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24 04:1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2 14:02
虚假信息还可能会对大众作出错误引导,不但没有促进健康,反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者对患者造成误导,影响治疗。这种行为应该抵制,它损害了社会管理秩序。
新的广告法中有明确规定,广告要有明确标识,以新闻或者介绍的方式进行广告宣传违反了广告法的规定。《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也要求互联网平台中的广告要有明确标识。
伪科普特点
1、大数据造假。微信的很多文章数据水分很大,很多是撰写者通过搜索百度检索出来的,有的直接使用,有的会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改动。比如,通过搜索引擎检索肥胖人群,会看到各种不同的数据,有的说是2亿人,有的只有几千万人,信息纷繁复杂,只选择对产品有利的数据。
2、修改国外研究文献。“有的直接从国外研究期刊上扒论文,翻译的时候动动手脚,添油加醋,歪曲观点或者张冠李戴,把一个某权威机构新出炉的科研成果套在自家产品上,佐证产品功效,反正也很少有人会去查原文。”沈先生说。
3、套用似是而非的医学理论。记者发现,不少“科普”文章号称从中医角度进行宣传,依靠所谓中医名家坐镇。一些医生表示,由于西医用药都是有指征的,有明确严格的适应征、禁忌征,中医的理念方法相对宽泛、综合,容易被“科普文”所利用,进行似是而非的虚假信息传播。
以上内容参考:中新网-朋友圈伪科普文章泛滥 专家:误导读者网络平台应担责、中新网-起底“伪科普”虚假医疗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