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1:08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7:17
爸爸接送周,改变不了撒手式教育
1、爸爸接送周,理想很丰满
正常现在家庭孩子的接送往往都是奶奶、妈妈,这样的孩子很容易缺少和父亲陪伴的时间。而爸爸接送周的设立,可以让父亲主动参与到孩子的成长当中,在上放学的过程中可以和自己的孩子有更多的交流。
从这个角度来多,爸爸接送周值得点赞和推广。因为母亲培养长大的孩子,虽然会有温柔细腻的特点,但也很容易缺少坚强勇敢的品质。而父亲参与到孩子的成长当中,恰恰可以弥补性格上阳关自信的缺失。
大多是孩子也恰恰希望自己的父亲可以来接送自己的上放学。这个倡议恰恰响应了孩子们内心的渴求,让父母同时参与到家庭教育当中,这样的孩子成长才会是健康的。
爸爸接送周,积极影响,值得点赞
2、爸爸接送周,现实很残酷
爸爸接送周仅仅是一个倡议,而不具备任何的约束力。因此大多数家庭并没有持续性的接送孩子,真正改变撒手性教育的现状。
首先,很多家庭是离异家庭、丧父家庭,这样的孩子想要获得父亲的关心,无疑是奢侈的。如果只是单纯的要求父亲来接送,往往会取得相反的想过,让孩子重新活在父亲离开的阴影当中。
其次,很多家庭负担很重,往往都是由父亲一个人负责整个家庭的开销,根本没有时间去接送自己的子女。更不用说参与到孩子的日常教育当中,毕竟让孩子有钱上学读书比陪伴来的更重要。
爸爸接送周仅仅是一个倡议,很难持续的进行下去,毕竟背后还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人们去解决。而不会因为一个倡议,就可以改变撒手式教育的现状。
爸爸接送周,只是倡议,很难改变。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7:17
教育孩子从来都不应该只是母亲的责任,父亲的影响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可或缺。可现实中,母亲接送孩子,照顾孩子生活,辅导孩子学习的比例要远远高于父亲,父亲的缺位,让孩子的成长少了一些担当和阳刚。
不过,如果有条件,我相信大部分做父亲的还是愿意去接送孩子上下学的,一方面可以多和孩子接触增加感情交流,另一方面则可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之所以有”撒手式教育“,多半还是迫不得已。
客观地讲,虽然当下夫妻双方都工作的情况也不少,可是,在很多地方,还是做丈夫的需要肩负起养家糊口的责任。甚至在有些留守儿童的家庭里,父亲这个角色就是经常出差或者一年才能见上两面的,不是他们不想多陪陪孩子,而是他们更需要赚钱养家,他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让这些爸爸专门回来接送孩子,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此外,”爸爸接送周“的确可能改变一部分有时间去接送孩子却习惯了撒手的爸爸们,但是否能够通过这种形式让他们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恐怕还是治标不治本的。毕竟,这只是倡议,那些本就不想去的,还是会找各种理由搪塞。
为人父母都想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可是,生活的重担不容许他们有太多的选择,更多的时候,他们只能做取舍。
想要通过”爸爸接送周“来改变什么,恐怕只是一场徒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7:18
可能会有所改善,但从根本上是无法通过这一件事来解决的,只能期望以此为开始,让更多的人来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家庭的教育,尽量做好该做的职责。
很多人都说,这是因为生活所迫,需要外出打工,无法做到随时陪着孩子,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并不是说外出打工的问题,外出打工那是说留守儿童的问题,而这里所问的问题,关于“爸爸接送周”指的应该是正常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中的爸爸。
现在社会中,所谓撒手式教育,就是指,父亲没有尽到养育和陪伴孩子的义务,就是我们所说的丧偶式婚姻,丧偶式育儿。
普通社会中总认为家务、教养孩子、照顾孩子都应该是母亲应该做的,但是这种情况是发生在过去,男人独自在外打拼,女人在家打理家务的状况正所谓男主外,女主内。而现在社会中,基本都是男女双方都外出工作的,女方的工作并不会比男方轻松,有的甚至更累,更出色。而家庭的教育和分工方式却没有因此而改变。
当然,在社会中很大一部分父亲是愿意陪伴孩子成长的,这一部分自是不需要相关规定和活动去要求他们做什么,这个要求针对的是一部分父亲,他们业余时间可以打游戏、可以看手机,却放弃和孩子相互了解的机会,而孩子也缺乏了对父爱的认真,这才是这个要求,真正要去面对的人群。
所以,我是支持设立爸爸接送周的,纵然不能马上改变,也希望能够一点一点的去改善这种撒手式教育的现状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7:18
现在越来越多的男人不愿意管自己的孩子,带自己的孩子。根据这一现象,有的小学设立了“爸爸接送周”,但是我认为这样还是改变不了爸爸们不愿意管孩子的现象。
这种做法只是在硬性的规定下,爸爸们不得不去接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也会有很多的不去接孩子的理由,比如:工作多、要加班、要出差、没时间等等。再者来说,一个男人,他的耐心和他的温柔肯定不及女生。孩子们又是因为年纪小什么都不懂,爱淘气、爱问、爱乱跑,在这种情况下爸爸们会更加急躁,更加不想管孩子、照顾孩子。
而且我们国家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思想是男主外女主内。这种思想已经渗透在很多人的心里,再加上有了母爱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女性照顾孩子的时候更温柔,更体贴入微,更加愿意去照顾孩子,毕竟是自己怀胎十月才生出来的孩子。而男人呢,他们没有这个感受,他们没有亲身经历体会这个过程,所以他们身上父爱的光辉也会减少很多。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7:19
好好想一想,仅仅让孩子的父亲去接送的行为,真的有利于构建良好的亲自关系吗?
虽然从孩子的成长角度来说,父亲的角色的必要的,父亲应当多与孩子沟通,父亲应当多陪孩子玩。然而,我们不能不考虑到个体之间的差异啊,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时间。从我们的社会结构来看,父亲这个角色其实要更多承担孩子的生存和发展诉求。用更通俗的话来说,父亲是要赚钱的,这个社会生存不易,并不是所有的男人都能够轻松的养家糊口,在各种压力之下,甚至很多人还要选择日常加班。
而现在要让父亲去接孩子,更关键是要接一周,那孩子几点放学?孩子五点放学,父亲五点半下班,怎么接?只能请假喽,请一个礼拜的早退假,扣了工资谁负责?有的家庭可能不在乎这些钱,有的家庭可是等着钱还房贷、吃饭啊。也幸好这种活动仅仅搞了一周,要是每个月都来一次,那班就不用上了,全家一起喝西北风吧。
为什么要让父亲来接送孩子,因为孩子和父亲接触少对不对?学校想促进孩子与父亲的接触,然后就搞了个活动出来。可是学校为什么不想想,有时间谁不愿意陪自己孩子玩?也就是说,学校在不考虑问题的情况下,视图强行要求父亲与孩子多做交流,那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各位不妨想一想,如果有人强迫我们去做一件非常为难的事情,甚至会影响到我们生存的时期,大部分人怎么处理?说实话,不当场急眼就算不错了。
而学校就这么做了,就要求父亲去接送了,也不考虑孩子的父亲用不用上班,会不会扣工资。结果呢?结果父亲对于学校将会是一种什么态度?在这种态度下,受到家庭交流而影响的孩子,又会对学校产生什么样的负面认识?
种种问题之下,且不论是否会构成矛盾,至少会存在态度上的变化吧?而这种变化,必然会逐渐趋向于负面,最终所影响的不就是孩子吗?所以我甚至觉得,学校这种活动就是在坑孩子。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不以孩子的发展为考量,非要另辟蹊径搞点噱头,这是一个教育机构应该做的事情吗?这难道不就是所谓的大搞形式主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