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5: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9 14:00
好听的网名:
1、清风问长安
2、江东
3、暗星
4、零
5、幻影
6、庆余年
7、度余生
8、曲终人散
9、人走茶凉
10、黄昏
11、狱山河
12、葬花吟
13、旧爱
14、花非花
15、不夜长安
网名和所指称的对象不完全是一一对应的,一个名称可以指称若干人,这属于同名现象。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同名的绝对数量虽然较大,但在一定的交际环境当中,同名几率相对较小,一般不会引起大的误会。 比如一个人有小名,学名,小名指在小时候使用,若非亲朋好友,长大后别*多不知道,这种情况就不存在误会的问题。
再如一个人可能会有绰号,宋江绰号及时雨,李逵绰号黑旋风,吴用绰号智多星,这些名称不但不会混淆名实,反而加深了人们对宋江,李逵和吴用的认识,使人过目不忘。但有时也会引起混淆,比如鲁迅有许多笔名,有的笔名如张承禄,赵土仪,安子掌等等,使用的目的就是为了混淆视线,以避*书报检察官的耳目。
网名所指称的对象,不仅可以是现实或历史上实际存在的人物,还可以指称人们想像创造出来的虚幻人物。《西游记》创造了神话世界,也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等指称虚幻人物的人名世界。《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刘姥姥等不朽的艺术形象,也使他们的名字获得了长久的生命力。
网名的基本功能是指称,指称意义是人名的核心意义。与此相适应,人名所使用的语言材料的固有意义,在人名中逐渐虚化,成了单纯的指别符号。
比如“高”本来和“低”相对,是形容词,指从底部到顶部的距离大,但是作为姓氏,高并没有“距离大”的意思。 “熊”是“熊科动物的统称”,但用作姓氏时,“熊”姓和“熊”的词义没有必然的关系。 姓是如此,名也一样。
所以无意义的助词可以入名。春秋战国多有在姓名中间加一个“不”字的现象,比如韩有申不害,秦有吕不韦,晋有韩不信,楚有任不齐,鲁有宓不齐。
还有的在姓名之间用一个“之”字,比如《左传》中有烛之武,介之推;到魏晋南北朝时,“之”的使用更是盛极一时,例如大书法家王羲之一家三代都用“之”,王羲之子辈有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献之,孙辈有祯之,静之。
实词也有类似情况。宋代名字中喜欢用“老”,“叟”,“翁”,比如“胡唐老”,“王国老”,“孟唐老”,“王廷老”,“刘羲叟”,“徐清叟”,“刘辰翁”,“王积翁”,等等。所以,名字所用的字词,不宜都从理性意义上去理解。
是你所爱,为我所喜;即使你所爱之物再丑,是你的我都会喜欢是你所厌,为我所烦;即使你所厌之物再美,不是你的我也不喜我一直在你身边,静静地等着你,此为之寂单身一人,孤独一支;独自流泪,无人分享流浪无痕,只有情愁;注定鹤立,此为之寞过了许久,说了忘记,却不想是记得太深。
以为心可以用其他的填满,发现只是我异想天开以为情可以用泪水冲淡,发现泪奔一场什么都没有改变以为时间可以带走一切,泪奔一场岁月的伤疤却是越来越深,身边没有人,可以依靠,没有那个可以依靠的肩膀我流下了眼泪,是寂地、是寞地——寂寞地眼泪我们用着泪,冲洗着逝去的爱情我们用着殇,祭奠着不归的恋人我们用着乐,写着青春的阳光我们用着恨,记录着感触的一切我们用着强,击败着路上的挫折,其实,每个网名背后都刻着一段深刻的记忆也许是情之殇、也许是爱之恨、也许是悲之痛也许是乐之光、也许是崛之强、也许是感之触,我们用着网名,简简单单几个字,怀恋着、祭奠着、回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