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孙姓的起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0:59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11:31


  孙起源于 卫辉市

  分布:河南、山东、台湾、安徽、黑龙江、河北、辽宁、江苏、吉林

  一 孙姓主要由五大来源组成:姬姓、芈姓、妫姓、子姓和外姓的改姓。

  第一支出自姬姓。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封其同母弟姬封于康,侯爵,史称康叔。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三监联合殷王武庚叛乱,为周武王四弟周公旦所平定。康叔因出兵平武庚之乱有功,封为怀侯。周成王以康叔为司寇,赐卫之宝祭器,欲移康叔于卫。康叔死后,周成王正式封康叔之孙考伯于卫,侯爵,古城在今河南北部淇县东北朝歌城,故史称康叔为卫康叔,乃追称之名。春秋初,卫武公佐周伐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卫武公之子公子惠孙,惠孙之孙武仲乙,武仲家族以祖父之字为氏。这支姬姓孙氏至少有2 700多年的历史。

  第二支源出芈姓。春秋初,楚王蚣冒之孙?贾,?贾之子?艾腊,也称孙叔敖,孙叔为其字,出任楚庄王的令尹,其子孙以其字为氏。孙叔敖居于期思,即今河南淮滨东南。这支芈姓孙氏也有2 600年的历史。

  第三支系自妫姓。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周武王封商均的直系后裔妫满于陈。公元前672年,陈厉公之子陈完逃奔齐国,改陈氏为田氏。齐景公(公元前547一前490年在位)时,陈完五世孙田桓子,即齐大夫田无宇,其子田书因伐莒有功,齐景公封田书于乐安,古城在今山东惠民,并赐姓孙氏。这支妫姓孙氏也有2 500多年的历史。

  第四支血缘子姓。商朝末,朝纲混乱,纣王昏淫,纣王叔父比干,商之贤臣,因直谏而被杀,子孙避难改姓,其中一支以本为王族子孙之故,遂姓孙氏。这支子姓孙氏也有3000多年的历史。

  第五支来自外姓和少数民族的改姓。其他姓改孙姓的最主要的事件有:战国名士荀子的后裔在西汉时为避汉宣帝名讳,改为孙姓;西汉滕公夏侯婴之曾孙夏侯颇,随外祖父姓而改姓孙;三国时孙坚部将俞河改姓孙。少数民族使用孙姓主要有:唐朝契丹人孙姓;清朝满洲八旗姓孙佳氏全族改孙姓。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多数被同化成汉族孙姓。

  孙姓自商末周初立姓之后,一直活跃在河南和山东一带。春秋初,姬姓孙氏一直世袭卫国的上卿,权倾一国,孙姓在河南地区发展很快,到春秋末,孙氏在卫国失宠,北迁晋国。发源在山东的妫姓孙氏发展得蓬蓬勃勃,尤其在战国时期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军事家孙武,其子孙明因父功而封富春侯,封地在今浙江富阳,形成了孙氏的南方著名郡望吴郡。秦汉以后,妫姓孙氏成了全国孙姓的主力,由山东向四周拓展,西进山西太原,南达浙江南部,向西南达到湖北。三国时,孙坚父子在江南建立了吴国,孙氏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在魏晋南北朝时,北方、中原和江南的孙氏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一批孙氏名家大族。到了唐宋时期,孙姓已遍布于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在宋朝形成的"百家姓"中,第一句就是赵钱孙李,可见孙姓的社会地位和影响。明末清初,孙姓也进入了台湾。

  当代孙姓的人口已达1 848万,为全国第十二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54。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孙姓人口由119万激增到1 848万,增长了近16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 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孙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这1 000年中孙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V"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两省,大约占孙姓总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安徽、黑龙江、河北、辽宁、江苏、吉林,这六省又集中了42。山东为当代孙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孙姓总人口的16.9,占省总人口的3.3。占省人口比率最高的省份是黑龙江(3.5)和吉林(3.4)。以长江为分水岭,孙姓显示了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形成了华东沿海省份连接东北三省的孙姓分布带。在最近的600年期间,孙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其特点是由东南部向华中、华北强劲地回迁,同时,出现了黄河下游的孙姓人群向东北地区的大量移民。

  二 孙氏祖先文王 历代事迹辉煌

  孙姓在历史上,一直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姓氏,历代的伟人名士辈出。

  这个著名的姓氏,根据《姓纂》的记载,其最早的祖先是周文王。周朝是一个实行封建制度的社会,周文王的第8个儿子康叔,就被封于卫。传到卫武公的时候,武公的儿子惠孙做了卫国的上卿,惠孙的这一支,主拿孙字当作了他们的姓氏。当时的卫国,就是现在山西太原一带。《姓纂》的这一段考据,已被后世所共认——孙姓的祖先可以远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

  不过,到了汉唐之际,却又有人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说法:

  《唐宰相世系表》写道:“又出毕姓,孙叔敖后,又齐陈无宇之子书,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食采于乐安,子孙因乱奔吴,孙武为吴将,其后也。”

  《汉孙根碑》说:“先出自殷比干。”

  《汉书》:“夏侯婴为滕令奉军,号滕公,其曾孙颇尚主,主随外家姓号公主,故公子孙又为孙氏。”

  《汉书》:“荀卿避汉宣帝讳改孙氏。”

  以上的这些说法,说明了三点:

  第一,孙氏姓源,后世仍不敢真正确定,所以才有源于比干,孙叔敖等不同的说法。

  第二,由于各种因素,或因功赐姓、或随外家改姓,或避帝讳,曾有多人放弃原来的姓氏,改以孙为姓,而使孙姓日益增多。

  第三,现在姓孙的人,有一部分在血缘上很可能是陈、荀、夏、侯等姓的后代。

  历来对于孙氏姓源的考据,既然是如此的众说纷纭,现在孙姓之人想要追溯血缘上的正确出处,也就较为费事了。

  在历史上不计其数的孙姓名人中,孙阳可能要算是最早在史书上出现的一位。孙阳这个名称,大家也许比较陌生,但是如果提起“伯乐”,大家一定熟悉万分了。孙阳是春秋秦穆公时的人,伯乐是他的字,以善于相马闻名,后世也就以“伯乐”两个字来表示一个人的知人之明了。

  其次,便是鼎鼎大名,被全世界军事学家奉为军学泰斗的孙武了,他所著的《兵法十三篇》,一直到今天,都被奉为军事上的最高法则。孙武的后代,也出了一位以兵法见长的著名人物——孙膑。

  翻开《尚友录》上历代孙姓名人的事迹,却没有一位是可以比得上孙中山先生的,他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每一个中国人都深铭五内。大家都公认他的丰功伟绩,在中国过去的历史中,无人能及。孙姓人的杰出与卓越,真是在他的身上登峰造极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11:24

■姓氏源流

孙(Sūn 孙)姓源出有七: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子康叔的后代。康叔于西周初年受封于卫,建立卫国。康叔的8世孙卫武公和,因助周攻灭西戌,被周平王赐为公爵。武公有个儿子叫惠孙,他受封享用“戚”(今河南省濮阳)那个地方的产物。惠孙的后代崇敬惠孙,就以他的名字“孙”为姓,世代相传,成为孙姓的大宗。
2、出自芈姓,为春秋时楚国令尹孙叔敖之后。孙叔敖是楚国的贤臣,他的子孙就以他的名字命氏,此后又形成了孙姓的另一大宗。
3、出自田氏。陈历公的儿子陈完,避难到齐国,改称田氏,田完的五世孙田恒无宇的小儿子田书,为齐国的大夫,因伐莒有功,被齐景公封于乐安,赐姓孙氏。其后有孙武子,为吴将。
4、出自子姓,是商汤王后裔比干之后。比干受殷纣王所害后,其子孙避难隐姓,以本为王族之子孙之故,遂改为孙氏。
5、出自夏侯氏。据《汉书》载:夏侯婴为滕令奉军,号滕公,其曾孙颇尚主,主随外家姓号公主,故公子孙又为孙氏。
6、出自荀姓,是战国学者荀子的后裔。荀子名荀况,时人尊为荀卿,后世子孙遂为荀氏。后为避汉宣帝刘询讳改为孙姓。后部分孙姓未恢复祖姓,遂成孙姓的一支。
7、出自他族改姓。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有一支鲜卑族复姓拔拔氏改单姓孙氏,是为河南洛阳孙氏。
得姓始祖:孙书。春秋时,陈(为周武王灭商后所封的妫姓国)厉公的儿子叫陈完,在任陈 国大夫时同太子御寇很要好,御寇被杀后,他怕受株连而逃到齐国。到齐国后,陈完不愿再用 原来的国名为姓,就改成田姓(古时田和陈发音相同)。田完的四世孙田桓子无宇有二子,小儿子田书,字子占,在齐国为大夫,因为伐莒(周代诸侯国)有功,齐景公把他封在乐安(今山东省博兴县北),并赐他孙姓。孙书就成为孙姓始祖。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11:27

孙姓
一、姓氏源流

孙姓源出有七: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子康叔的后代。康叔于西周初年受封于卫,建立卫国。康叔的8世孙卫武公和,因助周攻灭西戌,被周平王赐为公爵。武公有个儿子叫惠孙,他受封享用“戚”(今河南省濮阳)那个地方的产物。惠孙的后代崇敬惠孙,就以他的名字“孙”为姓,世代相传,成为孙姓的大宗。

2、出自芈姓,为春秋时楚国令尹孙叔敖之后。孙叔敖是楚国的贤臣,他的子孙就以他的名字命氏,此后又形成了孙姓的另一大宗。

3、出自田氏。陈历公的儿子陈完,避难到齐国,改称田氏,田完的五世孙田恒无宇的小儿子田书,为齐国的大夫,因伐莒有功,被齐景公封于乐安,赐姓孙氏。其后有孙武子,为吴将。

4、出自子姓,是商汤王后裔比干之后。比干受殷纣王所害后,其子孙避难隐姓,以本为王族之子孙之故,遂改为孙氏。

5、出自夏侯氏。据《汉书》载:夏侯婴为滕令奉军,号滕公,其曾孙颇尚主,主随外家姓号公主,故公子孙又为孙氏。

6、出自荀姓,是战国学者荀子的后裔。荀子名荀况,时人尊为荀卿,后世子孙遂为荀氏。后为避汉宣帝刘询讳改为孙姓。后部分孙姓未恢复祖姓,遂成孙姓的一支。

7、出自他族改姓。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有一支鲜卑族复姓拔拔氏改单姓孙氏,是为河南洛阳孙氏。

二、迁徙分布

孙姓最早的发源地是今河南省濮阳一带,始祖是惠孙。这一支与后来发源于山东出自妫姓的孙氏,构成了孙氏家族中较大的两支。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使孙姓分支更趋繁多,使今人很难理清各支派的源流。孙氏最早的出自姬姓的一支,在秦灭以前的几百年间主要是繁衍于河南省境。其后主要繁衍于今东南沿海地区。出自妫姓起源于齐国的孙氏,主要集中繁衍于山东省境,后因齐国内乱,其子孙便首次南迁于江苏、浙江一带。秦汉时,山西太原一带的孙姓繁衍最为繁荣,形成了孙姓历史上最大的望族。魏晋南北朝时,北方常年战乱,孙氏族人同其他中原士族一起大举南迁。南迁的结果,使孙氏的分布更为广泛,分布于浙江富阳、山西太原、湖北汉阳、陕西汉中、山东清河、河南洛阳等诸多地方。

郡望:
1、汲 郡:晋置郡。此支孙氏,为孙氏世居之地,为晋名隐士孙登之族所在。
2、乐安郡:东汉置郡。此支孙氏为兵家之圣孙武之族所在。
3、陈留郡:西汉置郡。治所在陈留。
4、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时置郡。此支孙氏为富春孙氏之分支,其开基始祖为孙明的11世孙福。
5、富春郡:秦置郡。此支孙氏为乐安孙氏之分支,其开基始祖为孙武次子孙明。
堂号:
"平治堂":因为孙叔敖把楚国治理得民富国强。
"乐安堂":因为田书伐莒有功,被封于乐安。
"富春堂":大军事家孙武带着自己的13篇兵法见吴王,吴王用他为将。他带兵西大破强楚,北威齐、鲁,战功赫赫。吴王把他封到富春,因叫富春堂,和乐安堂同宗。
"映雪堂":晋朝时候御史大夫孙康,幼时家贫,买不起油点灯,冬天下了大雪,他在院子里映着雪光读书,终于成了大名。
迁徙分布

三、历史名人

孙 武:春秋末期伟大军事家,山东淄博人。应用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 ,编撰成
《孙子兵法》,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名言。

孙 膑: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山东阳谷人,孙武的后裔。著有《孙膑兵法》。

孙 权:字仲谋,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具有雄才大略,骁勇无比 ,
后人有"生子当如孙仲谋"之说。

孙思邈:唐代著名的医学家,陕西耀县人。著有《千金药方》、《千金翼方》,后人
尊为药王。

孙奇逢:清初儒学名士,河北人。与李喁、黄宗羲齐名,并称"清初三大儒"。 著有
《理学宗传》、《夏峰先生集》等。

孙中山: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始
人,广东香山人。1905年在日本组织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提出三民
主义学说。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在中共的
帮助下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1925年在北
京病逝,遗著编为《中山全书》。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11:27

孙(Sūn 孙)姓源出有七: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子康叔的后代。康叔于西周初年受封于卫,建立卫国。康叔的8世孙卫武公和,因助周攻灭西戌,被周平王赐为公爵。武公有个儿子叫惠孙,他受封享用“戚”(今河南省濮阳)那个地方的产物。惠孙的后代崇敬惠孙,就以他的名字“孙”为姓,世代相传,成为孙姓的大宗。
2、出自芈姓,为春秋时楚国令尹孙叔敖之后。孙叔敖是楚国的贤臣,他的子孙就以他的名字命氏,此后又形成了孙姓的另一大宗。
3、出自田氏。陈历公的儿子陈完,避难到齐国,改称田氏,田完的五世孙田恒无宇的小儿子田书,为齐国的大夫,因伐莒有功,被齐景公封于乐安,赐姓孙氏。其后有孙武子,为吴将。
4、出自子姓,是商汤王后裔比干之后。比干受殷纣王所害后,其子孙避难隐姓,以本为王族之子孙之故,遂改为孙氏。
5、出自夏侯氏。据《汉书》载:夏侯婴为滕令奉军,号滕公,其曾孙颇尚主,主随外家姓号公主,故公子孙又为孙氏。
6、出自荀姓,是战国学者荀子的后裔。荀子名荀况,时人尊为荀卿,后世子孙遂为荀氏。后为避汉宣帝刘询讳改为孙姓。后部分孙姓未恢复祖姓,遂成孙姓的一支。
7、出自他族改姓。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有一支鲜卑族复姓拔拔氏改单姓孙氏,是为河南洛阳孙氏。
得姓始祖:孙书。春秋时,陈(为周武王灭商后所封的妫姓国)厉公的儿子叫陈完,在任陈 国大夫时同太子御寇很要好,御寇被杀后,他怕受株连而逃到齐国。到齐国后,陈完不愿再用 原来的国名为姓,就改成田姓(古时田和陈发音相同)。田完的四世孙田桓子无宇有二子,小儿子田书,字子占,在齐国为大夫,因为伐莒(周代诸侯国)有功,齐景公把他封在乐安(今山东省博兴县北),并赐他孙姓。孙书就成为孙姓始祖。

■迁徙分布

孙姓的发源地主要有两支,一为河南濮阳,二为山东博兴。春秋战国时期,河南濮阳孙姓后裔孙嘉迁到汲郡(今河南省卫辉市西南),使得汲郡也成为孙姓繁衍的一个重要支 源。这一时期,山东孙姓播迁频繁,齐国内乱,致使孙武子孙迁至江苏、浙江一带居住。后孙武之孙孙膑在“田氏代齐”之后又返回齐国,在山东鄄城和阿(今山东省阳谷县东北)间繁 衍生息。孙武之子孙明仍居于富春(今浙江省富阳一带),后此地发展成孙姓主要郡望。秦汉时期,孙姓族人规模、人口进一步扩展。山东孙武后裔又有移居今山西平遥、清河(今属河北省)、南阳(今属河南省)、冯翊(今属陕西省)、长沙等地者。另外,太原郡望在这一时期形成,且为孙姓历史上最大望族。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导致孙姓大举南迁,加上富 春孙姓建立了孙吴政权,使得孙姓在南方分布渐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浙江、江苏、湖南、福建、陕西及东北等地遍布孙姓。隋唐时期,孙姓的迁徙仍以南方为主,唐代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及唐僖宗时王潮、王审知入闽都有孙姓族人参加。另有 河南孙姓被封侯于虔州虔化县(今江西宁都),孙姓由此发展到江西。宋元时期由于金人南侵 及蒙古军队的南下,使孙姓族人进一步涌入福建、广东等地居住。明清时期,有福建孙姓迁 入广东紫金县者,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即为此支后裔,这一时期,孙姓人已是遍布全国,且以东部和江南地区较为集中。今日孙姓以山东、河南、安徽、黑龙江、河北和吉林等省分布最多,上述几省的孙姓人数约 占全国孙姓总人数的百分之五十八。孙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二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五。

■历史名人

孙武:春秋末期伟大军事家,山东淄博人。应用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 ,编撰成《孙子兵法》,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名言。
孙膑: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山东阳谷人,孙武的后裔。著有《孙膑兵法》。
孙权:字仲谋,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具有雄才大略,骁勇无比 ,后人有“生子当如孙仲谋”之说。
孙炎:乐安(今山东省博兴)人,三国时期经学家、训诂学家,著有《尔雅音义》。
孙绰:太原中都(今山西省平遥西北)人,东晋文学家,玄言诗的代表作家。
孙叔敖:春秋时楚国人,辅佐庄王称霸,功绩显著。主持修建了我国古代最 早的水利工程,对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相当作用。
孙安祖:清河漳南(今河北省故城)人,隋末农民起义领袖,与窦建德同举义旗,聚众入高鸡泊(今河北省故城西南),自称将军。
孙思邈:唐代著名的医学家,陕西耀县人。著有《千金药方》、《千金翼方》,后人尊为药王。
孙过庭:吴郡(今江苏省苏州)人,唐代杰出的书法家和书法评论家。今存其所撰《书谱》卷上,是一部书文并茂的书法理论著作。
孙云球:江苏省吴江人,明清时眼镜制造专家。著有《镜史》,另外,孙云球还创制了七十余种光学仪器。
孙毓汶:清代山东省济宁人,曾任总理各国事务,刑部、兵部尚书等职。
孙奇逢:清初儒学名士,河北省人。与李喁、黄宗羲齐名,并称“清初三大儒”。著有《理学宗传》、《夏峰先生集》等。
孙诒让:浙江省瑞安人,清代著名经学家、文学家,著有《墨子间诂》、《契文举例》、《周礼政要》、《光绪瑞安县志》等书。
孙星衍:江苏阳湖(今江苏武进)人,清代著名经学家、金石学家、校勘学家,被袁枚称为“天下奇才”。 孙中山:广东香山人,近代革命家、思想家,创立国民党,实行“三民主义”,推翻了清王朝,最先喊出“推翻专制、建立共和、振兴中华”的口号,为国民革命运动奉献了毕生精力。
孙中山: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始人,广东香山人。1905年在日本组织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提出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在中共的帮助下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1925年在北京病逝,遗著编为《中山全书》。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11:26

1出自上古八大姓之一的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
2源于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的后裔。
3出自妫姓,是帝舜的后代。
4出自复姓侯氏。
5出自田氏。
6出自子姓
7出自他族改姓。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11:31


  孙起源于 卫辉市

  分布:河南、山东、台湾、安徽、黑龙江、河北、辽宁、江苏、吉林

  一 孙姓主要由五大来源组成:姬姓、芈姓、妫姓、子姓和外姓的改姓。

  第一支出自姬姓。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封其同母弟姬封于康,侯爵,史称康叔。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三监联合殷王武庚叛乱,为周武王四弟周公旦所平定。康叔因出兵平武庚之乱有功,封为怀侯。周成王以康叔为司寇,赐卫之宝祭器,欲移康叔于卫。康叔死后,周成王正式封康叔之孙考伯于卫,侯爵,古城在今河南北部淇县东北朝歌城,故史称康叔为卫康叔,乃追称之名。春秋初,卫武公佐周伐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卫武公之子公子惠孙,惠孙之孙武仲乙,武仲家族以祖父之字为氏。这支姬姓孙氏至少有2 700多年的历史。

  第二支源出芈姓。春秋初,楚王蚣冒之孙?贾,?贾之子?艾腊,也称孙叔敖,孙叔为其字,出任楚庄王的令尹,其子孙以其字为氏。孙叔敖居于期思,即今河南淮滨东南。这支芈姓孙氏也有2 600年的历史。

  第三支系自妫姓。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周武王封商均的直系后裔妫满于陈。公元前672年,陈厉公之子陈完逃奔齐国,改陈氏为田氏。齐景公(公元前547一前490年在位)时,陈完五世孙田桓子,即齐大夫田无宇,其子田书因伐莒有功,齐景公封田书于乐安,古城在今山东惠民,并赐姓孙氏。这支妫姓孙氏也有2 500多年的历史。

  第四支血缘子姓。商朝末,朝纲混乱,纣王昏淫,纣王叔父比干,商之贤臣,因直谏而被杀,子孙避难改姓,其中一支以本为王族子孙之故,遂姓孙氏。这支子姓孙氏也有3000多年的历史。

  第五支来自外姓和少数民族的改姓。其他姓改孙姓的最主要的事件有:战国名士荀子的后裔在西汉时为避汉宣帝名讳,改为孙姓;西汉滕公夏侯婴之曾孙夏侯颇,随外祖父姓而改姓孙;三国时孙坚部将俞河改姓孙。少数民族使用孙姓主要有:唐朝契丹人孙姓;清朝满洲八旗姓孙佳氏全族改孙姓。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多数被同化成汉族孙姓。

  孙姓自商末周初立姓之后,一直活跃在河南和山东一带。春秋初,姬姓孙氏一直世袭卫国的上卿,权倾一国,孙姓在河南地区发展很快,到春秋末,孙氏在卫国失宠,北迁晋国。发源在山东的妫姓孙氏发展得蓬蓬勃勃,尤其在战国时期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军事家孙武,其子孙明因父功而封富春侯,封地在今浙江富阳,形成了孙氏的南方著名郡望吴郡。秦汉以后,妫姓孙氏成了全国孙姓的主力,由山东向四周拓展,西进山西太原,南达浙江南部,向西南达到湖北。三国时,孙坚父子在江南建立了吴国,孙氏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在魏晋南北朝时,北方、中原和江南的孙氏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一批孙氏名家大族。到了唐宋时期,孙姓已遍布于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在宋朝形成的"百家姓"中,第一句就是赵钱孙李,可见孙姓的社会地位和影响。明末清初,孙姓也进入了台湾。

  当代孙姓的人口已达1 848万,为全国第十二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54。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孙姓人口由119万激增到1 848万,增长了近16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 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孙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这1 000年中孙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V"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两省,大约占孙姓总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安徽、黑龙江、河北、辽宁、江苏、吉林,这六省又集中了42。山东为当代孙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孙姓总人口的16.9,占省总人口的3.3。占省人口比率最高的省份是黑龙江(3.5)和吉林(3.4)。以长江为分水岭,孙姓显示了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形成了华东沿海省份连接东北三省的孙姓分布带。在最近的600年期间,孙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其特点是由东南部向华中、华北强劲地回迁,同时,出现了黄河下游的孙姓人群向东北地区的大量移民。

  二 孙氏祖先文王 历代事迹辉煌

  孙姓在历史上,一直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姓氏,历代的伟人名士辈出。

  这个著名的姓氏,根据《姓纂》的记载,其最早的祖先是周文王。周朝是一个实行封建制度的社会,周文王的第8个儿子康叔,就被封于卫。传到卫武公的时候,武公的儿子惠孙做了卫国的上卿,惠孙的这一支,主拿孙字当作了他们的姓氏。当时的卫国,就是现在山西太原一带。《姓纂》的这一段考据,已被后世所共认——孙姓的祖先可以远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

  不过,到了汉唐之际,却又有人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说法:

  《唐宰相世系表》写道:“又出毕姓,孙叔敖后,又齐陈无宇之子书,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食采于乐安,子孙因乱奔吴,孙武为吴将,其后也。”

  《汉孙根碑》说:“先出自殷比干。”

  《汉书》:“夏侯婴为滕令奉军,号滕公,其曾孙颇尚主,主随外家姓号公主,故公子孙又为孙氏。”

  《汉书》:“荀卿避汉宣帝讳改孙氏。”

  以上的这些说法,说明了三点:

  第一,孙氏姓源,后世仍不敢真正确定,所以才有源于比干,孙叔敖等不同的说法。

  第二,由于各种因素,或因功赐姓、或随外家改姓,或避帝讳,曾有多人放弃原来的姓氏,改以孙为姓,而使孙姓日益增多。

  第三,现在姓孙的人,有一部分在血缘上很可能是陈、荀、夏、侯等姓的后代。

  历来对于孙氏姓源的考据,既然是如此的众说纷纭,现在孙姓之人想要追溯血缘上的正确出处,也就较为费事了。

  在历史上不计其数的孙姓名人中,孙阳可能要算是最早在史书上出现的一位。孙阳这个名称,大家也许比较陌生,但是如果提起“伯乐”,大家一定熟悉万分了。孙阳是春秋秦穆公时的人,伯乐是他的字,以善于相马闻名,后世也就以“伯乐”两个字来表示一个人的知人之明了。

  其次,便是鼎鼎大名,被全世界军事学家奉为军学泰斗的孙武了,他所著的《兵法十三篇》,一直到今天,都被奉为军事上的最高法则。孙武的后代,也出了一位以兵法见长的著名人物——孙膑。

  翻开《尚友录》上历代孙姓名人的事迹,却没有一位是可以比得上孙中山先生的,他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每一个中国人都深铭五内。大家都公认他的丰功伟绩,在中国过去的历史中,无人能及。孙姓人的杰出与卓越,真是在他的身上登峰造极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11:31

■姓氏源流

孙(Sūn 孙)姓源出有七: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子康叔的后代。康叔于西周初年受封于卫,建立卫国。康叔的8世孙卫武公和,因助周攻灭西戌,被周平王赐为公爵。武公有个儿子叫惠孙,他受封享用“戚”(今河南省濮阳)那个地方的产物。惠孙的后代崇敬惠孙,就以他的名字“孙”为姓,世代相传,成为孙姓的大宗。
2、出自芈姓,为春秋时楚国令尹孙叔敖之后。孙叔敖是楚国的贤臣,他的子孙就以他的名字命氏,此后又形成了孙姓的另一大宗。
3、出自田氏。陈历公的儿子陈完,避难到齐国,改称田氏,田完的五世孙田恒无宇的小儿子田书,为齐国的大夫,因伐莒有功,被齐景公封于乐安,赐姓孙氏。其后有孙武子,为吴将。
4、出自子姓,是商汤王后裔比干之后。比干受殷纣王所害后,其子孙避难隐姓,以本为王族之子孙之故,遂改为孙氏。
5、出自夏侯氏。据《汉书》载:夏侯婴为滕令奉军,号滕公,其曾孙颇尚主,主随外家姓号公主,故公子孙又为孙氏。
6、出自荀姓,是战国学者荀子的后裔。荀子名荀况,时人尊为荀卿,后世子孙遂为荀氏。后为避汉宣帝刘询讳改为孙姓。后部分孙姓未恢复祖姓,遂成孙姓的一支。
7、出自他族改姓。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有一支鲜卑族复姓拔拔氏改单姓孙氏,是为河南洛阳孙氏。
得姓始祖:孙书。春秋时,陈(为周武王灭商后所封的妫姓国)厉公的儿子叫陈完,在任陈 国大夫时同太子御寇很要好,御寇被杀后,他怕受株连而逃到齐国。到齐国后,陈完不愿再用 原来的国名为姓,就改成田姓(古时田和陈发音相同)。田完的四世孙田桓子无宇有二子,小儿子田书,字子占,在齐国为大夫,因为伐莒(周代诸侯国)有功,齐景公把他封在乐安(今山东省博兴县北),并赐他孙姓。孙书就成为孙姓始祖。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11:31

孙(Sūn 孙)姓源出有七: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子康叔的后代。康叔于西周初年受封于卫,建立卫国。康叔的8世孙卫武公和,因助周攻灭西戌,被周平王赐为公爵。武公有个儿子叫惠孙,他受封享用“戚”(今河南省濮阳)那个地方的产物。惠孙的后代崇敬惠孙,就以他的名字“孙”为姓,世代相传,成为孙姓的大宗。
2、出自芈姓,为春秋时楚国令尹孙叔敖之后。孙叔敖是楚国的贤臣,他的子孙就以他的名字命氏,此后又形成了孙姓的另一大宗。
3、出自田氏。陈历公的儿子陈完,避难到齐国,改称田氏,田完的五世孙田恒无宇的小儿子田书,为齐国的大夫,因伐莒有功,被齐景公封于乐安,赐姓孙氏。其后有孙武子,为吴将。
4、出自子姓,是商汤王后裔比干之后。比干受殷纣王所害后,其子孙避难隐姓,以本为王族之子孙之故,遂改为孙氏。
5、出自夏侯氏。据《汉书》载:夏侯婴为滕令奉军,号滕公,其曾孙颇尚主,主随外家姓号公主,故公子孙又为孙氏。
6、出自荀姓,是战国学者荀子的后裔。荀子名荀况,时人尊为荀卿,后世子孙遂为荀氏。后为避汉宣帝刘询讳改为孙姓。后部分孙姓未恢复祖姓,遂成孙姓的一支。
7、出自他族改姓。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有一支鲜卑族复姓拔拔氏改单姓孙氏,是为河南洛阳孙氏。
得姓始祖:孙书。春秋时,陈(为周武王灭商后所封的妫姓国)厉公的儿子叫陈完,在任陈 国大夫时同太子御寇很要好,御寇被杀后,他怕受株连而逃到齐国。到齐国后,陈完不愿再用 原来的国名为姓,就改成田姓(古时田和陈发音相同)。田完的四世孙田桓子无宇有二子,小儿子田书,字子占,在齐国为大夫,因为伐莒(周代诸侯国)有功,齐景公把他封在乐安(今山东省博兴县北),并赐他孙姓。孙书就成为孙姓始祖。

■迁徙分布

孙姓的发源地主要有两支,一为河南濮阳,二为山东博兴。春秋战国时期,河南濮阳孙姓后裔孙嘉迁到汲郡(今河南省卫辉市西南),使得汲郡也成为孙姓繁衍的一个重要支 源。这一时期,山东孙姓播迁频繁,齐国内乱,致使孙武子孙迁至江苏、浙江一带居住。后孙武之孙孙膑在“田氏代齐”之后又返回齐国,在山东鄄城和阿(今山东省阳谷县东北)间繁 衍生息。孙武之子孙明仍居于富春(今浙江省富阳一带),后此地发展成孙姓主要郡望。秦汉时期,孙姓族人规模、人口进一步扩展。山东孙武后裔又有移居今山西平遥、清河(今属河北省)、南阳(今属河南省)、冯翊(今属陕西省)、长沙等地者。另外,太原郡望在这一时期形成,且为孙姓历史上最大望族。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导致孙姓大举南迁,加上富 春孙姓建立了孙吴政权,使得孙姓在南方分布渐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浙江、江苏、湖南、福建、陕西及东北等地遍布孙姓。隋唐时期,孙姓的迁徙仍以南方为主,唐代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及唐僖宗时王潮、王审知入闽都有孙姓族人参加。另有 河南孙姓被封侯于虔州虔化县(今江西宁都),孙姓由此发展到江西。宋元时期由于金人南侵 及蒙古军队的南下,使孙姓族人进一步涌入福建、广东等地居住。明清时期,有福建孙姓迁 入广东紫金县者,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即为此支后裔,这一时期,孙姓人已是遍布全国,且以东部和江南地区较为集中。今日孙姓以山东、河南、安徽、黑龙江、河北和吉林等省分布最多,上述几省的孙姓人数约 占全国孙姓总人数的百分之五十八。孙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二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五。

■历史名人

孙武:春秋末期伟大军事家,山东淄博人。应用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 ,编撰成《孙子兵法》,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名言。
孙膑: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山东阳谷人,孙武的后裔。著有《孙膑兵法》。
孙权:字仲谋,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具有雄才大略,骁勇无比 ,后人有“生子当如孙仲谋”之说。
孙炎:乐安(今山东省博兴)人,三国时期经学家、训诂学家,著有《尔雅音义》。
孙绰:太原中都(今山西省平遥西北)人,东晋文学家,玄言诗的代表作家。
孙叔敖:春秋时楚国人,辅佐庄王称霸,功绩显著。主持修建了我国古代最 早的水利工程,对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相当作用。
孙安祖:清河漳南(今河北省故城)人,隋末农民起义领袖,与窦建德同举义旗,聚众入高鸡泊(今河北省故城西南),自称将军。
孙思邈:唐代著名的医学家,陕西耀县人。著有《千金药方》、《千金翼方》,后人尊为药王。
孙过庭:吴郡(今江苏省苏州)人,唐代杰出的书法家和书法评论家。今存其所撰《书谱》卷上,是一部书文并茂的书法理论著作。
孙云球:江苏省吴江人,明清时眼镜制造专家。著有《镜史》,另外,孙云球还创制了七十余种光学仪器。
孙毓汶:清代山东省济宁人,曾任总理各国事务,刑部、兵部尚书等职。
孙奇逢:清初儒学名士,河北省人。与李喁、黄宗羲齐名,并称“清初三大儒”。著有《理学宗传》、《夏峰先生集》等。
孙诒让:浙江省瑞安人,清代著名经学家、文学家,著有《墨子间诂》、《契文举例》、《周礼政要》、《光绪瑞安县志》等书。
孙星衍:江苏阳湖(今江苏武进)人,清代著名经学家、金石学家、校勘学家,被袁枚称为“天下奇才”。 孙中山:广东香山人,近代革命家、思想家,创立国民党,实行“三民主义”,推翻了清王朝,最先喊出“推翻专制、建立共和、振兴中华”的口号,为国民革命运动奉献了毕生精力。
孙中山: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始人,广东香山人。1905年在日本组织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提出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在中共的帮助下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1925年在北京病逝,遗著编为《中山全书》。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11:29

1出自上古八大姓之一的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
2源于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的后裔。
3出自妫姓,是帝舜的后代。
4出自复姓侯氏。
5出自田氏。
6出自子姓
7出自他族改姓。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11:28

孙姓
一、姓氏源流

孙姓源出有七: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子康叔的后代。康叔于西周初年受封于卫,建立卫国。康叔的8世孙卫武公和,因助周攻灭西戌,被周平王赐为公爵。武公有个儿子叫惠孙,他受封享用“戚”(今河南省濮阳)那个地方的产物。惠孙的后代崇敬惠孙,就以他的名字“孙”为姓,世代相传,成为孙姓的大宗。

2、出自芈姓,为春秋时楚国令尹孙叔敖之后。孙叔敖是楚国的贤臣,他的子孙就以他的名字命氏,此后又形成了孙姓的另一大宗。

3、出自田氏。陈历公的儿子陈完,避难到齐国,改称田氏,田完的五世孙田恒无宇的小儿子田书,为齐国的大夫,因伐莒有功,被齐景公封于乐安,赐姓孙氏。其后有孙武子,为吴将。

4、出自子姓,是商汤王后裔比干之后。比干受殷纣王所害后,其子孙避难隐姓,以本为王族之子孙之故,遂改为孙氏。

5、出自夏侯氏。据《汉书》载:夏侯婴为滕令奉军,号滕公,其曾孙颇尚主,主随外家姓号公主,故公子孙又为孙氏。

6、出自荀姓,是战国学者荀子的后裔。荀子名荀况,时人尊为荀卿,后世子孙遂为荀氏。后为避汉宣帝刘询讳改为孙姓。后部分孙姓未恢复祖姓,遂成孙姓的一支。

7、出自他族改姓。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有一支鲜卑族复姓拔拔氏改单姓孙氏,是为河南洛阳孙氏。

二、迁徙分布

孙姓最早的发源地是今河南省濮阳一带,始祖是惠孙。这一支与后来发源于山东出自妫姓的孙氏,构成了孙氏家族中较大的两支。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使孙姓分支更趋繁多,使今人很难理清各支派的源流。孙氏最早的出自姬姓的一支,在秦灭以前的几百年间主要是繁衍于河南省境。其后主要繁衍于今东南沿海地区。出自妫姓起源于齐国的孙氏,主要集中繁衍于山东省境,后因齐国内乱,其子孙便首次南迁于江苏、浙江一带。秦汉时,山西太原一带的孙姓繁衍最为繁荣,形成了孙姓历史上最大的望族。魏晋南北朝时,北方常年战乱,孙氏族人同其他中原士族一起大举南迁。南迁的结果,使孙氏的分布更为广泛,分布于浙江富阳、山西太原、湖北汉阳、陕西汉中、山东清河、河南洛阳等诸多地方。

郡望:
1、汲 郡:晋置郡。此支孙氏,为孙氏世居之地,为晋名隐士孙登之族所在。
2、乐安郡:东汉置郡。此支孙氏为兵家之圣孙武之族所在。
3、陈留郡:西汉置郡。治所在陈留。
4、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时置郡。此支孙氏为富春孙氏之分支,其开基始祖为孙明的11世孙福。
5、富春郡:秦置郡。此支孙氏为乐安孙氏之分支,其开基始祖为孙武次子孙明。
堂号:
"平治堂":因为孙叔敖把楚国治理得民富国强。
"乐安堂":因为田书伐莒有功,被封于乐安。
"富春堂":大军事家孙武带着自己的13篇兵法见吴王,吴王用他为将。他带兵西大破强楚,北威齐、鲁,战功赫赫。吴王把他封到富春,因叫富春堂,和乐安堂同宗。
"映雪堂":晋朝时候御史大夫孙康,幼时家贫,买不起油点灯,冬天下了大雪,他在院子里映着雪光读书,终于成了大名。
迁徙分布

三、历史名人

孙 武:春秋末期伟大军事家,山东淄博人。应用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 ,编撰成
《孙子兵法》,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名言。

孙 膑: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山东阳谷人,孙武的后裔。著有《孙膑兵法》。

孙 权:字仲谋,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具有雄才大略,骁勇无比 ,
后人有"生子当如孙仲谋"之说。

孙思邈:唐代著名的医学家,陕西耀县人。著有《千金药方》、《千金翼方》,后人
尊为药王。

孙奇逢:清初儒学名士,河北人。与李喁、黄宗羲齐名,并称"清初三大儒"。 著有
《理学宗传》、《夏峰先生集》等。

孙中山: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始
人,广东香山人。1905年在日本组织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提出三民
主义学说。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在中共的
帮助下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1925年在北
京病逝,遗著编为《中山全书》。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了,为什么前三次化疗都很好,弟四次化疗扩散了,这是... ...第三次化疗,现在医生说让和放疗同时进行,是不是说我爸病情严重了... 为什么我在合肥育英报名时他们非要把我的学籍弄在长丰呀。我中考... 刚购买一块新的手机电池,以前也没想过保护电池寿命,现在想知道新电池前... 小肚子怎样才能快速减下去 有小肚子、怎么快速减掉、不用药物的、 美杜莎传奇 美杜莎传奇第二大陆哪个图爆率高? 美杜莎传奇 美杜莎传奇手游哪个图爆率高? 美杜莎传奇哪里刷元宝快 美杜莎传奇刷元宝快方法 食品安全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三国演义中孙氏家族的崛起 孙氏的族谱家谱辈分是什么? 孙氏家谱辈分是怎么排序的 孙氏家族 出过多少名人。求详细 孙中山家族背景简介 孙氏家谱字辈大全 孙氏家族起源与发展? 在江南庞大的孙氏家族,六朝基业是如何开创出来的? 手机必备的手机功能都有些什么?有哪一些功能是比较实用有趣的?_百度... 天然气的卡丢了怎么补办商场 燃气卡丢了怎么办 交天然气费的本子丢失后如何补办 天然气卡丢了,可是卡上换有钱,天然气公司的工作人员说如果补卡,原来卡... 燃气卡丢了怎么补办 我的天然气卡丢了怎么补办? 天然气卡丢失了怎么办? 天然气充值卡丢失,房主也不在,请问需要什么证件可以补办充直卡? 充天然气的卡丢了怎么办?可以补办吗?我是租的房子, win7 64位 英文版 密钥 我的天然气卡遗失怎么补办? 在菜鸟裹裹寄快递如何选择到付 菜鸟裹裹上门取件怎么选择到付 菜鸟裹裹寄件到付是付货品原价还是快递费 孙氏家谱字辈查询 我想知道孙家家谱祖先是谁 邮费到付的快递菜鸟驿站会收吗? 到付的快递可以放到菜鸟驿站吗? 孙姓的辈分,族谱 菜鸟驿站能收邮费到付的快递吗 孙氏家族,立字辈的排名 顺丰快递到付现结在菜鸟驿站怎么办? 菜鸟裹裹在闲鱼上卖家说到付,但是到付价格就高了,这个收费是双方都要... 到付的快递也能菜鸟驿站代收吗? 在淘宝上买东西,用货到付款,可以选择用菜鸟驿站代收吗? 快递驿站如何货到付款? 菜鸟驿站可以帮忙代收一个货到付款费用为120元的商品吗? PR值是指什么? 冷藏区和冷冻区那个区比较冻? 退医无优保险要填医无忧变更吗 本人在国外可以买e享无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