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马上就要放假了,短途又有什么好介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8:1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09:13
暑假又要到了,成年人回忆起自己童年的假期,总觉得那是天堂一般的快乐时光———暂时远离功课,安排时间,与小伙伴结戏,就算是简单至极的跳皮筋、蹦格子也趣味无穷。
现在,面临即将到来的四十多天的暑假,孩子们会怎么安排。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孩子的暑假生活———这些没比幼儿园孩子大多少的小朋友,他们的假期要怎么过?家长大多是双职工,除了被“扔”给奶奶和姥姥,这些孩子会不会“无人看管”?假期对他们到底意味着什么?,快乐,还是孤独和更多的负担?对此记者随机采访了学生、家长及一些教育专家。
家长:让人烦恼的假期
“我最担心的就是暑假了。时间太长,家里没有人照顾孩子。一放假他就解放了,睡懒觉,没完没了地看电视,把眼睛都看坏了。我希望能和上学一样,把他的作息时间安排好,按时起床、复习功课、锻炼身体,还可以做一些他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家孩子上二年级,我给他报了*,英语和数学。学习并非惟一目的,主要就是给他找个地方呆着。放假倒不如上学,在学校呆着我们家长也省心。”“我对孩子干涉的不是太多,一切随他安排。但我有个原则,就是不能做坏事。另外现在孩子太孤单了,如果能有许多小伙伴一起玩就更好了。”“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能带孩子出去旅旅游,像我们这种工薪家庭可是有这个心,没这个实力。放假了,孩子就只能是在家看看电视,再上姥姥、奶奶家轮流呆几天。”“现在孩子们可去的场所太少了,我正在斟酌安排孩子多去几个地方,长长见识。”
“就怕孩子在家打游戏,上一些乱七八糟的。”
“咱家孩子就爱在家呆着,哪儿也不去。我希望社会各界能多组织一些暑假活动,让孩子们在一起多交流。孩子就得和孩子呆在一起,老在家里呆着非憋出毛病不可。”
家长们还真为孩子的假期操透了心。在机关工作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假期里她也给读三年级的孩子安排了英语、绘画、作文、奥数、萨克斯等名目繁多的课程。她说为孩子报绘画和萨克斯班的初衷是想让孩子“放松神经”——“学了一天的正课多累啊,再去学个乐器什么的放松一下”。但孩子却觉得疲于应付——所有正襟危坐的课堂都让孩子觉得紧张而疲累,根本没有什么乐趣可言。而“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不学就落后了”又成为苦闷的课程继续下去最强劲的理由。
学生:假期我们并不轻松
“上了一学期课,本来想趁暑假放松一下,但还没放假呢,我妈就给我报了一大串的班……”
“现在能让我们去的地方太少了。”
“放假了,我就该上姥姥家了。真没意思,都没什么人跟我聊天儿。”
“我特想去旅游,想去海南,我妈都跟我承诺好几回了,不过没一回兑现的。最后还得我投降,去学数学、英语、美术……真烦。”
“我准备在暑假疯狂看动画片。呵呵,然后爱几点起床就几点起床……”
这是几位小学二到四年级孩子对记者描述的他们的暑假,有点无奈,有点孤单。
他们好像已经开始离单纯的假期很远了。
多方建议
到底什么样的假期才是真正适合这些低年级的孩子?如何努力为孩子还原一个单纯而快乐的假期?学校、家长、老师各有各的看法。
说法一:别把暑假变“书”假
发言人:退休干部李先生,孙女小学三年级。
发言内容:岁的孩子,放假就该放松下来,还他们童年的快乐。平时学习就够紧张的了,如果把暑假变成“书”假,那就从根本上违背了放假休息的意义。尽管暑期来临前教育行政部门和媒体发出通知或呼吁: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让他们过个轻松愉快的假期。但是,每个假期都会成为各类补习班泛滥的日子,一些望子成龙的家长放假前就开始忙着为自己的孩子报名参加各种文化补习班或培训班。另外,参加诸如绘画、书法、舞蹈、声乐和乐器等特长班的学习者就更多了,假期成了孩子“充电”的加油站。
说法二:放松≠放羊
发言人:江莉,教师进修学院幼教部主任
发言内容:孩子的假期还是要以休息为主,但放松不等于放羊,好多家长把孩子扔给上一辈人,或是报了“满天灌”的*后就不管了,这样做对孩子的各方面发展都不利。
家长应该制订一个比较完善的假期计划,为孩子安排好整个暑假的活动。有些事情并不需要占用家长太长时间,也并不一定要花钱出去旅游,有时做一些简单的亲子游戏,就可以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又在无形中加深了亲子关系,这种情感教育简单而有效。
说到假期双职工孩子的“无人看管”,我觉得这是因为国内缺乏科学、正规的临时教育机构。前些天我去香港学习考察时发现,香港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那里有一些半日制的临时教育机构,家长可以把孩子送过去,那里有非常丰富的活动安排,并不是盲目简单的“看堆儿”。
说法三:建立“学习小组”
发言人:陈美妍,小学四年级班主任,8年执教经验。
发言内容:还记得我们小时候放假时都有“学习小组”,几个住得比较近的同学组在一块儿,轮流到各家学习、讨论,家长有时还领着孩子学习———考孩子们听写新字词,谁要最先答上来可是很神气的!可惜这种“学习小组”这些年已经不复存在了。消失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家长出于“安全”考虑,不放心自己孩子到别人家,也不放心别人孩子到自己家;再说,现在一个楼里住着的都互相不认识,同学家长之间也都比较陌生,互相不了解自然就不放心了。学校也比较有顾虑,怕出安全问题担责任。
说法四:让孩子和伙伴在一起
发言人:贾钢成,教师进修学院义务。
发言内容:现在的低年级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我觉得假期该让孩子与更多的小朋友接触、交流,尤其是那些平时不太相熟的小伙伴更应该趁这个难得的机会多多接触。有些家长老是想着让孩子趁假期多学习,上一些标榜着知识“加深加宽”的*。其实这些*不见得正规,老师讲授的内容也不见得与孩子本身的情况相适应,不符合“因材施教”,最后也就与家长的预期目的有出入。
我建议家长在这个暑期找几个比较好的同事或朋友,将大家的孩子们聚在一块儿,在各家轮流活动。不要太在乎孩子们“学会了什么”,他们在这种集体的游戏和活动中也许未必立竿见影地掌握了哪些书本上的知识点,但他们从集体游戏中领悟到的与人相处、交流的能力,沟通的技巧等能力却是最大的收获。这些是作为独生子女的孩子们一个人呆在家里或是在*里永远都不可能学会的。
至于隔代教育的问题,不能绝对简单地说不好,但有些问题确实存在。
总之,孩子还是要和孩子在一起。
说法五:把学生托给社区
发言人:红星小学张校长
发言内容:放假了我们不会把孩子们扔下的。现在学校与周边的北良等社区签了约,叫作“假期学生托管协议”,内容就是社区要协助学校来管理学生,还有每天都对孩子做监督、评议等。我们把家长上班白天无人照顾的学生名单交给社区,社区有专人负责这些孩子的日常生活、活动。社区的活动站对孩子免费开放,另外还有一些公益劳动等可以培养孩子的公德和公益心。我们的班主任教师每周都要去社区走访、监督,保证孩子们可以过一个无忧和快乐的暑假
其实,这些孩子的假期问题中还蕴含着丰富的商机,除了名目繁多的补课班、活动班之外,还有像前面提到的临时性的教育机构。记者了解到,在鞍山,一种负责三餐、功课、游艺休闲等多功能于一身的“学生托管中心”也正在试运行之中,已有一些家长“预订”了暑假的档期,准备让孩子在那里度过这个暑假。
低年级孩子的暑假,牵动着太多人的心。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说法,每种说法都有自己的道理。我们关注的是,让孩子有一个单纯而快乐,安全而健康的假期。
国外孩子怎么过假期?
暑假到了,美国的小学生一般都不会闲呆在家中度假,而是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夏令营。美国老师还会给很小的孩子一个课题,让他写论文。孩子就会自己去找资料,把问题弄清楚。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把知识教育转变到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上。
在澳大利亚,假期是孩子们表现自己的最好时机,不管他们干什么,都是在没有压力的外部环境下进行的,随孩子自己去安排,做自己喜欢的事,包括参加社区活动、旅游等。他们重视和提倡孩子去参加没有任何报酬的义务劳动,包括学习、环境保护、家务劳动、帮助残疾人等。
加拿大暑期的主要活动有:划独木舟,探险,学习驾车,经历了这一过程以后的孩子变化很大,显得成熟很多。
西方国家的学校、社会在暑期里,往往会为孩子们组织很多活动,如画画、下棋、打球、玩高尔夫球、射击、骑马、参加夏令营等等。在这些活动中,教练不会太严格,主要是为了让孩子高兴。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们年龄小,只玩一种活动会使他们感到厌烦,所以一个星期就让孩子换一个项目。其目的不是像中国家长那样为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而是为了丰富他们的暑期生活。这样一圈玩下来,暑期也就过完了。孩子们很高兴,结交了很多朋友,生活过得很充实。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09:13
暑假又要到了,成年人回忆起自己童年的假期,总觉得那是天堂一般的快乐时光———暂时远离功课,安排时间,与小伙伴结戏,就算是简单至极的跳皮筋、蹦格子也趣味无穷。
现在,面临即将到来的四十多天的暑假,孩子们会怎么安排。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孩子的暑假生活———这些没比幼儿园孩子大多少的小朋友,他们的假期要怎么过?家长大多是双职工,除了被“扔”给奶奶和姥姥,这些孩子会不会“无人看管”?假期对他们到底意味着什么?,快乐,还是孤独和更多的负担?对此记者随机采访了学生、家长及一些教育专家。
家长:让人烦恼的假期
“我最担心的就是暑假了。时间太长,家里没有人照顾孩子。一放假他就解放了,睡懒觉,没完没了地看电视,把眼睛都看坏了。我希望能和上学一样,把他的作息时间安排好,按时起床、复习功课、锻炼身体,还可以做一些他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家孩子上二年级,我给他报了*,英语和数学。学习并非惟一目的,主要就是给他找个地方呆着。放假倒不如上学,在学校呆着我们家长也省心。”“我对孩子干涉的不是太多,一切随他安排。但我有个原则,就是不能做坏事。另外现在孩子太孤单了,如果能有许多小伙伴一起玩就更好了。”“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能带孩子出去旅旅游,像我们这种工薪家庭可是有这个心,没这个实力。放假了,孩子就只能是在家看看电视,再上姥姥、奶奶家轮流呆几天。”“现在孩子们可去的场所太少了,我正在斟酌安排孩子多去几个地方,长长见识。”
“就怕孩子在家打游戏,上一些乱七八糟的。”
“咱家孩子就爱在家呆着,哪儿也不去。我希望社会各界能多组织一些暑假活动,让孩子们在一起多交流。孩子就得和孩子呆在一起,老在家里呆着非憋出毛病不可。”
家长们还真为孩子的假期操透了心。在机关工作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假期里她也给读三年级的孩子安排了英语、绘画、作文、奥数、萨克斯等名目繁多的课程。她说为孩子报绘画和萨克斯班的初衷是想让孩子“放松神经”——“学了一天的正课多累啊,再去学个乐器什么的放松一下”。但孩子却觉得疲于应付——所有正襟危坐的课堂都让孩子觉得紧张而疲累,根本没有什么乐趣可言。而“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不学就落后了”又成为苦闷的课程继续下去最强劲的理由。
学生:假期我们并不轻松
“上了一学期课,本来想趁暑假放松一下,但还没放假呢,我妈就给我报了一大串的班……”
“现在能让我们去的地方太少了。”
“放假了,我就该上姥姥家了。真没意思,都没什么人跟我聊天儿。”
“我特想去旅游,想去海南,我妈都跟我承诺好几回了,不过没一回兑现的。最后还得我投降,去学数学、英语、美术……真烦。”
“我准备在暑假疯狂看动画片。呵呵,然后爱几点起床就几点起床……”
这是几位小学二到四年级孩子对记者描述的他们的暑假,有点无奈,有点孤单。
他们好像已经开始离单纯的假期很远了。
多方建议
到底什么样的假期才是真正适合这些低年级的孩子?如何努力为孩子还原一个单纯而快乐的假期?学校、家长、老师各有各的看法。
说法一:别把暑假变“书”假
发言人:退休干部李先生,孙女小学三年级。
发言内容:岁的孩子,放假就该放松下来,还他们童年的快乐。平时学习就够紧张的了,如果把暑假变成“书”假,那就从根本上违背了放假休息的意义。尽管暑期来临前教育行政部门和媒体发出通知或呼吁: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让他们过个轻松愉快的假期。但是,每个假期都会成为各类补习班泛滥的日子,一些望子成龙的家长放假前就开始忙着为自己的孩子报名参加各种文化补习班或培训班。另外,参加诸如绘画、书法、舞蹈、声乐和乐器等特长班的学习者就更多了,假期成了孩子“充电”的加油站。
说法二:放松≠放羊
发言人:江莉,教师进修学院幼教部主任
发言内容:孩子的假期还是要以休息为主,但放松不等于放羊,好多家长把孩子扔给上一辈人,或是报了“满天灌”的*后就不管了,这样做对孩子的各方面发展都不利。
家长应该制订一个比较完善的假期计划,为孩子安排好整个暑假的活动。有些事情并不需要占用家长太长时间,也并不一定要花钱出去旅游,有时做一些简单的亲子游戏,就可以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又在无形中加深了亲子关系,这种情感教育简单而有效。
说到假期双职工孩子的“无人看管”,我觉得这是因为国内缺乏科学、正规的临时教育机构。前些天我去香港学习考察时发现,香港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那里有一些半日制的临时教育机构,家长可以把孩子送过去,那里有非常丰富的活动安排,并不是盲目简单的“看堆儿”。
说法三:建立“学习小组”
发言人:陈美妍,小学四年级班主任,8年执教经验。
发言内容:还记得我们小时候放假时都有“学习小组”,几个住得比较近的同学组在一块儿,轮流到各家学习、讨论,家长有时还领着孩子学习———考孩子们听写新字词,谁要最先答上来可是很神气的!可惜这种“学习小组”这些年已经不复存在了。消失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家长出于“安全”考虑,不放心自己孩子到别人家,也不放心别人孩子到自己家;再说,现在一个楼里住着的都互相不认识,同学家长之间也都比较陌生,互相不了解自然就不放心了。学校也比较有顾虑,怕出安全问题担责任。
说法四:让孩子和伙伴在一起
发言人:贾钢成,教师进修学院义务。
发言内容:现在的低年级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我觉得假期该让孩子与更多的小朋友接触、交流,尤其是那些平时不太相熟的小伙伴更应该趁这个难得的机会多多接触。有些家长老是想着让孩子趁假期多学习,上一些标榜着知识“加深加宽”的*。其实这些*不见得正规,老师讲授的内容也不见得与孩子本身的情况相适应,不符合“因材施教”,最后也就与家长的预期目的有出入。
我建议家长在这个暑期找几个比较好的同事或朋友,将大家的孩子们聚在一块儿,在各家轮流活动。不要太在乎孩子们“学会了什么”,他们在这种集体的游戏和活动中也许未必立竿见影地掌握了哪些书本上的知识点,但他们从集体游戏中领悟到的与人相处、交流的能力,沟通的技巧等能力却是最大的收获。这些是作为独生子女的孩子们一个人呆在家里或是在*里永远都不可能学会的。
至于隔代教育的问题,不能绝对简单地说不好,但有些问题确实存在。
总之,孩子还是要和孩子在一起。
说法五:把学生托给社区
发言人:红星小学张校长
发言内容:放假了我们不会把孩子们扔下的。现在学校与周边的北良等社区签了约,叫作“假期学生托管协议”,内容就是社区要协助学校来管理学生,还有每天都对孩子做监督、评议等。我们把家长上班白天无人照顾的学生名单交给社区,社区有专人负责这些孩子的日常生活、活动。社区的活动站对孩子免费开放,另外还有一些公益劳动等可以培养孩子的公德和公益心。我们的班主任教师每周都要去社区走访、监督,保证孩子们可以过一个无忧和快乐的暑假
其实,这些孩子的假期问题中还蕴含着丰富的商机,除了名目繁多的补课班、活动班之外,还有像前面提到的临时性的教育机构。记者了解到,在鞍山,一种负责三餐、功课、游艺休闲等多功能于一身的“学生托管中心”也正在试运行之中,已有一些家长“预订”了暑假的档期,准备让孩子在那里度过这个暑假。
低年级孩子的暑假,牵动着太多人的心。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说法,每种说法都有自己的道理。我们关注的是,让孩子有一个单纯而快乐,安全而健康的假期。
国外孩子怎么过假期?
暑假到了,美国的小学生一般都不会闲呆在家中度假,而是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夏令营。美国老师还会给很小的孩子一个课题,让他写论文。孩子就会自己去找资料,把问题弄清楚。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把知识教育转变到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上。
在澳大利亚,假期是孩子们表现自己的最好时机,不管他们干什么,都是在没有压力的外部环境下进行的,随孩子自己去安排,做自己喜欢的事,包括参加社区活动、旅游等。他们重视和提倡孩子去参加没有任何报酬的义务劳动,包括学习、环境保护、家务劳动、帮助残疾人等。
加拿大暑期的主要活动有:划独木舟,探险,学习驾车,经历了这一过程以后的孩子变化很大,显得成熟很多。
西方国家的学校、社会在暑期里,往往会为孩子们组织很多活动,如画画、下棋、打球、玩高尔夫球、射击、骑马、参加夏令营等等。在这些活动中,教练不会太严格,主要是为了让孩子高兴。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们年龄小,只玩一种活动会使他们感到厌烦,所以一个星期就让孩子换一个项目。其目的不是像中国家长那样为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而是为了丰富他们的暑期生活。这样一圈玩下来,暑期也就过完了。孩子们很高兴,结交了很多朋友,生活过得很充实。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09:13
暑假又要到了,成年人回忆起自己童年的假期,总觉得那是天堂一般的快乐时光———暂时远离功课,安排时间,与小伙伴结戏,就算是简单至极的跳皮筋、蹦格子也趣味无穷。
现在,面临即将到来的四十多天的暑假,孩子们会怎么安排。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孩子的暑假生活———这些没比幼儿园孩子大多少的小朋友,他们的假期要怎么过?家长大多是双职工,除了被“扔”给奶奶和姥姥,这些孩子会不会“无人看管”?假期对他们到底意味着什么?,快乐,还是孤独和更多的负担?对此记者随机采访了学生、家长及一些教育专家。
家长:让人烦恼的假期
“我最担心的就是暑假了。时间太长,家里没有人照顾孩子。一放假他就解放了,睡懒觉,没完没了地看电视,把眼睛都看坏了。我希望能和上学一样,把他的作息时间安排好,按时起床、复习功课、锻炼身体,还可以做一些他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家孩子上二年级,我给他报了*,英语和数学。学习并非惟一目的,主要就是给他找个地方呆着。放假倒不如上学,在学校呆着我们家长也省心。”“我对孩子干涉的不是太多,一切随他安排。但我有个原则,就是不能做坏事。另外现在孩子太孤单了,如果能有许多小伙伴一起玩就更好了。”“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能带孩子出去旅旅游,像我们这种工薪家庭可是有这个心,没这个实力。放假了,孩子就只能是在家看看电视,再上姥姥、奶奶家轮流呆几天。”“现在孩子们可去的场所太少了,我正在斟酌安排孩子多去几个地方,长长见识。”
“就怕孩子在家打游戏,上一些乱七八糟的。”
“咱家孩子就爱在家呆着,哪儿也不去。我希望社会各界能多组织一些暑假活动,让孩子们在一起多交流。孩子就得和孩子呆在一起,老在家里呆着非憋出毛病不可。”
家长们还真为孩子的假期操透了心。在机关工作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假期里她也给读三年级的孩子安排了英语、绘画、作文、奥数、萨克斯等名目繁多的课程。她说为孩子报绘画和萨克斯班的初衷是想让孩子“放松神经”——“学了一天的正课多累啊,再去学个乐器什么的放松一下”。但孩子却觉得疲于应付——所有正襟危坐的课堂都让孩子觉得紧张而疲累,根本没有什么乐趣可言。而“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不学就落后了”又成为苦闷的课程继续下去最强劲的理由。
学生:假期我们并不轻松
“上了一学期课,本来想趁暑假放松一下,但还没放假呢,我妈就给我报了一大串的班……”
“现在能让我们去的地方太少了。”
“放假了,我就该上姥姥家了。真没意思,都没什么人跟我聊天儿。”
“我特想去旅游,想去海南,我妈都跟我承诺好几回了,不过没一回兑现的。最后还得我投降,去学数学、英语、美术……真烦。”
“我准备在暑假疯狂看动画片。呵呵,然后爱几点起床就几点起床……”
这是几位小学二到四年级孩子对记者描述的他们的暑假,有点无奈,有点孤单。
他们好像已经开始离单纯的假期很远了。
多方建议
到底什么样的假期才是真正适合这些低年级的孩子?如何努力为孩子还原一个单纯而快乐的假期?学校、家长、老师各有各的看法。
说法一:别把暑假变“书”假
发言人:退休干部李先生,孙女小学三年级。
发言内容:岁的孩子,放假就该放松下来,还他们童年的快乐。平时学习就够紧张的了,如果把暑假变成“书”假,那就从根本上违背了放假休息的意义。尽管暑期来临前教育行政部门和媒体发出通知或呼吁: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让他们过个轻松愉快的假期。但是,每个假期都会成为各类补习班泛滥的日子,一些望子成龙的家长放假前就开始忙着为自己的孩子报名参加各种文化补习班或培训班。另外,参加诸如绘画、书法、舞蹈、声乐和乐器等特长班的学习者就更多了,假期成了孩子“充电”的加油站。
说法二:放松≠放羊
发言人:江莉,教师进修学院幼教部主任
发言内容:孩子的假期还是要以休息为主,但放松不等于放羊,好多家长把孩子扔给上一辈人,或是报了“满天灌”的*后就不管了,这样做对孩子的各方面发展都不利。
家长应该制订一个比较完善的假期计划,为孩子安排好整个暑假的活动。有些事情并不需要占用家长太长时间,也并不一定要花钱出去旅游,有时做一些简单的亲子游戏,就可以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又在无形中加深了亲子关系,这种情感教育简单而有效。
说到假期双职工孩子的“无人看管”,我觉得这是因为国内缺乏科学、正规的临时教育机构。前些天我去香港学习考察时发现,香港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那里有一些半日制的临时教育机构,家长可以把孩子送过去,那里有非常丰富的活动安排,并不是盲目简单的“看堆儿”。
说法三:建立“学习小组”
发言人:陈美妍,小学四年级班主任,8年执教经验。
发言内容:还记得我们小时候放假时都有“学习小组”,几个住得比较近的同学组在一块儿,轮流到各家学习、讨论,家长有时还领着孩子学习———考孩子们听写新字词,谁要最先答上来可是很神气的!可惜这种“学习小组”这些年已经不复存在了。消失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家长出于“安全”考虑,不放心自己孩子到别人家,也不放心别人孩子到自己家;再说,现在一个楼里住着的都互相不认识,同学家长之间也都比较陌生,互相不了解自然就不放心了。学校也比较有顾虑,怕出安全问题担责任。
说法四:让孩子和伙伴在一起
发言人:贾钢成,教师进修学院义务。
发言内容:现在的低年级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我觉得假期该让孩子与更多的小朋友接触、交流,尤其是那些平时不太相熟的小伙伴更应该趁这个难得的机会多多接触。有些家长老是想着让孩子趁假期多学习,上一些标榜着知识“加深加宽”的*。其实这些*不见得正规,老师讲授的内容也不见得与孩子本身的情况相适应,不符合“因材施教”,最后也就与家长的预期目的有出入。
我建议家长在这个暑期找几个比较好的同事或朋友,将大家的孩子们聚在一块儿,在各家轮流活动。不要太在乎孩子们“学会了什么”,他们在这种集体的游戏和活动中也许未必立竿见影地掌握了哪些书本上的知识点,但他们从集体游戏中领悟到的与人相处、交流的能力,沟通的技巧等能力却是最大的收获。这些是作为独生子女的孩子们一个人呆在家里或是在*里永远都不可能学会的。
至于隔代教育的问题,不能绝对简单地说不好,但有些问题确实存在。
总之,孩子还是要和孩子在一起。
说法五:把学生托给社区
发言人:红星小学张校长
发言内容:放假了我们不会把孩子们扔下的。现在学校与周边的北良等社区签了约,叫作“假期学生托管协议”,内容就是社区要协助学校来管理学生,还有每天都对孩子做监督、评议等。我们把家长上班白天无人照顾的学生名单交给社区,社区有专人负责这些孩子的日常生活、活动。社区的活动站对孩子免费开放,另外还有一些公益劳动等可以培养孩子的公德和公益心。我们的班主任教师每周都要去社区走访、监督,保证孩子们可以过一个无忧和快乐的暑假
其实,这些孩子的假期问题中还蕴含着丰富的商机,除了名目繁多的补课班、活动班之外,还有像前面提到的临时性的教育机构。记者了解到,在鞍山,一种负责三餐、功课、游艺休闲等多功能于一身的“学生托管中心”也正在试运行之中,已有一些家长“预订”了暑假的档期,准备让孩子在那里度过这个暑假。
低年级孩子的暑假,牵动着太多人的心。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说法,每种说法都有自己的道理。我们关注的是,让孩子有一个单纯而快乐,安全而健康的假期。
国外孩子怎么过假期?
暑假到了,美国的小学生一般都不会闲呆在家中度假,而是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夏令营。美国老师还会给很小的孩子一个课题,让他写论文。孩子就会自己去找资料,把问题弄清楚。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把知识教育转变到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上。
在澳大利亚,假期是孩子们表现自己的最好时机,不管他们干什么,都是在没有压力的外部环境下进行的,随孩子自己去安排,做自己喜欢的事,包括参加社区活动、旅游等。他们重视和提倡孩子去参加没有任何报酬的义务劳动,包括学习、环境保护、家务劳动、帮助残疾人等。
加拿大暑期的主要活动有:划独木舟,探险,学习驾车,经历了这一过程以后的孩子变化很大,显得成熟很多。
西方国家的学校、社会在暑期里,往往会为孩子们组织很多活动,如画画、下棋、打球、玩高尔夫球、射击、骑马、参加夏令营等等。在这些活动中,教练不会太严格,主要是为了让孩子高兴。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们年龄小,只玩一种活动会使他们感到厌烦,所以一个星期就让孩子换一个项目。其目的不是像中国家长那样为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而是为了丰富他们的暑期生活。这样一圈玩下来,暑期也就过完了。孩子们很高兴,结交了很多朋友,生活过得很充实。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09:14
暑假又要到了,成年人回忆起自己童年的假期,总觉得那是天堂一般的快乐时光———暂时远离功课,安排时间,与小伙伴结戏,就算是简单至极的跳皮筋、蹦格子也趣味无穷。
现在,面临即将到来的四十多天的暑假,孩子们会怎么安排。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孩子的暑假生活———这些没比幼儿园孩子大多少的小朋友,他们的假期要怎么过?家长大多是双职工,除了被“扔”给奶奶和姥姥,这些孩子会不会“无人看管”?假期对他们到底意味着什么?,快乐,还是孤独和更多的负担?对此记者随机采访了学生、家长及一些教育专家。
家长:让人烦恼的假期
“我最担心的就是暑假了。时间太长,家里没有人照顾孩子。一放假他就解放了,睡懒觉,没完没了地看电视,把眼睛都看坏了。我希望能和上学一样,把他的作息时间安排好,按时起床、复习功课、锻炼身体,还可以做一些他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家孩子上二年级,我给他报了*,英语和数学。学习并非惟一目的,主要就是给他找个地方呆着。放假倒不如上学,在学校呆着我们家长也省心。”“我对孩子干涉的不是太多,一切随他安排。但我有个原则,就是不能做坏事。另外现在孩子太孤单了,如果能有许多小伙伴一起玩就更好了。”“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能带孩子出去旅旅游,像我们这种工薪家庭可是有这个心,没这个实力。放假了,孩子就只能是在家看看电视,再上姥姥、奶奶家轮流呆几天。”“现在孩子们可去的场所太少了,我正在斟酌安排孩子多去几个地方,长长见识。”
“就怕孩子在家打游戏,上一些乱七八糟的。”
“咱家孩子就爱在家呆着,哪儿也不去。我希望社会各界能多组织一些暑假活动,让孩子们在一起多交流。孩子就得和孩子呆在一起,老在家里呆着非憋出毛病不可。”
家长们还真为孩子的假期操透了心。在机关工作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假期里她也给读三年级的孩子安排了英语、绘画、作文、奥数、萨克斯等名目繁多的课程。她说为孩子报绘画和萨克斯班的初衷是想让孩子“放松神经”——“学了一天的正课多累啊,再去学个乐器什么的放松一下”。但孩子却觉得疲于应付——所有正襟危坐的课堂都让孩子觉得紧张而疲累,根本没有什么乐趣可言。而“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不学就落后了”又成为苦闷的课程继续下去最强劲的理由。
学生:假期我们并不轻松
“上了一学期课,本来想趁暑假放松一下,但还没放假呢,我妈就给我报了一大串的班……”
“现在能让我们去的地方太少了。”
“放假了,我就该上姥姥家了。真没意思,都没什么人跟我聊天儿。”
“我特想去旅游,想去海南,我妈都跟我承诺好几回了,不过没一回兑现的。最后还得我投降,去学数学、英语、美术……真烦。”
“我准备在暑假疯狂看动画片。呵呵,然后爱几点起床就几点起床……”
这是几位小学二到四年级孩子对记者描述的他们的暑假,有点无奈,有点孤单。
他们好像已经开始离单纯的假期很远了。
多方建议
到底什么样的假期才是真正适合这些低年级的孩子?如何努力为孩子还原一个单纯而快乐的假期?学校、家长、老师各有各的看法。
说法一:别把暑假变“书”假
发言人:退休干部李先生,孙女小学三年级。
发言内容:岁的孩子,放假就该放松下来,还他们童年的快乐。平时学习就够紧张的了,如果把暑假变成“书”假,那就从根本上违背了放假休息的意义。尽管暑期来临前教育行政部门和媒体发出通知或呼吁: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让他们过个轻松愉快的假期。但是,每个假期都会成为各类补习班泛滥的日子,一些望子成龙的家长放假前就开始忙着为自己的孩子报名参加各种文化补习班或培训班。另外,参加诸如绘画、书法、舞蹈、声乐和乐器等特长班的学习者就更多了,假期成了孩子“充电”的加油站。
说法二:放松≠放羊
发言人:江莉,教师进修学院幼教部主任
发言内容:孩子的假期还是要以休息为主,但放松不等于放羊,好多家长把孩子扔给上一辈人,或是报了“满天灌”的*后就不管了,这样做对孩子的各方面发展都不利。
家长应该制订一个比较完善的假期计划,为孩子安排好整个暑假的活动。有些事情并不需要占用家长太长时间,也并不一定要花钱出去旅游,有时做一些简单的亲子游戏,就可以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又在无形中加深了亲子关系,这种情感教育简单而有效。
说到假期双职工孩子的“无人看管”,我觉得这是因为国内缺乏科学、正规的临时教育机构。前些天我去香港学习考察时发现,香港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那里有一些半日制的临时教育机构,家长可以把孩子送过去,那里有非常丰富的活动安排,并不是盲目简单的“看堆儿”。
说法三:建立“学习小组”
发言人:陈美妍,小学四年级班主任,8年执教经验。
发言内容:还记得我们小时候放假时都有“学习小组”,几个住得比较近的同学组在一块儿,轮流到各家学习、讨论,家长有时还领着孩子学习———考孩子们听写新字词,谁要最先答上来可是很神气的!可惜这种“学习小组”这些年已经不复存在了。消失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家长出于“安全”考虑,不放心自己孩子到别人家,也不放心别人孩子到自己家;再说,现在一个楼里住着的都互相不认识,同学家长之间也都比较陌生,互相不了解自然就不放心了。学校也比较有顾虑,怕出安全问题担责任。
说法四:让孩子和伙伴在一起
发言人:贾钢成,教师进修学院义务。
发言内容:现在的低年级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我觉得假期该让孩子与更多的小朋友接触、交流,尤其是那些平时不太相熟的小伙伴更应该趁这个难得的机会多多接触。有些家长老是想着让孩子趁假期多学习,上一些标榜着知识“加深加宽”的*。其实这些*不见得正规,老师讲授的内容也不见得与孩子本身的情况相适应,不符合“因材施教”,最后也就与家长的预期目的有出入。
我建议家长在这个暑期找几个比较好的同事或朋友,将大家的孩子们聚在一块儿,在各家轮流活动。不要太在乎孩子们“学会了什么”,他们在这种集体的游戏和活动中也许未必立竿见影地掌握了哪些书本上的知识点,但他们从集体游戏中领悟到的与人相处、交流的能力,沟通的技巧等能力却是最大的收获。这些是作为独生子女的孩子们一个人呆在家里或是在*里永远都不可能学会的。
至于隔代教育的问题,不能绝对简单地说不好,但有些问题确实存在。
总之,孩子还是要和孩子在一起。
说法五:把学生托给社区
发言人:红星小学张校长
发言内容:放假了我们不会把孩子们扔下的。现在学校与周边的北良等社区签了约,叫作“假期学生托管协议”,内容就是社区要协助学校来管理学生,还有每天都对孩子做监督、评议等。我们把家长上班白天无人照顾的学生名单交给社区,社区有专人负责这些孩子的日常生活、活动。社区的活动站对孩子免费开放,另外还有一些公益劳动等可以培养孩子的公德和公益心。我们的班主任教师每周都要去社区走访、监督,保证孩子们可以过一个无忧和快乐的暑假
其实,这些孩子的假期问题中还蕴含着丰富的商机,除了名目繁多的补课班、活动班之外,还有像前面提到的临时性的教育机构。记者了解到,在鞍山,一种负责三餐、功课、游艺休闲等多功能于一身的“学生托管中心”也正在试运行之中,已有一些家长“预订”了暑假的档期,准备让孩子在那里度过这个暑假。
低年级孩子的暑假,牵动着太多人的心。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说法,每种说法都有自己的道理。我们关注的是,让孩子有一个单纯而快乐,安全而健康的假期。
国外孩子怎么过假期?
暑假到了,美国的小学生一般都不会闲呆在家中度假,而是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夏令营。美国老师还会给很小的孩子一个课题,让他写论文。孩子就会自己去找资料,把问题弄清楚。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把知识教育转变到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上。
在澳大利亚,假期是孩子们表现自己的最好时机,不管他们干什么,都是在没有压力的外部环境下进行的,随孩子自己去安排,做自己喜欢的事,包括参加社区活动、旅游等。他们重视和提倡孩子去参加没有任何报酬的义务劳动,包括学习、环境保护、家务劳动、帮助残疾人等。
加拿大暑期的主要活动有:划独木舟,探险,学习驾车,经历了这一过程以后的孩子变化很大,显得成熟很多。
西方国家的学校、社会在暑期里,往往会为孩子们组织很多活动,如画画、下棋、打球、玩高尔夫球、射击、骑马、参加夏令营等等。在这些活动中,教练不会太严格,主要是为了让孩子高兴。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们年龄小,只玩一种活动会使他们感到厌烦,所以一个星期就让孩子换一个项目。其目的不是像中国家长那样为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而是为了丰富他们的暑期生活。这样一圈玩下来,暑期也就过完了。孩子们很高兴,结交了很多朋友,生活过得很充实。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09:14
暑假又要到了,成年人回忆起自己童年的假期,总觉得那是天堂一般的快乐时光———暂时远离功课,安排时间,与小伙伴结戏,就算是简单至极的跳皮筋、蹦格子也趣味无穷。
现在,面临即将到来的四十多天的暑假,孩子们会怎么安排。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孩子的暑假生活———这些没比幼儿园孩子大多少的小朋友,他们的假期要怎么过?家长大多是双职工,除了被“扔”给奶奶和姥姥,这些孩子会不会“无人看管”?假期对他们到底意味着什么?,快乐,还是孤独和更多的负担?对此记者随机采访了学生、家长及一些教育专家。
家长:让人烦恼的假期
“我最担心的就是暑假了。时间太长,家里没有人照顾孩子。一放假他就解放了,睡懒觉,没完没了地看电视,把眼睛都看坏了。我希望能和上学一样,把他的作息时间安排好,按时起床、复习功课、锻炼身体,还可以做一些他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家孩子上二年级,我给他报了*,英语和数学。学习并非惟一目的,主要就是给他找个地方呆着。放假倒不如上学,在学校呆着我们家长也省心。”“我对孩子干涉的不是太多,一切随他安排。但我有个原则,就是不能做坏事。另外现在孩子太孤单了,如果能有许多小伙伴一起玩就更好了。”“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能带孩子出去旅旅游,像我们这种工薪家庭可是有这个心,没这个实力。放假了,孩子就只能是在家看看电视,再上姥姥、奶奶家轮流呆几天。”“现在孩子们可去的场所太少了,我正在斟酌安排孩子多去几个地方,长长见识。”
“就怕孩子在家打游戏,上一些乱七八糟的。”
“咱家孩子就爱在家呆着,哪儿也不去。我希望社会各界能多组织一些暑假活动,让孩子们在一起多交流。孩子就得和孩子呆在一起,老在家里呆着非憋出毛病不可。”
家长们还真为孩子的假期操透了心。在机关工作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假期里她也给读三年级的孩子安排了英语、绘画、作文、奥数、萨克斯等名目繁多的课程。她说为孩子报绘画和萨克斯班的初衷是想让孩子“放松神经”——“学了一天的正课多累啊,再去学个乐器什么的放松一下”。但孩子却觉得疲于应付——所有正襟危坐的课堂都让孩子觉得紧张而疲累,根本没有什么乐趣可言。而“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不学就落后了”又成为苦闷的课程继续下去最强劲的理由。
学生:假期我们并不轻松
“上了一学期课,本来想趁暑假放松一下,但还没放假呢,我妈就给我报了一大串的班……”
“现在能让我们去的地方太少了。”
“放假了,我就该上姥姥家了。真没意思,都没什么人跟我聊天儿。”
“我特想去旅游,想去海南,我妈都跟我承诺好几回了,不过没一回兑现的。最后还得我投降,去学数学、英语、美术……真烦。”
“我准备在暑假疯狂看动画片。呵呵,然后爱几点起床就几点起床……”
这是几位小学二到四年级孩子对记者描述的他们的暑假,有点无奈,有点孤单。
他们好像已经开始离单纯的假期很远了。
多方建议
到底什么样的假期才是真正适合这些低年级的孩子?如何努力为孩子还原一个单纯而快乐的假期?学校、家长、老师各有各的看法。
说法一:别把暑假变“书”假
发言人:退休干部李先生,孙女小学三年级。
发言内容:岁的孩子,放假就该放松下来,还他们童年的快乐。平时学习就够紧张的了,如果把暑假变成“书”假,那就从根本上违背了放假休息的意义。尽管暑期来临前教育行政部门和媒体发出通知或呼吁: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让他们过个轻松愉快的假期。但是,每个假期都会成为各类补习班泛滥的日子,一些望子成龙的家长放假前就开始忙着为自己的孩子报名参加各种文化补习班或培训班。另外,参加诸如绘画、书法、舞蹈、声乐和乐器等特长班的学习者就更多了,假期成了孩子“充电”的加油站。
说法二:放松≠放羊
发言人:江莉,教师进修学院幼教部主任
发言内容:孩子的假期还是要以休息为主,但放松不等于放羊,好多家长把孩子扔给上一辈人,或是报了“满天灌”的*后就不管了,这样做对孩子的各方面发展都不利。
家长应该制订一个比较完善的假期计划,为孩子安排好整个暑假的活动。有些事情并不需要占用家长太长时间,也并不一定要花钱出去旅游,有时做一些简单的亲子游戏,就可以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又在无形中加深了亲子关系,这种情感教育简单而有效。
说到假期双职工孩子的“无人看管”,我觉得这是因为国内缺乏科学、正规的临时教育机构。前些天我去香港学习考察时发现,香港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那里有一些半日制的临时教育机构,家长可以把孩子送过去,那里有非常丰富的活动安排,并不是盲目简单的“看堆儿”。
说法三:建立“学习小组”
发言人:陈美妍,小学四年级班主任,8年执教经验。
发言内容:还记得我们小时候放假时都有“学习小组”,几个住得比较近的同学组在一块儿,轮流到各家学习、讨论,家长有时还领着孩子学习———考孩子们听写新字词,谁要最先答上来可是很神气的!可惜这种“学习小组”这些年已经不复存在了。消失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家长出于“安全”考虑,不放心自己孩子到别人家,也不放心别人孩子到自己家;再说,现在一个楼里住着的都互相不认识,同学家长之间也都比较陌生,互相不了解自然就不放心了。学校也比较有顾虑,怕出安全问题担责任。
说法四:让孩子和伙伴在一起
发言人:贾钢成,教师进修学院义务。
发言内容:现在的低年级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我觉得假期该让孩子与更多的小朋友接触、交流,尤其是那些平时不太相熟的小伙伴更应该趁这个难得的机会多多接触。有些家长老是想着让孩子趁假期多学习,上一些标榜着知识“加深加宽”的*。其实这些*不见得正规,老师讲授的内容也不见得与孩子本身的情况相适应,不符合“因材施教”,最后也就与家长的预期目的有出入。
我建议家长在这个暑期找几个比较好的同事或朋友,将大家的孩子们聚在一块儿,在各家轮流活动。不要太在乎孩子们“学会了什么”,他们在这种集体的游戏和活动中也许未必立竿见影地掌握了哪些书本上的知识点,但他们从集体游戏中领悟到的与人相处、交流的能力,沟通的技巧等能力却是最大的收获。这些是作为独生子女的孩子们一个人呆在家里或是在*里永远都不可能学会的。
至于隔代教育的问题,不能绝对简单地说不好,但有些问题确实存在。
总之,孩子还是要和孩子在一起。
说法五:把学生托给社区
发言人:红星小学张校长
发言内容:放假了我们不会把孩子们扔下的。现在学校与周边的北良等社区签了约,叫作“假期学生托管协议”,内容就是社区要协助学校来管理学生,还有每天都对孩子做监督、评议等。我们把家长上班白天无人照顾的学生名单交给社区,社区有专人负责这些孩子的日常生活、活动。社区的活动站对孩子免费开放,另外还有一些公益劳动等可以培养孩子的公德和公益心。我们的班主任教师每周都要去社区走访、监督,保证孩子们可以过一个无忧和快乐的暑假
其实,这些孩子的假期问题中还蕴含着丰富的商机,除了名目繁多的补课班、活动班之外,还有像前面提到的临时性的教育机构。记者了解到,在鞍山,一种负责三餐、功课、游艺休闲等多功能于一身的“学生托管中心”也正在试运行之中,已有一些家长“预订”了暑假的档期,准备让孩子在那里度过这个暑假。
低年级孩子的暑假,牵动着太多人的心。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说法,每种说法都有自己的道理。我们关注的是,让孩子有一个单纯而快乐,安全而健康的假期。
国外孩子怎么过假期?
暑假到了,美国的小学生一般都不会闲呆在家中度假,而是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夏令营。美国老师还会给很小的孩子一个课题,让他写论文。孩子就会自己去找资料,把问题弄清楚。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把知识教育转变到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上。
在澳大利亚,假期是孩子们表现自己的最好时机,不管他们干什么,都是在没有压力的外部环境下进行的,随孩子自己去安排,做自己喜欢的事,包括参加社区活动、旅游等。他们重视和提倡孩子去参加没有任何报酬的义务劳动,包括学习、环境保护、家务劳动、帮助残疾人等。
加拿大暑期的主要活动有:划独木舟,探险,学习驾车,经历了这一过程以后的孩子变化很大,显得成熟很多。
西方国家的学校、社会在暑期里,往往会为孩子们组织很多活动,如画画、下棋、打球、玩高尔夫球、射击、骑马、参加夏令营等等。在这些活动中,教练不会太严格,主要是为了让孩子高兴。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们年龄小,只玩一种活动会使他们感到厌烦,所以一个星期就让孩子换一个项目。其目的不是像中国家长那样为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而是为了丰富他们的暑期生活。这样一圈玩下来,暑期也就过完了。孩子们很高兴,结交了很多朋友,生活过得很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