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21:1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3 23:56
冬月(大)十八。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3 23:56
冬至是什么意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3 23:56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今年立冬在2021年11月7日,农历十一月十八,星期日。2、冬至在每年12月21日-22日左右,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就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阳气慢慢开始回升。3、冬至的来历:周公到洛阳,用土圭法测得洛阳所处的地方即为“天下之中”,然后开始占卜国家社稷的吉地。《尚书·洛诰》记载:周公“朝至于洛师”,对洛阳周边的几个地方做了考察,最后确定涧水东、瀍水西、瀍水东皆“惟洛食”(都是兴建宗庙社稷的好地方)。周公通过“土圭测景”选定洛邑基址的史实,被载入了古代典籍,也被后人奉为封邦建国的成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3 23:57
冬至(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又称冬节、亚岁、长至节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冬至是时年八节之一,古时民间有在“八节”拜神祭祖的习俗。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在我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至今仍延续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扩展资料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西汉时,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文献《淮南子·天文训》。
在古代冬至有“亚岁”之称,“亚岁”即仅亚于“过年”。冬至又被称为“小年”,是说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也。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意思是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汉代前未见冬至过节日风俗的文字记载。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
《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意思是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冬节盛于唐宋。宋朝以后,冬至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兴盛。明、清两代的冬至日,皇帝要举行祭天大典,谓“冬至郊天”。民间在冬至有祭祖、宴饮等习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冬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3 23:58
冬至(公历12月21-23日交节),斗指子,寒冷的冬天来临。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季节变迁的其中一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
冬至是时年八节之一,古时民间有在“八节”拜神祭祖的习俗。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
在我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至今仍延续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扩展资料:
天文意义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冬至点),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
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日,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黑夜越长。冬至是一年里太阳最偏南的一天,是太阳南行的极致。
冬至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约50%。冬至过后,夜空星象则完全换成冬季星空,并且从今天起开始“进九”。而此时的南半球正值酷热的盛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时八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