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14:30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7:22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深,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化舞台,实施他们的全球化战略。在中国企业上有两种力量推动这产业化发展和影响着产业竞争的方向,即全球化力量和本土化力量。而这两种力量有时候会互相制约有时候也可以相辅相成,这也是体量变化之后的矛盾。
例如在过去,中国的七大垄断行业: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都是相对封闭的,行业准入门槛十分高。以电信行业为例,三大运营商垄断着中国电信行业,缺乏市场竞争机制的结果便是巨头们具有绝对的话语权,流量资费高,手机套餐无法定制,行业服务不够人性化等问题一直难以解决。
很多人把这些问题归咎于三大运营商的暴利和过于传统的运营模式上,但其实根本原因还是电信行业中的竞争不够激烈,必须引入更多对手和外部资本进入电信市场,才能盘活电信行业的发展。近几年里,中国*一直努力帮助民间资本进入电信行业,而微信、无线wifi、聊天直播等新兴领域的高速发展,也给电信行业带来了更多新的元素,推动着中国电信产业的发展。
一个过于稳定且无外部刺激和竞争的组织,发展步伐相对较慢,组织内部会因循守旧而缺乏前进的动力,如何让组织与时俱进,实现更高效的运作,具备更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呢?
所以中国企业当下除了引入民资外,最主要的还是引入国外优秀企业和自身迈向国际化,因为全球化很多优秀理念,也能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鲶鱼效应”。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之路必须是从区域性企业到出口商再到全球出口商,通过并购获得全球化实力,实现全球化的收入和竞争,不断盘活中国经济的发展。
无论是企业家还是管理者都不应该害怕全球化之路,竞争总是惨烈的,磨合总是痛苦的,但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没有新鲜血液就难以焕发生机。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不缺乏机遇,反而缺少的是挑战,随着中国市场不断变大、不断开放,更多的外国资本、外国企业将进入中国市场,市场竞争将变得越来越激烈。中国企业更快适应国际市场上高强度的角逐,更好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在全球并购潮,有一家很低调的公司——中国智能集团“00395”,在最近的董事会上有建议改名为“环球智能”,其公司又日前加码收购移动支付服务公司─“嗨嗨旅游云”余下30%股权至全资拥有,相对集团8亿多元市值,出资810万元实属细数,但象征集团冀此产生协同效应,前景看高一线。
我们知道,在当下越来越多人使用微信支付付款,普及程度与日俱增,但由於市场涌现不少经授权的微信支付服务供应商,竞争相当剧烈,少不免需调节商户费率。不过,中国智能集团若能成功扩大市占率,营收自然得到保证。而在其股价的技术走势上,中国智能自去年由于黑天鹅拖累从高位跌至今年低位,调整已经十分充分,借助利好已经一跃而上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8:40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