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27 22: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0 05:49
长城的城墙、关城和烽火台,集中反映了当时工匠匠心独运的艺术才华。
墙身是城墙的主要部分,平均高度为7.8米,有些地段高达14米。凡是山冈陡峭的地方构筑得比较低,平坦的地方构筑得比较高;紧要的地方比较高,一般的地方比较低。
墙身是防御敌人的主要部分,其总厚度较宽,基础宽度均有6.5米,墙上地坪宽度平均也有5.8米,保证两辆辎重马车并行。
墙身由外檐墙和内檐墙构成,内填泥土碎石。外檐墙是指外皮墙向城外的一面。外檐墙的厚度,一般是以“垛口”处的墙体厚度为准,这里的厚度一般为一砖半宽,根据收分的比例,越往下越厚。砖的砌筑方法以扁砌为主。内檐墙是指外皮墙城内的一面,构筑时一般没有明显的收分,构筑成垂直的墙体。
墙身在构筑时,有明显的收分,收分一般为墙高125%。墙身的收分,能增加墙体下部的宽度,增强墙身的稳定度,加强它的防御性能,而且使外墙雄伟壮观。
墙的结构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的。总观万里长城的构筑方法,其类型主要有版筑夯土墙、土坯垒砌墙、青砖砌墙、石砌墙、砖石混合砌筑、条石及泥土连接砖。
用砖砌、石砌、砖石混合砌的方法砌筑城墙,在坡度较小时,砌筑的砖块或条石与地势平行,而当地势坡度较大时,则用水平跌落的方法来砌筑。
长城的关城是万里长城防线上最为集中的防御据点。关城设置的位置至关重要,均是选择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处,以收到以极少的兵力抵御强大的入侵者的效果。古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生动地说明了关城的重要性。
长城沿线的关城有大有小,数量很多。就以明长城的关城来说,大大小小有近千处之多,著名的如山海关、黄崖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平型关、雁门关、偏关、嘉峪关以及汉代的阳关、玉门关等。
烽火台是万里长城防御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是作为传递军情的设施。烽火台这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很早就有了,长城一开始修筑的时候就很好地利用了它而且逐步加以完善,成了古代传递军情的一种最好的方法。
烽火台除了传递军情外,还为来往使节保护安全,提供食宿、供应马匹粮秣等服务。有些地段的长城只设烽火台而不筑墙的,可见烽火台在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性。
总之,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防御工程之一,它凝聚着我国古代人民的坚强毅力和高度智慧,体现了我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也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