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第四纪大冰期体是什么时候?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8:37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22:13

第四纪大冰期
第四纪大冰期

【时间】:

第四纪大冰期约从距今200万年前开始直到现在,是地球史上距今最近的一次大冰期。

第四纪大冰期约从距今200万年前开始直到现在。当冰期最盛时在北半球有三个主要*冰川中心,即斯堪的那维亚冰川中心:冰川曾向低纬伸展到51°N左右;北美冰川中心:冰流曾向低纬伸展到38°N左右;西伯利亚冰川中心:冰层分布于北极圈附近60°—70°N之间,有时可能伸展到50°N的贝加尔湖附近。估计当时陆地有24%的面积为冰所覆盖,还有20%的面积为永久冻土层,这是冰川最盛时的情况。在这次大冰期中,气候变动很大,冰川有多次进退,分别被称为冰期(glacial eppoch)和间冰期(interglacial eppoch)。

一般认为现在的地球正处于间冰期。根据对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中第四纪的山岳冰川的研究,确定第四纪大冰期中有5个亚冰期。在中国也发现不少第四纪冰川遗迹,定出4次亚冰期。在亚冰期内,平均气温约比现代低8°—12℃。在两个亚冰期之间的亚间冰期内,气温比现代高。北极等高纬度地区约比现代高10℃以上,低纬度地区约比现代高5.5℃左右。覆盖在中纬度的冰盖消失,甚至极地冰盖整个消失。在每个亚冰期之中,气候也有波动,例如在大理亚冰期中就至少有5次冷期(或称副冰期),而其间为相对温暖时期(或称副间冰期)。每个相对温暖时期一般维持1万年左右。目前正处于一个相对温暖的后期。第四纪大冰期中冰川有数次扩张和消退,第四纪大冰期比前两次时间要短,现在的气候也比历史上很多时期要寒冷,因此第四纪大冰期应该并未结束。

第四纪大冰期实际上并不局限于第四纪,早在第三纪就已经开始。世界各地的冰期和间冰期的次数和时间并不完全相同,每次冰期的具体时间也有争议,南极的冰川发生的时间要比北半球要早得多,在两千多万年前的中新世就已经形成了大冰盖。冰期在国际上的划分以阿尔卑斯山为标准,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冰期曾经被划分为玉木冰期,里斯冰期,民德冰期和贡兹冰期这四次冰期,后来又发现了更加古老的多瑙冰期和比贝冰期,其中最晚的玉木冰期研究的最详细。最后一次冰期在世界各地的时间相差不大,大约在一万多年前结束。第四纪大冰期最盛时,冰川的面积为4714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32%,整个加拿大和北欧都在冰盖的覆盖下,冰川消退之后,留下了大规模的湖泊群,所以加拿大和芬兰都成了“千湖之国”。

第四纪大冰期使地球上的面貌大为改观,但并未造成大规模的集群灭绝,物种可以退却到少数“避难所”中得以生存。东亚和美国东部都是“避难所”,保存了比较多的古老物种,而欧洲的阿尔卑斯山阻碍了物种的南迁,因此欧洲的生物种类比中国要少得多。第四纪末有很多大型哺乳动物在地球上消失,现在很多学者相信,它们的灭绝不是冰期的结果而可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据研究,在距今1.8万年前为第四纪冰川最盛时期,一直到1. 65万年前,冰川开始融化,大约在1万年前大理亚冰期(相当于欧洲武木亚冰期)消退,北半球各*的气候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基本上形成为现代气候的特点。

【开始】:

第四纪大冰期实际上并不局限于第四纪,早在第三纪就已经开始。世界各地的冰期和间冰期的次数和时间并不完全相同,每次冰期的具体时间也有争议,南极的冰川发生的时间要比北半球要早得多,在两千多万年前的中新世就已经形成了大冰盖。第四纪大冰期的划分根据对阿尔卑斯山的山岳冰川的研究,分为5个亚冰期。

【冰期(亚冰期、副冰期)与间冰期(亚间冰期、副间冰期)】:

在第四纪冰期中,气候变动很大,冰川有多次进退,分为4个冰期(glacial eppoch)和3个间冰期(interglacial eppoch)。第四纪大冰期在国际上的划分以阿尔卑斯山为标准,根据对阿尔卑斯山第四纪的山岳冰川的研究,确定第四纪大冰期中有5个亚冰期。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冰期被划分为玉木冰期,里斯冰期,民德冰期和贡兹冰期这四次冰期,后来又发现了更加古老的多瑙冰期和比贝冰期。

在我国,这一时期也相应地出现了鄱阳亚冰期(137-150万年前)、大姑亚冰期(105-120万年前)、庐山亚冰期(20-32万年前)与大理亚冰期(1-11万年前)4个亚冰期。在亚冰期内,平均气温约比现代低8°—12℃。据研究,在距今1.8万年前为第四纪冰川最盛时期,年平均气温曾经比现在低10℃~15℃,冰川面积达4700万——5200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32%。冰层厚达1000米,海平面下降了130米。

而间冰期时,气候转暖,海平面上升,大地又恢复了生机。其中在两个亚冰期之间的亚间冰期内,气温比现代高。北极等高纬度地区约比现代高10℃以上,低纬度地区约比现代高5.5℃左右。覆盖在中纬度的冰盖消失,甚至极地冰盖整个消失。在每个亚冰期之中,气温也有波动,例如在大理亚冰期中就至少有5次冷期(或称副冰期),而其间为相对温暖时期(或称副间冰期)。每个相对温暖时期一般维持1万年左右。

【最后一次冰川运动的结束】:

一直到1. 65万年前,全球的冰川开始融化,大约在1万年前大理亚冰期(相当于欧洲的武木亚冰期)消退,北半球各*的气候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基本上形成为现代气候的特点。

第四纪大冰期比前两次时间要短,现在的气候也比历史上很多时期要寒冷,因此第四纪大冰期并未结束,一般认为现在的地球正处于间冰期。

【冰川分布范围】:

第四纪大冰期最盛时在北半球有三个主要*冰川中心,即斯堪的那维亚冰川中心:冰川曾向低纬伸展到51°N左右;北美冰川中心:冰流曾向低纬伸展到38°N左右;西伯利亚冰川中心:冰层分布于北极圈附近60°—70°N之间,有时可能伸展到50°N的贝加尔湖附近。估计当时陆地有24%—32%的面积为冰所覆盖,面积达4714万平方公里,还有20%的面积为永久冻土层。

【影响】:

第四纪大冰期最盛时,整个加拿大和北欧都在冰盖的覆盖下,冰川消退之后,留下了大规模的湖泊群,所以加拿大和芬兰都成了“千湖之国”。第四纪大冰期使地球上的面貌大为改观,但并未造成大规模的集群灭绝,物种可以退却到少数“避难所”中得以生存。东亚和美国东部都是这样的“避难所”,保存了比较多的古老物种,而欧洲的阿尔卑斯山阻碍了物种的南迁,因此欧洲的生物种类比中国要少得多。第四纪末有很多大型哺乳动物在地球上消失,现在很多学者相信,它们的灭绝不是冰期的结果而可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遗迹】:

第四纪冰期的遗迹很多,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峡湾,北欧、中欧、北美洲众多的冰碛残丘,阿尔卑斯山的U型谷和陡峭的山峰,法国和瑞士交界处侏罗山巨大的冰漂砾等,都是第四纪冰川作用留下的产物。

【地球还处于大冰期?】

现在,我们仍处于第四纪大冰期中的亚冰期与间冰期之间。

据国外媒体报道,二氧化碳被当今人士视为是一种祸害,认为它导致了全球变暖,但是科学家们最新研究发现它曾经是拯救地球的功臣,是它使地球免于遭受象火星一样的冰冻,这一结论是美国天文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最近研究发现的。研究员们是在分析了地球上最古老的水成岩化石后得出的这一结论。科学家们称,在地球还年轻的时候,正是由于大量二氧化碳的存在才使得地球免于遭受全球冰冻的灾难,那个时候,二氧化碳使得地球的温度上升。

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大约在37.5亿年前拯救了地球,这项最新的研究成果已经被发表在了最新一斯的地下《地球与行星科学》杂志上。负责这项研究的来自芝加哥大学的助理教授尼克拉斯•多普尔斯(音)称,这项新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解释地球的怎样从被冰冻的厄运中解脱出来的。此前曾有研究表明远古的地球上就存在着液态水,但是来自太阳的微弱的热量不足以使这些水保持液态,这些水为什么能保持下来一直是一个谜。这项研究成果则解决了这个问题,正是由于二氧化碳的存在才使得地球更为温暖,这些液态水才得以保存。科学家们在研究中还发现远古的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要远远高于今天的地球大气。多普尔斯称,“我们现在有直接的证据表明远古的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相当丰富,这些二氧化碳也许就是使地球免遭冰冻的主要原因,火星就是因为少了这些二氧化碳而变成了现在的冰雪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二氧化碳就象是一种行星的温度调节计,在地表温度低的情况下,它与岩石之间的化学反应就会减少,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会增多,这样有利于保持行星的温度。”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减少,是裸露的新生岩石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的无机成因和植物光合作用的有机成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光合作用并不是碳循环的唯一途径。事实上,大冰期都是发生在造山作用之后,如,石炭-二叠纪大褶皱之后的石炭-二叠纪大冰期,第三纪大褶皱之后的第四纪大冰期。现在,我们仍处于第四纪大冰期中的亚冰期与间冰期之间,温室气体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一旦冰期来临,缺乏能源的人类将面临死亡的威胁。与温室效应造成的沿海城市被淹相比,这是比魔鬼还凶恶的死神。

荷兰乌特勒支大学考古学家对132种灭绝啮齿动物的8万颗化石牙齿进行研究后震惊地发现,地球绕太阳的轨道每隔250万年左右就会从圆形变成椭圆形,这一变动将使地球进入超寒冰河时代,造成生物大灭绝。由于人类已在地球上出现了25万年,所以人类最多再延续225万年,就会迎来下一个超级寒冷的冰河时代,造*类大灭绝,而一种能够抵御极度寒冷的新种类巨鼠将可能统治地球。据报道,在地球历史上曾出现过好多次无法解释的哺乳动物大灭绝现象,和小行星撞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大灾难不同的是,这些哺乳动物大灭绝现象往往每隔250万年就会重复一次,造成此前的哺乳动物大部分突然消失,而新种类的哺乳动物又将会渐渐诞生。一些考古学家怀疑这些灭绝的哺乳动物是被其他生物消灭了,还有科学家认为气候剧变造成了生物大灭绝。荷兰乌特勒支大学考古学家简•万•达姆通过对过去2200万年中已经灭绝的132种啮齿动物的8万颗化石牙齿进行了研究分析,这些史前灭绝的哺乳动物包括松鼠、老鼠、海狸、野鼠等,它们曾生活在2450万年前到250万年前,但只有少数种类幸存到了今天。达姆研究发现,地球上每隔250万年就会出现一次哺乳动物大灭绝,而同时,地球绕太阳的轨道从接近圆形变成椭圆的周期,也是大约240万年左右,而地球的轴心度也每隔100万年就会变动一次。达姆相信,正是地球轨道的变动和轴心变化的重合造成了哺乳动物的大灭绝现象,这一变动周期正好是250万年左右。达姆在《自然》杂志上撰文称,当地球的轨道接近圆形时,地球上的气候将更稳定,而当地球的轨道进入椭圆状态时,地球上的气候将变得更极端,最后形成寒冷的冰河时代,造成大多数生物无法幸存下来。如果人类在225万年后走向终结,而一种能够抵御极度严寒的新种类巨鼠将会生存下来,成为地球的主宰,而地球上产生一种“新人类”的可能性也将微乎其微。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22:13

又称“第四纪大冰期”。第三纪末气候转冷,第四纪初期,寒冷气候带向中低纬度地带迁移,使高纬度地区和山地广泛发育冰盖或冰川。这一时期大约始于距今200—300万年前,结束于1—2万年前。规模很大。在欧洲冰盖南缘可达北纬50度附近;在北美冰盖前缘延伸到北纬40度以南;南极洲的冰盖也远比现在大得多。包括赤道附近地区的山岳冰川和山麓冰川,都曾经向下延伸到较低的位置。中国第四纪冰川,是李四光于1922年首先在太行山东麓及山西大同盆地发现的,冰川的范围包括东北的长白山、大、小兴安岭,北方和西北的崂山、泰山、华山、太白山、秦岭、五台山、太行山、吕梁山、阴山、贺兰山,南方的滇、黔、桂、赣、浙、*等山地和高原,也波及到东部山区并常以冰舌向山麓平原流溢。这次大冰期,可分四次冰期、三次间冰期和一个冰后期。在最大一次冰期中,全球*有32%的面积被冰川覆盖,大量的冰停滞于*上,致使海面下降约130米。原始人类正是在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的气候变化中,发展成为现代人的。
第四纪冰川(disijibingchuan)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冰川的发生是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由降落在雪线以上的大量积雪,在重力和巨大压力下形成,冰川从源头处得到大量的冰补给,而这些冰融化得很慢,冰川本身就发育得又宽又深,往下流到高温处,冰补给少了,冰川也愈来愈小,直到冰的融化量和上游的补给量互相抵消。一般冰川为舌状,冰川面往往高低不平,有的地方有深的裂口,即冰隙。冰川可分为*冰川和山岳冰川两大类。第四纪时欧洲阿尔卑期山山岳冰川至少有5次扩张。在我国,据李四光研究,相应地出现了鄱阳、大姑、庐山与大理4个亚冰期。现代冰川覆盖总面积约为163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1%。我国的现代冰川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北坡)、昆仑山、天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的一些高峰区,总面积约57069平方公里。

冰川期 glacial age,ice age,glacial period 这是指地球气候酷寒,高纬度地方的广阔区域为*冰川(continental glacier)所覆盖的时期。最近的冰川期在更新世,据在欧洲和北美研究的结果,认为共有六次冰川期,五次间冰川期。在日本根据分析冰斗地形(围谷地形,kar)地形发现有两次冰川期。最显著的冰川期是在石炭纪一二迭纪,冰川的遗迹残留于冈瓦纳*。除上述两大冰川期外,在欧洲和美洲还发现有前寒武纪、中生代和第三纪的冰川遗迹,但都不太显著。

地球自诞生后,气候也一直在变迁中。地质年代中地球的气候是温暖和寒冷交替著出现。在数十万年以上的极长周期气候中,有大冰川气候周期和冰川时代气候周期。

在震旦纪以前,也就是大约在六亿年以前,我们并不清楚地球上的气候。从六亿年前古生代震旦纪起一直到一万年前新生代的第四纪止,地球上的气候共经历了三次大冰川气候。第一次是震旦纪大冰川期,距今约六亿年;第二次是古生代后期的石炭—二叠纪大冰川期,距今约2~3亿年;第三次是新生代第四纪大冰川期,距今约200万年。这三大冰川期气候的时间周期尺度大约是千万年至亿年左右。

在第四纪大冰川期气候中,目前我们巳经确知其间气候仍是寒冷与温暖交替出现。这段时间世界各地的冰川进退次数并不一致,不过大多数的学者都同意有四次冰川时代.

如果谁想去看看第四纪冰川的遗址可以去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座落在京西翠山南麓模式口冰川擦痕遗迹的东侧,陈列馆建于1989年,占地1950平方米,建筑面积750平方米,冰川馆是研究我国第四纪冰川学,弘扬李四光及老一辈地质学家爱国敬业精神,向广大观众介绍地质科普知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座落于北京西郊翠微山下第四纪冰川擦痕处,是世界上唯一的以第四纪冰川擦痕实物为基础建立的博物馆。冰川擦痕是地质学家李捷在勘测永定河引水渠地质、地貌时发现的,并经过了李四光等国内外专家学者鉴定,于1957年被确定为北京市重点文物。陈列馆的展陈分为冰川擦痕遗迹和5米长的画廊,包括鸵鸟蛋、恐龙蛋、三叶虫、猛犸象牙等化石及各种大小不同的冰渍石实物标本和介绍冰川知识及冰川资源现状四部分内容。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介绍了地球和太阳的形成和关系、人类的诞生、冰川的形成和消亡、李四光创立新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和地质工作者为寻找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所作的不懈努力。

在地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气候寒冷的大规模冰川活动的时期,称为冰河期(iceage)以下简称冰期。这种冰期曾经有过三次,即前寒武晚期、石炭-二叠纪和第四纪。第四纪冰期来临的时候,地球的年平均气温曾经比现在低10℃~15℃,全球有1/3以上的*为冰雪覆盖,冰川面积达5200万平方千米,冰厚有 1000米左右,海平面下降130米。第四纪冰期又分4个冰期和3个间冰期。间冰期时,气候转暖,海平面上升,大地又恢复了生机。第四纪冰期的遗迹最多,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峡湾,北欧、中欧、北美众多的冰碛残丘,阿尔卑斯山的U型谷和陡峭的山峰,法国和瑞士交界处侏罗山巨大的冰漂砾等,都是第四纪冰川作用留下的产物。

什么叫第四纪冰川
第四冰川是在中国西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没有疑问。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早在40年代初领导新疆石油地质调查时,就对天山南麓第四纪冰川沉积物进行了研究,发表了两篇论文,在文中他阐述了冰期存在的证据,并划分了三个冰期,分别以不同的冰碛石为代表。上述冰碛系列今日考察时仍可找到,在整个学术界完全达成了共识。
冰川的出现对全球气候和生物发展的影响很大,特别是第四纪冰川,直接作用于人类的生存环境,研究和确认第四纪冰川既有特殊的理论意义也有普遍的现时意义,因此一直吸引着人们为此付出不懈的努力。
第四冰川是距今200多万年的冰川遗迹冰臼群在重庆梁平县云龙镇龙溪河七里滩水电站水坝附近被发现。该遗址位于水坝前干枯的河床中,在整幅巨大的岩石上有无数密密麻麻的石洞,石洞以椭圆形、圆形居多,大的直径3米左右、小的几厘米。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有关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此次发现的冰臼群属于罕见的地质遗迹,是第四纪冰川运动的结果,距今已有约200-300万年。
由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专家韩同林教授率领的考察队7日在浙江新昌县天姥山麓发现了我国最大的第四纪冰川石河遗迹———万马渡冰石河。
通过现场考察,韩同林等冰川研究专家在当地绵延3公里的万马渡河谷发现了大量冰川漂砾、冰碛垄等第四纪冰帽冰川遗迹,并根据分布在巨型冰川漂砾上的众多冰臼进一步确认,河谷中形如万马奔腾竞相争渡的大规模巨石阵,系距今约200万至3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时期由冰川漂移堆积物形成的冰石河遗迹。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研究员韩同林教授认为,在新昌万马渡河谷发现的大规模冰石河遗存了许多第四纪冰川时期的重要信息,它对研究全球环境演化和预测今后气候变化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

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研究,始于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
李四光在1921年即已在山西大同及河北太行山东麓发现了冰川漂砾,识别出冰川流动形成的擦痕。30年代,他又在江西庐山发现冰川沉积物,在鄱阳湖边发现具冰川擦痕的羊背石;并在安徽黄山发现U形谷削壁上的擦痕,在该山后海发现具擦痕的漂砾。

在这些重要发现后,李四光先后发表了“扬子江流域之第四纪冰期”和“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现象”等论文,以后又出版了专著《冰期之庐山》。他提出庐山冰川可分为3个冰期,最老的为“鄱阳冰期”,发生在早更新世,规模最大,鄱阳湖畔的绿色泥砾是重要证据。之后是“大姑冰期”,属中更新世早期,以大姑山一带赭色泥砾为代表。较新的是“庐山冰期”,属中更新世晚期,以庐山的橙色泥砾为代表,规模已大大缩小。建国以后,有学者又提出比“庐山冰期”更晚的“大理冰期”,属晚更新世,以云南大理苍山的冰碛物为代表。这样一来,第四纪就有了以上四大冰期,这四个冰期正好与20世纪初德国的彭克、布吕克纳根据阿尔卑斯山区第四纪冰川沉积物研究所提出的四大经典冰期一一对应。

李四光关于中国东部第四纪冰期的学说,早期就有合作者和支持者,这其中既有李捷等一批中国地质学家,也有外国的地质同行,如奥地利的费斯孟、前苏联的纳里夫金以及美国的米勒等,中国有没有第四纪冰川受到国际地学界的关注。

中国现代冰川研究的开拓者施雅风等在80年代初对中国东部中低山区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提出过质疑。他们认为,庐山地区所谓的“冰斗”,不具备冰槛和冰斗底盘地形,而是山坡块体运动和流水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U形谷”则是流水作用于向斜谷或由软弱地层控制而形成的宽谷;“泥砾”等乃是重力堆积、融冰泥流和古泥石流的堆积。他们进一步得出结论,中国东部中低山区(海拔低于3000米)第四纪时气温、雪线及冰川积累区面积比率(AAR)等指标都不具备发育冰川的条件。第四纪我国东部到底有没有冰川就成了悬案,目前,这场学术争论仍在继续。

但在中国西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没有疑问。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早在40年代初领导新疆石油地质调查时,就对天山南麓第四纪冰川沉积物进行了研究,发表了两篇论文,在文中他阐述了冰期存在的证据,并划分了三个冰期,分别以不同的冰碛石为代表。上述冰碛系列今日考察时仍可找到,在整个学术界完全达成了共识。

冰川的出现对全球气候和生物发展的影响很大,特别是第四纪冰川,直接作用于人类的生存环境,研究和确认第四纪冰川既有特殊的理论意义也有普遍的现时意义,因此一直吸引着人们为此付出不懈的努力。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位于石景山区模式口的第四纪冰川基岩冰溜面遗迹旁,面临永定河,背靠翠微山,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的一座冰川遗迹陈馆。1992年7月正式开放。
模式口第四纪冰川基岩冰溜面遗迹产生于第四纪气候大幅度波动的寒冷期,那时由于降雪量骤增,且远大于雪的溶化量,于是在山上海拔高度条件适合区域积雪成冰,当其厚度和重量为山体无法承受时,冰体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随山势向下运动,即形成冰川。基岩冰溜面即是冰川经过时被刻磨、铲刮出痕迹的山岩 。
馆内展览介绍了第四纪冰川的基本知识、李四光先生第四纪冰川学说的创立与发展、冰川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以及汪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我国第四纪冰川分布及考察情况等。展品绝大部分为冰川遗迹的照片资料及部分碛石标本。在面向社会的科普领域内该馆亦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气候及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 “人类如何在未来冰期中发展文明”、“冰川现象在今天为人类储存提供能源功能及列人类文明潜在的巨大威胁”等专题陈列可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第四纪冰川学。
冰川馆不但向广大观众传播介绍地球、地质方面的科普知识,而目弘扬了李四光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攀登科学高峰不畏艰险、奋斗不止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为地质界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实地考察,学术交流的活动场所。

第四纪冰川(disijibingchuan)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冰川的发生是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由降落在雪线以上的大量积雪,在重力和巨大压力下形成,冰川从源头处得到大量的冰补给,而这些冰融化得很慢,冰川本身就发育得又宽又深,往下流到高温处,冰补给少了,冰川也愈来愈小,直到冰的融化量和上游的补给量互相抵消。一般冰川为舌状,冰川面往往高低不平,有的地方有深的裂口,即冰隙。冰川可分为*冰川和山岳冰川两大类。第四纪时欧洲阿尔卑期山山岳冰川至少有5次扩张。在我国,据李四光研究,相应地出现了鄱阳、大姑、庐山与大理4个亚冰期。现代冰川覆盖总面积约为163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1%。我国的现代冰川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北坡)、昆仑山、天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的一些高峰区,总面积约57069平方公里。

冰川期 glacial age,ice age,glacial period 这是指地球气候酷寒,高纬度地方的广阔区域为*冰川(continental glacier)所覆盖的时期。最近的冰川期在更新世,据在欧洲和北美研究的结果,认为共有六次冰川期,五次间冰川期。在日本根据分析冰斗地形(围谷地形,kar)地形发现有两次冰川期。最显著的冰川期是在石炭纪一二迭纪,冰川的遗迹残留于冈瓦纳*。除上述两大冰川期外,在欧洲和美洲还发现有前寒武纪、中生代和第三纪的冰川遗迹,但都不太显著。

地球自诞生后,气候也一直在变迁中。地质年代中地球的气候是温暖和寒冷交替著出现。在数十万年以上的极长周期气候中,有大冰川气候周期和冰川时代气候周期。
在震旦纪以前,也就是大约在六亿年以前,我们并不清楚地球上的气候。从六亿年前古生代震旦纪起一直到一万年前新生代的第四纪止,地球上的气候共经历了三次大冰川气候。第一次是震旦纪大冰川期,距今约六亿年;第二次是古生代后期的石炭—二叠纪大冰川期,距今约2~3亿年;第三次是新生代第四纪大冰川期,距今约200万年。这三大冰川期气候的时间周期尺度大约是千万年至亿年左右。
在第四纪大冰川期气候中,目前我们巳经确知其间气候仍是寒冷与温暖交替出现。这段时间世界各地的冰川进退次数并不一致,不过大多数的学者都同意有四次冰川时代

第四冰川是在中国西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没有疑问。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早在40年代初领导新疆石油地质调查时,就对天山南麓第四纪冰川沉积物进行了研究,发表了两篇论文,在文中他阐述了冰期存在的证据,并划分了三个冰期,分别以不同的冰碛石为代表。上述冰碛系列今日考察时仍可找到,在整个学术界完全达成了共识。
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293930.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22:14

又称“第四纪大冰期”。第三纪末气候转冷,第四纪初期,寒冷气候带向中低纬度地带迁移,使高纬度地区和山地广泛发育冰盖或冰川。这一时期大约始于距今200—300万年前,结束于1—2万年前。规模很大。在欧洲冰盖南缘可达北纬50度附近;在北美冰盖前缘延伸到北纬40度以南;南极洲的冰盖也远比现在大得多。包括赤道附近地区的山岳冰川和山麓冰川,都曾经向下延伸到较低的位置。中国第四纪冰川,是李四光于1922年首先在太行山东麓及山西大同盆地发现的,冰川的范围包括东北的长白山、大、小兴安岭,北方和西北的崂山、泰山、华山、太白山、秦岭、五台山、太行山、吕梁山、阴山、贺兰山,南方的滇、黔、桂、赣、浙、*等山地和高原,也波及到东部山区并常以冰舌向山麓平原流溢。这次大冰期,可分四次冰期、三次间冰期和一个冰后期。在最大一次冰期中,全球*有32%的面积被冰川覆盖,大量的冰停滞于*上,致使海面下降约130米。原始人类正是在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的气候变化中,发展成为现代人的。

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293930.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22:14

第四纪冰川(disijibingchuan)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冰川的发生是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由降落在雪线以上的大量积雪,在重力和巨大压力下形成,冰川从源头处得到大量的冰补给,而这些冰融化得很慢,冰川本身就发育得又宽又深,往下流到高温处,冰补给少了,冰川也愈来愈小,直到冰的融化量和上游的补给量互相抵消。一般冰川为舌状,冰川面往往高低不平,有的地方有深的裂口,即冰隙。冰川可分为*冰川和山岳冰川两大类。第四纪时欧洲阿尔卑期山山岳冰川至少有5次扩张。在我国,据李四光研究,相应地出现了鄱阳、大姑、庐山与大理4个亚冰期。现代冰川覆盖总面积约为163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1%。我国的现代冰川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北坡)、昆仑山、天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的一些高峰区,总面积约57069平方公里。

冰川期 glacial age,ice age,glacial period 这是指地球气候酷寒,高纬度地方的广阔区域为*冰川(continental glacier)所覆盖的时期。最近的冰川期在更新世,据在欧洲和北美研究的结果,认为共有六次冰川期,五次间冰川期。在日本根据分析冰斗地形(围谷地形,kar)地形发现有两次冰川期。最显著的冰川期是在石炭纪一二迭纪,冰川的遗迹残留于冈瓦纳*。除上述两大冰川期外,在欧洲和美洲还发现有前寒武纪、中生代和第三纪的冰川遗迹,但都不太显著。

地球自诞生后,气候也一直在变迁中。地质年代中地球的气候是温暖和寒冷交替著出现。在数十万年以上的极长周期气候中,有大冰川气候周期和冰川时代气候周期。

在震旦纪以前,也就是大约在六亿年以前,我们并不清楚地球上的气候。从六亿年前古生代震旦纪起一直到一万年前新生代的第四纪止,地球上的气候共经历了三次大冰川气候。第一次是震旦纪大冰川期,距今约六亿年;第二次是古生代后期的石炭—二叠纪大冰川期,距今约2~3亿年;第三次是新生代第四纪大冰川期,距今约200万年。这三大冰川期气候的时间周期尺度大约是千万年至亿年左右。

在第四纪大冰川期气候中,目前我们巳经确知其间气候仍是寒冷与温暖交替出现。这段时间世界各地的冰川进退次数并不一致,不过大多数的学者都同意有四次冰川时代.

如果谁想去看看第四纪冰川的遗址可以去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座落在京西翠山南麓模式口冰川擦痕遗迹的东侧,陈列馆建于1989年,占地1950平方米,建筑面积750平方米,冰川馆是研究我国第四纪冰川学,弘扬李四光及老一辈地质学家爱国敬业精神,向广大观众介绍地质科普知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座落于北京西郊翠微山下第四纪冰川擦痕处,是世界上唯一的以第四纪冰川擦痕实物为基础建立的博物馆。冰川擦痕是地质学家李捷在勘测永定河引水渠地质、地貌时发现的,并经过了李四光等国内外专家学者鉴定,于1957年被确定为北京市重点文物。陈列馆的展陈分为冰川擦痕遗迹和5米长的画廊,包括鸵鸟蛋、恐龙蛋、三叶虫、猛犸象牙等化石及各种大小不同的冰渍石实物标本和介绍冰川知识及冰川资源现状四部分内容。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介绍了地球和太阳的形成和关系、人类的诞生、冰川的形成和消亡、李四光创立新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和地质工作者为寻找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所作的不懈努力。

在地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气候寒冷的大规模冰川活动的时期,称为冰河期(iceage)以下简称冰期。这种冰期曾经有过三次,即前寒武晚期、石炭-二叠纪和第四纪。第四纪冰期来临的时候,地球的年平均气温曾经比现在低10℃~15℃,全球有1/3以上的*为冰雪覆盖,冰川面积达5200万平方千米,冰厚有 1000米左右,海平面下降130米。第四纪冰期又分4个冰期和3个间冰期。间冰期时,气候转暖,海平面上升,大地又恢复了生机。第四纪冰期的遗迹最多,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峡湾,北欧、中欧、北美众多的冰碛残丘,阿尔卑斯山的U型谷和陡峭的山峰,法国和瑞士交界处侏罗山巨大的冰漂砾等,都是第四纪冰川作用留下的产物。

什么叫第四纪冰川
第四冰川是在中国西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没有疑问。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早在40年代初领导新疆石油地质调查时,就对天山南麓第四纪冰川沉积物进行了研究,发表了两篇论文,在文中他阐述了冰期存在的证据,并划分了三个冰期,分别以不同的冰碛石为代表。上述冰碛系列今日考察时仍可找到,在整个学术界完全达成了共识。
冰川的出现对全球气候和生物发展的影响很大,特别是第四纪冰川,直接作用于人类的生存环境,研究和确认第四纪冰川既有特殊的理论意义也有普遍的现时意义,因此一直吸引着人们为此付出不懈的努力。
第四冰川是距今200多万年的冰川遗迹冰臼群在重庆梁平县云龙镇龙溪河七里滩水电站水坝附近被发现。该遗址位于水坝前干枯的河床中,在整幅巨大的岩石上有无数密密麻麻的石洞,石洞以椭圆形、圆形居多,大的直径3米左右、小的几厘米。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有关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此次发现的冰臼群属于罕见的地质遗迹,是第四纪冰川运动的结果,距今已有约200-300万年。
由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专家韩同林教授率领的考察队7日在浙江新昌县天姥山麓发现了我国最大的第四纪冰川石河遗迹———万马渡冰石河。
通过现场考察,韩同林等冰川研究专家在当地绵延3公里的万马渡河谷发现了大量冰川漂砾、冰碛垄等第四纪冰帽冰川遗迹,并根据分布在巨型冰川漂砾上的众多冰臼进一步确认,河谷中形如万马奔腾竞相争渡的大规模巨石阵,系距今约200万至3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时期由冰川漂移堆积物形成的冰石河遗迹。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研究员韩同林教授认为,在新昌万马渡河谷发现的大规模冰石河遗存了许多第四纪冰川时期的重要信息,它对研究全球环境演化和预测今后气候变化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

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研究,始于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
李四光在1921年即已在山西大同及河北太行山东麓发现了冰川漂砾,识别出冰川流动形成的擦痕。30年代,他又在江西庐山发现冰川沉积物,在鄱阳湖边发现具冰川擦痕的羊背石;并在安徽黄山发现U形谷削壁上的擦痕,在该山后海发现具擦痕的漂砾。

在这些重要发现后,李四光先后发表了“扬子江流域之第四纪冰期”和“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现象”等论文,以后又出版了专著《冰期之庐山》。他提出庐山冰川可分为3个冰期,最老的为“鄱阳冰期”,发生在早更新世,规模最大,鄱阳湖畔的绿色泥砾是重要证据。之后是“大姑冰期”,属中更新世早期,以大姑山一带赭色泥砾为代表。较新的是“庐山冰期”,属中更新世晚期,以庐山的橙色泥砾为代表,规模已大大缩小。建国以后,有学者又提出比“庐山冰期”更晚的“大理冰期”,属晚更新世,以云南大理苍山的冰碛物为代表。这样一来,第四纪就有了以上四大冰期,这四个冰期正好与20世纪初德国的彭克、布吕克纳根据阿尔卑斯山区第四纪冰川沉积物研究所提出的四大经典冰期一一对应。

李四光关于中国东部第四纪冰期的学说,早期就有合作者和支持者,这其中既有李捷等一批中国地质学家,也有外国的地质同行,如奥地利的费斯孟、前苏联的纳里夫金以及美国的米勒等,中国有没有第四纪冰川受到国际地学界的关注。

中国现代冰川研究的开拓者施雅风等在80年代初对中国东部中低山区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提出过质疑。他们认为,庐山地区所谓的“冰斗”,不具备冰槛和冰斗底盘地形,而是山坡块体运动和流水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U形谷”则是流水作用于向斜谷或由软弱地层控制而形成的宽谷;“泥砾”等乃是重力堆积、融冰泥流和古泥石流的堆积。他们进一步得出结论,中国东部中低山区(海拔低于3000米)第四纪时气温、雪线及冰川积累区面积比率(AAR)等指标都不具备发育冰川的条件。第四纪我国东部到底有没有冰川就成了悬案,目前,这场学术争论仍在继续。

但在中国西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没有疑问。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早在40年代初领导新疆石油地质调查时,就对天山南麓第四纪冰川沉积物进行了研究,发表了两篇论文,在文中他阐述了冰期存在的证据,并划分了三个冰期,分别以不同的冰碛石为代表。上述冰碛系列今日考察时仍可找到,在整个学术界完全达成了共识。

冰川的出现对全球气候和生物发展的影响很大,特别是第四纪冰川,直接作用于人类的生存环境,研究和确认第四纪冰川既有特殊的理论意义也有普遍的现时意义,因此一直吸引着人们为此付出不懈的努力。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位于石景山区模式口的第四纪冰川基岩冰溜面遗迹旁,面临永定河,背靠翠微山,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的一座冰川遗迹陈馆。1992年7月正式开放。
模式口第四纪冰川基岩冰溜面遗迹产生于第四纪气候大幅度波动的寒冷期,那时由于降雪量骤增,且远大于雪的溶化量,于是在山上海拔高度条件适合区域积雪成冰,当其厚度和重量为山体无法承受时,冰体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随山势向下运动,即形成冰川。基岩冰溜面即是冰川经过时被刻磨、铲刮出痕迹的山岩 。
馆内展览介绍了第四纪冰川的基本知识、李四光先生第四纪冰川学说的创立与发展、冰川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以及汪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我国第四纪冰川分布及考察情况等。展品绝大部分为冰川遗迹的照片资料及部分碛石标本。在面向社会的科普领域内该馆亦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气候及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 “人类如何在未来冰期中发展文明”、“冰川现象在今天为人类储存提供能源功能及列人类文明潜在的巨大威胁”等专题陈列可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第四纪冰川学。
冰川馆不但向广大观众传播介绍地球、地质方面的科普知识,而目弘扬了李四光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攀登科学高峰不畏艰险、奋斗不止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为地质界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实地考察,学术交流的活动场所。

第四纪冰川(disijibingchuan)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冰川的发生是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由降落在雪线以上的大量积雪,在重力和巨大压力下形成,冰川从源头处得到大量的冰补给,而这些冰融化得很慢,冰川本身就发育得又宽又深,往下流到高温处,冰补给少了,冰川也愈来愈小,直到冰的融化量和上游的补给量互相抵消。一般冰川为舌状,冰川面往往高低不平,有的地方有深的裂口,即冰隙。冰川可分为*冰川和山岳冰川两大类。第四纪时欧洲阿尔卑期山山岳冰川至少有5次扩张。在我国,据李四光研究,相应地出现了鄱阳、大姑、庐山与大理4个亚冰期。现代冰川覆盖总面积约为163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1%。我国的现代冰川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北坡)、昆仑山、天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的一些高峰区,总面积约57069平方公里。

冰川期 glacial age,ice age,glacial period 这是指地球气候酷寒,高纬度地方的广阔区域为*冰川(continental glacier)所覆盖的时期。最近的冰川期在更新世,据在欧洲和北美研究的结果,认为共有六次冰川期,五次间冰川期。在日本根据分析冰斗地形(围谷地形,kar)地形发现有两次冰川期。最显著的冰川期是在石炭纪一二迭纪,冰川的遗迹残留于冈瓦纳*。除上述两大冰川期外,在欧洲和美洲还发现有前寒武纪、中生代和第三纪的冰川遗迹,但都不太显著。

地球自诞生后,气候也一直在变迁中。地质年代中地球的气候是温暖和寒冷交替著出现。在数十万年以上的极长周期气候中,有大冰川气候周期和冰川时代气候周期。
在震旦纪以前,也就是大约在六亿年以前,我们并不清楚地球上的气候。从六亿年前古生代震旦纪起一直到一万年前新生代的第四纪止,地球上的气候共经历了三次大冰川气候。第一次是震旦纪大冰川期,距今约六亿年;第二次是古生代后期的石炭—二叠纪大冰川期,距今约2~3亿年;第三次是新生代第四纪大冰川期,距今约200万年。这三大冰川期气候的时间周期尺度大约是千万年至亿年左右。
在第四纪大冰川期气候中,目前我们巳经确知其间气候仍是寒冷与温暖交替出现。这段时间世界各地的冰川进退次数并不一致,不过大多数的学者都同意有四次冰川时代

第四冰川是在中国西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没有疑问。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早在40年代初领导新疆石油地质调查时,就对天山南麓第四纪冰川沉积物进行了研究,发表了两篇论文,在文中他阐述了冰期存在的证据,并划分了三个冰期,分别以不同的冰碛石为代表。上述冰碛系列今日考察时仍可找到,在整个学术界完全达成了共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22:15

第四纪冰川(disijibingchuan)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冰川的发生是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由降落在雪线以上的大量积雪,在重力和巨大压力下形成,冰川从源头处得到大量的冰补给,而这些冰融化得很慢,冰川本身就发育得又宽又深,往下流到高温处,冰补给少了,冰川也愈来愈小,直到冰的融化量和上游的补给量互相抵消。一般冰川为舌状,冰川面往往高低不平,有的地方有深的裂口,即冰隙。冰川可分为*冰川和山岳冰川两大类。第四纪时欧洲阿尔卑斯山山岳冰川至少有5次扩张。在我国,据李四光研究,相应地出现了鄱阳、大姑、庐山与大理4个亚冰期。现代冰川覆盖总面积约为163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1%。我国的现代冰川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北坡)、昆仑山、天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的一些高峰区,总面积约57069平方公里。
<br>第四纪冰川
<br> 第四纪冰川(disijibingchuan)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冰川的发生是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由降落在雪线以上的大量积雪,在重力和巨大压力下形成,冰川从源头处得到大量的冰补给,而这些冰融化得很慢,冰川本身就发育得又宽又深,往下流到高温处,冰补给少了,冰川也愈来愈小,直到冰的融化量和上游的补给量互相抵消。一般冰川为舌状,冰川面往往高低不平,有的地方有深的裂口,即冰隙。冰川可分为*冰川和山岳冰川两大类。第四纪时欧洲阿尔卑斯山山岳冰川至少有5次扩张。在我国,据李四光研究,相应地出现了鄱阳、大姑、庐山与大理4个亚冰期。现代冰川覆盖总面积约为163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1%。我国的现代冰川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北坡)、昆仑山、天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的一些高峰区,总面积约57069平方公里。
<br>
<br>冰川期 glacial age,ice age,glacial period 这是指地球气候酷寒,高纬度地方的广阔区域为*冰川(continental glacier)所覆盖的时期。最近的冰川期在更新世,据在欧洲和北美研究的结果,认为共有六次冰川期,五次间冰川期。在日本根据分析冰斗地形(围谷地形,kar)地形发现有两次冰川期。最显著的冰川期是在石炭纪一二迭纪,冰川的遗迹残留于冈瓦纳*。除上述两大冰川期外,在欧洲和美洲还发现有前寒武纪、中生代和第三纪的冰川遗迹,但都不太显著。
<br>
<br>地球自诞生后,气候也一直在变迁中。地质年代中地球的气候是温暖和寒冷交替著出现。在数十万年以上的极长周期气候中,有大冰川气候周期和冰川时代气候周期。
<br>
<br>在震旦纪以前,也就是大约在六亿年以前,我们并不清楚地球上的气候。从六亿年前古生代震旦纪起一直到一万年前新生代的第四纪止,地球上的气候共经历了三次大冰川气候。第一次是震旦纪大冰川期,距今约六亿年;第二次是古生代后期的石炭—二叠纪大冰川期,距今约2~3亿年;第三次是新生代第四纪大冰川期,距今约200万年。这三大冰川期气候的时间周期尺度大约是千万年至亿年左右。
<br>
<br>在第四纪大冰川期气候中,目前我们巳经确知其间气候仍是寒冷与温暖交替出现。这段时间世界各地的冰川进退次数并不一致,不过大多数的学者都同意有四次冰川时代.
<br>
<br>
<br>如果谁想去看看第四纪冰川的遗址可以去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
<br>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座落在京西翠山南麓模式口冰川擦痕遗迹的东侧,陈列馆建于1989年,占地1950平方米,建筑面积750平方米,冰川馆是研究我国第四纪冰川学,弘扬李四光及老一辈地质学家爱国敬业精神,向广大观众介绍地质科普知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br>
<br>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座落于北京西郊翠微山下第四纪冰川擦痕处,是世界上唯一的以第四纪冰川擦痕实物为基础建立的博物馆。冰川擦痕是地质学家李捷在勘测永定河引水渠地质、地貌时发现的,并经过了李四光等国内外专家学者鉴定,于1957年被确定为北京市重点文物。陈列馆的展陈分为冰川擦痕遗迹和5米长的画廊,包括鸵鸟蛋、恐龙蛋、三叶虫、猛犸象牙等化石及各种大小不同的冰渍石实物标本和介绍冰川知识及冰川资源现状四部分内容。
<br>
<br>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介绍了地球和太阳的形成和关系、人类的诞生、冰川的形成和消亡、李四光创立新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和地质工作者为寻找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所作的不懈努力。
<br>
<br> 在地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气候寒冷的大规模冰川活动的时期,称为冰河期(iceage)以下简称冰期。这种冰期曾经有过三次,即前寒武晚期、石炭-二叠纪和第四纪。第四纪冰期来临的时候,地球的年平均气温曾经比现在低10℃~15℃,全球有1/3以上的*为冰雪覆盖,冰川面积达5200万平方千米,冰厚有1000米左右,海平面下降130米。第四纪冰期又分4个冰期和3个间冰期。间冰期时,气候转暖,海平面上升,大地又恢复了生机。第四纪冰期的遗迹最多,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峡湾,北欧、中欧、北美众多的冰碛残丘,阿尔卑斯山的U型谷和陡峭的山峰,法国和瑞士交界处侏罗山巨大的冰漂砾等,都是第四纪冰川作用留下的产物。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阿拉伯语撒哈拉意即“大荒漠”。位于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以南(约北纬35°线),约北纬14°线(250毫米等雨量线)以北,西起大西洋海岸,东到红海之滨。横贯非洲*北部,东西长达5600公里,南北宽约1600公里,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约占非洲总面积32%。

撒哈拉沙漠干旱地貌类型多种多样。由石漠(岩漠)、砾漠和沙漠组成。石漠多分布在撒哈拉中部和东部地势较高的地区,尼罗河以东的努比亚沙漠主要也是石漠。砾漠多见于石漠与沙漠之间,主要分布在利比亚沙漠的石质地区、阿特拉斯山、库西山等山前冲积扇地带。沙漠的面积最为广阔,除少数较高的山地、高原外,到处都有大面积分布。

著名的有利比亚沙漠、赖卜亚奈沙漠、奥巴里沙漠、阿尔及利亚的东部大沙漠和西部大沙漠、舍什沙漠、朱夫沙漠、阿瓦纳沙漠、比尔马沙漠等。面积较大的称为“沙海”,沙海由复杂而有规则的大小沙丘排列而成,形态复杂多样,有高大的固定沙丘,有较低的流动沙丘,还有大面积的固定、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主要分布在偏南靠近草原地带和大西洋沿岸地带。从利比亚往西直到阿尔及利亚的西部是流沙区。流动沙丘顺风向不断移动。在撒哈拉沙漠曾观测到流动沙丘一年移动9米的记录。

撒哈拉地区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以阿拉伯人为主,其次是柏柏尔人等。居民和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绿洲,部分以游牧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沙漠中陆续发现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铀、铁、锰、磷酸盐等矿。随着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改变了该地区一些国家的经济面貌,如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已成为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尼日尔成为著名产铀国。沙漠中也出现了公路网、航空线和新的居民点。

撒哈拉沙漠气候炎热干燥。然而,令人迷惑不懈的是:在这极端干旱缺水、土地龟裂、植物稀少的矿地,竟然曾经有过繁荣昌盛的远古文明。沙漠上许多绮丽多姿的大型壁画,就是这远古文明的结晶。

1850年,德国探险家巴尔斯来到撒哈拉沙漠进行考察,无意中发现岩壁上刻有驼鸟、水牛及各式各样的人物像。1933年,法国骑兵队来到撒哈拉沙漠,偶然在沙漠中部塔西利台、恩阿哲尔高原上发现了长达数公里的壁画群,全绘在受水侵蚀而形成的岩阴上,五颜六色,色彩雅致、调和,刻画出了远古人们生活的情景。

壁画群中动物形象颇多,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动物受惊后四蹄腾空、势若飞行、到处狂奔的紧张场面,形象栩栩如生,创作技艺非常卓越,可以与同时代的任何国家杰出的壁画艺术作品相媲美。从这些动物图像可以相当可靠地推想出古代撒哈拉地区的自然面貌。如一些壁画上有有划着独木舟捕猎河马,这说明撒哈拉曾有过水流不绝的江河。
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44086.htm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险恶的爱情俄剧原名 玩物们俄剧俄语名字 BB霜 时效 每次涂BB霜都只维持2小时的,有人能告诉我怎么样才能维持久点呢? 落日余晖后放过的泰剧 眀一剧场最新播出泰剧 泰剧追爱女孩片尾曲叫什么啊 豁然开朗, 鱼胆为什么不能吃? 吃鱼时要去除鱼胆鱼胆的主要危害是? 手机号能绑定几个微信号? 金融政策包括哪些 西伯利亚挖出了至少3万年历史的宝物为何让科学家愁眉苦脸? 杭州雷迪森酒店有夜总会吗? 夫妻之间终身不离婚协议书怎么写? 为什么西伯利亚第四纪冰川没被覆盖 杭州雷迪森大酒店招聘兼职是真的吗 西伯利亚冻土层逐渐融化,科学家都在这里发现了什么? 杭州最好的酒店是哪家?有什么特色? 为什么西西伯利亚无永久性冰川? 无锡雷迪森酒店和锡山区弘历皇朝哪个好,哪个办婚宴更适合?求。。。。 浙江慈溪有叫雷迪森大酒店的吗? 余姚雷迪森世嘉酒店几星级 萧山雷迪森大酒店是几星级 雷迪森旗下所有酒店名 10m网络带宽的实际下载速度是多少 想知道: 杭州市萧山雷迪生酒店在哪? 恶的多音字组词有哪些? 10m的网能让多少部手机看视频 在萧山,雷迪森铂丽大饭店,开元名都大酒店,哪个更好? 电脑10m网速有多快 不离婚协议书能不能变更? 在冰川中发现了哪些完好无损的灭绝动物? 23条金融举措出台,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杭州开元名都酒店 金马酒店 雷迪森酒店 世外桃源酒店哪个好啊 不离婚协议书怎么写? 南北极冰川融化,会给人类带来哪些严重后果? 普惠金融政策 第四纪大冰期的冰川分布范围 金融政策的汇总 不用离婚协议书可以直接离婚吗 不写离婚协议书可以离吗 冰川活动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冰川是由冰组成的,哪些物体能证明冰川的存在? 不签离婚协议书可以离婚吗 金融政策有哪些 不带离婚协议书可以离婚吗 金融政策的三大政策 离婚可以不用离婚协议书吗 西伯利亚冰川里有血有肉的猛犸象是化石吗 上海纽荷兰拖拉机齿轮泵是左旋还是右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