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的积极性论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7:07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9 13:19
首先,树立教师终身从教的专业思想,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人的伟大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尽职尽责,乐于奉献,全面地无微不至地关爱和呵护学生,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其次,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德育为首,教育学生*成才,做合格公民,关心学生的品德,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忠于国家和人民,学雷锋做好事,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八荣八耻,争做好学生;
第三,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认真备课,备课备人,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出自己的特色,不搞填鸭式和灌输式,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挖掘学生潜力,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第四,教育行管人员和教研员,校长主任,都要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坚持听课,保证听课节数,辅导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研究,发扬先进,推广经验,促进老带新,老带青,传承教育美德和职业道德,形成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
第五,关心教师*思想、工资福利,为教师排忧解难,接触后顾之忧,比如教师老人的瞻仰和孩子的上学等。加强服务,主动减轻教师的压力,让教师的积极性主动自觉地发挥出来,真正做到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无私奉献,一心扑在教育教学上。
在教育系统,“亚健康”正在迅速蔓延。某地调查显示,2004年教师重度亚健康发生率达到34.16%,而一般人的重度亚健康发生率只有10%。2005年受调查教师的亚健康或严重亚健康比例高达53.83%。2006年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健康占10.40%,亚健康占69.18%,疾病状态占20.42%,教师平均寿命比全国人均寿命低10岁。教师的健康状况呈逐年下降趋势。调查结果还表明,中小学教师的强迫症状、焦虑程度、人际敏感、忧郁化以及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群要高,普遍存在着教学负担过重、情绪失调的现象。影响教师身体健康的因素,按其危害程度排序如下: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对自己的生活状况不满意,认为自己的工作得不到足够的认可,没有时间体育锻炼,住房条件不够好,每天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节假日经常加班,承担超过自己能力的工作等。
现在的教育似乎陷入了这样的怪圈,几乎人人都痛恨应试教育,但是几乎人人又都在为应试教育乐此不疲地添砖加瓦。学校奉行“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三苦”精神,教学管理上“严防死守,盯紧看牢”。教师整天带领学生淹没在枯燥乏味的抽象理论和“考点”汇成的题海里,进行大容量、高密度的强化训练,不仅透支了教师、学生的身心健康,还透支了教师的职业热情和奉献精神,透支了学生的求知兴趣和创新能力,透支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其职业所要求的付出本来就超出常人的想象。面对以“升学率”、“重点录取率”为主要指标的工作评价体系,面对“一考定终身”的社会大环境,教师已经沦落为“教学机器”,日复一日地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旋转。他们既要承受沉重的“升学率”压力,很容易出现强迫症以及焦虑症。一旦在人际沟通、心理疏导、自我调节等方面遇到障碍,就会导致身心俱疲。如果园丁的身心出现问题,那肯定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和社会各界都应积极为教师减负松绑。教育的过程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的宗旨是爱的传递,不是痛苦的重复,而是快乐的创造。如果教育的“繁荣”非要通过加班加点、魔鬼训练、死磨硬缠,管卡压为途径来实现,非要以教师的健康透支为代价,那么,这种“繁荣”就是表象的、虚假的、短暂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9 13:20
一、要靠教师自身对教育的那一份热爱,对校本教研的理解;不然,就是一厢情愿。
二、要靠学校完善的规章制度,合理的激励机制;营造积极向上的教研氛围。
三、要靠学校的领导精心组织和服务;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帮助解决教学难点,提升教研水平,不断创新教研形式,让教研活动丰富多彩。