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序列定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10:2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2:58
城市是一个多功能、多层次的复合系统,其物质形态具有多样性,其印象的获得又是人们主观感受的结果。城市公共空间能集中反映城市生活和市民文化品位,本文讲述了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城市环境,只有利用现有条件拓展城市空间潜力,用大手笔规划设计出动人的序列空间,才有可能树立良好的城市形态。
1 城市形象与序列空间
1.1城市形象的构成
城市是一个多功能、多层次的复合系统,其物质形态具有多样性,其印象的获得又是人们主观感受的结果。诺伯格·舒尔茨从人的实存空间与建筑空间同构开始,概括出空间形态的中心、方向、区域这三种基本形态分别对应于实存空间的场所、途径和领域这三种基本属性。这三对概念的建立明确地反映了形态特征与空间意义的关系。由此可见人们对城市环境意象的形成主要来自于能充分体现不同空间属性的三个要素,即面(广场)、线(道路)、点(景观点)。
再由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理论得知,城市空间体验的整体是由运动和速度相联系的多视点景观印象复合而成,而非简单叠加。故不能将城市的意象因素(场所、途径和领域)独立开来,而要整体、连续、动态地对城市的形象构成加以研究。所以我们认为城市形象主要来自由一系列的城市基本空间单元构成的空间序列。而城市序列空间是一个将场所、途径和领域有机组合、精心设计的空间序列。
城市公共空间能集中反映城市生活和市民文化品位。任何一处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城市空间,无一不是设计者和该城市的居民对其生活的时代和社会有所认识和理解的实际表现。如何能在这样一个城市的公共空间中极为生动、极为直观地体现这个地区和这个时代的社会观念,正是我们所要研究创造城市序列空间的目的。
1.2序列空间属性
城市序列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机重整,它具有流动、意义、节奏的基本属性。进一步认识这些属性既有助于序列空间组织原则的建立,又有助于序列空间设计手法的探索,从而有助于城市良好风貌的创造。
流动性:在城市空间环境中运动具有一种连续性,这种连续性的方向可能是明确的也可能是不明确的,序列空间的流动性就是要强化这种场所、途径和领域之间的连续性,这就要求场所领域具有空间驱动力。
意义性:城市空间具有条件功能,它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各种行为要求,同时又要表达各种意义,并使人获得不同的精神情感。序列空间的意义构成既包括了与空间功能相协调的环境主题,还涵盖了来自人们对城市个性意象逐一体验所概括反映出的城市整体形象。
节奏性:空间组合的规律与变化构成了序列空间的特性,表现出众多类型的公共空间共同作用所产生的视觉与心理上的一种审美感受。序列空间的节奏与空间的规模、尺度以及相互组合有关。
2 城市序列空间的创造
2.1序列空间的创造原则
整体原则:序列空间的创造是城市空间属性要素,即点(景观点)、线(道路)、面(广场)相互结合、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就要求无论动态的交通空间还是静态的休闲场所,是和谐的流动还是跳跃的变化,都需从城市整体环境目标出发,对现状散乱的城市空间施以重整。功能原则:公共活动是城市活力所在。序列空间的组织是以满足城市空间的各种功能为前提的。人与车以集散型(如集会)、巡回型(如*)、滞留型(如购物休闲)三种基本的活动方式,在城市空间中构成了运动的主体。序列空间以不同的形态对不同人文背景、不同内容的人流、车流及其集散、巡回、滞留等方式给予合理的组织与布局,给予有计划的诱导与控制。在对于城市交通、商业娱乐等功能的需求上要以动态的眼光看待城市公共空间,为持续的发展留有余地。
景观原则:从城市景观的控制理论角度讲,城市景观分为活动景观和实质景观两个方面。城市公共空间中市民的各种活动(休闲、节庆、交通、商业以及观光等)构成了城市中的活动景观,这些活动具有的规律性和领域性是序列空间创造所要尊重的。实质景观包括城市自然景观和人工创造景观。好的序列空间设计能够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创建不同特色的空间景观。不仅如此,人们还能够有意识从平面、尺度、轮廓上设计调整城市空间结构,从而建立城市实质景观的形态框架。
2.2序列空间的设计内容与手法
城市序列空间构成的基本方法是以轴线为主要行为轨迹展开的,建立点线面之间的有机联系。
广场的环境设计(面):广场的地域性强,有一致性的围界面,有明确的界定领域,有活动、滞留所需的设施。广场环境设计从广义上讲应是一种气氛的渲染,它的实现是要通过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绿化设计、环艺小品设计等多途径共同实现的。
轴线的街景组织(线):表现为线形的道路是反映城市空间形象的重要载体。城市中的道路可以看作是一条视觉走廊,有着断续的街廓界面。街廓界面不仅包括沿街建筑立面、绿化树木、广告招牌、街道设施,还有路面的铺地等,它们在起到景观作用的同时还能给人以认同感和指认感,并能体现城市文化内涵。
风景点的风格创造(点):在城市序列空间的连接处或转向处,往往是节点所在。在节点上设置视觉焦点建筑物,或小型景观空间,则能起到丰富序列空间景观的作用。建筑物、铺地、雕塑小品的色彩及其形态肌理是构成这些景观点风格的视觉要素。
3 徐州淮海路城市序列空间的创造
古彭徐州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城市四周群山环抱,一湖两河(云龙湖、故黄河、奎河)交相辉映,为徐州创造生动而富有个性的城市公共空间提供了良好的人文和自然条件。
由于历史原因,城市中心区原有的道路随着城市的发展压力日益加重,道路路面偏窄,视距偏小,人流、车流组织不畅,商业道路缺乏气氛,广场空间效率不高,职能不明确,形象不突出。
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城市中心区又是徐州城市应具备辐射功能的核心区,因此,提高中心区的运作效率,改善环境质量,树立鲜明形象,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为城市持续发展创造条件是徐州城市建设的重点。从中心区的结构形态分析,主干道淮海路及与之相联系的三个节点:淮海广场(原东站广场)、彭城广场(原古彭广场)及人民广场(原段庄广场)是影响城市风貌的重要城市空间,对重新塑造城市空间形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沿淮海路的改造工程成为徐州城市规划建设的重中之重。
3.1“三场一路”规划建设
“三场”指徐州的淮海广场、彭城广场和人民广场,“一路”就是城市主要商业街淮海路。淮海路东起徐州火车站广场,西至段庄,全长4.5km,以南北向的中山路为界,分为东西两段,中间为古彭广场。淮海路东段长1.9km,西段长2.6km,整条道路连接东西城市大门与城市中心,不仅是贯穿城市东西最繁华的商业路段,也是城市的主要活动轴。
淮海路改造前存在着沿街建筑轮廓线“平”、单体“挤”、建筑标准“低”、路面各种管线、广告、亭棚设施“乱”等问题。特别是道路空间节奏变化不明确,标志性建筑不明显,整体形象不明朗。
“三场一路”工程设计思想就是要在城市中心区东西主轴上建立序列空间,运用城市序列空间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创造高效率和高品位的城市公共空间,为重塑徐州城市形象奠定基础。
3.2“三场”环境设计
从中心区整体结构出发,根据各广场的特点,在远景规划中分别确定了每个广场的开发强度,布置了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商贸、金融、娱乐等公共设施,以最大限度地获取该地段土地开发效益,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同时根据各广场的城市空间职能,确定广场的性质,明确广场应有的性格。
淮海广场:是对外“窗口”,其平面尺寸为南北194m,东西146m,面积2.8hm2,远景规划功能为徐州对外交通的集散广场,使人们到此便能获得古老而现代、富有活力和个性的都市气息。淮海广场主体格局已经形成,规划中主要是东侧改建现有火车站站房形象,北侧将徐州饭店扩建为高层建筑,为适应东西出口的联系建设地下通道。近期的改造重点是增加绿化面积,在满足交通要求情况下,西部喷水池周围铺装改为绿地,栽植长绿矮灌木和花卉,形成大色块图案。四周两米宽带形花坛和中间通道栽植小灌木和花卉。另外在广场上整顿广告,增加亮化光源,使之成为不夜城。
人民广场:是城市西部副中心,原为公交停车场,现将停车场西移,并拆除原玻璃厂,向北扩大广场用地。其平面由东部游园、西部街头绿地组成,面积共1.9hm2。规划中除将四周主体高层建筑布局相对集中外,主要将人民广场规划为绿化广场、音乐广场。该广场一次性建成,主要功能是供市民休闲、娱乐。广场以种植花卉和栽种大树的手段营造园林气氛,以硬铺装造型体现乐器外形,在西南处休息空间以浮雕为主要景观,体现音乐广场主题。
彭城广场:是城市“客厅”,其平面形状呈规则矩形,面积约6.3hm2,因其重要的地段和庞大的规模很难以单一的性质对其分类,故作为综合性的城市中心广场,它不仅有商业广场的性质,还要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群众集会等功能。彭城广场的规划设计以“突出文化内涵,发展徐州经济”为主题,以外圆内方的图案隐喻“天圆地方”的古代宇宙观,折射徐州的历史文脉;以双曲线通道连接城市道路骨架,在此基础上形成古鼎造型,以表现徐州列鼎九州的古老传说;以下沉式剧场的表演功能反映城市生活的人情味和地方传统情调;以广场南北中心线为主轴线,沿轴布置花池绿地、南广场、下沉广场、中心广场、北广场,将广场的主要功能串接在一起。广场四周边缘布局有林荫道步行系统,中间则是圆形和双曲线形步行道,并在北、东方向以过街天桥,在南、西方向以过街地道连接广场外部商业建筑,保证广场内部为完整的“步行者天堂”。
彭城广场的空间是由北侧在建的39层国贸大厦,南侧保留并重新装修的口腔医院,西侧现有几栋高层和东侧相对退后的建筑群围合而成。东侧有扩大的绿地和较低矮的建筑以示“紫气东来”。
从城市空间发展的角度考虑,彭城广场的建设并未一次定性,在现阶段的建设中,根据远期规划形态,保留现有大树,作好环境布局,大量增加树、草、花,对地面进行硬铺装,增添小品和座椅。
3.3淮海路景观控制
淮海路现有楼房130余栋,十层以上的建筑33栋,50m以上的建筑16栋。平面上拆除部分压占道路红线的建筑物而使道路拓宽,并根据用地现状和土地利用效益合理进行道路空间的布局。
对于沿街立面,我们从三个层次上加以控制:一是宏观层次,从城市整体布局角度安排高层建筑,在它与观景台、戏马台、电视塔等城市制高点之间预留通视走廊,以相互借景、相映成趣。二是中观层次,对淮海路本身进行控制。根据淮海路沿线主要城市节点的用地功能和土地开发强度的需要,分成三个“面”,四个“点”。三个“面”以三个广场为中心,构成淮海路的三个*,即在淮海、彭城和人民三个广场附近成组成群适当布置一些高层建筑,形成高层建筑组团。四个重点从东至西分别为双拥碑,解放路口的建银大厦,西安路口的金穗大厦,欧洲商城,苏堤路口的薇园、交通指挥中心、矿务局大厦和华美商厦。这样使淮海路自东向西依次组成“*——次*——最*——次*——*”的空间序列。三是微观层次,通过建筑风格、造型、色彩、质感、绿化、小品来塑造个体景观,丰富街景内容。在淮海路沿街建筑立面改造(穿衣戴帽)上,也构成了不少视觉亮点。
3.4景观点的组织
在这样长的城市主轴上,除了大的空间布局外,还需要重点地组织一些景观点。景观点可以是体现城市文化的小广场,如双拥碑、薇园;也可以是一座形象鲜明具有标志性的高层建筑,或是一个风格别样的建筑组群,如金穗大厦和欧洲商城。
如果说三个广场奏出了淮海路响亮的乐章,这些景观点则组成了这首交响乐中的优美的和声。不仅在白天这些景观点会吸引路人的目光,经过重点的亮化设计,夜晚霓虹灯、泛光灯、激光扫描灯使它们呈现另一幅诱人的景色。
淮海路序列空间设计的效果是:淮海广场及周围高层建筑群确立了徐州对外大门的形象;人民广场的高层建筑群丰富了城市西部的空间轮廓线;而彭城广场的超高层建筑、气势宏大的广场空间以及富有时代气息的环境氛围则显示了现代城市中心的魅力,从而将整个城市景观推向*。这样的序列节奏,加上两侧进退有致的建筑和开合有度的空间,使人无论是在淮海路上步行还是乘车,都能获得一种强烈的美的感受。
4 结语
城市公共空间结构是城市景观的主体框架,孤立地看待一个个的城市空间很难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城市环境,只有利用现有条件拓展城市空间潜力,用大手笔规划设计出动人的序列空间,才有可能树立良好的城市形态。
〔参考文献〕
[1]余柏椿.城市设计感性原则与方法[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
[2]郑 正,田 莉.浦东陆家嘴轴线大道城市设计[J].时代建筑,1995,(3).
[3]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