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3:2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05:12
橄榄科橄榄属常绿果树,大乔木。又名青榄、白榄、黄榄。学名Canarium album Raeusch.。菲律宾橄榄(C.ovatum Eng.),果实生食、熟食均可,种仁并可榨油。爪哇橄榄(C.commune L.),果熟时紫黑色如乌榄,可生食、醃制或榨油食用。台湾已引种,在气候干燥地区生长良好,并可作行道树。
起源与分布
原产中国南方。海南、台湾两省及四川的西昌地区均发现野生橄榄。据《开宝本草》、《齐民要术》、《图经本草》等记载,以及在广州汉墓出土祭品中发现的橄榄核,证明橄榄在中国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橄榄分布以福建省为最多,福鼎至诏安的沿海各县、市,闽中的沙县、永泰及闽北的龙岩等37个县(市)等均有栽培。广东省以广州市郊区及增城较多,博罗、惠来、普宁、揭西、潮州、信宜等县(市)也不少。广西主产区有龙州等10个县(市)。四川、浙江、云南、台湾等部分地区也有分布。栽培橄榄的国家除中国外,还有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印度及马来西亚。
特征与特性
橄榄高8~15米。树冠开张,宽10~18米。枝干含芳香树脂。主根肥大,半肉质,入土达3米,根群主要分布于离地面20~120厘米土层。小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11~15片,长6~10厘米;全缘,革质,叶背网脉较突起,有小窝点,揉碎时有特殊香味。顶生或腋生圆锥花序,通常与叶等长或略短,花白至黄白色,每3朵簇生于小花穗轴上,萼杯状,花瓣3~5,有两性花及雄花,雄蕊6,子房上位3室,少数4或5室,每室有胚珠2,仅1发育。核果椭圆至卵形,成熟时黄绿色。核硬,两端尖,核面粗化。5月中旬至6月上旬开花,10月至11月果熟,加工用果8月开始采收(见图)。
中国橄榄主产区为22°N~26°N之间。在年平均气温20~22℃、降水量1200~1400毫米的地区生长最适宜。能忍受短时0℃低温,极端最低温为-3℃时,叶和幼枝均遭不同程度冻害。
主要品种
橄榄品种资源极为丰富,品质优良或栽培较广的有:①檀香。产闽东,鲜食优良品种。卵圆形,单果重8克,成熟时果基部有红褐色放射形5裂状,果肉*,肉质清脆,香浓味甜,纤维少,12月下旬成熟。②惠圆。产闽东,加工优良品种。果卵圆形或广椭圆形,单果重19克,纤维较少,汁多,味香无涩,中晚熟种。③公本。产福建莆田。果实卵圆形,果重5克,核较小,质脆,汁多,纤维少;嚼后回甜有香气,无涩,适于鲜食和加工。④猎腰榄。产广州郊区。果中部略凹,狭长稍扁,形如猪腰。果肉细致,质脆而甜,食后回甘,凉喉,无涩味。⑤茶溶榄。产广州郊区。果短而阔,肉质细嫩,食后回甘无涩味,凉喉。⑥青心。产台湾。果长椭圆形,熟后金*,肉质细韧,味甜,栽培者多。此外,尚有汕头的凤湖橄榄,福建的檀头、自来圆、刘族本、下溪本、白太、糯米橄榄等。此外,广东揭西有实生变异的四季橄榄,4月至次年2月均能开花结果。海南岛野生橄榄类型甚多。福建闽侯、永泰普遍用羊犬橄榄,莆田、仙游多用蓼橄榄,广东、广西用土榄作为橄榄砧木。
栽培技术要点
多采用嫁接繁殖,10月至11月采种,果实经堆沤腐烂后,取出种子,洗净凉干、沙藏。2月上旬播种,株行距12~15厘米×18~21厘米,也可条播或撒播,长出真叶后补苗或移植。齐苗后开始施薄肥。苗期注意防寒、排水。经加强管理,1~2年可出圃定植。橄榄通常先种砧苗,待树干胸径约12厘米时,在3月至4月进行镶接。接穗选2~4年生芽壮、节密的良种枝段。也有在播种后2年,进行补片芽接。
橄榄多栽于山地丘陵地。3月至4月定植,株行距6~8米,穴深宽各约1米,施入腐熟有机肥。种大苗时宜剪除部分叶片,修剪大根,压实泥土使与根密贴。幼年树冠可通过摘心或短截,培养矮干短主枝的丰产树型。结果树全年施肥2次,即开花前和采果前、后各施1次,也有于果实发育期再施壮果肥或11月至12月再施过寒肥。全年中耕2~3次。成年树要注意培土护根。果实成熟用人工采摘,或于收果前3~4天喷300ppm乙烯利,收获时震动大枝使果实脱落。
主要病虫害有树瘿病、天牛、卷叶蛾幼虫、金龟子、尺蠖、叶蝉等为害枝干或嫩梢。
经济价值
橄榄鲜果可助消化、开胃下气、生津止渴、治咽喉肿痛、消酒毒、止泄泻。每100克果肉含脂肪6.55克,碳水化合物5.64克,维生素C21毫克,钙204毫克。果实可加工成甘草榄、蜜饯榄、盐渍榄等各种凉果。果核可制活性炭。木材可制家具。橄榄树耐旱、耐瘦瘠、易管理,可作山区经济林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