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8:5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0 21:53
个人觉得,适合用水墨画表现的诗句大多为淡然山水和静默乡野之景,用词上没有“姹紫嫣红”、“红橙橘绿”等明显的色彩词,有的只是冬日白雪、黑灰老树等偏黑白灰色调的景物,画面内敛不跳脱,甚至会有淡淡的忧伤孤寂之感,多有遐想留白空间。
1、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不止这句,这句诗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也适合用水墨画来表现,因为《江雪》这首诗整体都透着孤傲与苦闷,山脉起伏路径交错着,却没有没有飞鸟和行人的影子,只有那江面上形单影只的小船和独自垂钓的老人,蓑衣斗笠在风雨里飘摇,空旷世界里的老翁显得那么孤寂又那么强大。水墨画能将那烟波浩渺和江心孤寂描绘出来,且赋予山水路径以虚无壮阔。
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每次读到这句诗,脑海就浮现落日余晖里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口吹吹不出腔调的模样,回家的闲适和牧童的童真定格在画面里,时隐时现。水墨画可以绘出画面的神韵,不拘泥于形体,将诗人笔下牧童的情趣表现出来,在“似与不似之间”,实现“动与不动”的归家感和童真感。
3、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这句诗出自白朴的《天净沙.秋》,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有很多相似之处,用铺陈的意象写出了秋天的萧瑟与凄凉。孤寂的村落在落日残霞里静立,炊烟袅袅升起将老树笼罩,但忽地有鸿雁俯冲而下。单看这句,以墨之浓淡表现层次,勾勒画面的朦胧与动感再合适不过了。当然,这首小令后半部分不适合水墨画,在此不做探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0 21:53
个人觉得,适合用水墨画表现的诗句大多为淡然山水和静默乡野之景,用词上没有“姹紫嫣红”、“红橙橘绿”等明显的色彩词,有的只是冬日白雪、黑灰老树等偏黑白灰色调的景物,画面内敛不跳脱,甚至会有淡淡的忧伤孤寂之感,多有遐想留白空间。
1、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不止这句,这句诗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也适合用水墨画来表现,因为《江雪》这首诗整体都透着孤傲与苦闷,山脉起伏路径交错着,却没有没有飞鸟和行人的影子,只有那江面上形单影只的小船和独自垂钓的老人,蓑衣斗笠在风雨里飘摇,空旷世界里的老翁显得那么孤寂又那么强大。水墨画能将那烟波浩渺和江心孤寂描绘出来,且赋予山水路径以虚无壮阔。
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每次读到这句诗,脑海就浮现落日余晖里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口吹吹不出腔调的模样,回家的闲适和牧童的童真定格在画面里,时隐时现。水墨画可以绘出画面的神韵,不拘泥于形体,将诗人笔下牧童的情趣表现出来,在“似与不似之间”,实现“动与不动”的归家感和童真感。
3、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这句诗出自白朴的《天净沙.秋》,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有很多相似之处,用铺陈的意象写出了秋天的萧瑟与凄凉。孤寂的村落在落日残霞里静立,炊烟袅袅升起将老树笼罩,但忽地有鸿雁俯冲而下。单看这句,以墨之浓淡表现层次,勾勒画面的朦胧与动感再合适不过了。当然,这首小令后半部分不适合水墨画,在此不做探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0 21:53
个人觉得,适合用水墨画表现的诗句大多为淡然山水和静默乡野之景,用词上没有“姹紫嫣红”、“红橙橘绿”等明显的色彩词,有的只是冬日白雪、黑灰老树等偏黑白灰色调的景物,画面内敛不跳脱,甚至会有淡淡的忧伤孤寂之感,多有遐想留白空间。
1、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不止这句,这句诗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也适合用水墨画来表现,因为《江雪》这首诗整体都透着孤傲与苦闷,山脉起伏路径交错着,却没有没有飞鸟和行人的影子,只有那江面上形单影只的小船和独自垂钓的老人,蓑衣斗笠在风雨里飘摇,空旷世界里的老翁显得那么孤寂又那么强大。水墨画能将那烟波浩渺和江心孤寂描绘出来,且赋予山水路径以虚无壮阔。
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每次读到这句诗,脑海就浮现落日余晖里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口吹吹不出腔调的模样,回家的闲适和牧童的童真定格在画面里,时隐时现。水墨画可以绘出画面的神韵,不拘泥于形体,将诗人笔下牧童的情趣表现出来,在“似与不似之间”,实现“动与不动”的归家感和童真感。
3、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这句诗出自白朴的《天净沙.秋》,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有很多相似之处,用铺陈的意象写出了秋天的萧瑟与凄凉。孤寂的村落在落日残霞里静立,炊烟袅袅升起将老树笼罩,但忽地有鸿雁俯冲而下。单看这句,以墨之浓淡表现层次,勾勒画面的朦胧与动感再合适不过了。当然,这首小令后半部分不适合水墨画,在此不做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