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27 13: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00:31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宝钗的生日,贾母要王熙凤在府里替宝钗过生日,喜欢其中一个十一岁作小旦的和九岁作小丑的,把两人传唤进来后细看,越发觉得可怜见的。凤姐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象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宝钗宝玉看出端倪,却一个不肯说,一个不敢说,唯有心直口快的史湘云脱口而出,说“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
王熙凤最早发现小戏子像林黛玉并抛出问题,她却为何不说破?是怕得罪林黛玉吗?并不是。是别有用心故意陷害湘云吗?也犯不上。那么,凤姐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
凤姐并不惧黛玉
诚然,多数人认为黛玉是个小性而爱恼的人,王熙凤深知黛玉性情,担心拿身份低下的戏子来比黛玉会惹恼黛玉,所以不敢言明。其实,这种推理并不成立。
凤姐是不惧和黛玉开玩笑的人,而黛玉也不是不苟言笑开不起玩笑的人。
在贾府,凤姐是出了名的凤辣子,泼皮破落户,脸酸心辣,调笑无忌,合府之内,王熙凤除了与王夫人、邢夫人两位准婆婆说话时殷勤小心,与贾母互动以匠人心态精心编排套路拿捏语言火候,其它时间大多嬉笑怒骂任意挥洒汗水淋漓行云流水。
通常,开玩笑的尺度大小取决于两人关系的远近。凤姐与黛玉的亲密热络是可以排前三的,你敢开玩笑我也接得住,凤姐那个有名的“吃茶梗”玩笑也没见黛玉暴走。即使这次拿黛玉“比戏子”,也没见黛玉记恨谁,最先发飙的是史湘云,而主动和解的确是林黛玉。
凤姐与贾母的默契
这个玩笑的主线看似是黛玉,其实却另有其人,凤姐与贾母的默契才是重点。
贾母为何深爱这两个小戏子并传进来细看?书中没有提及。小丑是陪衬,与贾母喜欢插科打诨的戏文有关,而主咖是小旦,则与外貌有关,因为扮相酷似黛玉。王熙凤是个鬼灵精,唯有她参透了贾母的爱屋及乌。“这个孩子扮上活象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不是说给众人的,而是说给贾母听的。贾母含蓄的表达了对小旦的喜爱,没有把话说明点透,而凤姐也不说明点透,这是二人的默契。
另一次只有二人明白的默契互动出现在第五十回。贾母说宝琴雪下折梅比画儿上还好,因又细问年庚八字,薛姨妈揣度是与宝玉求配,遂半吐半露说已许过梅家了。凤姐不等薛姨妈说完,便?闵?褰诺乃担骸捌?磺桑?艺?要作个媒呢,又已经许了人家。”贾母笑道:“你要给谁说媒?”凤姐儿说道:“老祖宗别管,我心里看准了他们两个是一对。如今已许了人,说也无益,不如不说罢了。”贾母也知凤姐儿之意,听见已有了人家,也就不提了。这番互动也是只有二人懂,薛姨妈显然曲解了贾母的真实意图,而凤姐则默契的懂了,并全情配合实在参演。
贾母对凤姐格外依赖宠信的根源,就是与凤姐的这份默契感,善于领会贾母的微表情和潜台词,又以心照不宣的方式互动,深得贾母心啊!
不点透才是好文章
凤姐与贾母的这份默契,无胶无漆却又针差不进水泼不透,明明可以昭告天下却总半吐半露。
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
这两句李密庵在《半半歌》诗词中道破了人际交往的真谛,酒至微醺,花开半朵,才是恰到好处的趣味,不点透方是好文章,二人懂确实比二人转要雅致耐看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