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13 04:5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7 12:05
江姐(著名革命女烈士)名字,江竹筠,读jiāng zhú yún。
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1949年11月14日),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镇江家湾人,中国共产党地下时期重庆地区组织的重要人物,为中国共产党追认的女烈士。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与彭咏梧结婚,婚后负责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1948年,彭咏梧在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任上战死,江竹筠接任其工作。
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万县被捕,被关押于位于重庆的国民政府军统渣滓洞集中营,遭酷刑仍拒屈、拒不交出军统所要的中共地下党情报;1949年11月14日,重庆被中国人民解放军重重包围之际,被国民政府军统于渣滓洞监狱所杀并毁尸。
2009年9月江竹筠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名单。
扩展资料:
一、姓名演化
江姐刚出生时取的小名叫雪琴,从5岁发蒙读书始,父亲给她取的学名叫“江竹君”,到她被捕入狱之前就再没改变过。至今存世的1940年中华职业学校发给她的修业证书和她随后考入国立四川大学的入学登记表上,都写的是这个名字。
后来换了一个字的“江竹筠”,是她被捕入狱后临时取的化名。但这个化名并没有改变她名字的读音,只是用了一个同音字而已。
二、红色遗书
江姐在临刑之前写下了一封托孤遗书,是写给安弟(江姐的表弟谭竹安)的,当时江姐是用筷子磨成竹签做笔,用棉花灰制成墨水,写下这封遗书,信里满载着江姐作为一名母亲,对儿子浓浓的思念之情。
三、遗书中展示柔情一面
2007年11月14日,在江姐牺牲58周年这天,这封人称“红色遗书”的文物终于在三峡博物馆向世人揭开了尘封已久的秘密。
信中大概说道:“我们有必胜和必活的信心,自入狱日起(上一年6月),我就下了两年坐牢的决心,现在时局变化的情况,年底有出牢的可能,我们在牢里也不白坐,我们一直是不断的在学习,我们到底还是虎口里的人,生死未定;
假若不幸的话,云儿(指江竹筠、彭咏梧两烈士的孩子彭云)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孩子们决不要骄(娇)养,粗服淡饭足矣。”江姐的这封遗书展示了江姐鲜为人知的柔情一面。
四、遗书中屡次提到儿子
这封遗书长约十二厘米,纸面粗糙,因年代久远,已开始泛黄。“这是江姐就义前最后的一封信件。”三峡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江姐既是一位革命者,同时也是一位普通女性,一个孩子的母亲。她在信中屡次提到儿子彭云。
工作人员说,人们都认为革命战士是钢铁铸成,其实英雄也有温柔的一面,江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除了革命事业外,最牵挂的就是自己的孩子,“遗书字迹相当潦草,不时出现涂改墨迹,可见当时江姐心中对孩子的牵挂之情。”
五、竹筷削笔烧棉做墨
在阴森恐怖的渣滓洞监狱里,江姐悄悄写下遗书,又把遗书送出监狱 。当时,江姐住在渣滓洞监狱女二号牢房,工作人员说,在遇难前两个月,江姐给表弟谭竹安写下了这封遗书。当时,监狱中对犯人的控制十分严密,江姐根本无法弄到笔墨写信。
后来江姐偷偷藏起一根竹筷,在看守不注意的时候,把竹筷一端磨尖当笔,然后拆开棉被,把一些棉花烧成灰,调些清水,就成了墨水。
用自制的笔墨,江姐在一张草纸上写下了此信。遗书写好后,江姐通过一个看守,悄悄把信带出了监狱,辗转交给了她的表弟谭竹安。解放后,谭竹安将这封宝贵的遗书交给了博物馆并保存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姐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7 12:03
重庆渣滓洞里挂的介绍中汉语拼音全是jun,所有重庆导游也都读的jun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7 12:03
——以地名异读音佐证人名异读音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7 12:06
为了保险起见,我查了《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它们的解释基本一致。“筠”是有两种读音,但词义有别:⑴yún(云),指竹子的青皮,或借指竹子。⑵jūn(军),筠连,地名,在四川省。再联系江姐名中的“竹”字,显然读“yún(云)”是最合理的。“筠”字一般用于姓名时都是取其“竹子”之意,读作“yún(云)”的。我想如果这部电视剧的演职员在创作时能够认真做些案头准备,不至于将烈士的名字读错,留下遗憾。[后记]本文发表后,博友云之魂魄提供了网上有关江姐姓名演变的资料,查阅后发现我的观点虽然不错,但电视剧中的读法也是有据可查的。特附有关资料如下供博友们参阅。江竹筠和彭咏梧及孩子的合影[百度百科]资料江姐姓名的演变 江姐的本名其实叫江竹君,后来她到万县工作,就化名为江志炜(可能是有志向伟大之意)。当她被捕的时候,敌人问她的名字,她说“我叫江志炜”,狡猾的敌人冷笑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真名叫江竹君。” 这时,江姐听到了审讯室外风吹竹林的声音,想起了家乡的竹林那种顽强。每当狂风暴雨来临,它们个个精神抖擞,毫不畏惧。即使狂风吹落它们的枝叶,暴雨折断了它们的“脊梁”,它们仍然不肯向暴风雨低头,高高地挺立着,将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它们像一排排坚强不屈的士兵一样,不肯向敌人投降屈服,为了晚一点暴露身份同时又表达自己忠诚,她灵机一动,大声对呵斥敌人:“对,我是叫江竹筠,不过我那个筠,是竹字头下面一个平均地权的筠,你们不要写错了。”可谁知,这一改,竟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叱咤风云的千古英名。(注:筠有两个音,当它读yun的时候,意为竹子。读jun的时候,作一地名并无竹子之意,但它此时又恰恰与君同音。我觉得江姐真的很聪明)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7 12:06
“筠(yún)”指竹子外面坚韧的青皮,人们用“竹筠”来比喻坚贞的品格。例如唐代诗人刘禹锡说:“坚贞竹有筠。”江姐名字的寓意也正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