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鸟类要飞往温暖的地方过冬?而不生活在温暖的地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8:58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5:50
燕子是一种候鸟。冬天来临之前的秋季,它们总要进行每年一度的长途旅行——成群结队地由北方飞向遥远的南方,去那里享受温暖的阳光和湿润的天气,而将严冬的冰霜和凛冽的寒风留给了从不南飞过冬的山雀、松鸡和雷鸟。表面上看,是北国冬天的寒冷使得燕子离乡背井去南方过冬,等到春暖花开的时节再由南方返回本乡本土生儿育女、安居乐业。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原来燕子是以昆虫为食的,且它们从来就习惯于在空中捕食飞虫,而不善于在树缝和地隙中搜寻昆虫食物,也不能橡松鸡和雷鸟那样杂食浆果。种子和在冬季改吃树叶(针叶树种即使在冬季也不落叶)。可是,在北方的冬季是没有飞虫可供燕子捕食的,燕子又不能像啄木鸟和旋木雀那样去发掘潜伏下来的昆虫的幼虫、虫蛹和虫卵。食物的匮乏使燕子不得不每年都要来一次秋去春来的南北大迁徙,以得到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燕子也就成了鸟类家族中的“游牧民族”了。 燕子是雀形目燕科的1属。本属鸟类体小型,体长130~180毫米。翅尖长,尾叉形。背羽大都辉蓝黑色,因此,古时把它叫做玄鸟。翅尖长善飞,嘴短弱,嘴裂宽,为典型
食虫鸟类的嘴型。脚短小而爪较强。世界有20种,中国有4种,其中以家燕和金腰燕等比较常见。家燕前腰栗红色,后胸有不整齐横带,腹部乳白色。燕子一般在 4~7月繁殖。家燕在农家屋檐下营巢。巢是把衔来的泥和草茎用唾液粘结而成,内铺以细软杂
草、羽毛、破布等,还有一些青蒿叶。巢为皿状。每年繁殖2窝,大多在5月至6月初和6月中旬至7月初。每窝产卵4~6枚。第二窝少些,为2~5枚。卵乳白色。雌雄共同孵卵。14~15天幼鸟出壳,亲鸟共同饲喂。雏鸟约20天出飞,再喂5~6天,就可自己取食。食物均为昆虫。金腰燕体形似家燕,但稍大些。此种燕腰部栗黄,非常明显夺目,*有细小黑纹,易与家燕相区别。习性亦与家燕相似,但大都栖息于山地村落间。燕是典型的迁徙鸟。繁殖结束后,幼鸟仍跟随成鸟活动,并逐渐集成大群,在第一次寒潮到来前南迁越冬。
鉴别特征:
鉴别特征额、喉栗色,且侵入*,胸具不完整的黑色横带,*余部白无条纹,上体余部均为辉蓝黑色。地理分布为留鸟。
生态:
生态多见于居民点附近的空中、建筑物、电线上等。耐飞,觅食和营巢时来回不停,往往在飞行时伴随发出“咝咝”声。寻食时,一面飞行一面张着嘴把飞虫迎入嘴内。以小型昆虫为食。3-8 月繁殖,巢筑于屋檐下或横梁上,用泥土混和稻草、羽毛构成半碗状,内垫细草根和羽毛,雌雄二鸟合同衔泥作巢。
经济意义:
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是众所周知的益鸟,群众时代有保护燕子的习惯。
燕子是人类的益鸟。当秋风萧瑟、树叶飘零时,燕子成群地向南方飞去,到了第二年春暖花开、柳枝发芽的时候,它们又飞回原来生活过的地方。
“年年此时燕归来”。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知道燕子秋去春回的飞迁规律。相传春秋时代,吴王宫中的宫女为了探求燕子迁徙的规律,曾将一只燕子的脚爪剪去,看它是否在第二年仍旧飞回原地。无独有偶,晋代有个叫傅咸的,亦用此法观测,结果这只缺爪的燕子在次年春天又飞回来。燕子一般在夜里飞迁,尤其是在风清月朗时飞得很快很高,白天则在地面休息觅食。对燕子的飞迁习性,古代的诗人曾这样描述:“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在农业生产中,燕子的飞迁规律还被作为一种农事活动的物候。
燕子在冬天来临之前的秋季,它们总要进行每年一度的长途旅行——成群结队地由北方飞向遥远的南方,去那里享受温暖的阳光和湿润的天气,而将严冬的冰霜和凛冽的寒风留给了从不南飞过冬的山雀、松鸡和雷鸟。表面上看,是北国冬天的寒冷使得燕子离乡背井去南方过冬,等到春暖花开的时节再由南方返回本乡本土生儿育女、安居乐业。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原来燕子是以昆虫为食的,且它们从来就习惯于在空中捕食飞虫,而不善于在树缝和地隙中搜寻昆虫食物,也不能橡松鸡和雷鸟那样杂食浆果,种子和在冬季改吃树叶(针叶树种即使在冬季也不落叶)。可是,在北方的冬季是没有飞虫可供燕子捕食的,燕子又不能像啄木鸟和旋木雀那样去发掘潜伏下来的昆虫的幼虫、虫蛹和虫卵。食物的匮乏使燕子不得不每年都要来一次秋去春来的南北大迁徙,以得到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燕子也就成了鸟类家族中的“游牧民族”了。
家燕有一个“怪癣”:它们总是在夜深人静、明月当空的夜晚迁飞,而且飞得很快,有时只能看见它们的影子一闪而过,根本看不清楚它的模样。
家燕还有着惊人的记忆力,无论迁飞多远,哪怕隔着千山万水,它们也能够靠着自己惊人的记忆力返回故乡。
家燕返回家乡后,头一件“大事”便是雌鸟和雄鸟共同建造自己的家园,有时补补旧巢,有时建一个新的巢穴。家燕们不断地用嘴衔来泥土、草茎、羽毛等,再混上自己的唾液。没多久,一个崭新的碗型的窝便出现在你家的屋檐下了。
有时,霸道的麻雀会坐享其成,强占家燕们舒适的窝,家燕可不会就此罢休,它们群起而攻之,把麻雀轰走。有时实在赶不走麻雀,家燕便会十分“残忍”地衔来泥土、树枝,封死巢穴,把麻雀们统统“活埋”了。
家燕体态轻盈,一对翅膀又窄又长,飞行时好像两把锋利的镰刀,家燕飞行时似一根刚离弦的箭,“嗖”地一声发射出去,它是个捕虫能手,几个月就能吃掉25万只昆虫,所以我们千万不能伤害它!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5:51
【候鸟迁徙的原因】候鸟之所以会迁徙,不仅仅是因为天气的寒冷,更是因为冬季气温下降导致的生存环境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食物,首先,对于以水果、谷物为食的鸟类来说,冬季就意味着饥荒,冬季气温下降,一些植物为了生存,会本能地减少水分蒸发、降低体内消耗,在外界来几乎是停止生长的状态,因此,食物数量有限、质量不高,会成为鸟类们的生存障碍;另外,那些以鱼类为食的鸟儿,因为水面结冰也会无法捕食;再者,气温下降,导致几乎所有的昆虫或者冻死,或者冬眠,以昆虫为食的鸟类也失去了食物来源。如此种种食物短缺,才是鸟类向南迁徙的主要原因。
【对题主的回答】不直接生活在温暖的地方是因为:1、热带地区的夏季,不适合鸟类哺育后代/2、南方长期炎热多雨,虽然食物种类多样,但是竞争者的种类更多/3、另外在地球的赤道地带,除了雨林和沙漠外,适合鸟类生活的地形并不多,因此它们与其选择蜗居,还不如每年这样来回迁徙。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5:51
许多鸟在寒冷的冬天会发生迁徙现象.迁徙是指动物在一定距离移动的行为,我们也特把群鸟有规律、有季节、有方向的飞翔活动称迁飞。动物迁徙既是由栖息地生存状态变化引起,又与动物本身的生理刺激、发育周期(生殖腺变化)相关联。无论鸟的迁飞、兽的迁移、蝶的群移、鱼的洄游……都属于动物的迁徙行为。
从鸟的迁徙看,根据是否迁徙或如何迁徙,可以因地而异分为:留鸟(如麻雀)和候鸟;其中候鸟包括三类——夏候鸟(如家燕)、冬候鸟(如小枭)、旅鸟(如鹬)。鸟类迁徙具有强烈的定向性,动物学家认为定向机制包括:太阳定向、星辰定向、陆标定向(视觉)、地磁定向、嗅味定向、声音定向(非视觉)及其他。
鸟的迁飞距离差异悬殊,少则几十、几百公里,多则上千甚至上万公里。北极燕鸥是所知迁飞距离最长的鸟类之一,繁殖期在北极营巢,冬天则飞到南非越冬,行程达18000公里。天鹅是目前所知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登山运动员曾在珠峰看见并记录到天鹅,其高度起码达到9000米,难怪古人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感慨,鸿鹄即指雁和天鹅。
中国古人很早就记录了一些鸟类的迁飞规律并将其作为重要的物候之一,如《管子》一书中有“今夫鸿鹄春北而秋南”之说。《淮南子》中有“燕、雁代飞”之说,认为燕、雁的季节迁移是先后相继的,大雁是9~10月南飞,小燕是10~11月飞向南方;来年春天大雁是1~2月北飞,小燕则是3~4月才从南方飞向北方,“似曾相识燕归来”。
鸟类迁徙的时间一般一两个月到两三个月,每天飞行100~200公里不等,飞行时间6~8个小时。有的鸟习惯白天飞行,有的则习惯夜间飞行,也有昼夜兼程的。大型鸟类,如猛禽、鹰及鹳、鹤、乌鸦因天敌少而白天迁飞;鸭类及一些小型鸟类则惯于夜飞,以防被袭击,故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等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5:52
很多鸟都有迁徙的习惯,它们有在固定的地方生活的习性,当他生活的地方气候变化不能使适应时,就要向其它地方转移,一般是向较温暖的地方迁徙,当这个地方变冷,它就要向南飞北方变暖时它又回来了,循环往复年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