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5: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08:56
周企何与张大千
四川内江籍的国画大师张大千好游历、喜交友,特别是与戏剧界的一些名演员建立有深厚的情谊。他常与一些名演员开玩笑地说,你们是君子,我是小人,但我们交上了朋友。你们在台上唱戏动口,我在画案上画画动手。古语云:“君子动口,小人动手。”你们当然是君子,我是小人嘛!大家忍不住哈哈大笑。
当初,张大千住成都时,终日埋头作画,不喜娱乐。有朋友劝他休息时应去看看川戏。他说早年在家乡内江看川剧,俚语多,较粗俗,所以不感兴趣。朋友说,这里是四川首府,川剧表演非同一般区县。特别是正生泰斗贾培芝唱做极为讲究,有的戏造诣很高,值得品赏。经再三劝说,张大千只好答应去看一次。谁知张大千一看贾培芝的戏,竟被川剧迷住了。回到寓所,对贾一直赞赏不绝。当即从柜中取出一把宣纸折扇,挥毫作画,又在扇的另一面题写“艺术”二字,并称古今皆不易得,惟贾培芝先生可以当耳。第二天,亲自将此扇送去。从此与贾培芝结下深厚友情,并成为这个戏园里的常客。
张大千不仅和贾培芝结成好友,而且还与名丑周企何交上了好朋友。有一次周企何的妻子筱鹤卿邀约名旦陈书舫去看望张大千,大千乘兴给陈书舫画了一幅小像(这幅画像后来存在四川文物馆中)。及后,大千飘流海外,贾培芝、周企何、陈书舫等仍念念不忘他们的好友张大千。
1982年,周企何在香港演出,想到张大千爱听川剧,便将新录制的几卷录音磁带,托人从香港辗转送给张大千。大千先生听到乡音川剧,怀念故乡老友,很快便回赠一幅中国画作特以致谢。当时,周企何听说张大千正以祖国名山大川为题材,挥毫书写长卷,十分高兴,可惜大千画犹未竟,在台北就与世长辞了。周企何惊闻噩耗,不禁老泪纵横,哀念不已。
1984年 ,由张大千家乡——内江市川剧团新创作排演的现代川剧《张大千》(由邱笑秋编剧、导演),应四川省诗书画院之邀,赴蓉汇报演出。笔者有幸,随团至锦江剧场。笔者深知周企何是张大千的好朋友。当天,便托本团演员童刈秋(周企何的学生)送几张票去恭请周企何老先生来剧场看川剧《张大千》。开演前笔者在舞台右侧的耳幕缝里,窥见三排正中周企何并同他女儿、女婿(周企何的女婿系张大千之孙)坐在观众席上了。
大幕启后 ,周企何看得十分专注,看到台上展现的大千先生辗转巴西、美国等地,晚年常怀思归之情时,周企何不禁热泪盈眶。剧中还有这样一个细节:张根发(内江人,曾在美经营过餐饮业)不远万里,到台北探望八叔张大千,谈到四川内江的变化时唱道:“家乡大变样,旧貌换新装,当年猪屎巷,而今新楼房。当年的烂泥凼,而今大广场……餐厅麻辣烫,一路火锅香。川剧园、大剧场。折子戏,票卖光……有个演员叫周企何,演的是《迎贤店》里的老板娘。”剧中的张大千还说,周企何,那是我的老朋友嘛!这时,周企何激动异常,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引得前后左右的观众都一齐注视着周企何,他简直忘掉了自己是在剧场,而高声慨叹曰:“今晚我见到了我的老朋友了。”(当时笔者见此情景非常有趣,将此写成了一篇文艺短稿,寄往北京《戏剧电影报》,很快就在1984年49期上刊载了)。
演出结束后,周企何感动地说:“我与张大千先生自分别后,直到他在台北逝世,一直未能相见,可是,我今晚在成都的舞台上却见到了他,我太高兴了。倘若真有灵魂,大千先生在九泉也会感谢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