女皇开始她辉煌的帝业。婉儿则开始了实际上的“巾帼首相”生涯,但她仍是武则天一个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近侍奴婢。这年女皇62岁,婉儿26岁。和谐甚至美好的君臣关系却因一个失宠的男宠起了波折,婉儿被黥面——在脸上刺字即毁容。
原来,武则天的男宠薛怀义被主厌弃。薛怀义深感失恋之苦,大失所望。有一天他沿着宫中的一条密道想求见女皇,婉儿不与通报,将这失宠的“床榻上的君王”拒之门外。薛怀义一气之下,一把惊天大火亲手烧了他为女皇建造的明堂。武则天知道后大怒,认为是婉儿*薛怀义放火,结果是“忤旨当诛,后惜其才,止黥而不杀也”。以后,上官婉儿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则天欢心。从圣历元年开始,又让其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权势日盛。
公元695年,武则天称女皇的第5年,她重任委派侄子武三思、上官婉儿修周史,为其*。婉儿凭借聪明和多学,在修史的过程中为武三思提供了大量的帮助,让武三思感激涕零,并对这个女人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很深的感情;婉儿敏锐地看到了武氏一族的势力正因女皇而迅速发展,越来越大,势不可挡。她在武三思那里找到了安全感。后来武则天把武三思配给上官婉儿,上官婉儿这年已经35岁。
后来中宗复位以后,大权在握,此时的婉儿已不知何为感情、何为廉耻,她逢迎所有喜欢她、需要她的男人,她又重新恢复了和中宗的亲密关系。她运用自己学自“教母”武则天卓越的控制能力成为中宗的“患难之友”,她自己也在这种给予中获得了“未来”。她不但没有被“一朝天子一朝臣”废弃,反而成了“不倒翁”。中宗封婉儿为昭容,封婉儿母亲郑氏为沛国夫人,又令婉儿专掌起草诏令。
婉儿成为武氏集团的“领袖”。武则天死后,在婉儿和韦后的帮助下,武三思摇身一变,成为了堂堂李唐王朝的司空,三公之一,名副其实的大唐首相;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也进拜司徒,亦为三公。除太尉之外,三公中便有两席被武家强占了去,而且都是实权岗位。
事实上,这时中宗已被皇室的女人们架空。这两个女人就是婉儿和韦后。
婉儿处处争取自己的势力。她不断向韦后进言提高妇女在社会和*中的地位,为韦后未来成为女皇铺平道路。婉儿将韦皇后称霸的野心点燃。婉儿还不断请求提高公主们的地位,这既取悦了韦后,又笼络住诸公主的心。婉儿让安乐公主坚信她是能够继承皇位的,尽管中宗还有李重俊、李重茂两位皇子,但他们并非韦后所生,这给韦后所生的安乐公主成为皇太女提供了极大的可能。
在婉儿的帮助下,宫里的权势女人各自拉拢了一批朝官并形成了她们自己的势力。她还心怀叵测贬抑排斥太子李重俊,推举以武三思为首的武氏一族,成功地在朝堂制造吁请废黜太子的*。年轻的太子再也不能忍受,公元707年7月,李重俊与左羽林军大将军李多祚等,“矫诏”发羽林军三百余人,当夜突袭了武三思的王府,杀掉了武三思及其子武崇训。当时,婉儿正在中宗的大殿中与韦后、安乐公主一道陪着圣上博戏。见状,中宗和韦氏大怒,不肯依太子的索要交出婉儿。中宗带上婉儿和他的妻女们匆匆登上了玄武门,以避兵锋。他首先派右羽林军大将军刘景仁速调两千羽林兵士屯于太极殿前,闭门自守。当叛军来到宣武门下,他便依照婉儿的指令,向门下的叛军高声劝降。叛乱的羽林军当场倒戈,并将太子杀死。
此后,上官婉儿又经常劝说中宗,大量设置昭文馆学士,广召当朝词学之臣,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上官婉儿每次都同时代替中宗、韦后和安乐公主,数首并作,诗句优美,时*多传诵唱和。对大臣所作之诗,中宗又令上官婉儿进行评定,名列第一者,常赏赐金爵,贵重无比。因此,朝廷内外,吟诗作赋,蔚然成风。中宗又派人在上官婉儿居地穷极雕饰,常引大臣宴乐其中。当时,宫禁宽疏,允许宫内*任意出入。上官婉儿遂与一些宫官在宫外购筑宅第,经常同一些纨绔子弟鬼混其间,有的人因此而求得*要职。中书侍郎崔湜就是因为与上官婉儿在外宅有染,后被引以为相的。不久,崔湜在主持铨选时,多有违失,被御史李尚隐*,被贬外州司马;而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为其申理,仍官复原职。
太平公主与她们虚以委蛇,一方面以一代公主的身份牵制、滞缓她们势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暗中帮助她的侄儿李隆基。李隆基本来就一直在姚崇、宋理等名相的扶助下,羽翼渐丰,现再得太平公主的支持。唐景龙四年(公元710年),李隆基(后为玄宗)发动政变,起兵诛讨韦皇后及其党羽,上官婉儿与韦后一并处斩,上官婉儿年仅46岁。开元初(公元713年),唐玄宗李隆基又褒扬她的文章,指令收集上官婉儿的著作,编录文集20卷,叫大手笔燕国公张说(悦)为其题篇作序。序中称上官婉儿“风雅之声,流于来叶”,对其文其人评价很高。
尽管上官婉儿也曾一度享尽荣华与权力,但她仍要仰皇上、皇后、公主的鼻息,仍要曲意逢迎,这个中甘苦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用自己的才能智慧和高超的*手腕,在权力场中纵横捭阖,在危机四伏的宫廷争斗中保持着艰难的“平衡”。这是很多男人和女人都做不到的。但她仍未逃脱厄运,成为皇权争斗的牺牲品。
参考资料:http://book.sina.com.cn/nzt/his/feichangnuxing/82.s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08:03
武则天凭借着时势和能力登上帝位,像铁桶一样统治中国几十年。而上官婉儿,14岁开始给武则天当“秘书”,从19岁起草拟“圣旨”等重要文件,百官奏章都由她先行过目,并加上拟办意见,武则天只要在上面批一个字就颁行天下,成为除武则天以外朝内最具权柄的女人。她追随武氏27年,对武氏个人以及武氏国策的影响很大。她可谓为女皇御前的“巾帼首相”。
上官婉儿是陕州陕县人,是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的孙女。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后所杀,家族籍没。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被赶进掖庭宫充为宫婢。婉儿在掖庭宫狭窄的蓝天下长大。
婉儿的母亲郑十三娘是太常少卿郑休远的姐姐,有文学素养,母亲是她第一个老师。婉儿虽身份为奴,但所有的人包括武氏在内,对上官仪的冤狱心知肚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朝廷把聪明颖悟的婉儿送到后宫内文学馆学习。婉儿“天性聪明,善文章”,内廷文学馆宦官老师非常喜欢她,器重她。
宫廷老师讲课以武则天的发展为榜样,大讲特讲武则天的伟大、非凡,使少年婉儿内心无限钦佩。
婉儿把武则天的故事讲给母亲听,郑夫人落下泪来。婉儿不了解身世,把梦想寄托在敌人的身上,“认贼作父”。她又不愿破碎女儿的梦想。她深知婉儿的成长需要有梦想支撑。她不能让女儿怀恨武后,女儿一旦知情而且怀恨,性命便危在旦夕了。她只有自己偷偷流泪。
婉儿渐渐长大,出落得妖冶艳丽,秀美轻盈,一颦一笑,自成风度,加上天生聪秀,过目成诵,文采过人,下笔千言。因为老师的举荐,婉儿14岁时,终于得到武皇后的召见。武则天当场命题,让其依题著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珠圆玉润,调叶声和,尤其她的书法秀媚,格仿簪花。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命。此后,武则天所下制诰,多出自上官婉儿的手笔。
婉儿从掖庭宫走入朝廷,从此跟随这个伟大、非凡的皇后。于是,婉儿的感情和*、权力紧紧牵系在了一起。
有人说,上官婉儿能成为“巾帼首相”是天生的。传说上官婉儿的母亲郑十三娘身怀婉儿时,梦见有人送自己一杆大秤,解梦者说:“当生贵子,手握天下大权。”新旧唐书的《后妃列传·上官昭容》上也有类似的记载。《新唐书》还记载了一个细节:郑十三娘怀孕时梦见巨人拿着大秤说“拿着这秤可以称量天下”。
当然,婉儿的成长固然有天才的因素,但是真正造就婉儿的,却是武则天,是武则天给了他千载难逢的机遇。她是金子,是武则天让她闪光。她从一个罪臣孤儿到称量天下,她的成长得自于天赋,得自于环境,更得自于武则天。
对武则天,她是矛盾的。这种矛盾伴随了她一生。武则天是她的“杀父仇人”,她注定要恨她;武则天又是她的“教母”,她身边惟一值得效仿的高贵的女皇,又是真正懂她赏识她喜欢她的人。
她14岁成为武则天的“秘书”,几乎是和皇子们一道长大。美丽可人的婉儿,先后被李贤、李显和李旦所爱,但是对婉儿来说,*永远大于爱情,爱情为*服务。青春美丽成为婉儿*的诱饵。以后的岁月,她同武三思、崔湜,同中宗的关系,都谈不上爱情。她也不再眷恋那堪称真爱的关系,都是逢场作戏而已。
女皇开始她辉煌的帝业。婉儿则开始了实际上的“巾帼首相”生涯,但她仍是武则天一个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近侍奴婢。这年女皇62岁,婉儿26岁。和谐甚至美好的君臣关系却因一个失宠的男宠起了波折,婉儿被黥面——在脸上刺字即毁容。
原来,武则天的男宠薛怀义被主厌弃。薛怀义深感失恋之苦,大失所望。有一天他沿着宫中的一条密道想求见女皇,婉儿不与通报,将这失宠的“床榻上的君王”拒之门外。薛怀义一气之下,一把惊天大火亲手烧了他为女皇建造的明堂。武则天知道后大怒,认为是婉儿*薛怀义放火,结果是“忤旨当诛,后惜其才,止黥而不杀也”。以后,上官婉儿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则天欢心。从圣历元年开始,又让其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权势日盛。
公元695年,武则天称女皇的第5年,她重任委派侄子武三思、上官婉儿修周史,为其*。婉儿凭借聪明和多学,在修史的过程中为武三思提供了大量的帮助,让武三思感激涕零,并对这个女人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很深的感情;婉儿敏锐地看到了武氏一族的势力正因女皇而迅速发展,越来越大,势不可挡。她在武三思那里找到了安全感。后来武则天把武三思配给上官婉儿,上官婉儿这年已经35岁。
后来中宗复位以后,大权在握,此时的婉儿已不知何为感情、何为廉耻,她逢迎所有喜欢她、需要她的男人,她又重新恢复了和中宗的亲密关系。她运用自己学自“教母”武则天卓越的控制能力成为中宗的“患难之友”,她自己也在这种给予中获得了“未来”。她不但没有被“一朝天子一朝臣”废弃,反而成了“不倒翁”。中宗封婉儿为昭容,封婉儿母亲郑氏为沛国夫人,又令婉儿专掌起草诏令。
婉儿成为武氏集团的“领袖”。武则天死后,在婉儿和韦后的帮助下,武三思摇身一变,成为了堂堂李唐王朝的司空,三公之一,名副其实的大唐首相;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也进拜司徒,亦为三公。除太尉之外,三公中便有两席被武家强占了去,而且都是实权岗位。
事实上,这时中宗已被皇室的女人们架空。这两个女人就是婉儿和韦后。
婉儿处处争取自己的势力。她不断向韦后进言提高妇女在社会和*中的地位,为韦后未来成为女皇铺平道路。婉儿将韦皇后称霸的野心点燃。婉儿还不断请求提高公主们的地位,这既取悦了韦后,又笼络住诸公主的心。婉儿让安乐公主坚信她是能够继承皇位的,尽管中宗还有李重俊、李重茂两位皇子,但他们并非韦后所生,这给韦后所生的安乐公主成为皇太女提供了极大的可能。
在婉儿的帮助下,宫里的权势女人各自拉拢了一批朝官并形成了她们自己的势力。她还心怀叵测贬抑排斥太子李重俊,推举以武三思为首的武氏一族,成功地在朝堂制造吁请废黜太子的*。年轻的太子再也不能忍受,公元707年7月,李重俊与左羽林军大将军李多祚等,“矫诏”发羽林军三百余人,当夜突袭了武三思的王府,杀掉了武三思及其子武崇训。当时,婉儿正在中宗的大殿中与韦后、安乐公主一道陪着圣上博戏。见状,中宗和韦氏大怒,不肯依太子的索要交出婉儿。中宗带上婉儿和他的妻女们匆匆登上了玄武门,以避兵锋。他首先派右羽林军大将军刘景仁速调两千羽林兵士屯于太极殿前,闭门自守。当叛军来到宣武门下,他便依照婉儿的指令,向门下的叛军高声劝降。叛乱的羽林军当场倒戈,并将太子杀死。
此后,上官婉儿又经常劝说中宗,大量设置昭文馆学士,广召当朝词学之臣,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上官婉儿每次都同时代替中宗、韦后和安乐公主,数首并作,诗句优美,时*多传诵唱和。对大臣所作之诗,中宗又令上官婉儿进行评定,名列第一者,常赏赐金爵,贵重无比。因此,朝廷内外,吟诗作赋,蔚然成风。中宗又派人在上官婉儿居地穷极雕饰,常引大臣宴乐其中。当时,宫禁宽疏,允许宫内*任意出入。上官婉儿遂与一些宫官在宫外购筑宅第,经常同一些纨绔子弟鬼混其间,有的人因此而求得*要职。中书侍郎崔湜就是因为与上官婉儿在外宅有染,后被引以为相的。不久,崔湜在主持铨选时,多有违失,被御史李尚隐*,被贬外州司马;而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为其申理,仍官复原职。
太平公主与她们虚以委蛇,一方面以一代公主的身份牵制、滞缓她们势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暗中帮助她的侄儿李隆基。李隆基本来就一直在姚崇、宋理等名相的扶助下,羽翼渐丰,现再得太平公主的支持。唐景龙四年(公元710年),李隆基(后为玄宗)发动政变,起兵诛讨韦皇后及其党羽,上官婉儿与韦后一并处斩,上官婉儿年仅46岁。开元初(公元713年),唐玄宗李隆基又褒扬她的文章,指令收集上官婉儿的著作,编录文集20卷,叫大手笔燕国公张说(悦)为其题篇作序。序中称上官婉儿“风雅之声,流于来叶”,对其文其人评价很高。
尽管上官婉儿也曾一度享尽荣华与权力,但她仍要仰皇上、皇后、公主的鼻息,仍要曲意逢迎,这个中甘苦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用自己的才能智慧和高超的*手腕,在权力场中纵横捭阖,在危机四伏的宫廷争斗中保持着艰难的“平衡”。这是很多男人和女人都做不到的。但她仍未逃脱厄运,成为皇权争斗的牺牲品。
参考资料:http://book.sina.com.cn/nzt/his/feichangnuxing/82.s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08:03
您要的是上官婉儿吧?!介绍她得从武则天说起
武则天凭借着时势和能力登上帝位,像铁桶一样统治中国几十年。而上官婉儿,14岁开始给武则天当“秘书”,从19岁起草拟“圣旨”等重要文件,百官奏章都由她先行过目,并加上拟办意见,武则天只要在上面批一个字就颁行天下,成为除武则天以外朝内最具权柄的女人。她追随武氏27年,对武氏个人以及武氏国策的影响很大。她可谓为女皇御前的“巾帼首相”。
上官婉儿是陕州陕县人,是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的孙女。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后所杀,家族籍没。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被赶进掖庭宫充为宫婢。婉儿在掖庭宫狭窄的蓝天下长大。
婉儿的母亲郑十三娘是太常少卿郑休远的姐姐,有文学素养,母亲是她第一个老师。婉儿虽身份为奴,但所有的人包括武氏在内,对上官仪的冤狱心知肚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朝廷把聪明颖悟的婉儿送到后宫内文学馆学习。婉儿“天性聪明,善文章”,内廷文学馆宦官老师非常喜欢她,器重她。
宫廷老师讲课以武则天的发展为榜样,大讲特讲武则天的伟大、非凡,使少年婉儿内心无限钦佩。
婉儿把武则天的故事讲给母亲听,郑夫人落下泪来。婉儿不了解身世,把梦想寄托在敌人的身上,“认贼作父”。她又不愿破碎女儿的梦想。她深知婉儿的成长需要有梦想支撑。她不能让女儿怀恨武后,女儿一旦知情而且怀恨,性命便危在旦夕了。她只有自己偷偷流泪。
婉儿渐渐长大,出落得妖冶艳丽,秀美轻盈,一颦一笑,自成风度,加上天生聪秀,过目成诵,文采过人,下笔千言。因为老师的举荐,婉儿14岁时,终于得到武皇后的召见。武则天当场命题,让其依题著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珠圆玉润,调叶声和,尤其她的书法秀媚,格仿簪花。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命。此后,武则天所下制诰,多出自上官婉儿的手笔。
婉儿从掖庭宫走入朝廷,从此跟随这个伟大、非凡的皇后。于是,婉儿的感情和*、权力紧紧牵系在了一起。
有人说,上官婉儿能成为“巾帼首相”是天生的。传说上官婉儿的母亲郑十三娘身怀婉儿时,梦见有人送自己一杆大秤,解梦者说:“当生贵子,手握天下大权。”新旧唐书的《后妃列传·上官昭容》上也有类似的记载。《新唐书》还记载了一个细节:郑十三娘怀孕时梦见巨人拿着大秤说“拿着这秤可以称量天下”。
当然,婉儿的成长固然有天才的因素,但是真正造就婉儿的,却是武则天,是武则天给了他千载难逢的机遇。她是金子,是武则天让她闪光。她从一个罪臣孤儿到称量天下,她的成长得自于天赋,得自于环境,更得自于武则天。
对武则天,她是矛盾的。这种矛盾伴随了她一生。武则天是她的“杀父仇人”,她注定要恨她;武则天又是她的“教母”,她身边惟一值得效仿的高贵的女皇,又是真正懂她赏识她喜欢她的人。
她14岁成为武则天的“秘书”,几乎是和皇子们一道长大。美丽可人的婉儿,先后被李贤、李显和李旦所爱,但是对婉儿来说,*永远大于爱情,爱情为*服务。青春美丽成为婉儿*的诱饵。以后的岁月,她同武三思、崔湜,同中宗的关系,都谈不上爱情。她也不再眷恋那堪称真爱的关系,都是逢场作戏而已。
女皇开始她辉煌的帝业。婉儿则开始了实际上的“巾帼首相”生涯,但她仍是武则天一个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近侍奴婢。这年女皇62岁,婉儿26岁。和谐甚至美好的君臣关系却因一个失宠的男宠起了波折,婉儿被黥面——在脸上刺字即毁容。
原来,武则天的男宠薛怀义被主厌弃。薛怀义深感失恋之苦,大失所望。有一天他沿着宫中的一条密道想求见女皇,婉儿不与通报,将这失宠的“床榻上的君王”拒之门外。薛怀义一气之下,一把惊天大火亲手烧了他为女皇建造的明堂。武则天知道后大怒,认为是婉儿*薛怀义放火,结果是“忤旨当诛,后惜其才,止黥而不杀也”。以后,上官婉儿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则天欢心。从圣历元年开始,又让其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权势日盛。
公元695年,武则天称女皇的第5年,她重任委派侄子武三思、上官婉儿修周史,为其*。婉儿凭借聪明和多学,在修史的过程中为武三思提供了大量的帮助,让武三思感激涕零,并对这个女人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很深的感情;婉儿敏锐地看到了武氏一族的势力正因女皇而迅速发展,越来越大,势不可挡。她在武三思那里找到了安全感。后来武则天把武三思配给上官婉儿,上官婉儿这年已经35岁。
后来中宗复位以后,大权在握,此时的婉儿已不知何为感情、何为廉耻,她逢迎所有喜欢她、需要她的男人,她又重新恢复了和中宗的亲密关系。她运用自己学自“教母”武则天卓越的控制能力成为中宗的“患难之友”,她自己也在这种给予中获得了“未来”。她不但没有被“一朝天子一朝臣”废弃,反而成了“不倒翁”。中宗封婉儿为昭容,封婉儿母亲郑氏为沛国夫人,又令婉儿专掌起草诏令。
婉儿成为武氏集团的“领袖”。武则天死后,在婉儿和韦后的帮助下,武三思摇身一变,成为了堂堂李唐王朝的司空,三公之一,名副其实的大唐首相;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也进拜司徒,亦为三公。除太尉之外,三公中便有两席被武家强占了去,而且都是实权岗位。
事实上,这时中宗已被皇室的女人们架空。这两个女人就是婉儿和韦后。
婉儿处处争取自己的势力。她不断向韦后进言提高妇女在社会和*中的地位,为韦后未来成为女皇铺平道路。婉儿将韦皇后称霸的野心点燃。婉儿还不断请求提高公主们的地位,这既取悦了韦后,又笼络住诸公主的心。婉儿让安乐公主坚信她是能够继承皇位的,尽管中宗还有李重俊、李重茂两位皇子,但他们并非韦后所生,这给韦后所生的安乐公主成为皇太女提供了极大的可能。
在婉儿的帮助下,宫里的权势女人各自拉拢了一批朝官并形成了她们自己的势力。她还心怀叵测贬抑排斥太子李重俊,推举以武三思为首的武氏一族,成功地在朝堂制造吁请废黜太子的*。年轻的太子再也不能忍受,公元707年7月,李重俊与左羽林军大将军李多祚等,“矫诏”发羽林军三百余人,当夜突袭了武三思的王府,杀掉了武三思及其子武崇训。当时,婉儿正在中宗的大殿中与韦后、安乐公主一道陪着圣上博戏。见状,中宗和韦氏大怒,不肯依太子的索要交出婉儿。中宗带上婉儿和他的妻女们匆匆登上了玄武门,以避兵锋。他首先派右羽林军大将军刘景仁速调两千羽林兵士屯于太极殿前,闭门自守。当叛军来到宣武门下,他便依照婉儿的指令,向门下的叛军高声劝降。叛乱的羽林军当场倒戈,并将太子杀死。
此后,上官婉儿又经常劝说中宗,大量设置昭文馆学士,广召当朝词学之臣,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上官婉儿每次都同时代替中宗、韦后和安乐公主,数首并作,诗句优美,时*多传诵唱和。对大臣所作之诗,中宗又令上官婉儿进行评定,名列第一者,常赏赐金爵,贵重无比。因此,朝廷内外,吟诗作赋,蔚然成风。中宗又派人在上官婉儿居地穷极雕饰,常引大臣宴乐其中。当时,宫禁宽疏,允许宫内*任意出入。上官婉儿遂与一些宫官在宫外购筑宅第,经常同一些纨绔子弟鬼混其间,有的人因此而求得*要职。中书侍郎崔湜就是因为与上官婉儿在外宅有染,后被引以为相的。不久,崔湜在主持铨选时,多有违失,被御史李尚隐*,被贬外州司马;而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为其申理,仍官复原职。
太平公主与她们虚以委蛇,一方面以一代公主的身份牵制、滞缓她们势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暗中帮助她的侄儿李隆基。李隆基本来就一直在姚崇、宋理等名相的扶助下,羽翼渐丰,现再得太平公主的支持。唐景龙四年(公元710年),李隆基(后为玄宗)发动政变,起兵诛讨韦皇后及其党羽,上官婉儿与韦后一并处斩,上官婉儿年仅46岁。开元初(公元713年),唐玄宗李隆基又褒扬她的文章,指令收集上官婉儿的著作,编录文集20卷,叫大手笔燕国公张说(悦)为其题篇作序。序中称上官婉儿“风雅之声,流于来叶”,对其文其人评价很高。
尽管上官婉儿也曾一度享尽荣华与权力,但她仍要仰皇上、皇后、公主的鼻息,仍要曲意逢迎,这个中甘苦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用自己的才能智慧和高超的*手腕,在权力场中纵横捭阖,在危机四伏的宫廷争斗中保持着艰难的“平衡”。这是很多男人和女人都做不到的。但她仍未逃脱厄运,成为皇权争斗的牺牲品。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08:04
上官婉儿(664~710):上官仪孙女,号称巾帼首相第一人。
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孙女。麟德元年(664),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后所杀,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廷。在掖廷为奴期间,在其母的精心培养下,上官婉儿熟读诗书,不仅能吟诗着文,而且明达吏事,聪敏异常。仪凤二年(677),上官婉儿曾被武则天召见宫中,当场命题,让其依题着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且文意通畅,词藻华丽,语言优美,真好像是夙构而成。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分,让其掌管宫中诏命。不久,上官婉儿又因违忤旨意,罪犯死刑,但武则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处以黥面而已。以后,上官婉儿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则天欢心。从圣历元年(698)开始,又让其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权势日盛。
神龙元年(705),唐中宗复位以后,又令上官婉儿专掌起草诏令,深被信任,又拜为昭容,封其母郑氏为沛国夫人。二年,武三思依靠韦后和安乐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继设计贬杀了张柬之、桓彦范、敬晖、袁恕己和崔玄暐等五王,权倾人主,不可一世。上官婉儿又与其私通,并在所草诏令中,经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气愤不已。景龙元年(707)七月,李重俊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矫诏发羽林军三百余人,杀武三思、武崇训于其府第,并诛其亲党十余人,又引兵从肃章门斩关而入,叩击阁门而搜捕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急忙逃至唐中宗和韦后处,并扬言说:「观太子之意,是先杀上官婉儿,然后再依次捕弑皇后和陛下。」韦后和中宗一时大怒,遂带着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登上玄武门躲避兵锋,令右羽林大将军刘景仁率飞骑二千余人,屯太极殿前,闭门自守。太子兵败被杀。
此后,上官婉儿又经常劝说中宗,大量设置昭文馆学士,广召当朝词学之臣,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上官婉儿每次都同时代替中宗、韦后和安乐公主,数首并作,诗句优美,时*多传诵唱和。对大臣所作之诗,中宗又令上官婉儿进行评定,名列第一者,常赏赐金爵,贵重无比。因此,朝廷内外,吟诗作赋,靡然成风。中宗派人又在上官婉儿居地穿池筑岩,穷极雕饰,常引大臣宴乐其中。当时,宫禁宽疏,允许宫内*任意出入。上官婉儿遂与一些宫官在宫外购筑宅第,经常同一些不三不四的纨 子弟和巿井无赖鬼混其间,有的人因此而求得*要职。中书侍郎崔湜就是因为与上官婉儿在外宅私通,后被引以为相的。不久,崔湜又在主持铨选时,多有违失,被御史李尚隐*,以罪被贬外州司马;也因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为其申理,仍官复原职。
景龙四年(710),太平公主势力日盛,上官婉儿又阴附太平公主。六月,唐中宗被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死后,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一起草拟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韦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参决政务。七月,临淄王李隆基率羽林将士冲入宫中,杀韦后及其党羽。上官婉儿执烛率宫人迎接,并把她与太平公主所拟遗诏拿给刘幽求观看,刘幽求拿着遗诏在李隆基处为其说项,但李隆基不许,杀上官婉儿于旗下。开元初年,唐玄宗派人将上官婉儿的诗作收集起来,编成文集二十卷,令张说作序。此集今佚,《全唐诗》仅收其遗诗三十二首。
《彩书怨》
叶下洞庭秋,思君万里余;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惆怅久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