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7:51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4:53
第一笔分录是将发生减值的贷款在二级明细之间结转,即将贷款-本金以及贷款-利息调整两个明细转至贷款-已减值明细科目去,这主要是为了将不良贷款区分出来,满足管理的需要。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4:54
1.在贷款出现减值可能的时候,根据谨慎性原则,应对贷款提减值准备,同是,将已提减值准备的贷款本金科目转入贷款已减值科目。追答转入“贷款—已减值”的贷款在所有减值冲回之前不能再确认应收利息。或者你可以这样理解,你想,银行收到贷款人的利息,就相当于有了现金收入,那么银行的现金收入也是要存起来的呀,他存到哪里去呢?就是存到同业机构或者是央行嘛,所以借方可以是:
借:吸收存款、存放同业、存放*银行款
为什么不能借应收利息而要冲减贷款本金呢?简单地讲,你也可以这样想,这笔不良贷款你现在有可能连本都收不回来呀,你首先关注的肯定是本金还能不能收回来,利息已经是次要的了是吧。正常来讲,如果贷款不发生减值的话,是这样确认利息的:
季末或年末计提应收利息时:
借:应收利息
贷:利息收入
实际收到本收息期利息时
借:存放同业
贷:应收利息
或许,粗略地不是很严格地讲,你也可以这样理解:前面回答2中已经说到,减值后不能再确认应收利息,作为银行首先渴望的是把贷款本金收回来;从*角度,他肯定是不希望你提那么多的减值准备,因为你提多了减值准备可能使你的纳税总额减少,*税收就会少。所以,在确认应收利息的时候,不能够确认应收利息,而是首先应该冲减减值准备;银行在实际收到利息的时候,应该首先作为本金的收回,而不能确认为应收利息。在借方,减少了减值准备,就说明你的贷款价值回升;在贷方减少了贷款本金,就会使你的贷款本金下降,综合起来你看看,贷款-已减值这个科目是平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4:53
第一笔分录是将发生减值的贷款在二级明细之间结转,即将贷款-本金以及贷款-利息调整两个明细转至贷款-已减值明细科目去,这主要是为了将不良贷款区分出来,满足管理的需要。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4:54
1.在贷款出现减值可能的时候,根据谨慎性原则,应对贷款提减值准备,同是,将已提减值准备的贷款本金科目转入贷款已减值科目。追答转入“贷款—已减值”的贷款在所有减值冲回之前不能再确认应收利息。或者你可以这样理解,你想,银行收到贷款人的利息,就相当于有了现金收入,那么银行的现金收入也是要存起来的呀,他存到哪里去呢?就是存到同业机构或者是央行嘛,所以借方可以是:
借:吸收存款、存放同业、存放*银行款
为什么不能借应收利息而要冲减贷款本金呢?简单地讲,你也可以这样想,这笔不良贷款你现在有可能连本都收不回来呀,你首先关注的肯定是本金还能不能收回来,利息已经是次要的了是吧。正常来讲,如果贷款不发生减值的话,是这样确认利息的:
季末或年末计提应收利息时:
借:应收利息
贷:利息收入
实际收到本收息期利息时
借:存放同业
贷:应收利息
或许,粗略地不是很严格地讲,你也可以这样理解:前面回答2中已经说到,减值后不能再确认应收利息,作为银行首先渴望的是把贷款本金收回来;从*角度,他肯定是不希望你提那么多的减值准备,因为你提多了减值准备可能使你的纳税总额减少,*税收就会少。所以,在确认应收利息的时候,不能够确认应收利息,而是首先应该冲减减值准备;银行在实际收到利息的时候,应该首先作为本金的收回,而不能确认为应收利息。在借方,减少了减值准备,就说明你的贷款价值回升;在贷方减少了贷款本金,就会使你的贷款本金下降,综合起来你看看,贷款-已减值这个科目是平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4:53
第一笔分录是将发生减值的贷款在二级明细之间结转,即将贷款-本金以及贷款-利息调整两个明细转至贷款-已减值明细科目去,这主要是为了将不良贷款区分出来,满足管理的需要。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4:54
1.在贷款出现减值可能的时候,根据谨慎性原则,应对贷款提减值准备,同是,将已提减值准备的贷款本金科目转入贷款已减值科目。追答转入“贷款—已减值”的贷款在所有减值冲回之前不能再确认应收利息。或者你可以这样理解,你想,银行收到贷款人的利息,就相当于有了现金收入,那么银行的现金收入也是要存起来的呀,他存到哪里去呢?就是存到同业机构或者是央行嘛,所以借方可以是:
借:吸收存款、存放同业、存放*银行款
为什么不能借应收利息而要冲减贷款本金呢?简单地讲,你也可以这样想,这笔不良贷款你现在有可能连本都收不回来呀,你首先关注的肯定是本金还能不能收回来,利息已经是次要的了是吧。正常来讲,如果贷款不发生减值的话,是这样确认利息的:
季末或年末计提应收利息时:
借:应收利息
贷:利息收入
实际收到本收息期利息时
借:存放同业
贷:应收利息
或许,粗略地不是很严格地讲,你也可以这样理解:前面回答2中已经说到,减值后不能再确认应收利息,作为银行首先渴望的是把贷款本金收回来;从*角度,他肯定是不希望你提那么多的减值准备,因为你提多了减值准备可能使你的纳税总额减少,*税收就会少。所以,在确认应收利息的时候,不能够确认应收利息,而是首先应该冲减减值准备;银行在实际收到利息的时候,应该首先作为本金的收回,而不能确认为应收利息。在借方,减少了减值准备,就说明你的贷款价值回升;在贷方减少了贷款本金,就会使你的贷款本金下降,综合起来你看看,贷款-已减值这个科目是平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4:53
第一笔分录是将发生减值的贷款在二级明细之间结转,即将贷款-本金以及贷款-利息调整两个明细转至贷款-已减值明细科目去,这主要是为了将不良贷款区分出来,满足管理的需要。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4:54
1.在贷款出现减值可能的时候,根据谨慎性原则,应对贷款提减值准备,同是,将已提减值准备的贷款本金科目转入贷款已减值科目。追答转入“贷款—已减值”的贷款在所有减值冲回之前不能再确认应收利息。或者你可以这样理解,你想,银行收到贷款人的利息,就相当于有了现金收入,那么银行的现金收入也是要存起来的呀,他存到哪里去呢?就是存到同业机构或者是央行嘛,所以借方可以是:
借:吸收存款、存放同业、存放*银行款
为什么不能借应收利息而要冲减贷款本金呢?简单地讲,你也可以这样想,这笔不良贷款你现在有可能连本都收不回来呀,你首先关注的肯定是本金还能不能收回来,利息已经是次要的了是吧。正常来讲,如果贷款不发生减值的话,是这样确认利息的:
季末或年末计提应收利息时:
借:应收利息
贷:利息收入
实际收到本收息期利息时
借:存放同业
贷:应收利息
或许,粗略地不是很严格地讲,你也可以这样理解:前面回答2中已经说到,减值后不能再确认应收利息,作为银行首先渴望的是把贷款本金收回来;从*角度,他肯定是不希望你提那么多的减值准备,因为你提多了减值准备可能使你的纳税总额减少,*税收就会少。所以,在确认应收利息的时候,不能够确认应收利息,而是首先应该冲减减值准备;银行在实际收到利息的时候,应该首先作为本金的收回,而不能确认为应收利息。在借方,减少了减值准备,就说明你的贷款价值回升;在贷方减少了贷款本金,就会使你的贷款本金下降,综合起来你看看,贷款-已减值这个科目是平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4:53
第一笔分录是将发生减值的贷款在二级明细之间结转,即将贷款-本金以及贷款-利息调整两个明细转至贷款-已减值明细科目去,这主要是为了将不良贷款区分出来,满足管理的需要。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4:54
1.在贷款出现减值可能的时候,根据谨慎性原则,应对贷款提减值准备,同是,将已提减值准备的贷款本金科目转入贷款已减值科目。追答转入“贷款—已减值”的贷款在所有减值冲回之前不能再确认应收利息。或者你可以这样理解,你想,银行收到贷款人的利息,就相当于有了现金收入,那么银行的现金收入也是要存起来的呀,他存到哪里去呢?就是存到同业机构或者是央行嘛,所以借方可以是:
借:吸收存款、存放同业、存放*银行款
为什么不能借应收利息而要冲减贷款本金呢?简单地讲,你也可以这样想,这笔不良贷款你现在有可能连本都收不回来呀,你首先关注的肯定是本金还能不能收回来,利息已经是次要的了是吧。正常来讲,如果贷款不发生减值的话,是这样确认利息的:
季末或年末计提应收利息时:
借:应收利息
贷:利息收入
实际收到本收息期利息时
借:存放同业
贷:应收利息
或许,粗略地不是很严格地讲,你也可以这样理解:前面回答2中已经说到,减值后不能再确认应收利息,作为银行首先渴望的是把贷款本金收回来;从*角度,他肯定是不希望你提那么多的减值准备,因为你提多了减值准备可能使你的纳税总额减少,*税收就会少。所以,在确认应收利息的时候,不能够确认应收利息,而是首先应该冲减减值准备;银行在实际收到利息的时候,应该首先作为本金的收回,而不能确认为应收利息。在借方,减少了减值准备,就说明你的贷款价值回升;在贷方减少了贷款本金,就会使你的贷款本金下降,综合起来你看看,贷款-已减值这个科目是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