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冰川是怎么形成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27 11:36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6 08:38
冰川(glacier)是一巨大的流动固体,是在高寒地区由雪再结晶聚积成巨大的冰川冰,因重力这主要因素使冰川冰流动,成为冰川。冰川作用包括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这些作用造成许多地形,使得经过冰川作用的地区形成多样的地貌。此外,若将冰川的体积换成水量,则除海水之外,占地球上所有的水量的 97.8%。
在极地和高山地区,气候严寒,常年积雪,当雪积聚在地面上后,如果温度降低到零下,可以受到它本身的压力作用或经再度结晶而造成雪粒,称为粒雪(firn)。当雪层增加,将粒雪往更深处埋,冰的结晶越变越粗,而粒雪的密度则因存在於粒雪颗粒间的空气体积不断减少而增加,使粒雪变得更为密实而形成蓝色的冰川冰,冰川冰形成后,因受自身很大的重力作用形成塑性体,沿斜坡缓慢运动或在冰层压力下缓缓流动形成冰川。
冰川是个开放的系统,冰川在重力的作用之下流动。雪以堆积的方式进入到冰川系统,而且转变形成冰,冰在其本身重量的压力之下由堆积带向外流动,而冰在消融带以蒸发和溶融方式离开系统。在堆积速度与消融速度之间的平衡决定了冰川系统的规模。
冰川前后可以分为两部份,在后者或上游部份称为冰川堆积带(zone of accumulation);在前者或下游部份称为冰川消融带(zone of ablation)其分界线是雪线,在雪线处雪的累积量与消融量处於平衡状态。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6 08:38
阿根廷冰川国家公园,位于阿根廷南部圣克鲁斯省卡拉法铁城西80公里,从巴里洛切往南直到南美*的尖端。这里已经接近南极,到了麦哲伦海峡。当地最有特色的旅游点要数莫雷诺大冰川。
莫雷诺大冰川是经过几十万年的冰雪堆积而形成的活冰川,形成于2万年前冰川时期。整个冰川高达60多米,面积有200多平方公里,每隔几十分钟就会崩溃一次。
远眺莫雷诺大冰川白茫茫一片从山涧倾泻而下,宛如一条银河从天而降。近看却又千姿百态,有的像飞禽走兽,有的如人物浮雕,有的形似利剑直刺蓝天,又有的好比晶莹璀璨的珊瑚。
由于极地气候变化无常,夏日昼长夜短,晚上10点以后太阳才慢慢地消失在远处山谷,经过三四个钟头又迎来了新的黎明。漫长的白昼艳阳高照,突然间又狂风骤起,风雨交加,转瞬间又风平浪静,真是一日之内几度春秋。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6 08:39
冰川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是雪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而来的。要形成冰川首先要有一定数量的固态降水,其中包括雪、雾、雹等。没有足够的固态降水作"原料",就等于"无米之炊",根本形不成冰川。
冰川存在于极寒之地。地球上南极和北极是终年严寒的,在其它地区只有高海拔的山上才能形成冰川。我们知道越往高处温度越低,当海拔超过一定高度,温度就会降到0℃以下,降落的固态降水才能常年存在。这一海拔高度冰川学家称之为雪线。
在南极和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上,冰川是发育在一片*上的,所以称之为*冰川。而在其它地区冰川只能发育在高山上,所以称这种冰川为山岳冰川。
在高山上,冰川能够发育,除了要求有一定的海拔外,还要求高山不要过于陡峭。如果山峰过于陡峭,降落的雪就会顺坡而下,形不成积雪,也就谈不上形成冰川。
雪花一落到地上就会发生变化,随着外界条件和时间的变化,雪花会变成完全丧失晶体特征的圆球状雪,称之为粒雪,这种雪就是冰川的“原料”。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6 08:40
冰雪多半积存在低洼地带,在短促的夏季里还来不及融化,逐渐结成了一层冰壳。接着,在冰壳上又落了雪,日积月累,疏松的雪花先变成了冰颗粒,后来又发展成冰层。每年一层,越积越厚,组成了厚厚的坚实冰层。当冰层堆积得很厚时,便产生巨大的压力,迫使冰雪顺着斜坡从洼地里向下滑,像一支冰的「舌头」从高处向下爬,汇合成了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