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朱三太子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中有没有记载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10:15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9:53
明末的朱三太子多数是冒充的,最有名的是杨起隆
朱慈炯(?-?),明思宗朱由检第三子、母庄烈愍皇后周氏。崇祯十六年(1643年)封为定王。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封朱慈炯为定安公,李自成败退时不知所终,南明年间追封为定哀王。
好多人也把他作为朱三太子的原型,但实际上清初期反清人士所指的朱三太子是指的崇祯皇帝第五子朱慈焕,在五岁的时候就死了。据传说他生前对崇祯道:“九莲菩萨说:‘皇上待外戚太薄,所以将让他的儿子们都死掉。’”诸多的朱三太子案频频以朱慈焕为号召,而不是以真的第三子朱慈炯,原因已经很明显了。民间宗教是此类活动的依托,作为“玄机慈应真君”的朱慈焕显然具备这种蛊惑力,于是,诸多的人都选择了他。
朱慈焕(1633年—1708年),明思宗第五子,康熙四十七年被捕,后以“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为罪名遭处死。
生平
崇祯六年出生,后封永王。(即传说中的明三太子)明亡时,十一岁,仓皇出奔,流离颠沛。十三岁到凤阳,遇到一位姓王的老乡绅,曾任明朝谏官,细询根由,执手悲泣,乃留在王家,改姓“王”。王绅病故后,至一佛寺中削发为僧,偷生度日。 后又往浙中,结识一个姓胡的余姚人,亦明*后裔,后两人谈经论文后,胡颇钦佩他的才学,劝他还俗,并将女儿嫁给她。
康熙四十四年,在宁波认识秀才张月怀,后来别人亦称他张老先生。 不久,发现张行事不安分,便带家属居湖州长兴县。 后风声吃紧,宁波、镇海都“一步一步挨查”。 闻得事发,妻女六人,均上吊自尽,三子一孙,被捕收。朱慈焕躲避*。康熙四十七年,官府于谋反首领张念一口供中,得悉他的行踪,遂在山东被捕,押解京师受审,此时他已经七十五岁了。
经浙江遭审问时,官府问他:“朝廷待汝不薄,何为谋反呢?” 答:“数十年来,改易姓名,只是为了避祸。清廷有三大恩于前朝,吾感戴不忘,何尝谋反?” 官府问:“什么三大恩?”答:“今上诛流贼,与我家报仇,一也。凡我先朝子孙,从不杀害,二也。 朱家祖宗坟墓,今上躬行祭奠,三也。”“况吾今七十五岁,血气已衰,鬓发皆白,乃不作反于三藩叛乱之时,而反于清宁无事之日乎?”但清廷还是以“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为罪名将他处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9:53
很多历史讲座都有介绍,建议你听听阎崇年老师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9:54
清初,流传明崇祯帝第三子尚在民间 , 一些人即以朱三太子为号召, 举兵抗清,清廷大力搜捕,史称朱三太子案 。
康熙十二年冬( 1674年1月),北京有杨起隆者,诈称朱三太子,组织旗下奴仆、佃户,密谋起事。因事机漏泄,为清廷*,起隆逃走。
十九年,在陕西汉中捕获自称朱三太子慈璊的反清者,迅即起隆,然清廷指其假冒,在京磔死。三藩乱时,福建蔡寅亦诈称朱三太子,拥众数万,与台湾郑经勾通反清,被清军击败于天宝山。康熙四十年后,江苏太仓、浙江大岚山等处反清力量均称拥立朱三太子。四十七年正月,捕获在浙江大岚山起兵抗清的张念一(念一和尚),四月,清廷根据他的口供在山东汶上县捉获张姓父子,指为起义军所拥立之朱三,押解至浙审问。张供认本名朱慈焕,系崇祯帝四子,长期流落河南、浙江等地,先后改姓王、张,以课读糊口,时年已75岁,与江南 、 浙江等处反清力量并无关系 。 但清廷指其伪冒明裔,以“通贼”罪仍将朱氏父子解京处死。朱三太子一案从此遂寝。
有好多,不过一般是不问青红皂白全部杀掉
朱三太子在正史上自明亡后就是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