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农谚啊,越多越好~~~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5:42
我来回答
共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11:01
根据动物的各种行为来判断天气的农谚: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根据二十四节气来判断天气及播种、收割、收获的农谚:
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清明刮了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无雨水来迟。
立夏不下,桑老麦罢。
立夏东风到,麦子水里涝。
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
立夏刮阵风,小麦一场空。
小满前后,种瓜种豆。
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
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
芒种不种,过后落空。
芒种麦登场,秋耕紧跟上。
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
夏至无雨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
夏至无雨,囤里无米。
夏至未来莫道热,冬至未来莫道寒。
夏至有风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夏至进入伏里天,耕田像是水浇园。
夏至刮东风,半月水来冲。
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
小暑风不动,霜冻来的迟。
大暑到立秋,积粪到田头。
立秋无雨,秋天少雨;白露无雨,百日无霜。
立秋处暑云打草,白露秋分正割田。
立秋有雨样样有,立秋无雨收半秋。
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
处暑种高山,白露种平川,秋分种门外,寒露种河湾。
头秋旱,减一半,处暑雨,贵如金。
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秋分不割,霜打风磨。
秋分谷子割不得,寒露谷子养不得。
粮食冒尖棉堆山,寒露不忘把地翻。
1、立春落雨至清明: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2、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表示六畜不安。
3、正月展春流: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4、春天后母面:入春以后,气候会阴晴冷暖无常。
5、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6、立春赶春气: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
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7、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
8、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9、早春晚播田: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10、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11、立春晴,雨水均
12、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13、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14、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15、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16、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17、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18、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19、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双春好种田。
雨水
20、雨水连绵是丰年,农民不用力耕田
21、雨水日下雨,预兆成丰收
22、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雨反而少
23、惊蛰闻雷米似泥:惊蛰日打雷,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
24、二月二打雷,稻米较重捶: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当天,如果春雷乍响,这一年收成很好。
春分
25、春分,日暝封分:春分日昼夜各为十二小时。
26、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这是台湾北部的农业现象,南部则比较早。
27、春分种芍药,到老不开花:芍药夏日开花,春分种太慢了。
28、春分有雨病人稀:春分日若下雨,则病人少。
清明
29、三月初,寒死少年家:少年爱美,才春天便急急穿单衣,常被突如其来的寒冷冻坏。
33、天寒,春不寒;春雨,春不雨:如果立春那一天天气寒冷,那么整个春季的气候就不会再冷下去;如果立春那一天下雨,那么春季的雨量就会少。
34、春天孩子面:春季是介于寒冬与盛夏之交,这时南方气候开始暖和,而北方还在寒冷中,南北温差很大,所以春天的天气变化无常。此时,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流常常交汇冲突,发生了气旋,天气便转为阴雨。 气旋过后,天又转晴,这好像小孩子破涕为笑,故言“春天孩子面”。
1、立春落雨,一年多雨。
2、雷响惊蛰前,一个月不见天。
3、春分秋分,日夜平分。
4、春分后落雪米,百廿日后见风水。
5、春雷早,台风多。
6、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
7、雷响立夏,无水洗犁耙。
8、雨打芒种头,河鱼眼泪流;雨打芒种脚,河潭刮三刮。
9、黄梅迷雾,雨在半路。
10、夏至西南风,久雨落满潭。
11、夏至有雷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12、夏至大滥(大雨或久雨),黄鱼当饭,棉花烂了成片坛。
13、日长,长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
14、小暑一声雷,重新做黄梅;小暑起西北,鲤鱼飞上层(兆水涝)。
15、立夏起东风,小满、芒种、夏至满(指多雨)。
16、小满无雨晴得猛。
17、芒种不落雨,二日半做大水。
18、夏至寒,多雨水。
19、夏至落大雨,八月做大水;夏至无大雨,八月无大水。
20、小暑多晴天,大暑多雨天。
21、大暑不落到立秋,立秋不落到处暑;处暑无雨白露枉来临(兆晴旱)。
22、热在三伏,冷在三九。
23、伏里不热,九里不冷。
24、小暑银雨,大暑金雨。
25、吃了重午粽,还要冻三冻。
26、五月不热,五谷不结;六月盖被,有谷无米。
27、六月不响雷,十六个酿禾雨作一堆;早稻挑不归,晚稻晒成灰。
28、淘浪(夏沿海阵雨)淘,有米没有柴。
29、日暖夜寒,海水也干(兆夏旱)。
30、红云盖顶,找地安艇(兆台风)。
31、西风转西北,搓绳缚茅屋(兆台风)。
32、台风靠雷压,压一日,保一日。
33、六月怕尽,七月怕半,八月怕初(指台风易登陆时节)。
34、立秋响雷公,今后怕台风。
35、立秋闻雷,百日见霜。
36、夏至响空雷,早稻挑归,晚稻成灰。
37、立秋勿落要秋旱。
38、六月立秋赶紧收(台风来早);七月立秋慢慢收(台风来迟)。处暑勿雾,晴到白露。
39、处暑晴,霜雪早来临;处暑雨,霜雪迟半月。
40、白露日落雨,一滴雨,一枚虫。
41、霜降不降,有四十九日沆(兆久雨)。
42、七月秋霖(小阵雨)八月乌(阴天)种田儿郎好唱歌。
43、立冬无雨一冬晴。
44、冬至红,年边滃(湿烂);冬至乌,年边疏(少雨)。
45、冬至挂虹,一个月雨蒙蒙。
46、雨夹雪,落勿歇。
47、腊月暖,六月旱;腊月寒,六月水。
48、冬暖要防春寒。
49、立冬落雨一冬落(指烂冬)。
50、立冬发雾冬至雨。
51、大寒小寒要春梅。
52、谷雨前,好种棉;谷雨后,好种豆。
53、大麦不过夏;小麦不过满(夏指立夏,满指小满)。
54、芒种前后,夜当日走。
55、五月挂虹,瓜果没种。
56、棉花立了秋。大小一齐揪。
57、白露白露,一箩番茹一箩芋。
58、白露白茫茫(晚稻扬花),寒露黄沙沙(晚稻成熟)。
59、晚稻不吃寒露水,小麦不听交夏雷(交夏即立夏)。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12:19
农谚流传相当久远,不少古书上已有记载。例如,现今流行的“秧好半年稻”,“麦要浇芽,菜要浇花”,“处暑根头白,农夫吃一赫”,“稻如莺色红,全得水来供”等农谚,见之于明末的《沈氏农书》:“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见之于明末的《天工开物》;“无灰不种麦”,“收麦如救火”见之于16世纪初的《便民图纂》;“六月不热,五谷不结”,“六月盖了被,田里不生米”等见之于14世纪初的《田家五行》;“若要麦,见三白”,“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见之于8世纪初唐朝的《朝野佥载》;“欲知五谷,但视五木”,“耕而不劳,不如作暴”,见之于6世纪的《齐民要术》。古书中引用的农谚,还往往冠以“谚云”或“古人云”字样,说明被引用的该句农谚起源更早,到底早在何时,就不一定都能在文献上找到。至少目前所知,有些农谚可以远溯至数千年前,如浙江农谚:“大树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一句,同样见之于西汉(公元前1世纪桓宽的《盐铁论》轻重第十四:“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骤雨不终日,飓风不终朝”与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相似。由于农谚的来源可以不断地追溯,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农谚的起源是与农业起源一致的。
在封建社会时期,还没有同代的温度计、湿度计等仪器,农民就拿多年生树木的生长状态作为预告农事季节的依据,因为多年生树木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客观气候条件,于是产生了“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的农谚。在指导播种期方面,有许多反映物候学的谚语,如“梨花白,种大豆”;“樟树落叶桃花红,白豆种子好出瓮”;以及“青蛙叫,落谷子”等等。更多的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指出各种作物的适宜播种时期: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白露白,正好种荞麦”等。农民有了这些农谚就能掌握适时播种。另外如“立冬蚕豆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十月种油,不够老婆搽头”等谚语,却是失败教训的总结,提醒人们要抓紧季节,不误农时。
如果我们把作物生产的全部过程分成几个环节,几乎每个环节都有一定的农谚。例如水稻从播种起,选用良种有“种好稻好,娘好囡好”等;培育壮秧有“秧好半年稻”等;插秧技术有“会插不会插,看你两只脚”,“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等,施肥有“早稻泥下送,晚稻三遍壅”,“中间轻,两头重”等;田间管理有“处暑根头摸,一把烂泥一把谷”等等。拿水稻一项来说,浙江就有500条左右农谚。农民有了这些农谚,就好像现在有了技术指导手册一样,曾经起过很大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一些老农民中都还保留有这种习惯。1959年我们在丽水县向一位老农了解当地播种粟的经验,他就举出“红粟头上一枚针,只怕浅来不怕深”的农谚,并且拿粟和芝麻相比,说:“芝麻头上两瓣叶,只怕深来不怕浅”的农谚,生动地说明了单子叶植物(如粟)和双子叶植物(如芝麻)对播种深度的不同要求。我们在平阳县总结当地种植龙爪稷(当地称粟)的经验时,农民又举出“稻倒收一半,麦倒没得看,粟倒一箩收箩半”的农谚,说明龙爪稷的特点是不怕倒伏。
浙江农谚:“麦黄种麻,麻黄种麦”,陕西农谚则为“麦黄种糜,糜黄种麦”,这是作物因地域而不同。华北农谚“七金、八银、九铜、十铁”,“秋收不耕地,来年不能定主意”,这是反映北方冬季休闲、一年一熟耕作制的,在南方就不是这样,浙江农谚“草子种三年,坏田变好田”,“烂冬油菜旱冬麦”,反映浙江地区冬季不是种绿肥,就是种大小麦、油菜以及蚕豆、豌豆等,很少休闲,更没有七月八月就耕地准备过冬的。地域性差别最大的是播种期,华北种麦的适期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浙江则是:“寒露早,立冬迟,霜降前后正当时”。种芝麻和小米,华北是:“小满芝麻芒种谷”,浙江则是“头伏芝麻二伏粟”。
如大豆的“干花湿荚,亩收石八”,南北各地都这样说;浙江农谚“割麦如救火”和华北农谚“麦收如救火”一样;“寸麦不怕尽水,尺麦但怕寸水”在浙江、苏北等地都有同样农谚:“六月不热,五谷不结”,“有钱难买大肚黄”……等等都是普遍性的农谚。其所以这样,是因为它们反映了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是它本身遗传性的表现,其所要求的环境条件、栽培原理往往是具有共同性的,还有一些基本原理相同的栽培环节如深耕、增施肥料、中耕培土等,反映在农谚上也大体一样。如华北、陕西农谚“种田不上粪,等于瞎糊混”;苏北农谚“不施粪,瞎胡混”,浙江农谚“种田无师叔,只要肥料足”;以及华北农谚“锄头有三分水”和浙江农谚“旱来锄头会生水”等等,意思都一样。
不论地域性和普遍性,就其表达形式的类似来看,说明当初某条农谚可能发源于某一地区,随着传播开去,各地就按照自己地区的特点(如作物的、耕作制的、季节的、口语习惯等)予以变通,最明显的如播种期,几乎“××早,××迟,××××正当时”成为各地农谚的共同表达公式了。
种植绿肥的农谚:“若要草子好,经常三分燥。”一般地说,草子是喜欢湿润土壤的,但欢喜湿润并不等于不需要空气,农民特别指出“经常三分燥”。据科学研究证明,草子田土壤的湿度以70%左右最好,由于地下水位降低,增加了氧化层的厚度,缩短了还原层的厚度,可使根系及根瘤发展良好,这就是农谚的概括性和科学性所在。其他如“麦浇芽,菜浇花”6个字就概括了两种冬作的施肥关键;“山园直插,荡园斜插”,指出甘薯要根据不同水分条件,采取不同的扦插方式。“牛粪冷,马粪热”,在牛马粪中还分冷热,似乎没有道理,实际上由于牛、马的饮料不同,粪中微生物的活动也不同,发酵发热的能力是大有差别的。有些栽培措施不但影响产量而且影响品质。如农谚指出:“九耘谷*,三削麦无糟”,是很有道理的,应该如何解释透彻,还值得深入考虑。有些农谚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才能揭发其理论意义,例如“种稻难种三黄稻”,“有钱难买大肚黄”。
如说明拔秧以前要略施起身肥,以利发根,但又不必太多,农谚就说:“秧苗起身,还要点心”,以“点心”来比喻起身肥的作用和分量,恰到好处。冬季种麦子没有灰肥是很大的问题,农谚用“无灰不种麦,无酒不请客”来强调说明灰肥的重要性。稻缺氮肥,叶片发黄,亟需增施肥料,农谚用“稻子黄恹恹,主人欠它豆饼钱”来讽喻。玉米打顶后可以促使植株生长有力,结棒子粗壮,农谚就用“玉米去了头,力气大如牛”来比喻,其他如“番薯不怕羞,一直栽到秋”,“种田草子河泥,小孩糖梗荸荠”,“秀稻黄,吃块糖;秀稻黑,没得吃”等都是生动活泼而又含意深刻的好农谚。
4+4|清水下种,混水插秧
3+5|立了秋,在小一齐揪
2+2+2+2|旱插,早活;快长,快大
4+5|不怕天旱,只怕锄头断
5+4|七十天荞麦,八十天雨
3+3+3|六月到,卖棉被,买灰料
5+5|会插不会插,瞅你两只脚
4+6|买种百斤,不如留种一斤
3+7|七月秋,里里外外施到抽
3+3+4|一季草,两季稻,草好稻好
4+3+3|夏至后压,一担苗,一担薯
5+6|会种种一丘,不会种种千丘
6+5|花草田种白稻,丘丘有谷挑
4+7|千处粪田,不如一处来粪秧
7+4|立秋前早一天种,早一天收
3+3+5|破粪缸,不用甩,壅田多餐饭
5+3+3|种田不施肥,你骗它,它骗你
6+6|荞不见霜不老,麦不吃风不黄
5+7|要想多打粮,包谷绿豆种两样
7+5|种种甘薯种种稻,产量年年高
4+4+4|头麻见秧,二麻见糠,三麻见霜
3+3+3+3|春插时,夏插刻,春争日,夏争时
“扒根的稻子培根的谷”,“打春的萝卜立秋的瓜”,10字句的“立了秋,不论大小一齐揪”,“立了冬,只有梳头吃饭工”,13字句的“立了秋,雨水收,有塘有坝赶快修”,“打了春,立了夏,先种黍子后种麻”,14字句的“头锄皮,二锄泥,三锄四锄花花离离”等都是以短长相配取胜,容易朗诵上口的好句式,值得我们继承学习。
明喻较多,如“人无力,桂圆荔枝;地无力,河泥草子”,“熟土加生土,好比病人吃猪肚”,“冬雪是麦被,越压会越长”,“蚕豆盖层泥,好比三九盖棉衣”。暗喻如:“秧草起身,还要点心”,以点心隐指起身肥。
例如“没有泥腿,饿死油嘴”,这里以“泥腿”代表劳动人民,以“油嘴”代表剥削者。又如“隔重山,多一担,隔条河,多一箩”,这是指异地换种可以增产,换种的距离、原则很难具体说明,农谚就用“一座山”、“一条河”来代表。
农民喜欢用婉曲含蓄的话把本意烘托出来,例如“削断麦根,牵断磨心”,是说麦子需要勤中耕,中耕后可以增产,但他不用增产等明字眼,而说麦子加工,磨大量的麦粉时可能会把磨心都牵断了,这样烘托来说,以鼓励人们作好田间中耕工作。其他如“麦田舞龙灯,小麦同样生”是指小麦苗期*作用的;“小暑不见底,有谷没有米”是指不烤田会引起倒伏及秕谷的;“芝麻田三日晴,回家洗油瓶”是指天旱有利于芝麻丰收的;“立冬种豆一筷长,两粒豆子换一双”是警告不要失时播种的;“田头地角出黄金”是鼓励人们充分利用隙地种植各种作物的;“伤心割菜子,洒泪收芝麻”是指芝麻和油菜两种作物成熟时极易脱粒,遗失很多的。
例如强调油菜腊肥的重要说:“千浇万浇,不及腊粪一浇”;强调处暑前后稻子灌水的重要,就用“千车万车,不及处暑一车”;强调秧田施肥的重要,说:“会施施一丘,不会施施千丘,施千丘不如施一丘。”
例如:“大豆耳聋,越锄越通”;实际是指大豆需要中耕,根系及根瘤才能生长良好。“麦子*痒,越圧越肯长”是指*促进了分蘖的。
例如:“多掼掼,割稻饭;多抖抖,割稻酒”;“头耘堆堆平,二耘挖挖根,三耘捧捧圆”,“稻子黄恹恹,主人欠它豆饼钱”;“种种甘薯种种稻,一年两头好”;“玉米结婚,子子孙孙”;“麦岭狭窄窄,一亩还无半亩麦,麦甽宽荡荡,一亩抵当半亩用”;“立夏播种,摘来棉花胖朵朵,小满播种,摘来棉花瘪塌塌”;“白露白迷迷,秋分稻头齐”
例如:“千箩万箩,不如根头一箩”,这是指草子施灰肥的,省去草子和草木灰两个名词。“早瘟迟冻,不瘟不冻,霜降立冬”,是指油菜播种和毒素病、冻害的关系的,省去油菜播种四字。“天花不嫁自家婆”省玉米两字。也有省去动词的,如“冬至中,暖烘烘,冬至头,冻死牛”,是指冬至逢月中或逢月初之意。
例如“麦粟燥,稻要泡;麦怕浸,稻怕晒”,“红粟田三日落,回家好换锅;芝麻田三日晴,回家洗油瓶”,“稻倒一半麦倒无”,“烂冬油菜旱冬麦”等;有的把同一种作物的不同技术要求加以对比,例如“早稻搭一搭,晚稻插到塥”,“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等;有的把不同操作技术要求加以对比,如“清水下种,浑水插秧”,“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铁”等。
例如“田不等秧,秧不等田”,“麦不离豆,豆不离麦”,“麦黄种麻,麻黄种麦”,“苗多欺草,草多欺苗”等等,都是通过主语与宾语互调位置收到效果的。又有“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九成黄老十成收,十成黄老九成收”等则是借定语互调收到效果的。
听到平湖县一位农民说到一句农谚:“冬至月中,香菜打一盅”,
听到一位河南农民介绍孬地小麦克风农谚“参不落,只管种”,
例如“小暑不见底,白露枉费心”,
“千浇万浇,不及腊粪一浇”,
如“三月清明你莫慌,二月清明早下秧”,在整理中把“三”“二”对调了一下,变成“二月清明你莫慌,三月清明早下秧”却反而弄错了。例如“参不落,只管种”,参是古代二十八宿中西方七宿之一,这是以参星不落为标准,来定小麦播种期的农谚。“箕与风,毕与雨”,“月丽于箕,风扬沙”等,箕和毕也都是星座的名称。“分了社,满天熟,社了分,没得啃”,这是指春社和春分之前或在春分之后与粮食丰歉的关系的,“分后社,晚稻无上下;社后分,晚稻大株根”,这里的社是指秋社,分指秋分,这种说法本身是无稽的,可是不了解分与社的所指,就无从取舍抉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13:54
根据动物的各种行为来判断天气的农谚: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根据二十四节气来判断天气及播种、收割、收获的农谚:
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清明刮了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无雨水来迟。
立夏不下,桑老麦罢。
立夏东风到,麦子水里涝。
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
立夏刮阵风,小麦一场空。
小满前后,种瓜种豆。
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
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
芒种不种,过后落空。
芒种麦登场,秋耕紧跟上。
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
夏至无雨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
夏至无雨,囤里无米。
夏至未来莫道热,冬至未来莫道寒。
夏至有风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夏至进入伏里天,耕田像是水浇园。
夏至刮东风,半月水来冲。
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
小暑风不动,霜冻来的迟。
大暑到立秋,积粪到田头。
立秋无雨,秋天少雨;白露无雨,百日无霜。
立秋处暑云打草,白露秋分正割田。
立秋有雨样样有,立秋无雨收半秋。
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
处暑种高山,白露种平川,秋分种门外,寒露种河湾。
头秋旱,减一半,处暑雨,贵如金。
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秋分不割,霜打风磨。
秋分谷子割不得,寒露谷子养不得。
粮食冒尖棉堆山,寒露不忘把地翻。
1、立春落雨至清明: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2、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表示六畜不安。
3、正月展春流: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4、春天后母面:入春以后,气候会阴晴冷暖无常。
5、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6、立春赶春气: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
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7、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
8、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9、早春晚播田: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10、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11、立春晴,雨水均
12、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13、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14、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15、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16、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17、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18、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19、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双春好种田。
雨水
20、雨水连绵是丰年,农民不用力耕田
21、雨水日下雨,预兆成丰收
22、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雨反而少
23、惊蛰闻雷米似泥:惊蛰日打雷,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
24、二月二打雷,稻米较重捶: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当天,如果春雷乍响,这一年收成很好。
春分
25、春分,日暝封分:春分日昼夜各为十二小时。
26、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这是台湾北部的农业现象,南部则比较早。
27、春分种芍药,到老不开花:芍药夏日开花,春分种太慢了。
28、春分有雨病人稀:春分日若下雨,则病人少。
清明
29、三月初,寒死少年家:少年爱美,才春天便急急穿单衣,常被突如其来的寒冷冻坏。
33、天寒,春不寒;春雨,春不雨:如果立春那一天天气寒冷,那么整个春季的气候就不会再冷下去;如果立春那一天下雨,那么春季的雨量就会少。
34、春天孩子面:春季是介于寒冬与盛夏之交,这时南方气候开始暖和,而北方还在寒冷中,南北温差很大,所以春天的天气变化无常。此时,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流常常交汇冲突,发生了气旋,天气便转为阴雨。 气旋过后,天又转晴,这好像小孩子破涕为笑,故言“春天孩子面”。
1、立春落雨,一年多雨。
2、雷响惊蛰前,一个月不见天。
3、春分秋分,日夜平分。
4、春分后落雪米,百廿日后见风水。
5、春雷早,台风多。
6、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
7、雷响立夏,无水洗犁耙。
8、雨打芒种头,河鱼眼泪流;雨打芒种脚,河潭刮三刮。
9、黄梅迷雾,雨在半路。
10、夏至西南风,久雨落满潭。
11、夏至有雷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12、夏至大滥(大雨或久雨),黄鱼当饭,棉花烂了成片坛。
13、日长,长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
14、小暑一声雷,重新做黄梅;小暑起西北,鲤鱼飞上层(兆水涝)。
15、立夏起东风,小满、芒种、夏至满(指多雨)。
16、小满无雨晴得猛。
17、芒种不落雨,二日半做大水。
18、夏至寒,多雨水。
19、夏至落大雨,八月做大水;夏至无大雨,八月无大水。
20、小暑多晴天,大暑多雨天。
21、大暑不落到立秋,立秋不落到处暑;处暑无雨白露枉来临(兆晴旱)。
22、热在三伏,冷在三九。
23、伏里不热,九里不冷。
24、小暑银雨,大暑金雨。
25、吃了重午粽,还要冻三冻。
26、五月不热,五谷不结;六月盖被,有谷无米。
27、六月不响雷,十六个酿禾雨作一堆;早稻挑不归,晚稻晒成灰。
28、淘浪(夏沿海阵雨)淘,有米没有柴。
29、日暖夜寒,海水也干(兆夏旱)。
30、红云盖顶,找地安艇(兆台风)。
31、西风转西北,搓绳缚茅屋(兆台风)。
32、台风靠雷压,压一日,保一日。
33、六月怕尽,七月怕半,八月怕初(指台风易登陆时节)。
34、立秋响雷公,今后怕台风。
35、立秋闻雷,百日见霜。
36、夏至响空雷,早稻挑归,晚稻成灰。
37、立秋勿落要秋旱。
38、六月立秋赶紧收(台风来早);七月立秋慢慢收(台风来迟)。处暑勿雾,晴到白露。
39、处暑晴,霜雪早来临;处暑雨,霜雪迟半月。
40、白露日落雨,一滴雨,一枚虫。
41、霜降不降,有四十九日沆(兆久雨)。
42、七月秋霖(小阵雨)八月乌(阴天)种田儿郎好唱歌。
43、立冬无雨一冬晴。
44、冬至红,年边滃(湿烂);冬至乌,年边疏(少雨)。
45、冬至挂虹,一个月雨蒙蒙。
46、雨夹雪,落勿歇。
47、腊月暖,六月旱;腊月寒,六月水。
48、冬暖要防春寒。
49、立冬落雨一冬落(指烂冬)。
50、立冬发雾冬至雨。
51、大寒小寒要春梅。
52、谷雨前,好种棉;谷雨后,好种豆。
53、大麦不过夏;小麦不过满(夏指立夏,满指小满)。
54、芒种前后,夜当日走。
55、五月挂虹,瓜果没种。
56、棉花立了秋。大小一齐揪。
57、白露白露,一箩番茹一箩芋。
58、白露白茫茫(晚稻扬花),寒露黄沙沙(晚稻成熟)。
59、晚稻不吃寒露水,小麦不听交夏雷(交夏即立夏)。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15:45
1、春分春分,麦苗起身。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谷雨麦挺直,立夏麦秀齐。
2、大麦但是寒露,小麦但是霜降。小雪不见青,冬天难分蘖。
3、龙口里夺粮,麦收如打仗。
4、三麦但是立冬关,油菜但是小雪关。霜降蚕豆立冬麦,过了时节都不发。
5、寒露种蚕豆。蚕豆种在寒露里,一棵蚕豆一把荚。
6、麦田春肥一杓,不及腊肥一滴。小寒大寒施腊肥,油菜小麦过冬齐。
7、(蚕豆立冬不出洞,到老一根葱。小雪不见(蚕豆苗叶,立夏勿生荚。
8、连树开花麦饭香。油菜籽,七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七成收。
9、立冬种完麦子,小雪种完菜籽。冬至菜花年大麦。
10、夏至两边豆,重阳两边麦。盐水把种浸,麦亩绿油油。田晒白,好种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17:53
瑞雪兆丰年
春打六九头,耕牛满地走。
二月二,黄瓜、落苏(茄子)全落地。(月日都为农历,下同)。
麦秀**,四十五天上场。
立夏三朝炒麦香。
元麦一起身,寒豆(蚕豆)、小麦落脱魂。
头时花,二时豆,三时种赤豆。
二月清明麦秀齐,三月清明麦不秀。
早稻要抢,晚稻要养。
七月排葱,八月排蒜。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
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指单季晚稻)
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寒露落草(指绿肥),死多活少。
只有懒人无懒田。
黄豆一石,不如棉花一白。
水利修得好,收成才能保。
一尺沟不通,万丈沟白送(无用)。
尺麦怕寸水,寸麦不怕尺水。
人靠饭饱,田靠肥搞。
种田三样宝:猪塮(厩肥)、河泥、红花草。
松土深一寸,等于上趟粪。
三耕六耙九锄田,一季庄稼抵一年。
深耕细垡,来年必发。
种子年年选,产量节节起。
宁愿饿断肚肠,不能吃掉种粮。
六月西南风,稻管里生虫。
麦怕痉,稻怕瘟。
芽长一粒米,落谷最相宜。(指早稻播种)
造屋看梁,稻好看秧。
时里锄头,好以膏头(肥料)。
草除草芽,不除草爷。
霜降拔葱,不拔要空。
大暑不热,五谷不结。
麦捆根,谷捆梢,芝麻要捆当中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20:18
1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
2冬盖三层被,枕着馒头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