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记叙文一波三折的,不少于800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3:15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3:25
难 “是冲进去,还是跑回去?这是个问题!”我提着礼盒,站在初中班主任家楼下,心里十分犹豫,耳边不时回想起刚才老爸的话:“班主任吴老师对你照顾有加,毕业了感谢一下不应该吗?再说吴老师的老公可是你现在的班主任,笼络一下感情总没有坏处。” 话说得没错,可这总是我这个高中生第一次送礼呀。这太难了!在这样一个晚上,在这样一个人来人往的小区,我一个大男孩,提着一个大礼盒,在楼下徘徊是很引人瞩目的。因为怕见到老师不好意思不敢上楼,现在站在楼下沐浴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中更加不好意思,如芒在背。终于,我一跺脚,去了!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吴老师的门前,举手敲门的时候又犹豫了。见到吴老师说什么?“感谢老师三年的栽培,这点小意思不成敬意,还望笑纳”?学着老爸的口吻试了一下,觉得脸烫了一下。“吴老师,这是我的一片心意,感谢您的教诲和培养。谢谢!”似乎自然了一些,但好像生硬了些。“吴老师,初中三年,跟您学到很多东西,这是我的心意,给您留做纪念。”我几乎可以想象吴老师满含笑意地收下礼物,并且同样满含笑意地在她的老公赵老师——我的班主任面前夸奖我懂事。这个好,就是它了。我打定主意,举手敲门。 “等等,不对啊,要是吴老师不在家,而是赵老师开门,咋办?”我的手举起又放下了。是啊,贿赂班主任,罪名可大可小。更要命的是,如果传出去,我一个大男人以后还怎么在班里混啊?那还不被同学笑死?我顿时有了退回去的想法,对,就告诉老爸老师不在家家里没人。可下次他还会叫我来呀!老师总不能老不在家吧?直接告诉老爸我不行?那不是我的风格。可遇到赵老师,怎么说呢?一时间,我僵在楼道里,进退不得。很多事,并非是在我们准备好了才到来。正在我犹豫不决时,老师家的门开了。而且出来的人完全在我意料之外——他们两个人一起出来了。我傻了。 “王大帅哥,你怎么在这?”吴老师用一贯的调侃风格和我打招呼。而赵老师则是一脸疑惑地站在一边。 “我……那个……哦……有点事。”我支吾着,只觉得脸发热,大脑一片空白。 赵老师看到我手里的礼盒,似乎明白了,但又似乎不想点明。看着他欲言又止的表情,我什么也不顾了:“赵老师,这是我送给你们的礼物。你们俩都是我的老师,一个教我长大,一个教我成熟。请你们一定收下。”说完,我把礼盒往吴老师手里一塞,飞也似的逃了。 一口气窜到楼下,长出一口气。有些事*到头上,真做了,也并不是太难嘛!我心里颇有些自得。小区外,老爸拿着西瓜微笑着看着我:“孩子,这个礼也不是非让你送不可。我们只是想让你明白,有些时候,对生活不能仅仅是要求,也会有请求、恳求。你会长大,有些事你必须要面对。早总比晚好。” 看着老爸的笑容和鬓边的白发,我不由心酸起来。只不过是一次正大光明的感恩之旅,就让我发怵为难到如此地步。从小到大,我并不是一个省心的孩子,老爸要为我为难发怵多少次?但我从未看到老爸为难的时候,也没听过他说什么事很难做。只是看他乐呵呵地处理好每一件事。 是的,男人,就要把一切难事扛在肩上。男人,就是最难的人! 吃着西瓜,我笑了。我会成为男人的,我对自己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3:25
保姆与家教 柳靓,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单身母亲。就因为是教授,就因为是单身母亲,柳靓才请了个小学毕业的乡下妹子当保姆,一个武汉大学大三学生当家教。这故事啊,也就从这里开始…… 你看那乡下妹子,圆圆的脸蛋,小巧的嘴,一双汪汪的眼睛清纯着呢,住了那么个把月,可把柳靓家里弄得井井有条,喜人呐!柳靓心里自然欢喜,大大方方地将所有生活费给了小保姆,更将她视为自己的亲妹妹。 你再瞧那家教,马尾高竖,精神抖擞的,和柳靓家女儿聊得可火热呢!但似乎,她工作做得不够好,那小女孩除了会吐一两句洋文,考试总在七八十分徘徊。柳靓正思索着要不要换个家教。 唉,也怪教授她自己心理作用,用什么“分而使力,用心专矣”,心理不平衡了吧?! 星期二,正赶上柳靓的新学年报告会,这可是全校性的活动,仪表上不得马虎。想起假期新买的长裙,柳靓不禁笑了,连那个当家教的二十出头的姑娘都说穿不出自己那样的洋气,自己都三十四了。就这么想着,柳靓喜滋滋地从衣柜里取出长裙,比划着……“哎哟!”毫无预警的,裙子的下摆破了个大洞,柳靓大惊失色,这到底会是谁干的,好好的一个心情全给破坏了。柳靓无奈地坐到床沿,眉头深深锁起…… “会是谁呢?不可能是小保姆,对,不可能!那天她只是怯怯地站在一边看,不可能弄坏的。女儿又穿不了这么大的,肯定是那个小家庭教师,那天,她看我穿的裙子,眼睛眨都没眨过一下,肯定会是她!”好像没经过什么思维斗争似的,柳靓一口咬定是家教弄坏了裙子,愤然夺门而去…… 忘说了,她不是去理论,而是去讲学了,因为,她知道,下午女儿要补课,自己又不在家,家庭教师一定会趁这个机会拿她的衣服穿,到时候,就可以逮个正着。一切照计划进行着…… 到家门口了。对了,就是那个人!柳靓差点没冲上去按住她。“等!等!等!等她到家门口,就捉住她,我上个月才买的鞋子,你也穿,太放肆了吧,讨厌啊!”尔等生气就跟柳教授现在这样没风度了,她一个箭步上前,扳过对方的身子,惊了———保姆!她的脖子上还多了一串项链。 这样,我想,柳靓又可以在学会上发表论文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3:26
“灿灿,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的文章发表了……”老妈还没进门,快乐的话语早已飞进了家里。
我从椅子上像触电似的一跃而起,放下课本从书房跑到客厅门口来迎接老妈。老妈的手上除了背包就是新鲜的蔬菜,怎么看不到报纸的踪影呢?我的好心情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
“老妈,你又忽悠我,我才不信呢!”“真的,真的,吃中午饭时,小叶娘在*食堂当面告诉我的,说你的作文在《金陵晚报》作文版上发表了,写得真不错!还好好的表扬你一番呢!”“哎!只不过她看的报纸今天没有带过来------”
看来是真的,我的心情一下子又快乐起来。还没等老妈反应过来 ,我从储蓄罐里拿出一些钱,像离弦的箭一样跑向楼下的报亭。卖报纸的老奶奶说,《金陵晚报》中午全卖完了 。我接连又跑了两家报亭,遭遇都一样。我内心非常沮丧,迈着沉重的步子往家走。
“灿灿!你这个小东西,文章发表了都不告诉我们!”文具店朱阿姨的话飘进了我的耳边。“快来,阿姨把你发表在《金陵晚报》上的作文剪贴下来了,送给你做个纪念,以后成了作家可别忘了我哦!”随后就是朱阿姨银铃般的开心的笑声,我的心情当时也像吃了蜜一样甜。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终于看到自己发表的文章了,真是爱不释手,一口气读了好几遍--------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真的成了一个大作家,一夜笑醒了好几回----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3:26
有些同学写的记叙文,虽也能把事情交待得眉目清楚,有条有理,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平平淡淡、空泛单调,如同“流水账”。这往往是由于重点不突出,能体现中心的*推不上去,把重点内容写得和非重点内容一样平板,不能给人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整篇文章也就不能生动感人。
所谓“记叙重点”,就是记叙文中最能体现中心思想的部分内容。怎样才能使记叙的重点鲜明突出呢?现从我们学过的课文的写法中归纳了十种方法,供大家供鉴。
一、精雕细刻法。就是抓住突出主题的重点部分,进行细致入微、具体充分的描绘,如同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把表现人或事物特点的部分清晰地展示出来。例如《背影》,它所表达的中心是父子之爱,而父亲买橘子的过程正是体现父子深情的重点,于是,作者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详尽、细腻的刻画:“我看见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过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展示了人物行动的过程,写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在这里“探”的小心,“攀”的吃力,“爬”的艰难,都揭示了父亲的舐犊深情,而儿子看到父亲的背影时,眼泪一下子出来了,这样儿子对父亲的挚爱也自然流溢于纸上。如此,就鲜明有力地突出了中心思想。
又如《包身工》中通过对包身工起床情景的详细描写来揭露包身工生活条件的恶劣,受剥削之深重;《为了周总理的嘱托》通过对吴吉昌扫街情景的细致刻画,来表现吴吉昌不屈不挠的精神,都是抓住重点精雕细刻来突出中心的。
运用这种方法要做到“精”和“细”。“精”就是要准确贴切,要符合生活的真实,要选择能恰当地体现中心思想的内容,“细”就是详尽入微,毫发毕现,形象*真,力求给人身临其境、如在目前之感。
二、铺张渲染法。就是抓住要点,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全面展示事物的特点,就象绘画中在简笔勾勒的基础上敷以浓墨重彩一样,使形象更加绚烂艳丽,从而给人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例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重点写了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的场面,之所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为用了比喻的手法,对这三拳进行了充分的渲染:鼻上一拳,“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眼眶际眉梢又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第三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从味觉、视觉、听觉作了一大串形容,充分渲染了鲁智深伸张正义,惩罚恶人时那痛快淋漓劲儿。
三、多侧面展示法。在记叙文中,对于要重点表现的人或物,若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并加以表现,对形象的刻画就会更加具体和全面,并使之产生立体感,给人以完整的印象。例如《琐忆》一文,既写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友能爱的一面,又写了他“横眉冷对千夫指”对敌能憎的一面。这样就展示了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的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更完整、饱满,也更真实、深刻。
写景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如《我的空中楼阁》。
要多角度表现人或事物,就要学会辨证地观察、认识和分析问题,材料要围绕中心不能横生枝蔓、杂乱无章。
四、直抒胸臆法。就是抓住叙述的重点,紧扣文章的中心,用精辟有力的语言,简明扼要地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表达方法上,是一种直接的抒情和议论。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文章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例,来表现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主义、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每一个典型事例叙述完毕之后,都有一段抒情和议论来抒写作者的感情,揭示事件所包含的意义,从而使文章的中心思想更加鲜明突出。
但应注意,抒情和议论一定要有相应的、充分的叙述与具体的描写为基础。不然只会显得空洞,不仅起不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反而会给人以无病*之感。
五、层层铺垫法。把重点的人、事、物放在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既显得醒目,又能起到强调的作用。同样,把要表现的重点放在后边,先写次要的人或事物用来赔衬,也能起到突出重点的作用。就象舞台上的戏剧一样,先有锣鼓之声和卫士的亮相,然后再让主角出场,以显示其大将风度。如《明湖居听书》一节中,要重点表现的是王小玉高超的演唱技艺,但文章并不直接从王小玉入手,而是先写戏园子里听众爆满,人们都慕名来听王小玉说书;接着写一个面貌丑陋的琴师演奏技艺的超群;又写了黑妞的精妙绝伦、让人叹为观止的演唱,最后才是主角王小玉出场,她的演唱又压倒了前边的黑妞,折服了所有的观众。这样写来,如同拾级而上,步步登高,愈高愈奇,愈奇愈妙,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的目的。
运用这种方法切忌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开头的内容虽不直接表现主题,但还是间接为中心服务的,要写出与中心人物或事件的联系,要能够对中心内容起到陪衬的作用,为表现中心服务。
六、悬念蓄势法。为了突出文章记叙的重点,往往先设置悬念,以引起读者注意,吸引读者去猜测事情的原委、*或结果,然后层层剥笋,把故事推向*,最后揭示谜底,通过吸引读者注意力,加深读者印象,来达到强调的目的。例如《驿路梨花》,文章记叙的重点是“谁是小屋的主人”,在开头先设一悬念领起全文:深山月夜,梨树林边,竹篾泥墙,房门反扣,用炭字写着“请进”的小茅屋,到底是什么人的房子呢?然后写瑶族老人,二设悬念,引发梨花姑娘;由梨花姑娘引出*造小屋,三设悬念:*为什么盖这小屋呢?这样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巧置误会,设悬----释悬----带出新的悬念。通过这些悬念的安排和展开,使文章回环曲折,波澜起伏,使文章记叙的重点突现出来,完成了主题的表达与升华。
悬念的设置要紧扣重点,自然合理,防止装腔作势,故弄玄虚。
七、对比烘托法。人分宾主,物有主次,红花虽好,还需绿叶陪衬。在对比中,事物的特点才体现的更鲜明。在《绿》一文中,为了突出“梅雨潭的绿”,先写梅雨亭和梅雨瀑加以烘托,又用北京什刹海的绿杨、杭州虎跑寺的绿壁、西湖与秦淮河的波色与之相对比,反衬梅雨潭的绿绿得醉人,绿得令人惊诧,绿得无法比拟。《故都的秋》中,也多次用南方的秋来对比衬托北京的秋。写人也一样,《群英会将干中计》一节中,愚不可及而又自以为是的蒋干,和足智多谋、成竹在胸的周瑜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对比当中,人物形象显得更加鲜明生动。
对比衬托,可以是同一种性质的材料,如《猎户》中百中老人来衬托董昆,使主要人物董昆的形象得到丰富和补充,也可以是反面的材料,如蒋干之“愚”反衬周瑜之“智”。
八、扬抑曲折法。“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情节的起伏跌宕,顿挫曲折,能强烈地吸引读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变色龙》、《项链》、《促织》等,通过一波三折的情节来表现文章的主题,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有的文章,为了避免平铺直叙,经常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制造波折。先写对人物的某种看法,而后由于某种原因而否定了原来的看法,得出一个新的结论。这既体现了人们的认识规律是逐步深入的,同时也通过对反面的否定而增强了对正面的肯定的表达效果,从而使正面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例如《荔枝蜜》,先写自己不喜欢小蜜蜂,后来变得不仅喜欢,甚至想变成一只小蜜蜂。正是小蜜蜂勤劳、奉献精神的感动,才有作者思想感情的巨大转变。这样就突出了小蜜蜂的高尚品格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应注意,“抑”要有分寸,要为下文的扬留有余地。“扬”要把握契机,做到合理自然,水到渠成。
九、删次简冗法。一篇文章处处都详写就没有了详写,处处是重点就没有了重点。只有当详则详,该略就略,方能突出重点。这就要求在明确中心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素材,看哪些能恰当地表现中心,就作为重点,加以详写,哪些与中心无关,就大胆地删去,该略写的地方,就简明扼要。例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原文中,曾有一段表现民工们中毒前干劲特别大的文字,写民工们春节也不休息,还开展了劳动竞赛,每人一天挑了几百担土等等。这显然与文章歌颂“寻找、运送特效药”的人们那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主义精神没有关系。于是在选入中学课本时,就被删去。也是因为同样的理由,文章对民工中毒的原因和过程没有交待,因为这些材料不仅无益于中心思想的表达,而且有害:试想,这么好的民工----我们的阶级兄弟,怎么会中毒了呢!但它作为事情的起因,不交待不行,所以只需用一句话交待一下就行了,决不可以详写的。
材料的取和舍,详与略,要以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为准。该详时则不吝笔墨,酣畅淋漓;该略时则惜墨如金,扼其要语;该舍时则删次削冗,毫不吝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