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05:13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3:12
陕北黄土高原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水流量小,含泥量高,季节变化显著。由于黄土广布,使整个黄土高原区的地下水具有上覆松散岩类孔隙水与下伏碎屑岩类裂隙水双层叠置特点。地下水补给条件差,水质复杂。地下水类型有: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3:12
我国黄土主要分布于甘肃东部、陕西中部和北部、山西等地的黄土高原及华北、东北地区的山前丘陵和波状平原。黄土是由风、水等的作用而搬运沉积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厚度可达百米以上,主要由粉土颗粒组成,粉土含量大于60%,富含钙质,结构较为疏松。下中更新世(Qp1-2)黄土,多为粉质黏土、粉土,一般呈棕*,有的地区微显红色,厚度最大可达200m。由于多次沉积间断,形成十余层深棕至棕黑色的古土壤层,古土壤层以下则为钙质结核层。上更新世(Qp3)黄土呈淡*,一般厚数米到十余米,主要为粉土,古土壤层与钙质结核均不如下中更新世黄土发育,结构格外疏松。 图9-13 西峰源黄土(Qp2)渗透系数随深度变化曲线 黄土均发育垂直节理,且多虫孔、根孔等以垂向为主的大孔隙。因此,黄土的垂向渗透系数常比水平方向大几倍到几十倍。张宗祜等对甘肃黄土进行渗水试验后得出,黄土垂向渗透系数为0.19~0.37m/d,水平方向渗透系数为0.002~0.003m/d。随着埋藏深度加大,黄土中大孔隙减少,渗透性明显降低(图9-13)。 总的说来,黄土高原地下水水量不丰富,地下水位埋深大,水质较差。这是岩性、地貌、气候综合影响的结果。 黄土厚度大,结构疏松,受新构造运动影响近期地壳上升,在流水侵蚀下,纵横的沟谷把黄土高原切割成由松散沉积物构成的丘陵。原始地貌保持较好的规模较大的黄土平台称为黄土塬,长条状的垄岗称为黄土梁,浑圆形的土丘称为黄土峁。 黄土塬区地下水赋存于孔隙和裂隙发育的黄土状土层中。塬中的地下水类型较多,有上层滞水、潜水和深部承压水。每个塬各自成为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黄土塬有较宽广的平台,切割较弱,故有利于降水入渗(降水入渗系数平均为0.01~0.10),而不利于迅速排泄,故赋存地下水比较丰富。地下水由塬的中心向四周呈辐射状散流,以泉的形式排泄于沟谷底部或相对隔水层的顶部(图9-14)。塬中心地下水位埋深较浅(一般埋深20~40m),塬面愈宽广,则塬中心水位埋深愈浅,而塬边埋深大(60~100m)。矿化度也由塬中心向四周增大。 黄土丘陵有许多梁峁区是继承了古近系末期的梁峁地形,黄土比较均匀地覆盖在古近系之上。当古近系为泥岩隔水层时,可形成倾斜的蓄水构造,上面透水的黄土层便成为潜水含水层,其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的入渗。由于黄土梁、峁切割强烈,地形破碎,受水面积小,同时又因暴雨多,致使本来就有限的降雨量大部分形成地表径流,不利于降水入渗,降水入渗系数仅为0.01左右。这些因素使梁峁区潜水的集聚和蓄存条件极差,分布零星,水量贫乏,常为严重缺水地区。但是梁峁间宽浅谷地(当地称其为杖地与撑地)赋存有水量较小、水质较差而水位较浅(埋深为10~30m)的地下水,可供少量居民用水或畜牧用水(图9-15)。 图9-14 黄土塬潜水等水位线示意图据王大纯等,1995) 图9-15 黄土高原地下水示意图据王大纯等,1995) 黄土高原降水量不大。除东南部可达500~700mm外,中部为400~500mm,北部小于400mm。相对湿润的南部,黄土可溶盐少于0.3%,地下水多为矿化度小于1g/L的重碳酸盐水。而干旱的北部,黄土含盐量高达0.5%~0.8%,地下水通常为矿化度3~10g/L的硫酸盐-氯化物水。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3:13
黄土高原的地下水分布主要是根据地势的高低进行的,也就是地势高的地方,地下水的分布是比较多的。而到了地势比较低的地方,水的分布就比较少。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3:13
黄土高原地下水分布与埋葬深度。这个还要请专家看一看黄土高原的水分与埋葬的深度,肯定只有专家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