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5:2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7 05:02
唐时曾设有"武德司",掌管传布皇帝诏命。唐卢龙节度使朱曾以李忠正为"皇城使"。五代时的"皇城使"主要由皇帝亲信担任,以拱卫皇城,至宋代沿设。太平兴国六年(981)宋太祖改"武德司"为"皇城司"(或称"皇城探事司"),其主管人员为"皇城司斡当官"七人,"掌宫城出入之禁令",并统率所属的"皇城卒"(或称"探事卒"和"察子"),"周流民间,密行伺察",是对内、对外的专职谍报机构。
宋真宗时,门使王遵度入主皇城司,便派遣皇城卒在国内各地四处窥探侦察,并滥用侦察特权,不论皇城卒密告哪一个人,都不由分说地予以逮捕拷打。
宋仁宗时,皇城司监控的主要对象竟为宰相。苏东坡在《上皇帝书》中说:"事关廊庙,则宰相侍罪。故仁宗之世,议者讥宰相但奉行台谏风旨而已。"皇帝又以台谏、监察御史配合皇城司行动,鼓励"风闻弹人",奏弹不当也不负任何责任。并规定御史每月必须奏事一次,叫做"月课",皇城卒则随时随刻可以密告。弄得朝廷百官,人人惶恐自危,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宰相章得象以默默无所作为著称,另一宰相李源,竟被取了一个"没嘴葫芦"的绰号。宋朝对外的监控活动也主要由皇城司执行。当时朝廷规定:凡出使契丹的使者,必须由两名皇城卒以外交人员的公开身份跟随出访,以便随时监视、控制使者。
南宋时,金国大间谍秦桧控制皇城司,大兴特务恐怖统治。《宋史·秦桧传》记载:"察事之卒布满京城,小涉谗议即捕治。"曾力荐岳飞抗金的宰相赵鼎,因与秦桧意见不合,被罢官贬谪,在边远地区仍遭到秦桧的胁迫,终不食而死。其门人故吏闻讯后,仅叹息了几声,便被皇城察事侦知,于是"亦加以罪"。这种告密与特务统治,使朝野上下日夜担心会飞来横祸,连通书信互致问候,甚至互相串门拜访,也顾忌身后跟有"尾巴"。一时京城笼罩在恐怖气氛之中。秦桧正是利用了宋高宗的怂恿支持和数百名皇城卒日夜在京城内外的侦探,才得以维持其*统治长达二十五年之久。
南宋华岳《翠微北征录·采探之法》说:"惟能依此置铺,召募间谍,明远斥堠,则屯边之兵无事得以休息,有事不至窘束......札探立铺,皆所以重采探,专候望也......每铺三十人,每屯各有三人。或遇有故,则甲探报甲,乙探报乙。彼此互见而不至于隔越,远近交通而不至于断绝,是谓聚探。"可见当时边境设置有专门的情报间谍机构--边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