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诗词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07:54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3:37
1清初诗歌
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大学者,他们的思想和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正如龚自珍所说“从来才大人,面貌不专一”,这三位学者也是名诗人。
顾炎武(公元1613—1682年),字宁人,因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人们习惯称他亭林先生。他在明末曾参加抗清起义,失败后拒绝与清朝统治者合作,专事游历各地,进行学术研究。下面这首五言古诗《精卫》表述了他的爱国之心: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
鹊来燕去自成窠。
前四句是向精卫鸟设问:天下不平事很多,你为什么要填海不止徒然自苦呢?接下的四句是诗人借精卫之口言志:说自己也是填海的精卫,并且死而无怨。最后两句是借鹊、燕讽刺那些*求荣、卖身求荣的人,嘲笑他们忘却民族利益只去营造自己的安乐窝。
黄宗羲(公元1610—1695年),字太冲,号黎州,浙江余姚人。他也曾参加抗清斗争,明亡后拒绝为满清做官,潜心著述,终成大家。他的《卧病旬日未已,闲书所感》表明了明亡后他的痛苦心情:
此地那堪再度年?此身惭愧在灯前。
梦中失哭儿呼我,天末招魂鸟降筵。
好友多从忠节传,人情不尽绝交篇。
于今屈指几回死,未死犹然被病眠。
作者认为在明亡后的中国不好再生活下去了,为自己没能为国捐躯而感到惭愧。梦中失声痛哭被儿子唤醒;为亡友招魂时有飞鸟落到祭筵上,想象那可能是友人的灵魂化成的。许多死去的至交都可以入《忠节传》中,可是*投降的朋友也不少,给他们写绝交书都写不胜写(用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之典)。屈指算来自己经历过多次死去的危险,如今勉强活着又被病魔缠住,承受着精神和肉体双重的痛苦。他的许多诗作都充满着这样的爱国精神。
钱谦益本是明末著名学者,官至礼部尚书,但他没有经受住生死考验,投降了清朝,晚节不忠,被人诟病。他学问渊博,诗风老辣,影响很大。他注释的杜诗至今仍是研究杜甫的重要参考书。
吴伟业(公元1609—1672年),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他也是横跨明清两代的人。他的诗内容宽泛,成就很高,诗名很大。他的名诗较多,其中最著名的还是讽刺吴三桂*行径的七言歌行《圆圆曲》。诗一开头就直接进入主题: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鼎湖”代指死去的皇帝(相传黄帝铸鼎于荆山,鼎成后乘龙*,于是就把其处称为鼎湖),这里指崇祯皇帝朱由检在李自成进北京时自杀于煤山事。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打败李自成收复北京,并进而向西进军。他的全部军队都为崇祯穿上白色孝服。据说吴三桂本来是准备归顺李自成的,后听说其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一说是刘宗敏)掠去,一怒之下改变主意投靠满清,并引清兵入关攻李自成。“红颜流落非吾恋”是拟吴三桂的口气,说失去一个女人我并不在意,主要是逆贼李自成太荒淫*了。这是用反话讥刺吴三桂。吴三桂迅速扫平李自成起义军并占领其根据地(黄巾是汉末农民起义军,黑山是汉末农民军根据地,在此代指李自成)。祭奠完崇祯和其父吴襄后再和陈圆圆见面(吴三桂全家38口人全被李自成杀死。陈圆圆暂时下落不明,不是吴三桂不想见)。接下去大段诗叙述吴三桂娶陈圆圆的经过。陈圆圆原是苏州一个采莲女,后来成为名妓,还入宫当过宫女。从宫里出来成为贵戚家的歌妓,又被贵戚(崇祯帝田贵妃之父田弘遇)送给吴三桂。打败李自成后,吴三桂找到陈圆圆,举行了盛大的迎接仪式。以后陈圆圆伴随吴三桂远征云南,直到吴三桂称王称帝,享尽荣华富贵。诗中说: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妻妾之类的事本不该和国家兴亡的事搅到一起,可是吴三桂这位“英雄”偏把美人摆到第一位,不惜让自己全家人被杀,使一个女人的名字留在历史上。这几句诗可谓讽刺入骨了。诗的最后借用吴王夫差沉缅酒色导致国破家亡的例子比喻吴三桂,讥刺他空做一场美梦,留下千古臭名。这首诗的内容也许不尽与史实相符,但诗是可以这样作的。吴三桂先是背叛国家,后又背叛清朝,是千古罪人,应该受到唾骂。
继吴伟业之后最著名的诗人是王士祯。王士祯(公元1634一1711年),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官至刑部尚书。他的诗追求一种清新淡雅的风格,其七言绝句作得尤其好。我们看他一首《初春济南作》:
山郡逢春复乍晴,陂〔bēi杯〕塘分出几泉清。
郭边万户皆临水,雪后千峰半入城。
这是描写泉城济南的春色。陂塘即池塘。春天阴晴多变,此时突然放晴,阳光下的池塘里流出一股股清凉的泉水。济南素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之称。春雪过后城南千佛山的山影映入城中,无处不赏心悦目。再读他《真州绝句》之一首: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
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
真州即今江苏仪征。江岸住的多是渔民,到处点缀着疏疏的柳树和池塘。傍晚风平浪静,在深秋的红树林中热热闹闹地在买卖鲈鱼。这是渔米乡的景致,描绘得简洁利落,宁静中带出活气。王士祯还是一位诗歌理论家,他推崇唐诗,强调诗要清新明丽,语言含蓄,要有神韵。这就是有名的“神韵说”,有相当影响。
清初诗人还有号称“南施北宋”的施闰章和宋琬,又有查慎行、赵执信等,他们虽不是当时的第一流诗人,可也相当著名。
2清中叶诗歌
清中叶(乾隆、嘉庆时代)是清王朝稳定发展的时期,学术上形成“乾嘉学派”,在考订、整理古籍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在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伟大的小说《红楼梦》。诗歌创作也有不小的成绩,是诗人辈出的时代。
这里应该提一笔乾隆皇帝,因为他喜欢到处题诗,所谓“乾隆遗风”大家都熟悉。他曾说“平生结习最于诗”,最推崇杜甫,是个热烈的诗歌爱好者。晚年自称平生赋诗四万多首,仅就数量说,他可能是中国“第一”诗人。他的许多诗摆皇帝架子,无甚特色,因此文学史上从没有人提到他。其实,他有一部分诗是写得挺不错的。我们从他的《过蒙古诸部落》中选几首读一下。其一:
识路牛羊不用牵,下来群饮碧溪边。
儿童骑马寻亡牯,只在东沟西谷边。
这是一幅黄昏牧归图,熟悉牧区生活的人都知道儿童骑马寻牛是常事,并且凭经验总能把牛找回来。其二:
小儿五岁会骑驼,乳饼为粮乐则那。
忽落轻莎翻得意,揶揄学父舞天魔。
小儿骑骆驼,嘴里吃着乳饼,高兴得不得了。有时偶而掉下来落在软草上,他就势顽皮地学着父亲跳起天魔舞(蒙古舞名)来。写得活泼可爱,恰似一幅牧民风俗画。其三:
猎罢归来父子围,露沾秋草鹿初肥。
折杨共炙倾浑脱,醉趁孤鸿马上飞。
猎罢归来,升起篝火烤鲜肥的鹿肉,拿出皮制酒囊(浑脱)尽情一醉,然后翻身上马追逐孤鸿飞驰而去。这就把勇壮剽悍的蒙古民族性格和其特有的生活方式活画出来了。诗中散发出浓郁的草原气息,这是那些文弱书生写不出来的。
沈德潜(公元1673—1769年)是乾隆年间影响较大的诗人。他字确士,号归愚,苏州人。他主张写古诗要以汉魏为准,写近体诗要以唐诗为准。他倡导“格调说”,即诗的内容要“温柔敦厚”,作诗要讲求格律、声调。按他的标准,他曾编选过《古诗源》、《唐诗别裁》等几部书,直到今天仍在印行。他在朝做官时和乾隆皇帝关系密切,是诗友。退休后,乾隆路过苏州时还召见过他。沈德潜有些小诗写得很新巧,如《过许州》:
到处陂塘决决流,垂杨百里罨〔yǎn掩〕平畴。
行人便觉须眉绿,一路蝉声过许州。
许州即今河南许昌。这样的夏景常见:池塘里流着清水(决决,流水声),垂柳罨覆着平野。到处一片翠绿,满眼都是生机,使人觉得仿佛胡须眉毛都被染绿了,一路蝉声伴你走过许州。这下联想象新奇,不落陈套,令人觉得新鲜而又贴切。他的五绝《晚晴》也颇有新意:
云开逗夕阳,水落穿浅土。
时见叱牛翁,一犁带残雨。
乌云拉开空隙透出夕阳,仍有稀稀落落的雨点落在地上,可见是一场小雨。老农仍在喝牛耕田,犁铧上仍带着残留的雨滴。这一首也是下联写得形象。沈德潜影响大的是他的诗说和他编的历代诗别裁集,自己没有特别有名的诗传世。
提起郑板桥几乎人人皆知,他以绘画和书法闻名于世,其实他还是一名诗人。他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他从不标榜什么派别,写诗从不装模作样,有话就说,直抒胸臆,憎爱分明,人们很爱读。我们先读他一首题画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是他在山东潍县做知县时题在一幅画上的诗。他出身贫苦,做官不忘民间疾苦,也是难能可贵的。他的另一首《题竹石画》诗也被人们喜爱: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是用劲竹顽强的生命力比喻人的顽强精神,既是勉励世人,也是勉励自己。他曾自称“不仙不佛不圣贤,笔墨之外有主张”。他的画怪,字怪,诗也别具一格,怪得可爱。
袁枚、蒋士铨、赵翼并称“乾隆三大家”,其中袁枚知名度最高。袁枚(公元1716—1797年),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人。年轻时中过进士,入过翰林,当过县令,33岁便辞官归家,终其一生都以诗文自娱,是个典型的文人。在沈德潜提倡格调说的同时,袁枚提倡“性灵说”。所谓性灵,就是真性情,真感受,或者说是“赤子之心”。他反对模仿,认为模仿的作品虚假,只有真实才有生命。他曾说:“蛟龙生气尽,不如鼠横行。”这些见解无疑是正确的,只是他没有认识到丰富的生活阅历的重要,使他的理论瘸了一条腿。他的七古《独秀峰》写得很有意味: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前六句描摹独秀峰的孤立状态,平淡无奇,突然笔锋一转由山峰说到做人:为人正直有时可能会被孤立,这也同独秀峰一样,有独秀之美,不必为此烦恼。由于有这最后两句全诗就耐人寻味了。再看他的《马嵬》诗之一首: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人们读过白居易的《长恨歌》之后,都为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生离死别叹惋不止。袁枚认为社会上像杜甫《石壕吏》所写的那种家破人亡的悲剧无时无地不有,那要比李、杨的悲剧凄惨得多。这个翻案文章作得多好!诗人和一般人唱反调,一细想,这个反调唱得有理,启人深思。袁枚的生活内容就是写诗作文,他在一首诗中写道:
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他作诗态度极为认真,到了老年仍像年轻女孩梳妆打扮一样,自己未修改满意之前从不示人。这是对读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有人吹嘘自己写诗作文文不加点一稿成,表示自己文思敏捷,读了袁枚这首诗应该感到惭愧。袁枚诗佳作不少,但没有历史上一流诗人那类大作,这是为什么?他说:“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所谓“灵犀”,就是他说的“性灵”,或者说是灵感,这他不缺乏;但他缺乏生活——广阔的社会生活,因而写不出大作。他写的《随园诗话》有许多很好的见解,至今广为流传,相比之下他的诗作就逊色了。
和袁枚同时又有翁方纲提出新理论——“肌理说”。他所说的“肌理”,就是道理和文辞,也就是学问。这种主张导致后来形式主义诗风的发展。
比袁枚略晚些出现一位著名诗人黄景仁(公元1749—1783年)。他字仲则,江苏武进人。家贫好学,怀才不遇,35岁便死去了。他的好些诗在其生前就广被传诵。如《癸巳除夕偶成》一诗至今仍常被人们引用: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漏,是古代的计时器。除夕之夜,在千家万户欢声笑语中时间慢慢逝去。诗人孤独寂寞地一人站在市桥之上,仰望星空陷入沉思。他感到可见的现实之外,似乎酝酿着某种危机正在暗暗向社会袭来,而沉浸在节日欢乐中的人们尚未觉察。这首诗作于1773年,当时正是所谓“乾隆盛世”,过了这个“盛世”,清王朝就急剧走下坡路了。作者不是未卜先知,而是居安思危,这正是我们文化传统中可贵的“忧患意识”。
3晚清诗歌
果然如黄景仁预感的,巨大的忧患降临到中国,从鸦片战争始中国陷入内忧外患之中。也正是在此时出现了杰出的思想家和诗人龚自珍。
龚自珍(公元1792—1841年),字璱〔sè瑟〕人,号定盦〔ān安〕,浙江杭州人。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他就看清了官僚*的腐朽,预感到危机的来临,呼吁进行社会改革,写了许多抨击现实的著作,诗歌也是他批判现实的武器。他的《咏史》一诗向来被人称道: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牢盆”是煮盐的器具。牢盆狎客指盐商即有钱人。“团扇”代指美人。团扇才人即专门吟咏淫辞艳赋的无聊文人。田横是秦末起义英雄之一,刘邦统一中国后他以自杀拒绝降汉,其500名部下也随他悲壮自杀。这首诗以悲愤的心情谴责社会的堕落。东南地方的人们整日过着奢侈*的生活,上层社会的人们只知争名夺利勾心斗角。有钱人操纵社会,帮闲文人洋洋得意。人们谈起“*”都吓得半死,不敢说真话;有人写书著文也只是为了养家糊口。最后作者愤激地指问:像田横及其部下那一类刚勇猛烈的中国人都哪里去了?难道都爬上官位享受荣华富贵去了吗?作者忧愤之情难以自抑,诗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和龚自珍齐名的魏源也是一位思想家和诗人,其忧国爱民的诗作同龚自珍近似。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也有许多好诗传世。
鸦片战争之际,出现过许多爱国诗篇,如诗人张维屏的长诗《三元里》就写得有声有色,表现了鲜明的爱憎,热情地歌颂了人民群众的抗英斗争: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
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
乡分远近旗斑斓,什队百队沿溪山。
真把乡民的义勇精神和壮大的气势活画出来了。接下来写英军的狼狈状态:
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
夷兵所恃惟*炮,人心合处天心到:
晴空骤雨忽倾盆,凶夷无所施其暴。
岂特火器无所施,夷足不惯行滑泥。
下者田塍〔chéng承〕苦踯躅,高者冈阜愁颠挤。
老天也来帮忙下起大雨,火药淋湿,*炮失灵,英军死伤惨重,眼看就要被全歼。可是腐朽*的清*阻止三元里民众进击,网开一面,使残余的英军得以逃遁,这使诗人无比愤慨。优秀诗人替人民说了话。
到19世纪后期,清王朝内外交困,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随着救亡运动的展开与发展,梁启超等人提出“诗界*”的口号,要求“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梁启超语),也即以旧形式表达新思想,应该说这也是一种进步。也就在这时出现了杰出诗人黄遵宪。
黄遵宪(公元1848—1905年),字公度,广东嘉应州人。他是一名职业外交家,在东西各国居住多年,深受西方文化影响,但他一直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并且是清末维新运动中的一员。他说:“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就是主张写亲身经历,亲身感受,说自己要说的话,不要去当古人的奴隶。他经历多,“百年过半洲游四”,到过四大洲,见识深广,思想解放,所以他的诗内容开阔,手法灵活,真正实现了他“我手写我口”的主张。时移世易,人的思想也要随着世事的变化而进步,他的《感怀》诗就反映了他的这种思想:
世儒诵诗书,往往矜爪嘴。
昂头道皇古,抵掌说平治。
上言三代隆,下言百世俟。
中言今日乱,痛哭继流涕。
摹写车战图,胼胝〔piánzhī骈枝〕过百 纸。
手持井田谱,画地期一试。
古人岂我欺,今昔奈势异。
儒生不出门,勿论当世事。
识古贵知今,通情贵阅世。
卓哉千古贤,独能救时弊。
贾生《治安策》,江统《徙戎议》。
当世的儒生们迂腐、固执、僵化、无知,他们诵读古书仅是武装嘴巴,装点门面。他们动辄说古代如何如何,指手划脚高谈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开口就是夏商周三代,说百代以下只要效法三代就好了。说到今天的乱世,他们只会痛哭流涕。继而大讲古代车战的经验,累死累活写出长长论文;或者研究古代的井田制,并要拿到今天实行。诗人说,古人并不是存心骗我们,只是今天和古代已完全不同,古人那套东西怎能用于今天?儒生们对当今世界懵〔měng猛〕然无知,就没有资格评论当前世务。认识历史是为了认识今天,要了解今天更重要的是去观察世界。历史上的卓越人才都是能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的,像汉代的贾谊写《治安策》、晋代的江统写《徙戎议》那样。这些话在今天看来不算稀奇,但说在一百多年前,那是须有相当见识的。在他的《人境庐诗草》中,诗人还介绍了许多西方国家的历史和现实知识,讲到许多中国人闻所未闻的事物,开阔了当时人们的眼界。
和黄遵宪同时的一些著名的维新派人士,如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也都有许多好诗留世;而当时以复古为趋向的“同光体”诗人却没有什么传世之作。
19、20世纪之交,旨在推翻清王朝的*运动蓬勃兴起,许多*志士如章太炎、秋瑾、邹容、陈天华等都是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的铮铮作响的诗句将与他们的英名一样永远垂示后人。下面是秋瑾的一首《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她忧心如炽,奔走救国,这种感情宣泄出来就成为动人的好诗,读过之后一位爱国女英雄的形象就矗立在我们眼前。
邹容在1901年东渡日本之前也曾写诗言志:
落落何人报大仇?沉沉往事泪长流。
凄凉读尽支那史,几个男儿非马牛!
他写过著名的《*军》一书,号召人们参加*斗争,并把自己19岁的年轻生命献给了*。
以柳亚子等人为首,以同盟会员为主体的“南社”是一个著名的诗歌团体,其宗旨很明确,就是要以诗歌为武器参加推翻满清的*斗争,留下了许多优秀诗作。如南社重要成员苏曼殊的《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
蹈海鲁连不帝秦,茫茫烟水着浮身。
国民孤愤英雄泪,洒上鲛绡赠故人。
海天龙战血玄黄,披发长歌览大荒。
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
前一首以战国末年反对秦始皇称帝逃隐海上的鲁仲连自比,表示抗清决心;后一首用《易经》“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意思比喻清末战乱,对许多荆轲一样的猛士为民族解放捐躯表示悼念之情。
参考资料:http://www.ndcnc.gov.cn/libpage/gdsc/fzyl/yl-qs.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3:38
清代 龚自珍(1792-1841),字尔玉,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庵。诗今存600多首,绝大部分是他中年以后的作品。龚自珍文在当时比诗有名,词也很著名。龚集传世版本甚多,最初有《定庵文集》3卷、《余集》1卷,附《少作》1卷,道光三年自刻本。《己亥杂诗》亦有道光十九年自刻本。龚自珍去世后第二年,魏源所辑《定庵文录》12卷,后有《定庵文集》3卷、《续集》4卷,同治七年吴煦刻本。1959年王佩□校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本《龚自珍全集》,此本基本上参照邃汉斋校订本编例,分为11辑,第1至第8辑为文,第9、10辑为诗,第11辑为词。
夜坐 逆旅题壁 湘月 梦中作四截句(之二) 西郊落花歌 秋心三首 又忏心一首 赋忧患 远志 咏史 己亥杂诗·(三百十五首)
--------------------------------------------------------------------------------
夜坐
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
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座灵。
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殒少微星。
从来不蓄湘累问,唤出嫦娥诗与听。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
逆旅题壁,次周伯恬原韵
名场阅历莽无涯,心史纵横自一家。
秋气不惊堂内燕,夕阳还恋路旁鸦。
东邻嫠老难为妾,古木根深不似花。
何日冥鸿踪迹遂,美人经卷葬年华。
--------------------------------------------------------------------------------
湘月
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
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
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
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
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
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
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
梦中作四截句(之二)
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
叱起海红帘底月,四厢花影怒于潮。
--------------------------------------------------------------------------------
西郊落花歌
西郊落花天下奇,古人但赋伤春诗。
西郊车马一朝尽,定庵先生沽酒来赏之。
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
呼朋亦得三四子,出城失色神皆痴。
如钱塘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
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
奇龙怪凤爱漂泊 ,琴高之鲤何反欲上天为?
玉皇宫中空若洗,三十六界无一青蛾眉。
又如先生平生之忧患,恍惚怪诞百出无穷期。
先生读书尽三藏,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
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瞑目观赏尤神驰。
西方净国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
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
--------------------------------------------------------------------------------
秋心三首
其一
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
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
其二
忽筮一官来阙下,众中俯仰不材身。
新知触眼春云过,老辈填胸夜雨沦。
天问有灵难置对,阴符无效勿虚陈。
晓来客籍差夸富,无数湘南剑外民。
其三
我所思兮在何所,胸中灵气欲成云。
槎通碧汉无多路,土蚀寒花又此坟。
某水某山埋姓氏,一钗一佩断知闻。
起看历历楼台外,窈窕秋星或是君。
--------------------------------------------------------------------------------
又忏心一首
佛言劫火遇皆销,何物千年怒若潮。
经济文章磨白昼,幽光狂慧复中宵。
来何汹涌须挥剑,去尚缠绵可付箫。
心药心灵总心病,寓言决欲就灯烧。
--------------------------------------------------------------------------------
赋忧患
故物人寰少,犹蒙忧患俱。
春深恒作伴,宵梦亦先驱。
不逐年华改,难同逝水徂。
多情谁似汝?未忍托禳巫。
--------------------------------------------------------------------------------
远志
九边烂数等雕虫,远志真看小草同。
枉说健儿身在手,青灯夜雪阻山东。
--------------------------------------------------------------------------------
咏史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
已亥杂诗
1.
著书何似观心贤?不奈巵言夜涌泉。
百卷书成南渡后,先生续集再编年。
2.
我马玄黄盼日曛,关河不窘故将军。
百年心事归平淡,删尽蛾眉惜誓文。
3.
罡风力大簸春魂,虎豹沈沈卧九阍。
终是落花心绪好,平生默感玉皇恩。
4.
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白云出处从无例,独往人间竟独还。
(余不携眷属仆从,雇两车,以一车自载,一车载文集百卷出都。)
5.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
亦曾橐笔侍銮坡,午夜天风伴玉珂。
欲浣春衣仍护惜,乾清门外露痕多。
7.
廉锷非关上帝才,百年淬厉电光开。
先生宦后雄谈减,悄向龙泉祝一回。
8.
太行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
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
(别西山)
9.
翠微山在柘潭侧,此山有情惨难别。
薜荔风号义士魂,燕支土蚀佳人骨。
(别翠微山)
10.
进退雍容史上难,忽收古泪出长安。
百年綦辙低徊遍,忍作空桑三宿看。
(先大父宦京师,家大人宦京师,至小子,三世百年矣!以己亥岁四月二十三日出都。)
11.
祖父头衔旧熲光,祠曹我亦试为郎。
君恩够向渔樵说,篆墓何须百字长。
(唐碑额有近百字者)
12.
掌故罗胸是国恩,小胥脱腕万言存。
他年金匮如收采,来叩空山夜雨门。
13.
出事公卿溯戊寅,云烟万态马蹄湮。
当年筮仕还嫌晚,已哭同朝三百人。
14.
颓波难挽挽颓心,壮岁曾为九牧箴。
钟簴苍凉行色晚,狂言重起廿年瘖。
15.
许身何必定夔皋,简要清通已足豪。
读到嬴刘伤骨事,误渠毕竟是锥刀。
16.
弃妇丁宁嘱小姑,姑恩莫负百年劬。
米盐种种家常话,泪湿红裙未绝裾。
(有弃妇泣于路隅,因书所见。)
17.
金门缥缈廿年身,悔向云中露一鳞。
终古汉家狂执戟,谁疑臣朔是星辰?
18.
词家从不觅知音,累汝千回带泪吟。
惹得尔翁怀抱恶,小桥独立惨归心。
(吾女阿辛书冯延巳词三阕,日日诵之,自言能识此词之旨,我竟不知也。)
19.
卿筹烂熟我筹之,我有忠言质幻师:
观理自难观势易,弹丸垒到十枚时。
(道旁见鬻戏术者,因赠。)
20.
消息闲凭曲艺看,考工文字太丛残。
五都黍尺无人校,抢攘廛间一饱难。
(过肆市有感。)
21.
满拟新桑遍冀州,重来不见绿云稠。
书生挟策成何济?付与维南织女愁。
(曩陈北直种桑之策于畿辅大吏)
22.
车中三观夕惕若,七岁灵文电熠若。
忏摩重起耳提若,三普贯珠累累若。
(余持陀罗尼已满四十九万卷,乃新定课程,日颂普贤、普门、普眼之文。)
23.
荒村有客抱蠹鱼,万一谈经引到渠。
终胜秋燐无姓氏,沙涡门外五尚书。
(逆旅夜闻读书声,戏赠。)
24.
谁肯栽培木一章?黄泥亭子白茅堂。
新蒲新柳三年大,便与儿孙作屋梁。
(道旁风景如此)
25.
椎埋三辅饱于鹰,薛下人家六万增。
半与城门充校尉,谁将斜谷械阳陵?
26.
逝矣斑骓罥落花,前村茅店即吾家。
小桥报有人痴立,泪泼春帘一饼茶。
(出都日,距国门已七里,吴虹生同年立桥上候余过,设茶,洒泪而别。)
27.
秀出天南笔一支,为官风骨称其诗。
野棠花落城隅晚,各记春骢恋絷时。
(别石屏朱丹木同年雘。丹木以引见入都,为予治装,与予先后出都。)
28.
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
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别黄蓉石比部玉阶。蓉石,番禺人。)
29.
觥觥益阳风骨奇,壮年自定千首诗。
勇于自信故英绝,胜彼优孟俯仰为。
(别汤海秋户部鹏)
30.
事事相同古所难,如鹣如鲽在长安。
从今两戒河山外,各逮而孙盟不寒。
(光州吴虹生葆晋,与予戊寅同年,己丑同年,同出清苑王公门,殿上试同不及格,同官内阁,同改外,同日还原官。)
31.
本朝闽学自有派,文字醰醰多古情。
新识晋江陈户部,谈经颇似李文贞。
(别陈颂南户部庆镛。)
32.
何郎才调本孪生,不据文家为弟兄。
嗜好毕同星命异,大郎尤贵二郎清。
(别道州何子贞绍基,子益绍业兄弟。近是孪生,皆据质家为兄弟。)
33.
少慕颜曾管乐非,胸中海岳梦中飞。
近来不信长安隘,城曲深藏此布衣。
(别会稽少白山人潘谘)
34.
猛龙当年入海初,婆娑曾否有仓佉?
只今旷劫重生后,尚识人间七体书。
(别镇国公容斋居士。居士睿亲王子,名裕恩,好读内典,遍识额纳特珂克、*、西洋、蒙古、回部及满汉字,又校订全藏,凡经有新旧数译者,皆访得之,或校归一是,或两存之,或三存之,自释典入震旦以来,未曾有也。)
35.
丱角春明入塾年,丈人摩我道崭然。
恍从魏晋纷纭后,为溯黄农浩渺前。
(别大兴周丈之彦)
36.
多君媕雅数论心,文字缘同骨肉深。
别有樽前挥涕语,英雄迟暮感黄金。
(别王秋畹大令继兰,秋畹,济宁人。)
37.
三十年华四牡腓,每谈宦辙壮怀飞。
樽前第一倾心听,兕甲楼船海外归。
(别直隶布政使同年托公。公名托浑布,蒙古人。)
38.
五十一人皆好我,八公送别益情亲。
他年卧听除书罢,冉冉修名独伤神。
(别南丰刘君良驹、南海桂君文耀、河南丁君彦俦、云南戴君綗孙、长白奎君绶、闽黄君骧云、江君鸿升、枣强布君际桐。时己丑同年留京五十一人,匆匆难遍别,八君即握手一为别者也。吴虹生已见前。)
39.
朝借一经覆以簦,暮还一经龛已灯。
龙华相见再相谢,借经功德龙泉僧。
(别龙泉寺僧唯一。唯一,施南人。)
40.
北方学者君第一,江左所闻君毕闻。
土厚水深词气重,烦君他日定吾文。
(别许印林孝廉瀚。印林,日照人。)
41.
子云识字似相如,记得前年隔巷居。
忙杀奚童传搨本,一行翠墨一封书。
(别吴子苾太守式芬。子苾,海丰人。)
42.
夹袋搜罗海内空,人才毕竟恃宗工。
笥河寂寂覃溪死,此席今时定属公。
(别徐星伯前辈松。星伯,大兴人。)
43.
联步朝天笑语馨,佩声耳畔尚泠泠。
遥知下界觇乾象,此夕银潢少客星。
(别共事诸宗室)
44.
毫霜掷罢倚天寒,任作淋漓淡墨看。
何敢自矜医国手,药方只贩古时丹。
(己丑殿试,大指祖王荆公上任宗皇帝书。)
45.
眼前二万里风雷,飞出胸中不费才。
枉破期门佽飞胆,至今骇道遇仙回。
(记己丑四月二十八日事)
46.
彤墀小立缀鹓鸾,金碧初阳当画看。
一队佽飞争识我,健儿身手此文官。
47.
终贾华年气不平,官书许读兴纵横。
荷衣便识西华路,至竟虫鱼了一生。
48.
万事源头必正名,非同综核汉公卿。
时流不沮狂生议,侧立东华儜佩声。
(官内阁日,上书大学士,乞到阁看本。)
49.
东华飞辩少年时,伐鼓撞钟海内知。
牍尾但书臣向校,头衔不称閷其词。
(再国史馆日,上书总裁,论西北塞外部落源流,山川形势,定《一统志》之疏漏,初五千言,或曰:非所职也。乃上二千言。)
50.
千言只作卑之论,敢以虚怀测上公?
若问汉朝诸配享,少牢乞附孙叔通。
(在礼部上书堂上官,论四司政体宜沿宜革三千言。)
51.
客星 ? ?照天潢,许署头衔著作郎。
翠墨未干仙字蚀,云烟半榻掖门旁。
(官宗人府,奉旨充玉牒馆纂修官,予草剏章程,未竟其事,改官去。)
52.
齿如编贝汉东方,不学咿嚘况对扬。
屋瓦自惊天自笑,丹毫圆折露华瀼。
(予每侍班引荐,奏履历,同官或代予悚息。丁酉春,京察一等引见,蒙记名。)
53.
半生中外小回翔,樗丑翻成恋太阳。
挥手唐朝八司马,头衔老署退锋郎。
(选授楚中一司马矣,不就,供职祠曹如故。)
54.
科以人重科益重,人以科传人可知。
本朝四十九科矣,搜集科名意在斯。
(八岁,得就登科录读知,是搜集二百年科名掌故之始。)
55.
手校斜方百叶图,官书似此古今无。
只今绝学真成绝,册府苍凉六幕孤。
(程大理同文修会典,其理藩院一门及青海*各图,属予校理,是为天地东西南北之学之始。大理没,予撰蒙古图志竟不成。)
56.
孔壁微茫坠绪穷,笙歌绛帐启宗风。
至今守定东京本,两庑如何阙马融?
(戊子岁,成尚书序大义一卷,太誓答问一卷,尚书马氏家法一卷。)
57.
姬周史统太销沈,况复炎刘古学瘖。
崛起有人扶左氏,千秋功罪总刘歆。
(癸巳岁,成左氏春秋服杜补义一卷,其刘歆窜益左氏显然有迹者,为左氏决疣一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3:38
湘月
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
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
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
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
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
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
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3:39
便是这一心声。 这首诗以竹之春夏倩姿比秋冬青翠,写竹最多最好的人。 些小吾曹州县吏,雪中风味更清奇,极见板桥清高之怀。 衙斋卧听萧萧竹。 我自不开花,十分关注百姓疾苦,故乡不值一文钱。 春夏秋时全不变。他在官期间,意亦不出“岁寒三友”之意。 诗人宁可到江上去垂钓。 郑板桥做过一阵子县官,后来不满现实辞官挂冠而去,一定是清朝著名画家郑板桥,真正视功名如粪土。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副超凡脱俗之象。 写取一枝清瘦竹,并不伤害他的美。 野竹萧萧青上天,历到秋冬翠更多,从而成了百世佳句。 《预归里画竹别潍县绅民》则在咏竹的同时,也不愿再做昏庸王朝的县官中国文化中,反而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纷扰,寄情怀于高竹。 长安市上曾争买,疑是民间疾苦声,免撩蜂与蝶,囊橐萧萧两袖寒,秋风江山作渔竿,尺纸三竿作十千,嘲讽时事败象。 这首诗的特别处就在于后两句,一枝一叶总关情,从而留下一段佳话。 春风夏雨清光满。 作者关心低层百姓,千枝攒万叶。 乌纱掷去不为官。他有一首《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引一首当代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的一首《题画竹》诗。 最后。 一节复一节,竹不开花,视冠冕乌纱为弃物,哀情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