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04:2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4:58
本篇故事出于虚构。生在封建社会里的青年男女,渴望获得婚姻自主,作者运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这对青年男女,使这种愿望得到满足;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千千万万青年男女迫切追求的愿望,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它赞同这对青年不服从封建礼教的规定,具有反抗封建道德的作用。不过作者没有通过这对青年对封建家长的斗争来争取婚姻自主,这也说明当时封建礼教压力的巨大;作者受着时代的局限,还不可能创造出与封建礼教的代表者作正面斗争的人物。本篇着墨不多,设想奇幻,情节曲折,摆脱了一般爱情小说的陈套,极富浪漫的色彩。创作时期虽然在大历以后,但在遣词敷色方面,并不那样秾丽,而意境的翻新,在唐人小说中却是独具一格。作者把倩女的人物形象塑造成为一个甘愿作封建礼教的叛逆者,这和其他作品里所塑造的形象相比,又有所不同,正表现出作者精奇的匠心,颇能增强感人的力量,更加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本篇对后代汉族小说和戏曲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倩女离魂”的故事过去一直被人艳称。以它作为题材而改编的戏曲,有元人郑德辉的《倩女离魂》。由于诗歌的引用,也成为人人熟悉的典故。明人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里《大姐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续前缘》,其故事梗概和这篇小说相近,脱胎痕迹,非常明显。
首先,《离魂记》对《庞阿》等篇的部分情节进行整合与敷演,加之个人的推测与虚构,成为一个情节充实、逻辑清晰、结构谨严的,符合叙事学意义的小说。可以说,该文已将精魂情通故事的情节模式基本确定下来。自《离魂记》始,此类故事大多具备以下要素:男女主人公爱情深厚→外界强大力量使二者不得厮守→一方(绝大多数为女方)因而或病或亡→病者(亡者)灵魂离体以偿其所愿→形成事实婚姻后事发(一般为主动交代)→离魂者形神合一,亡者复生,二人得到宽恕→最终封妻荫子,落入才子佳人小说俗套。
其次,《离魂记》由以往的发明神道之不诬转而关照现实生活,将普通人的生死爱欲作为小说主要描写对象,文中张、王二人形象鲜明,倩娘夜奔与乞归的场面感人至深,尤为生动的是*大白的一幕,有悬念、有冲突、有和解,可谓张驰有度,引人入胜。虽然结尾处作者不忘注明玄祐少常闻此说,而多异同,或谓其虚。大历末,遇莱芜县令张仲规,因备述其本末。镒则仲规堂叔祖,而说极备悉云云,似仍满足于搜奇记异并证明其真实性,然正如鲁迅所言,作品大归究在文采与意想,显然已是文人有意为之的小说。另外,玄祐此说恰恰表明了该文与先行文本的传承关系--即源出志怪,然后施之藻绘,扩其波澜以为己用。
再次,《离魂记》影响深远,成为后世重写活动最重要的参照。此处援用黄师大宏《唐代小说重写研究》一书提出的原文本概念,对此略作解释。黄著指出,原文本是指经追溯被确认为派生渊源的文本--一方面,原文本应在一定时空范围之内拥有一个以上的派生文本;另一方面,原文本应是在一个题材类型中最早发展成熟的定型化文本,最具重写的参考价值,在所有可能的选择中最具典范地位。虽然重写活动会在原文本基础上对情节、结构等有所增益,这种增益也可能来自其他文本,但原文本在派生文本的构成中仍占主导地位。在这个意义上,《离魂记》可谓精魂情通题材的原文本,这点将在下文的论述中详及。 从共时角度看,《离魂记》为其他文体提供了思想支持,灵肉分合以惬情怀因而成为一种常见的创作思路,这点在词这种以抒写个人感情为主的文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词人或直咏其事,或将其铺陈点染一唱三叹。前者如秦观《调笑令·离魂记》:诗曰:深闺女儿娇复痴,春愁春恨那复知。舅兄唯有相拘意,暗想花心临别时。离舟欲解春江暮,冉冉香魂逐君去。重来两身复一身,梦觉春风话心素。曲子:心素。与谁语。始信别离情最苦。兰州欲解春江暮,精爽随君归去。异时携手重来处,梦觉春风庭户。后者则如姜夔的《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从历时角度看,《离魂记》最大的影响在于直接引发了同一题材类型其他文本的创作。自宋元始,《离魂记》便不断被改编为戏曲类作品,见于各本著录的即有六七种之多。后又有元代赵公辅杂剧《栖凤堂倩女离魂》、郑光祖杂剧《迷青琐倩女离魂》和阙名南戏《倩女离魂》,明代谢廷谅传奇《离魂记》、王骥德杂剧《倩女离魂》以及阙名传奇《离魂记》等等。虽然这些作品多已亡佚,但《离魂记》在其重写史上的地位以及精魂情通题材的生命力是毋庸置疑的。
如前所述,在《离魂记》之后出现了大量戏曲类派生文本,但流传至今的只有元末郑光祖的《迷青琐倩女离魂》杂剧。绝大多数作品之所以亡佚,原因复杂非今人可以揣度,但根据优胜劣汰的规律,姑且可以认为郑剧是同类作品中成就较高、影响较大的,据此可以略窥唐以后作者对待《离魂记》的态度。
联系上下文,可以判断这里的离魂已有实指。至于这种情况至南宋方才出现的原因,恐怕是受《董解元西厢记》中提及的诸宫调《倩女离魂》影响。诚然,《离魂记》在整个精魂情通题材流变史中处于决定性位置,但该文作为唐传奇作品,属于仅有极少数人能够接触到的案头文学,其影响范围毕竟有限。而戏曲类作品则不同。在不断的演出过程中,戏剧文学的舞台生命力不断增强,最终可以达到将其内容概括为典故自由运用到其他文学作品的效果。
郑光祖的《迷青琐倩女离魂》杂剧根据元初赵公辅的《栖凤堂倩女离魂》杂剧以及有关说唱材料改编而成,情节对《离魂记》有所改动,表现在:首先,改原文主人公名字王宙和张倩娘为王文举和张倩女,使之更贴近读者(观众)生活,同时表明这出戏将以才子佳人为中心展开。其次,将离魂发生的背景略作改变--改二人青梅竹马为倩女对文举一见钟情,改张父背信为张母以不招白衣秀士为借口迫使王文举赴京求取功名,并将《离魂记》中情深意重的男主角形象加以丑化,增强了女主角的反叛意识和悲剧色彩。再次,改小说中女魂与王宙遁居蜀中为倩女之魂与王文举赴京后旋即中举回乡,并增加了文举修书报喜,闺中女身误以其别娶而自悼等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