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29 06:13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0 21:48
先说学姐G,我们学校是北方某历史悠久的非985本科院校,但还是神奇的实行分级教学和分级管理,就是同一专业的本科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专科是两两分开上课的,老师基本是同一批,但是上课时间地点是完全错开的,连宿舍也是分开的,本科一批、二批住6层的宿舍,本科三批和专科单独建了高层电梯宿舍。之前我一直误以为,是因为他们交了更多学费,所以可以住高层,后来陪朋友去买房才知道,现在的楼盘行情是层数少的小洋楼比高层电梯房的房价要高出好几个等级,我才恍然明白学校的良苦用心。
这当然不是重点,重点是通过高考+考研模式成功逆袭的学姐G变成了一碗活鸡汤一直激励着我。来自国际庄的她自带北方人的豪爽又兼具淑女的婉约,参加大学生科协新人见面会的时候,她在讲台上上滔滔不绝的给我们这些新人讲她其实是一个内向的女孩!看她在上面讲的一套一套的,我居然还信了。但正如她所说我们中谁也不知道她以前是个什么样的人,所以我们只相信现在看到的和听到的。后来科协定期头脑风暴的时候,经常分到同一组,一起聊各种点子,发现学姐G,果然思路清奇,涉猎广泛。直到有一次送她回宿舍才知道,她是专科生,现在想来可耻的是我当时居然替她感到遗憾和惋惜;她自己当然更加不满意高考的结果,所以从踏进大学校门开始就下定决心要通过专升本和考研“两部走”的战略改变自己的处境。
目标明确的人,一般不会庸人自扰更不会纠结造作,而是会想方设法接通“开挂模式”。在风花雪月的大学,开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自习自习再自习、自学自学再自学。她就是这样做的,所以顺利专升本、拿国家一等奖学金、升为校科协*团成员之一……可是于此同时我也看到很多一本、二本的所谓“高考优胜者”却从大一就开启了“挂科模式”。相比之下,高考失利给人带来的改变似乎更加刻骨铭心。
后面再见听到她的消息,就变得有点传奇,她研究生报考了梦寐以求的南京某医学院,面试的时候以末位并列无端被刷,无处申诉的她只好每天到医学院门口等导师,上下班守着,保持微笑打招呼,递简历,礼貌客气表明来意,关键时刻再真情飙泪……一个背井离乡的求知若渴的大学女生就这样天天站在学院门口等啊等,两个礼拜后导师率先崩溃了、也可能是感动了,苦笑带着她找到院长破例增加一个招生名额把她留下(这听着多么像唐骏当年讲的段子,但它就真实的发生在我身边)。我想如果她没有尝过高考失败的痛苦,肯定不会对考研这一次机有如此的珍视,也不会有这么强大的抗压能力,更不会有这种坚忍不拔的意志力。
如今,她已经是南京某三甲医院心内科一名精干的白衣天使。签工作那天,她发状态说:原本只想到江南烟雨的六朝古都去看一眼世间繁华,却意外爱上了这座城。不知为何,我突然就想起“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的典故,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云游赤子,初出茅庐、两手空空,要在南京立足谈何容易,没有强壮的“筋骨”是很难找到出路的。而高考就是给我们“练筋骨”的这样一把梯子,上了第一个台阶,才有后面第二个,第三个…这就是她感恩高考的原因,高考给了我们这些芸芸众生、凡夫俗子一个努力的资格、一个凭才华吃饭的通道。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0 21:49
高考真的能改变命运吗?如果在辩论赛上讨论这个问题,反方一定会提醒我回去补看清华大学毕业生回家卖猪肉荣登头条的新闻。怼的好!但是一个改善了大多数青年人知识结构和密度的制度真的没有改善我们的未来吗?
先要搞清楚高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高考并不等于高等教育,如果说高等教育不能改变命运,那可能是因为你上的大学质量太差,和高考没有半毛钱关系。高考本质上是对现有的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进行配置的一种分配制度。就好比是我们现行的财富分配制度,为什么要按劳分配为主按资分配为辅。公司赚了钱,这些钱怎么分才能做到大家伙心服口服呢?不患寡,而患不均;可事实证明绝对公平的分法不存在,因为大多数职工始终都会觉得老板给的钱配不上自己的付出。所以现代公司制度每一次重大发展,都会或多或少体现在财富分配机制的进步上,就是说当利益的分配变得越公平、合理、科学,公司机构的运行效率就会越高,这时我们就可以说我们的协作机制进步了。
高考的功能也大体类似,现有的高校教育资源就这么多,985、211数量非常有限,但是全国每年的高考考生有数百万计,让谁去上北大清华,又让谁去上北大青鸟呢?如何避免资源错配且做到公平竞争呢?于是就有了高考,同台竞争、统一标准,统一划线,做到了相对比较公平。分数高的先挑学校,分数次之的只能挑别人剩下的学校,于是就有了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不管你服不服,这就是游戏规则,除非你不下场,否则必须愿赌服输。
任何事物,只要你愿意找一定能找到一千零一个它的坏处,一个硬币一定有两个面,是制度总会有缺陷,但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高考在一刀切的刚性之余其实还保有很多弹性,以及次数不少的纠错机会。
首先一个是高考不限次数,假如你第一次没考好、到底是智商问题、努力问题、还是临场发挥问题真不好说;但是没关系,考试机会还有很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马云和俞敏洪都经历了三次高考,前者用三年时间考上了杭州师大学英语,后者第三次高考刷分考上了北大学英语,前者现在是中国首富,后者是中国民营教育的扛把子。那些说考三次浪费青春的人可能确实节约了两年时间,但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看到他们用这两年创造出什么更大的价值。
再者,如果高考没考上好学校,甚至没考上本科,还有自考、专升本、考研等纠错的机会。那些总是埋怨高考一考定终身、发挥失常毁一生的人,可能忘了这样一句“心灵砒霜”:在漫漫人生路上,一个人一定不可能永远发挥失常,除非那就是你的真实水平。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0 21:49
再来说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邻居家的孩子Z。如果说考研是高考的2.0版本,考博是高考的3.0版本,考公务员是高考的4.0版本,那么一口气读到博士,学位直接登顶的人就可以称作是高考通关者。Z就是这样的通关者,高考1.0上了一所一本重点大学,高考2.0录取到*财经大学金融系,高考3.0进入宇宙中心五道口,过五关斩六将,持续到高考4.0考取国家公务员选调生,现在的Z已经是西南地区某州县分管财政金融的副*。和我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一个农家小孩,往上查三代最多中农,绝对没有任何*资源,完全通过自己赤手空拳的努力,能在30岁打拼到副*这个岗位,这难道不是一个通关的超级大礼包和一场命运的盛宴吗!
高考拯救了谁?
如果没有高考,成绩好、没资源、没背景的学霸将很难有出头之日;成绩差、没资源、没背景、但有潜力的学生也不会有逆袭的机会。最终受益的只能是不管成绩好坏但是有资源或背景的学生,而按照比例,这部分*概占20%。所以反对高考之前,最好先洗把脸、看看自己是否属于这20%。也正是因为这样,高考前有些高中挂出那条魔幻现实主义的横幅——没有高考,你拼的过官/富二代吗?才会引起如此广泛的共鸣。事实上就算有高考我们也拼不过那些二代,但至少不会输的太难看,至少有叫阵的资格;因为分数面前的人人平等,才真的是比较平等。
人们喜欢把阶层之间的力量悬殊比喻为,鸡蛋和石头,如果非要选边站,那么高考制度无疑是站在鸡蛋这边的,至少目前还是这样。
有人说高考不就是古代的科举制度吗?错了,古代通过科举,金榜题名好歹直接就当官包分配了,而现在通过高考还只是游戏的刚开始,也就是说高考还没有当年的科举好玩。唯一的相似点就是两者都是人才选拔制度,选贤任能,按理说当然应该唯才是举。
春秋以前,国家采取“世卿世禄”制度,几乎是靠天选才,人事任免自然继承迭代,这一时期只能拼投胎。到了汉朝,察举制,即所谓“四科取士”注重德行的考察,有点像现在的推荐+面试,这时候主要拼人品和演技。后来出现征辟制,就是现在聘任制的鼻祖,适用于上司任用下属,就是今天的功能性事业型岗位,主要凭手艺吃饭。汉末出现九品中正制,表面上说好的要公平正义,可是实际上中正官都出身世家大族,当然做不到真正的中正,于是就出现了为期三百多年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暗黑时期,又退回到拼投胎的地步。而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制度”就直接是明目张胆的按照门第阶层分配权利和资源,龙生龙、凤生凤,平民阶层的子弟永远没有改变命运的机会。直到隋唐创科举,国家才开始正式使用公开考试的方式甄选人才,量才而用。寒门出贵子也正是科举制度之后出现的一大人文奇观,底层民众终于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逆天改命。
1977年恢复高考之所以成为历史性时刻,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条阶层通道是面向所有人开放的。不论贫穷或是富有、不论健康还是疾病,只要肯努力,你来、或者不来这扇门都始终向你敞开,这是高考对这个社会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仔细观察很容易就会发现,那些真正骂高考骂的咬牙切齿的,要么是没考上大学的,要不就是没考上大学的考生家长。
有一次突发奇想,高考把大部分资质好的人选出来,给他们最好的阳光和土壤,让他们走向更好的人生。而那些所谓的“差生”却反而得不到更好的教育,可实际上差生才更需要被教育优化啊,他们才是弱势群体,为什么要无情的放弃他们呢?如果能给落榜生更好的教育,社会是不是会变的更好一点点?
很遗憾,经过科学严谨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反复论证答案都是:不会。高考是一把筛子,一定是去粗取精,所以只能有高考,而不会有“低考”。鲤鱼跃过龙门,关于命运依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高考其实更像是那扇龙门,有时候它会简化到仅仅是一个仪式,但它依然是人生道路上最主流的分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