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29 19:43
共6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3-30 00:05
孔子的老师有郯子,苌弘,老聃,师襄。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一生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另有说《春秋》为无名氏所作,孔子修订)。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国家的祖先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9 21:29
孔子的老师是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韩愈的《师说》: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其中郯子是春秋时郯国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少皞氏时代的官职名称的由来;苌弘是东周敬王时候的卿大夫,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师襄亦称师襄子,是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
扩展资料:
《师说》中还提到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师说》大约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801—802),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贞元十七年(801),辞退徐州官职,闲居洛阳传道授徒的作者,经过两次赴京调选,方于当年十月授予国子监四门博士之职。
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国子监的教学和管理。作者对此痛心疾首,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师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9 23:04
孔子并没有固定的老师,也可以说没有长期传授他学问的老师。 孔子曾经跟很多人学习过,在当时尊师重道的环境下,一日为师,终身若父,所以,可以说很多人都曾经做过孔子的老师,但他这些老师,贤能都不超过孔子。
孔子 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扩展资料:
孔子的成就
孔子的*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遵循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为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传统较深的鲁国,这时周王朝的统治权力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相互争战不断,出现了“王道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的社会现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个时代的特点。
社会矛盾的激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精神和信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残。这些共同构成了孔子*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条件,“仁”与“礼”是其*思想的基本精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30 00:55
圣人无常师,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这个道理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30 03:03
孔子的老师是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30 05:28
大家一起探讨谈不上师徒。孔子的老师是周室,孔子所教的学说都是周文化,是周室的智慧结晶,代表人物有:姫昌、吴泰伯、姫旦、吴季扎等。尤其吴季扎与对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对孔子有深远的影响,孔子以其为师。吴季札于公元前485年死后葬在申港西南,墓前碑铭“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10个古篆是孔子所书。也就是说,儒家学派的学说,创始人是周皇室,黄帝嫡传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