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的皇帝要平定中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24 16:45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00:13
中原[zhōng yuán](the Central Plains)
【词语含义】狭义,指今天的河南省;广义,以河南省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均属于中原,包括河南省全部、山西省东南部、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西北部等大片区域。
【文明地位】中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华早期文明的发源地,也是河洛文化的兴盛地。
【地理位置】中原在北、西、南三面有太行、伏牛、熊耳、外方、桐柏、大别诸山环抱,中部和东部是一望无际的黄淮海平原,被誉为“中华民族摇篮”的黄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的主流以及长江水系的支流丹江也流经此地。
【战略地位】中原自古为咽喉之地,兵家征战必取之地,被视作“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这是关键的一点,也是交通要道、战略重地。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
【历史地位】从夏朝到宋金时期的3000多年间,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辽朝、北宋、南宋、金朝、*等先后有20多个朝代、3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中国有历史记载或考古证据表明较长时间的主要政权的八大古都中,中原地区占据四个,分别是洛阳、开封、安阳和郑州。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00:13
所谓中原,历史上指包括河南省中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省及山东省各一部分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有学者认为,中原最初是指山西南部,因为史*载: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坂(今永济),禹都安邑(今夏县),都在山西南部。后来中原所指范围逐步扩大,广义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指整个黄河流域。
那为什么古代中原成为兵家之争的地方呢,其理由有三;
1 气候上,适合农作物生长,能够带来粮食的产量丰厚,有利于养人,对军队粮食的补给提 供可靠的保障。
2 .地理上。既然成为中原,就因他的地理位置处在中心,相对于周边他的作战半径最短,有 效减少的因作战带来的路途成本的问题。
3 .人文上。中原广义上就是指黄河流域,而黄河流域使我们华夏人的发源地,既然是发源地 就相对其他地区人口密集程度就大,人口多就有利于部队人员的补充。人口多还能带来不 同民族人员的贸易文化交流,人类文明程度进化相对就快。综上所述就是具备了天时地利 人和的条件,兵家哪有不争之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00:14
愿意很简单就是要平定天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对于皇帝来说整个天下都是他的,他要做的不仅是平定中原而是要平定天下。
古语道,得中原者的天下。由于中原地处中心,不论是人口还是生产力在当时都是最发达的,一旦控制了中原地区就可以获取天下。
所以,古代皇帝都要平定中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00:14
中原就是现在河南的部分,河南到现在都是中国的粮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00:15
第一,文明起源在那里,夏商周,正统的象征。这才好意思称自己是华夏族、汉人的皇帝
第二,经济问题,有句话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南宋以前经济重心都是在中原一带,*中心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