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8:56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5:28
1、《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告诉了我们:“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原文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白话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扩展资料
1、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
2、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
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3、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4、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
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5、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史称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 题西林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5:29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侧看则峰峦起伏。从远处和近处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5:29
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告诉我们。是。题西林壁这首诗是苏轼在游庐山十题写在西林壁墙壁上的一首诗,诗人分别从行侧远近高低,这几个角度观察庐山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点个赞哦。😊😊😊😊😊😊😊😊😊😊😊😊(^_^)
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
1、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作者: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3、原文:《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创作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5:30
1《题西林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从不同的角度看一个物体,所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要想真正认识某个事物就要从整体观察,对它进行全面了解。
2原文: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注释: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今江西庐山脚下。 缘:因为 岭:山脉
4资料:
庐山:又称“匡庐”,是我国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以雄、奇、险、秀闻明,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它雄踞于江西省九江市南部,耸立于长江之滨。庐山四级风景如画,夏季凉爽宜人,为避暑胜地。
5译文:
横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看则是高耸入云的山峰。从远、近、高、低不同角度来看,景色各不相同。我之所以看不到庐山的全貌,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6作家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市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对诗、文、书、画都十分精通,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5:30
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题西林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告诉了我们:“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2、原文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白话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
题西林壁这首诗我明白了什么道理
《题西林壁》这首诗向我们传达了以下几个深刻的道理:1. 观察问题的角度会影响我们的认识。苏轼在诗中描绘了庐山的不同面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表明,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我们可能会形成不同的见解。因此,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应保持多元视角,避免片面性。2. 不要盲从权威,要...
《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题西林壁》原文:作者:宋代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告诉我们道理是什么
1. 《题西林壁》一诗深刻阐释了一个道理:要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审视,冷静分析,避免被局部现象所误导。这种认识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谚语不谋而合。2. 原诗《题西林壁》这样记载:“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 诗的现代汉...
题西林壁告诉小学生什么道理
题西林壁告诉小学生什么道理:1、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2、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只有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才能得到最全面的答案。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告诉我们道理是什么
回答:《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告诉了我们:“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如下:1、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苏轼在诗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说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因为角度的变化会影响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2、不要过于迷信权威,要有自己的思考 苏轼在诗中说:不识...
《题西林壁》这首诗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这首诗告诉我们“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
《题西林壁》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1、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2、作者:苏轼,北宋文学家、...
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 《题西林壁》这首诗向我们传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分析问题时,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因为有时候身处其中的人难以理解其全貌,而局外人却能看得更清楚。2. 苏轼的这首诗以庐山的景色为例,说明了在不同的位置和距离观察,庐山的面貌各不相同。这比喻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如果仅仅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