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9:09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2 02:26
你可以参考一下一、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 只有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才能为幼儿顺利升入小学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幼儿园与小学存在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生活环境不同。幼儿园的环境布置温馨、舒适、富有童趣,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而小学教室中则是固定的桌椅摆放。 作息制度不同。幼儿园中每日开展的教学活动不过1小时,且幼儿在园每日有2~2.5小时的午睡时间;而小学的学习生活则较为紧凑,不仅取消了午睡,每天还要按照课程安排学习各科课程。 师生关系不同。幼儿教师不管是在教学活动还是在生活活动中,都要给予幼儿无微不至的关怀,要照顾到每一位幼儿的吃、喝、拉、撒、睡;而小学教师则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关注较少。 教育内容不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蕴含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无论是专门组织的集体教学活动,还是分散的区域活动,甚至是楼道与班级的环境布置,处处蕴含着教育的内涵;另外,除了预设课程,生成教育与随机教育也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内容。而小学则要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完成既定的课程。 二、全面发展,能力为重 许多人认为,幼小衔接就是在幼儿园大班教孩子读拼音、识汉字、学算术、说外语,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引导下,幼小衔接存在较为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只重视知识技能的片面衔接,忽视对幼儿各种能力的培养,便成了幼小衔接中突出的矛盾。如何化解矛盾,使幼小衔接真正成为让幼儿终身受益的教育阶段,以下一些做法可供参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幼儿升入小学做好学习准备 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指能够主动学习,善于思考,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集中的注意力。 对于即将升入小学的幼儿,可以用“加法”或“减法”培养好习惯。比如培养大班幼儿的阅读能力可以用“加法”,针对大班幼儿在阅读中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教师可以逐渐增加幼儿有意阅读的时间,从10分钟过渡到15分钟、20分钟,逐步培养幼儿阅读的专注性,将阅读与学习相联系;又如,有的幼儿上课时喜欢随便说话,为了让幼儿能改掉这个坏习惯,教师可以对幼儿的课堂表现提出要求,逐周减少幼儿每节课说话的次数,如果幼儿能够做到,教师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一般一两个月后,幼儿就能改掉课上随便说话的坏习惯,这便是运用“减法”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快乐、自信地应对小学课程,让他们在过渡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红缨教育携手众多教育专家专门打造了入学准备课程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核心,以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为幼儿升入小学做好学习准备。 1、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 增强责任感。3、建立规则意识。4、 提前参观小学。组织幼儿提前参观小学,熟悉教室的环境布置、操场设施,甚至参加升旗仪式等环节,都有助于幼儿提前熟悉小学环境,对小学产生亲近感。5、模拟小学环境。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在大班下学期末采用小学一年级的环境布置,比如,用起立上课的形式;用音乐铃声作为上、下课的标志;课桌参照小学教室的桌椅摆放,两个小朋友一桌;课桌上的物品按照固定位置摆放;班级安排值日生等。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2 02:26
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提高,我们要适当放手、放权。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很多地方都要让孩子自己动手做。我们的任务有时只是为他们创造适当的条件,真正动手做的人应该是孩子。
让孩子参与学习计划的制定,并引导他们按照计划进行学习。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幼儿的主动行为始终围绕着学习计划、学习主题进行,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发展他们制定计划、按计划行动的习惯和能力。
由于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自我的约束能力,所以进行学习活动时可以考虑要求幼儿安静地坐下来,服从一定的纪律,自我控制能力提高。
好学、好问,学习内容要有适当的难度,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这不仅顺应了幼儿积极思考的特点,而且有利于进一步培养他们勤于思维的习惯。
同伴间互动、合作多了,开始注意向同伴学习
思维中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应有比较深入、持久的学习,并非每半天就换一个学习内容。
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训练孩子早睡早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饭,并改变无节制看电视的坏习惯。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父母要教会孩子一些入学必需的生活技能,如穿*服,系鞋带,自理大小便,整理书包,要教会孩子自己照顾自己,让他们懂得一些生活的常识,还要让孩子学会如何与老师、同学相处。在学校里,孩子要参加一定的劳动,平时可加强孩子这方面的训练,如平时在家让孩子帮忙扫地、提水、抹桌子、倒垃圾等等,逐步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与独立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2 02:26
你可以参考一下一、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 只有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才能为幼儿顺利升入小学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幼儿园与小学存在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生活环境不同。幼儿园的环境布置温馨、舒适、富有童趣,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而小学教室中则是固定的桌椅摆放。 作息制度不同。幼儿园中每日开展的教学活动不过1小时,且幼儿在园每日有2~2.5小时的午睡时间;而小学的学习生活则较为紧凑,不仅取消了午睡,每天还要按照课程安排学习各科课程。 师生关系不同。幼儿教师不管是在教学活动还是在生活活动中,都要给予幼儿无微不至的关怀,要照顾到每一位幼儿的吃、喝、拉、撒、睡;而小学教师则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关注较少。 教育内容不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蕴含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无论是专门组织的集体教学活动,还是分散的区域活动,甚至是楼道与班级的环境布置,处处蕴含着教育的内涵;另外,除了预设课程,生成教育与随机教育也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内容。而小学则要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完成既定的课程。 二、全面发展,能力为重 许多人认为,幼小衔接就是在幼儿园大班教孩子读拼音、识汉字、学算术、说外语,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引导下,幼小衔接存在较为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只重视知识技能的片面衔接,忽视对幼儿各种能力的培养,便成了幼小衔接中突出的矛盾。如何化解矛盾,使幼小衔接真正成为让幼儿终身受益的教育阶段,以下一些做法可供参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幼儿升入小学做好学习准备 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指能够主动学习,善于思考,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集中的注意力。 对于即将升入小学的幼儿,可以用“加法”或“减法”培养好习惯。比如培养大班幼儿的阅读能力可以用“加法”,针对大班幼儿在阅读中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教师可以逐渐增加幼儿有意阅读的时间,从10分钟过渡到15分钟、20分钟,逐步培养幼儿阅读的专注性,将阅读与学习相联系;又如,有的幼儿上课时喜欢随便说话,为了让幼儿能改掉这个坏习惯,教师可以对幼儿的课堂表现提出要求,逐周减少幼儿每节课说话的次数,如果幼儿能够做到,教师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一般一两个月后,幼儿就能改掉课上随便说话的坏习惯,这便是运用“减法”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快乐、自信地应对小学课程,让他们在过渡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红缨教育携手众多教育专家专门打造了入学准备课程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核心,以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为幼儿升入小学做好学习准备。 1、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 增强责任感。3、建立规则意识。4、 提前参观小学。组织幼儿提前参观小学,熟悉教室的环境布置、操场设施,甚至参加升旗仪式等环节,都有助于幼儿提前熟悉小学环境,对小学产生亲近感。5、模拟小学环境。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在大班下学期末采用小学一年级的环境布置,比如,用起立上课的形式;用音乐铃声作为上、下课的标志;课桌参照小学教室的桌椅摆放,两个小朋友一桌;课桌上的物品按照固定位置摆放;班级安排值日生等。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2 02:26
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提高,我们要适当放手、放权。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很多地方都要让孩子自己动手做。我们的任务有时只是为他们创造适当的条件,真正动手做的人应该是孩子。
让孩子参与学习计划的制定,并引导他们按照计划进行学习。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幼儿的主动行为始终围绕着学习计划、学习主题进行,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发展他们制定计划、按计划行动的习惯和能力。
由于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自我的约束能力,所以进行学习活动时可以考虑要求幼儿安静地坐下来,服从一定的纪律,自我控制能力提高。
好学、好问,学习内容要有适当的难度,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这不仅顺应了幼儿积极思考的特点,而且有利于进一步培养他们勤于思维的习惯。
同伴间互动、合作多了,开始注意向同伴学习
思维中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应有比较深入、持久的学习,并非每半天就换一个学习内容。
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训练孩子早睡早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饭,并改变无节制看电视的坏习惯。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父母要教会孩子一些入学必需的生活技能,如穿*服,系鞋带,自理大小便,整理书包,要教会孩子自己照顾自己,让他们懂得一些生活的常识,还要让孩子学会如何与老师、同学相处。在学校里,孩子要参加一定的劳动,平时可加强孩子这方面的训练,如平时在家让孩子帮忙扫地、提水、抹桌子、倒垃圾等等,逐步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与独立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4 03:24
你可以参考一下一、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 只有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才能为幼儿顺利升入小学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幼儿园与小学存在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生活环境不同。幼儿园的环境布置温馨、舒适、富有童趣,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而小学教室中则是固定的桌椅摆放。 作息制度不同。幼儿园中每日开展的教学活动不过1小时,且幼儿在园每日有2~2.5小时的午睡时间;而小学的学习生活则较为紧凑,不仅取消了午睡,每天还要按照课程安排学习各科课程。 师生关系不同。幼儿教师不管是在教学活动还是在生活活动中,都要给予幼儿无微不至的关怀,要照顾到每一位幼儿的吃、喝、拉、撒、睡;而小学教师则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关注较少。 教育内容不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蕴含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无论是专门组织的集体教学活动,还是分散的区域活动,甚至是楼道与班级的环境布置,处处蕴含着教育的内涵;另外,除了预设课程,生成教育与随机教育也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内容。而小学则要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完成既定的课程。 二、全面发展,能力为重 许多人认为,幼小衔接就是在幼儿园大班教孩子读拼音、识汉字、学算术、说外语,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引导下,幼小衔接存在较为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只重视知识技能的片面衔接,忽视对幼儿各种能力的培养,便成了幼小衔接中突出的矛盾。如何化解矛盾,使幼小衔接真正成为让幼儿终身受益的教育阶段,以下一些做法可供参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幼儿升入小学做好学习准备 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指能够主动学习,善于思考,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集中的注意力。 对于即将升入小学的幼儿,可以用“加法”或“减法”培养好习惯。比如培养大班幼儿的阅读能力可以用“加法”,针对大班幼儿在阅读中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教师可以逐渐增加幼儿有意阅读的时间,从10分钟过渡到15分钟、20分钟,逐步培养幼儿阅读的专注性,将阅读与学习相联系;又如,有的幼儿上课时喜欢随便说话,为了让幼儿能改掉这个坏习惯,教师可以对幼儿的课堂表现提出要求,逐周减少幼儿每节课说话的次数,如果幼儿能够做到,教师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一般一两个月后,幼儿就能改掉课上随便说话的坏习惯,这便是运用“减法”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快乐、自信地应对小学课程,让他们在过渡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红缨教育携手众多教育专家专门打造了入学准备课程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核心,以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为幼儿升入小学做好学习准备。 1、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 增强责任感。3、建立规则意识。4、 提前参观小学。组织幼儿提前参观小学,熟悉教室的环境布置、操场设施,甚至参加升旗仪式等环节,都有助于幼儿提前熟悉小学环境,对小学产生亲近感。5、模拟小学环境。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在大班下学期末采用小学一年级的环境布置,比如,用起立上课的形式;用音乐铃声作为上、下课的标志;课桌参照小学教室的桌椅摆放,两个小朋友一桌;课桌上的物品按照固定位置摆放;班级安排值日生等。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4 03:24
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提高,我们要适当放手、放权。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很多地方都要让孩子自己动手做。我们的任务有时只是为他们创造适当的条件,真正动手做的人应该是孩子。
让孩子参与学习计划的制定,并引导他们按照计划进行学习。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幼儿的主动行为始终围绕着学习计划、学习主题进行,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发展他们制定计划、按计划行动的习惯和能力。
由于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自我的约束能力,所以进行学习活动时可以考虑要求幼儿安静地坐下来,服从一定的纪律,自我控制能力提高。
好学、好问,学习内容要有适当的难度,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这不仅顺应了幼儿积极思考的特点,而且有利于进一步培养他们勤于思维的习惯。
同伴间互动、合作多了,开始注意向同伴学习
思维中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应有比较深入、持久的学习,并非每半天就换一个学习内容。
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训练孩子早睡早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饭,并改变无节制看电视的坏习惯。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父母要教会孩子一些入学必需的生活技能,如穿*服,系鞋带,自理大小便,整理书包,要教会孩子自己照顾自己,让他们懂得一些生活的常识,还要让孩子学会如何与老师、同学相处。在学校里,孩子要参加一定的劳动,平时可加强孩子这方面的训练,如平时在家让孩子帮忙扫地、提水、抹桌子、倒垃圾等等,逐步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与独立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2 02:26
你可以参考一下一、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 只有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才能为幼儿顺利升入小学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幼儿园与小学存在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生活环境不同。幼儿园的环境布置温馨、舒适、富有童趣,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而小学教室中则是固定的桌椅摆放。 作息制度不同。幼儿园中每日开展的教学活动不过1小时,且幼儿在园每日有2~2.5小时的午睡时间;而小学的学习生活则较为紧凑,不仅取消了午睡,每天还要按照课程安排学习各科课程。 师生关系不同。幼儿教师不管是在教学活动还是在生活活动中,都要给予幼儿无微不至的关怀,要照顾到每一位幼儿的吃、喝、拉、撒、睡;而小学教师则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关注较少。 教育内容不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蕴含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无论是专门组织的集体教学活动,还是分散的区域活动,甚至是楼道与班级的环境布置,处处蕴含着教育的内涵;另外,除了预设课程,生成教育与随机教育也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内容。而小学则要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完成既定的课程。 二、全面发展,能力为重 许多人认为,幼小衔接就是在幼儿园大班教孩子读拼音、识汉字、学算术、说外语,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引导下,幼小衔接存在较为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只重视知识技能的片面衔接,忽视对幼儿各种能力的培养,便成了幼小衔接中突出的矛盾。如何化解矛盾,使幼小衔接真正成为让幼儿终身受益的教育阶段,以下一些做法可供参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幼儿升入小学做好学习准备 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指能够主动学习,善于思考,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集中的注意力。 对于即将升入小学的幼儿,可以用“加法”或“减法”培养好习惯。比如培养大班幼儿的阅读能力可以用“加法”,针对大班幼儿在阅读中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教师可以逐渐增加幼儿有意阅读的时间,从10分钟过渡到15分钟、20分钟,逐步培养幼儿阅读的专注性,将阅读与学习相联系;又如,有的幼儿上课时喜欢随便说话,为了让幼儿能改掉这个坏习惯,教师可以对幼儿的课堂表现提出要求,逐周减少幼儿每节课说话的次数,如果幼儿能够做到,教师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一般一两个月后,幼儿就能改掉课上随便说话的坏习惯,这便是运用“减法”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快乐、自信地应对小学课程,让他们在过渡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红缨教育携手众多教育专家专门打造了入学准备课程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核心,以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为幼儿升入小学做好学习准备。 1、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 增强责任感。3、建立规则意识。4、 提前参观小学。组织幼儿提前参观小学,熟悉教室的环境布置、操场设施,甚至参加升旗仪式等环节,都有助于幼儿提前熟悉小学环境,对小学产生亲近感。5、模拟小学环境。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在大班下学期末采用小学一年级的环境布置,比如,用起立上课的形式;用音乐铃声作为上、下课的标志;课桌参照小学教室的桌椅摆放,两个小朋友一桌;课桌上的物品按照固定位置摆放;班级安排值日生等。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2 02:26
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提高,我们要适当放手、放权。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很多地方都要让孩子自己动手做。我们的任务有时只是为他们创造适当的条件,真正动手做的人应该是孩子。
让孩子参与学习计划的制定,并引导他们按照计划进行学习。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幼儿的主动行为始终围绕着学习计划、学习主题进行,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发展他们制定计划、按计划行动的习惯和能力。
由于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自我的约束能力,所以进行学习活动时可以考虑要求幼儿安静地坐下来,服从一定的纪律,自我控制能力提高。
好学、好问,学习内容要有适当的难度,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这不仅顺应了幼儿积极思考的特点,而且有利于进一步培养他们勤于思维的习惯。
同伴间互动、合作多了,开始注意向同伴学习
思维中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应有比较深入、持久的学习,并非每半天就换一个学习内容。
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训练孩子早睡早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饭,并改变无节制看电视的坏习惯。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父母要教会孩子一些入学必需的生活技能,如穿*服,系鞋带,自理大小便,整理书包,要教会孩子自己照顾自己,让他们懂得一些生活的常识,还要让孩子学会如何与老师、同学相处。在学校里,孩子要参加一定的劳动,平时可加强孩子这方面的训练,如平时在家让孩子帮忙扫地、提水、抹桌子、倒垃圾等等,逐步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与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