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有效课堂的坚决执行者]苏格拉底问答法三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29 15:0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2 16:41
教完《最大的麦穗》,对照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现实,惊奇地发现文中的苏格拉底。如果用新课程标准来衡量。他就是一位有效课堂的坚决执行者。在他身上,能让我们明白。怎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
《最大的麦穗》一文中,上课伊始,苏格拉底便提出了“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没有冗长的语言。没有模糊的牵扯,简明扼要、易于操作的要求让学生一听就明白。该做什么?又该怎样做?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得到老师的清晰明确的任务后。面对“麦地”这一文本,他们充分自主地挑选,潜心地行进。这一过程,老师只是给予关注,而没有干扰。回顾我们的课堂。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虽然不像过去那样把结论、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换以启发的方式提出问题,但大部分老师往往缺少耐心的期望与等待。提出问题后,很快就会以暗示性的语言迅速地把学生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到设计好的线路上来。然后在老师的牵引下,迅速地指向答案。一个教学过程似乎完成了,但真正缺失的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参与度和深入度。这样的课堂,很难说是有效的。苏格拉底的这堂课。学生完全摆脱了“被动地接受”,而是“自主地探究”。这样得来的知识才深刻,这样的课堂才有效。
当智慧回归语文课堂。我们的语文课堂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事实上,一堂课的质量高低,关键是看教师如何促进学生主动、有效地学习;在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等学习过程中,有什么样的相互教学交往和情感交流;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动机。只有智慧的老师,才可以创造智慧的课堂,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才能使课堂焕发出生机活力,才能使语文学习更加有效。
《最大的麦穗》中的苏格拉底无疑是智慧的化身。他的课堂上,摒弃了空洞的说教,老师的只言片语便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思维,启迪了学生的智慧。这节课,无论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都得以全面提升。教者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通过拣麦穗这一过程,使学生对“麦穗”这一文本充分感知,积极思考,深入践行。当走到麦垄尽头。表面上学生是两手空空,一无所获,但在这“无”中又孕育了无数的“有”。学生的心灵受到强大的震撼,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了羞耻感,从而唤起了他们对自己学习方法与过程的反思。
教师的教学过程虽“无为”,却又有“大为”,文中苏格拉底的语言精短有力。也是最有效的教学语言,是智者的语言。在“无为”中饱含智慧。这样的教学行为中,老师也在逐步地成长,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20世纪60年代,叶圣陶先生明确地提出“凡是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的重要观点,这句充满辨证思想的名言,其核心就是把教学目标从原来的知识传授转向能力的培养。“教是为了不教”,也成为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师的矢志追求。
《最大的麦穗》中的苏格拉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成长,以点睛的语言对学生进行了适当、适时的启发――“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弟子们由自主探究的经验。老师恰到好处的点拨,终于明白了人生的哲理。
这一过程的有效,不仅在于学生们明白了这一道理,更重要的是学生们明白了学习的方法以及形成的学习能力,从而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也只有这样有效的、长期的教与学,才能诞生诸如柏拉图这样的学生。
面对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进程中出现的诸如虚、闹、杂、偏等问题,面对语文课堂教学的错位、低效。再来看看《最大的麦穗》中的苏格拉底,我们离有效课堂的路就不会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