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家宴有“三不吃”,哪三样不能吃?老祖宗的忠告有道理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26 14:2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9 21:49
中秋佳节,又称祭月节和团圆节。
这两样其实很好理解,古人会在中秋节这一天祭祀月亮,同时也赏月,并且一家人将迎来短暂的团聚。
翻阅史料后,我们不难发现: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代。
如此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渊源的传统佳节,自然会有重要的礼俗,祭月是核心,象征着团圆的月饼是关键。
祈盼丰收,寄托思乡之情是内心的独白。
总归一句话,中秋节以月之圆来汇聚人之团圆,在不断发展和传承中,祭月逐渐演化为的赏月、颂月等活动。
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已经演变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既然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和春节一样,肯定会准备一桌丰盛的家宴。
这样一家人就能聚坐在一起,一边吃着美食,一边聊聊家常,好一派其乐融融的画面。
但老祖宗给后代子孙留下了忠告:中秋家宴有“三不吃”。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很疑惑,究竟是哪三样东西不能出现在中秋家宴上呢?老祖宗的这些警示到底有没有道理呢?闲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老祖宗说中秋节家宴中第一不能吃的是“豆腐宴”。
众所周知,豆腐是一道很美好的菜品,但它的颜色是白色的。
所以古人把豆腐作为办“白事”的标配,甚至出了专门的“豆腐宴”。
而中秋节和春节一样,是一个团圆的日子,是大好的节气,理应是象征着吉祥如意的美好。
在这样一个举家欢庆的时刻里,吃豆腐是不合时宜的。
简而言之,豆腐虽然好吃,但不适合出现在阖家团圆的场合中。
中秋节家宴中第二不能吃的是“没有鳞片的鱼”。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不同地域有着不一样的习俗,有的地方吃鱼是必须要去除鳞片的,而有些地方则认为不用去掉鳞片,甚至会把鱼鳞做成一道道美味佳肴。
至此中秋团圆的日子,老祖宗建议不要做满月鳞片的鱼,道理也很简单,中秋节这一天无论是天上的月亮,还是美味的月饼,都象征着团圆,是完美无瑕的。
鱼儿失去了鳞片,则意味着“不完美了”,有了残缺。
中西文化存在差异,断臂的维纳斯在西方被赋予了一种另类的美,而且成为了罕见的艺术品。
但在神秘而古老的东方文明古国中,中国人很难接受这种残缺的“艺术”,哪怕是在司空见惯的菜品上。
在各大宴会上,鱼是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
不仅因为这个食材很好,可以做成很多种菜品,还因为鱼谐音“余”,有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所以备受人们的喜爱。
但失去了鳞片之后,再美味的鱼也难入老祖宗的法眼。
如果希望在中秋佳节依然把美味的鱼端上餐桌,让它继续代表“富贵有余”,“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可以借鉴一下有些地方带鱼鳞烹饪的美食。
中秋节家宴中第二不能吃的是“水果梨子”。
在自家院子里栽种树木的时候,有不好寓意的树木都是不建议种植的,比如桑树,梨树等等。
因为桑树的桑,正好谐音“丧”,而梨树的梨,则谐音“离”。
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日子,怎么能和“离”沾上边呢?梨子虽然美味香甜,但它被赋予了分离的寓意,所以即便是作为餐后水果,也是不建议在中秋节吃的。
结语在中秋节这一天的家宴中,老祖宗建议不要吃豆腐,没有鳞片的鱼,梨子。
这三样虽然都是美味佳肴,但在象征美好团圆的日子里,是不建议出现的。
站在科学的角度上来看待这一问题,老祖宗的忠告是带有强烈的“旧思想”色彩的,是没有任何实际依据来作为事实支撑的。
所以,在过四大传统节日的时候,作为团圆的家宴,自然不用太在意这些问题。
但为了体现对传统节日的尊重,老祖宗留下来的一些忠告,我们也是可以去遵循的,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