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08 01:05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9:44
一、两种常见房屋全预算比例
①硬装:软装:电器的比例最好为2:1:1。
②设计5%左右、硬装占35%、家电占30%、软装占20%、剩下10%作为机动经费。
对于这个圆饼图的预算比例,我再和你扩充讲解下具体还会涉及到哪些小项:
设计5%:如果到时候是走同步施工的话,设计费可能还会打个折扣,具体能有多大的优惠力度要看你选的那家装修公司了。
硬装35%:墙顶会涉及到吊顶、龙骨、灯具等,这块占硬装的25%;然后地面涉及水泥、地板地砖、石材等,估计占硬装的25%;墙面的花费大概占40%;同样预留10%的机动经费。硬装这块水电很重要,不能省的千万不要去省,但一些其他没有实用性的花里胡哨的装饰(背景墙、墙顶造型啥的)可以考虑去掉。
家电占30%:电器大概占35%;橱柜占30%;卫生洁具占25%;10%机动。电器可以等618、双十一的时候抢一抢,虽然优惠力度一年比一年小了但相比之下还是比你自己单买划算(或者楼上楼下有邻居要买电器的可以一起团购,和卖方多砍砍价)。橱柜可以考虑自己买好点的板材找当地靠谱的工厂做,会便宜些。
软装占20%:饰品和家具的预算大概是一半一半,有的人5万就够了有的人50万还不够,关键看你更注重哪一块吧,我当时把大头都花在智能家具上了,装饰品找了平替产品替代和后期添置。
机动10%:(根据你的预算表实时调整支付计划和金额,超支了也别慌,大家都会超,关键是超支之后要及时控制,不要超的太多)
举个例子:
例子1:朋友D,前年装修的套内65㎡二手小房子,当时靠网上做的功课,没有设计师没有效果图,全凭自己的想法装,陪着她天天跑建材市场家具厂,整个过程坚持“重软装轻硬装”的原则(和大部分人反着来),最后总花费16万(硬装5万、软装6万、电器5万)。
例子2:自己,套内120+新房,没有明确的装修风格,这是我当时的预算单↓↓↓
其他有的没的小物品、买多了的材料等等还花了快一万。本来是备了30万的预算,但装着装着就超支4万多,重点是有些支出当时觉得是必须要买的(还和家人据理力争过),但实际上后期使用次数并不多(洗碗机:打工人疯狂加班家里基本没开火,大电视:打开次数少基本就是投影看,还不如直接买台好点的投影仪了),这么想想应该买个平替款才对,起码就不会超预算了。后来自我反思了一下超支的原因:
过分贪图优惠了。当时在选择硬装和软装产品的时候,图轻松没有认真做功课,只看价格,然后就被销售坑了,入手了一些低价套餐,重要的细节和条款没有仔细看,结果就被偷工减料、增项收费,后来花了更多的钱和时间来补救。所以你在选择硬装和软装产品的时候,要综合考虑产品的口碑、资质、合同、保障等方面,不要只看价格,尤其是合同要看仔细了,连带着小字也要认真看。
装修风格一直在变,牢牢记住装修风格和样式一旦确定了就别左改右改,不然事后返工,花双倍的钱和时间来做重复工,还影响心情。像我是第一次弄装修,虽然以前有帮朋友一起装修的经验,但轮到自己了才发现自己还是个菜鸟,然后家长不放心就会强势插入进来,导致最后出来的效果中不中西不西的。所以建议你弄张装修进度表,详细记录每个环节的具体情况及需要准备的材料,结合预算表一起用,这样就能掌控装修进程,避免出现拖延和做无用功。
3.脸皮太薄了。脸皮薄一是指对于装修师傅过于客气,好吃好喝的及时奉上,收获的却是敷衍的做工,后来把我妈请来做监工了情况才好转;二是你要知道小区不止你这一家在装修,这个时候就要勇于打进小区装修圈,积极和邻居们社交,这样才能了解到最新的装修信息,大家还能一起用团购价买家具(这些邻居姐姐们的砍价功力太厉害了,是我这辈子都学不来的程度),能省不少钱。
简而言之就是,硬软装预算经费因人而异,穷有穷的装法,富有富的装法,想知道哪个预算比例适用于自己家,可以把所有采购物品细化到项,把自己最看重的部分定下来,再逐步精简。同时软装根据硬装的预算进行相应调节,先把必需品列出来,然后盘点现有住房里的东西哪些是能重复利用的、哪些是可以舍弃及后期再添置的物品,根据这些内容列张需求单,这样就不容易超支,把每步支出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你可以参考这张图做一个自己的预算表。
二、之前整理的23年装修项目人工费的参考报价,你可以根据这个报价,结合自己的装修打算,进一步精准安排软、硬装钱款分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9:45
对于装修预算比较少的情况,建议把预算更多地分配到硬装上,硬装主要指的是墙面、地面和地板等,这些装饰影响房子整体美观性,应当抓紧加以考虑;而软装主要指的是家具饰品等,可以买一些比较便宜的,主要是为家居营造一种舒适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