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0:04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10:53
引言:陈寿评价关羽,说他虽然是万人敌,然刚而自矜,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刚而自矜四个字,很好地概括了关羽的主要缺点。一方面,关羽是刚猛之人,明代学者王守仁先生曾说刚猛之人的优点是勇、猛,缺点是刚、硬和傲,这最后一个傲字,正好印证了陈寿的自矜二字。许多人认为关羽败走麦城之时,是必死无疑的,然而只要考察当时的情况,就会明白关羽其实有太多机会能够不走到这一步。
建安二十四年,魏蜀吴都发生了不少大事儿。魏国这边,曹操快不行了,吴国这边,孙权启用吴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陆逊任副都督,蜀国这边,大事儿最多。这一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关羽北伐,旋即被害。张飞也在这一年被杀。《三国志·关羽传》载:二十四年,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之前,关羽率领三万大军北伐,几乎以一己之力,单挑了整个曹魏半壁江山。曹魏五子将,于禁和徐晃都来和关羽交手,关羽围着曹魏大将军曹仁,最后身体已经不行的曹操不得不亲征,还带着自己的兄弟,老迈的夏侯惇。可以说,当时曹魏能用上的人都来了,但基本也没有奈何关羽。
曹操亲征关羽之前,就派遣使者前往东吴与孙权交涉,希望孙权能偷袭关羽后方,孙权答应了。关羽在樊城之南与徐晃大军酣战之时,孙权已经派遣吕蒙,带着几万大军,来到荆州。关羽北伐时,镇守荆州的是糜芳、士仁、潘濬和郝普,这四个人,都被吕蒙劝降了,其中,除了糜芳犹豫过,其他三人几乎是毫不犹豫地投降了东吴。关羽在前线得到消息后,立即回军,但为时已晚。后来的时,大家知道,关羽一路败走,最后在夹石被擒杀。关羽败亡速度很快,而且几乎是在自己的巅峰状态中突然殒命的,许多人认为,关羽之死是不可挽回的,但如果看看关羽在此之前,都得罪了多少人,如果没有得罪这些人,自己会有多少活下去的机会时,就会发现,他的机会原本可以多得可怕。
总体来开,关羽北伐这段时间,他一共得罪了7个主要人物:上庸、西城郡的刘封、孟达,荆州的糜芳、士仁、潘濬、郝普,以及江东的孙权。他唯一手下留情的,就是江东诸葛瑾,但这也是碍于诸葛亮的情面,否则关羽是不会留情的。从关羽得罪的人就能看出,他里里外外都得罪了一遍。这些人中,除了孙权不会因为关羽是否得罪他而决定自己的行动,其余六人都是自己人,如果关羽没有看不起他们,这些人几乎可以肯定不会出卖关羽,也不会见死不救。
上庸的刘封和孟达,是当时最有可能救援关羽的人。刘封此人,性格强硬。《三国志·刘封传》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诸葛亮认为如果刘备死后,没有人能压住刘封的刚猛,可见刘封强硬到了何种地步。孟达和刘封不太一样,他是一个优柔寡断、少谋无决的人,性格比较懦弱。关羽北伐之前,就得罪了刘封和孟达。以至于关羽北伐之时,命令刘封和孟达出兵援助,二位竟然拒绝关羽。《刘封传》载: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刘封、孟达,令发兵自助。刘封、孟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刘封的强硬,让他敢于直接拒绝关羽。孟达在这件事上是墙头草,这时候自然向着刘封。
除了刘封和孟达之外,关羽还得罪了自己大后方的四个顶梁柱。下面几段引自《关羽传》的史料,说明了这个问题。
1.关羽轻视糜芳和士仁: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士仁屯*,素皆嫌羽轻己。2.关羽轻视孙权: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辱骂其使,不许婚,权大怒。3.关羽和潘濬、郝普关系不好:潘俊字承明,武陵人也。郝普字子太,义阳人,皆与关羽不睦。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如果关羽没有把自己这一圈人都得罪到这个地步,让所有人都讨厌他,他也不至于落到最后那个结局。首先,从糜芳和士仁的角度来看,这两个人虽然是庸碌之辈,但好歹是刘备手下的老人,况且糜芳之兄糜竺还在川蜀辅佐刘备,不是万不得已,他绝不不敢弃家人而不顾,铤而走险,投靠江东。更不必说,他在江东完全没有任何依靠和经营。由此可见,相比于自己未卜的前途,糜芳宁肯豁出性命,也要背叛关羽。士仁的抉择,基本是跟着糜芳走的。这一方面,他们的关系与刘封和孟达有些像。
第二,潘濬和郝普这二位,情况比较特殊。先来看潘濬。潘俊是荆州土著,出生在武陵汉寿,《潘濬传》说他年未三十,荆州牧刘表辟为部江夏从事。可见,潘濬自始至终都在荆州活动和经营,而当时类似于潘濬这样的荆州土著,许多都和江东有着密切的人事往来。再者,从潘濬日后在江东飞黄腾达的速度之快,地位之高,也不难看出,他一直都是潜藏在荆州内部的定时*。再看郝普。郝普这个人,历史记载很少。但他是义阳人,也是荆州土著。《杨戏传》说,先主刘备自荆州入蜀,以郝普为零陵太守。刘备拿下荆州之后,因为在本地没有根基,所以大都延续了之前的行政任命。
这里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郝普在刘备拿下荆州之前,就在零陵任职。我们不知道他当时任的是什么职位,或许不一定就是太守,但一定是一个不低的职位,否则也不可能坐得稳太守之位。因此,潘濬和郝普这二位,实际上都是定时*,且不说关羽得罪了他们,即便关羽不得罪他们,他们也一定会见机行事、见风使舵。关羽得罪他们后,他们是断然不会再为关羽效命的了。带着偌大一个荆州,又是被*无奈投降东吴,孙权必然不会怠慢他们。
因此,关羽之败,其实从来都不是无力回天之举。假使他不得罪这些人,至少糜芳和士仁是不会背叛他的。史料中也说了,糜芳坐镇江陵,士仁驻守*。当时的江陵是荆州所有兵马钱粮的屯驻地,*则是荆州的州治,是政务中心。潘濬和郝普都是外家人,刘备必然把实际权力都交给了自己人。所以说,如果糜芳和士仁不背叛关羽,荆州断然不会轻易失去。即便荆州有失,如果关羽没有得罪刘封和孟达,他们两人还是有可能出兵来救的。那时候,关羽逃脱的可能性就会大许多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10:53
引言:陈寿评价关羽,说他虽然是万人敌,然刚而自矜,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刚而自矜四个字,很好地概括了关羽的主要缺点。一方面,关羽是刚猛之人,明代学者王守仁先生曾说刚猛之人的优点是勇、猛,缺点是刚、硬和傲,这最后一个傲字,正好印证了陈寿的自矜二字。许多人认为关羽败走麦城之时,是必死无疑的,然而只要考察当时的情况,就会明白关羽其实有太多机会能够不走到这一步。
建安二十四年,魏蜀吴都发生了不少大事儿。魏国这边,曹操快不行了,吴国这边,孙权启用吴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陆逊任副都督,蜀国这边,大事儿最多。这一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关羽北伐,旋即被害。张飞也在这一年被杀。《三国志·关羽传》载:二十四年,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之前,关羽率领三万大军北伐,几乎以一己之力,单挑了整个曹魏半壁江山。曹魏五子将,于禁和徐晃都来和关羽交手,关羽围着曹魏大将军曹仁,最后身体已经不行的曹操不得不亲征,还带着自己的兄弟,老迈的夏侯惇。可以说,当时曹魏能用上的人都来了,但基本也没有奈何关羽。
曹操亲征关羽之前,就派遣使者前往东吴与孙权交涉,希望孙权能偷袭关羽后方,孙权答应了。关羽在樊城之南与徐晃大军酣战之时,孙权已经派遣吕蒙,带着几万大军,来到荆州。关羽北伐时,镇守荆州的是糜芳、士仁、潘濬和郝普,这四个人,都被吕蒙劝降了,其中,除了糜芳犹豫过,其他三人几乎是毫不犹豫地投降了东吴。关羽在前线得到消息后,立即回军,但为时已晚。后来的时,大家知道,关羽一路败走,最后在夹石被擒杀。关羽败亡速度很快,而且几乎是在自己的巅峰状态中突然殒命的,许多人认为,关羽之死是不可挽回的,但如果看看关羽在此之前,都得罪了多少人,如果没有得罪这些人,自己会有多少活下去的机会时,就会发现,他的机会原本可以多得可怕。
总体来开,关羽北伐这段时间,他一共得罪了7个主要人物:上庸、西城郡的刘封、孟达,荆州的糜芳、士仁、潘濬、郝普,以及江东的孙权。他唯一手下留情的,就是江东诸葛瑾,但这也是碍于诸葛亮的情面,否则关羽是不会留情的。从关羽得罪的人就能看出,他里里外外都得罪了一遍。这些人中,除了孙权不会因为关羽是否得罪他而决定自己的行动,其余六人都是自己人,如果关羽没有看不起他们,这些人几乎可以肯定不会出卖关羽,也不会见死不救。
上庸的刘封和孟达,是当时最有可能救援关羽的人。刘封此人,性格强硬。《三国志·刘封传》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诸葛亮认为如果刘备死后,没有人能压住刘封的刚猛,可见刘封强硬到了何种地步。孟达和刘封不太一样,他是一个优柔寡断、少谋无决的人,性格比较懦弱。关羽北伐之前,就得罪了刘封和孟达。以至于关羽北伐之时,命令刘封和孟达出兵援助,二位竟然拒绝关羽。《刘封传》载: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刘封、孟达,令发兵自助。刘封、孟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刘封的强硬,让他敢于直接拒绝关羽。孟达在这件事上是墙头草,这时候自然向着刘封。
除了刘封和孟达之外,关羽还得罪了自己大后方的四个顶梁柱。下面几段引自《关羽传》的史料,说明了这个问题。
1.关羽轻视糜芳和士仁: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士仁屯*,素皆嫌羽轻己。2.关羽轻视孙权: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辱骂其使,不许婚,权大怒。3.关羽和潘濬、郝普关系不好:潘俊字承明,武陵人也。郝普字子太,义阳人,皆与关羽不睦。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如果关羽没有把自己这一圈人都得罪到这个地步,让所有人都讨厌他,他也不至于落到最后那个结局。首先,从糜芳和士仁的角度来看,这两个人虽然是庸碌之辈,但好歹是刘备手下的老人,况且糜芳之兄糜竺还在川蜀辅佐刘备,不是万不得已,他绝不不敢弃家人而不顾,铤而走险,投靠江东。更不必说,他在江东完全没有任何依靠和经营。由此可见,相比于自己未卜的前途,糜芳宁肯豁出性命,也要背叛关羽。士仁的抉择,基本是跟着糜芳走的。这一方面,他们的关系与刘封和孟达有些像。
第二,潘濬和郝普这二位,情况比较特殊。先来看潘濬。潘俊是荆州土著,出生在武陵汉寿,《潘濬传》说他年未三十,荆州牧刘表辟为部江夏从事。可见,潘濬自始至终都在荆州活动和经营,而当时类似于潘濬这样的荆州土著,许多都和江东有着密切的人事往来。再者,从潘濬日后在江东飞黄腾达的速度之快,地位之高,也不难看出,他一直都是潜藏在荆州内部的定时*。再看郝普。郝普这个人,历史记载很少。但他是义阳人,也是荆州土著。《杨戏传》说,先主刘备自荆州入蜀,以郝普为零陵太守。刘备拿下荆州之后,因为在本地没有根基,所以大都延续了之前的行政任命。
这里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郝普在刘备拿下荆州之前,就在零陵任职。我们不知道他当时任的是什么职位,或许不一定就是太守,但一定是一个不低的职位,否则也不可能坐得稳太守之位。因此,潘濬和郝普这二位,实际上都是定时*,且不说关羽得罪了他们,即便关羽不得罪他们,他们也一定会见机行事、见风使舵。关羽得罪他们后,他们是断然不会再为关羽效命的了。带着偌大一个荆州,又是被*无奈投降东吴,孙权必然不会怠慢他们。
因此,关羽之败,其实从来都不是无力回天之举。假使他不得罪这些人,至少糜芳和士仁是不会背叛他的。史料中也说了,糜芳坐镇江陵,士仁驻守*。当时的江陵是荆州所有兵马钱粮的屯驻地,*则是荆州的州治,是政务中心。潘濬和郝普都是外家人,刘备必然把实际权力都交给了自己人。所以说,如果糜芳和士仁不背叛关羽,荆州断然不会轻易失去。即便荆州有失,如果关羽没有得罪刘封和孟达,他们两人还是有可能出兵来救的。那时候,关羽逃脱的可能性就会大许多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10:54
因为在三国时期,关羽败走麦城的那个时间点其他人都在外面做着各自手里面的事情,根本就没有机会去救关羽。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10:53
引言:陈寿评价关羽,说他虽然是万人敌,然刚而自矜,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刚而自矜四个字,很好地概括了关羽的主要缺点。一方面,关羽是刚猛之人,明代学者王守仁先生曾说刚猛之人的优点是勇、猛,缺点是刚、硬和傲,这最后一个傲字,正好印证了陈寿的自矜二字。许多人认为关羽败走麦城之时,是必死无疑的,然而只要考察当时的情况,就会明白关羽其实有太多机会能够不走到这一步。
建安二十四年,魏蜀吴都发生了不少大事儿。魏国这边,曹操快不行了,吴国这边,孙权启用吴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陆逊任副都督,蜀国这边,大事儿最多。这一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关羽北伐,旋即被害。张飞也在这一年被杀。《三国志·关羽传》载:二十四年,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之前,关羽率领三万大军北伐,几乎以一己之力,单挑了整个曹魏半壁江山。曹魏五子将,于禁和徐晃都来和关羽交手,关羽围着曹魏大将军曹仁,最后身体已经不行的曹操不得不亲征,还带着自己的兄弟,老迈的夏侯惇。可以说,当时曹魏能用上的人都来了,但基本也没有奈何关羽。
曹操亲征关羽之前,就派遣使者前往东吴与孙权交涉,希望孙权能偷袭关羽后方,孙权答应了。关羽在樊城之南与徐晃大军酣战之时,孙权已经派遣吕蒙,带着几万大军,来到荆州。关羽北伐时,镇守荆州的是糜芳、士仁、潘濬和郝普,这四个人,都被吕蒙劝降了,其中,除了糜芳犹豫过,其他三人几乎是毫不犹豫地投降了东吴。关羽在前线得到消息后,立即回军,但为时已晚。后来的时,大家知道,关羽一路败走,最后在夹石被擒杀。关羽败亡速度很快,而且几乎是在自己的巅峰状态中突然殒命的,许多人认为,关羽之死是不可挽回的,但如果看看关羽在此之前,都得罪了多少人,如果没有得罪这些人,自己会有多少活下去的机会时,就会发现,他的机会原本可以多得可怕。
总体来开,关羽北伐这段时间,他一共得罪了7个主要人物:上庸、西城郡的刘封、孟达,荆州的糜芳、士仁、潘濬、郝普,以及江东的孙权。他唯一手下留情的,就是江东诸葛瑾,但这也是碍于诸葛亮的情面,否则关羽是不会留情的。从关羽得罪的人就能看出,他里里外外都得罪了一遍。这些人中,除了孙权不会因为关羽是否得罪他而决定自己的行动,其余六人都是自己人,如果关羽没有看不起他们,这些人几乎可以肯定不会出卖关羽,也不会见死不救。
上庸的刘封和孟达,是当时最有可能救援关羽的人。刘封此人,性格强硬。《三国志·刘封传》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诸葛亮认为如果刘备死后,没有人能压住刘封的刚猛,可见刘封强硬到了何种地步。孟达和刘封不太一样,他是一个优柔寡断、少谋无决的人,性格比较懦弱。关羽北伐之前,就得罪了刘封和孟达。以至于关羽北伐之时,命令刘封和孟达出兵援助,二位竟然拒绝关羽。《刘封传》载: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刘封、孟达,令发兵自助。刘封、孟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刘封的强硬,让他敢于直接拒绝关羽。孟达在这件事上是墙头草,这时候自然向着刘封。
除了刘封和孟达之外,关羽还得罪了自己大后方的四个顶梁柱。下面几段引自《关羽传》的史料,说明了这个问题。
1.关羽轻视糜芳和士仁: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士仁屯*,素皆嫌羽轻己。2.关羽轻视孙权: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辱骂其使,不许婚,权大怒。3.关羽和潘濬、郝普关系不好:潘俊字承明,武陵人也。郝普字子太,义阳人,皆与关羽不睦。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如果关羽没有把自己这一圈人都得罪到这个地步,让所有人都讨厌他,他也不至于落到最后那个结局。首先,从糜芳和士仁的角度来看,这两个人虽然是庸碌之辈,但好歹是刘备手下的老人,况且糜芳之兄糜竺还在川蜀辅佐刘备,不是万不得已,他绝不不敢弃家人而不顾,铤而走险,投靠江东。更不必说,他在江东完全没有任何依靠和经营。由此可见,相比于自己未卜的前途,糜芳宁肯豁出性命,也要背叛关羽。士仁的抉择,基本是跟着糜芳走的。这一方面,他们的关系与刘封和孟达有些像。
第二,潘濬和郝普这二位,情况比较特殊。先来看潘濬。潘俊是荆州土著,出生在武陵汉寿,《潘濬传》说他年未三十,荆州牧刘表辟为部江夏从事。可见,潘濬自始至终都在荆州活动和经营,而当时类似于潘濬这样的荆州土著,许多都和江东有着密切的人事往来。再者,从潘濬日后在江东飞黄腾达的速度之快,地位之高,也不难看出,他一直都是潜藏在荆州内部的定时*。再看郝普。郝普这个人,历史记载很少。但他是义阳人,也是荆州土著。《杨戏传》说,先主刘备自荆州入蜀,以郝普为零陵太守。刘备拿下荆州之后,因为在本地没有根基,所以大都延续了之前的行政任命。
这里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郝普在刘备拿下荆州之前,就在零陵任职。我们不知道他当时任的是什么职位,或许不一定就是太守,但一定是一个不低的职位,否则也不可能坐得稳太守之位。因此,潘濬和郝普这二位,实际上都是定时*,且不说关羽得罪了他们,即便关羽不得罪他们,他们也一定会见机行事、见风使舵。关羽得罪他们后,他们是断然不会再为关羽效命的了。带着偌大一个荆州,又是被*无奈投降东吴,孙权必然不会怠慢他们。
因此,关羽之败,其实从来都不是无力回天之举。假使他不得罪这些人,至少糜芳和士仁是不会背叛他的。史料中也说了,糜芳坐镇江陵,士仁驻守*。当时的江陵是荆州所有兵马钱粮的屯驻地,*则是荆州的州治,是政务中心。潘濬和郝普都是外家人,刘备必然把实际权力都交给了自己人。所以说,如果糜芳和士仁不背叛关羽,荆州断然不会轻易失去。即便荆州有失,如果关羽没有得罪刘封和孟达,他们两人还是有可能出兵来救的。那时候,关羽逃脱的可能性就会大许多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10:53
因为在三国时期,关羽败走麦城的那个时间点其他人都在外面做着各自手里面的事情,根本就没有机会去救关羽。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10:54
当时关羽想请求刘封帮忙,但是刘封拒绝了,所以关羽就独自作战了,其他人想要就关羽时间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就没人救他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10:54
因为当时只有马超知道关羽败走,但是马超并没有伸出援手,所以关羽才无人去救。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10:53
因为在三国时期,关羽败走麦城的那个时间点其他人都在外面做着各自手里面的事情,根本就没有机会去救关羽。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10:54
当时关羽想请求刘封帮忙,但是刘封拒绝了,所以关羽就独自作战了,其他人想要就关羽时间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就没人救他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10:54
当时关羽想请求刘封帮忙,但是刘封拒绝了,所以关羽就独自作战了,其他人想要就关羽时间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就没人救他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10:55
因为当时只有马超知道关羽败走,但是马超并没有伸出援手,所以关羽才无人去救。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10:55
因为当时只有马超知道关羽败走,但是马超并没有伸出援手,所以关羽才无人去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